1.4测量平均速度
【学习目标】
1.学习采用将路程或时间分成若干段的方法来研究速度的变化。
2.认识科学探究活动。
3.培养对物体运动快慢判断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1.通过实验测量数据,会正确记录测量结果。
2.学会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
【学习过程】
一、问题的提出:如下图,一辆小车从斜面上滑下。
问题:小车的速度是怎么变化的呢?
二、猜想与假设:
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你做出的猜想是: 。
三、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
1.制订计划:根据我们前面的学习,我们要想研究小车在斜面上速度的变化,我们可以采用分段的方式把斜面 ,然后分别测量小车运动的 ,再利用速度公式 计算出小车的 。(在上图画出示意图)因为要计算小车的速度,根据速度公式需要测量小车运动的 和 ,我们要选择的实验器材是 。
2.思考:
(1)小车运动的距离是哪一段呢?请你在上图中标出来。
(2)在我们分的时候,你是把时间分成两段还是把路程分成两段?在图上标出来并写上分得的大小。
(3)你是如何测量上边一段的时间的?
(4)我们该如何测量下面一段的时间?是把小车放在中间松手后直接测量吗?
3.实验表格: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应该测量什么?需要计算什么?你觉得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应该包含有哪些项目?请把实验表格画在下面的空白处。
四、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根据刚才的分析与研究,进行实验,把测得的数据记录入刚才设计的表格。
注意:对于在实验中的发现、心得以及什么改进方法可以记录在下面的空格处,实验后与同学们交流。
五、处理数据、分析论证、得出结论:
根据自己记录的结果,把小车不同时候的速度计算出来,得出结论。
我的结论是: 。
六、评估交流:
1.对比其它同学的结论,看是否与你相同?
2.与同学交流一下实验的经验?
训练1.一个小球从光滑的斜面上从静止开始滚下,不同的时间滚下的路程如下表所示。
时间t/s 路程s/m
1 1
2 4
3 9
4 16
5 25
(1)取上面的坐标的纵坐标为路程s,每格为5m,横坐标为时间t,每格为0.5s。根据图中数据描点并作出小球的路程—时间图像。
(2)在2.5s时,小球滚下的路程为 。
(3)若斜面长35m,则小球滚到底部的时间 (选填“<”、“=”或“>”)6s。
七:巩固练习
1.两辆汽车A、B在平直路面上运动时的s—t图象如图所示,初始时运动方向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0~t1时间内,两车的速度关系:vA<vB
B.在30s~40s内,两车的速度关系:vA<vB
C.在t2~t3时间内,以A车为参照物,B车向东运动
D.在t2~t3时间内,以地面为参照物,A车向西运动
2.甲、乙二人从同一位置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0~10min,甲通过的路程大于乙通过的路程 B.0~30min,甲的平均速度等于乙的平均速度
C.10~20min,以乙为参照物,甲是静止的 D.20~30min,甲、乙二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
3.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车同时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在0~40s的时间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B.甲、乙两车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C.在20~30s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比乙车的大
D.在每段相同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都比乙车的大
4.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图。小车从A点由静止释放,自由运动到达B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车从A到B运动了10cm
B.小车从A到B的平均速度为3m/s
C.若小车到达B点时未及时停止计时,测得全程的平均速度会偏小
D.测量小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CB段的平均速度,应将小车从C处由静止释放
5.“爱成都迎大运”,甲乙两位同学在操场上从同一地点沿直线跑道跑步,如图所示是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可知,在时间内( )
A.两人的平均速度相等 B.乙同学的速度越来越快
C.甲同学在乙同学前面 D.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6.一个人骑自行车沿平直的公路行驶,第1秒内通过的路程是1m,第2秒内通过的路程是2m,第3秒内通过的路程是3m,则( )
A.第2秒内的平均速度是1m/s
B.前2秒内的平均速度是2m/s
C.第3秒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D.自行车在3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7.关于测“平均速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中为便于测量时间,应保持斜面较缓的坡度
B.用刻度尺和秒表一起测量出物体的速度,用到了等效替代法
C.小车在前半程的平均速度小于后半程的平均速度
D.用算出的平均速度,可以粗略表示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二、填空题
8.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东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7s内乙车通过的路程是______m;若以丙车为参照物,则甲车______(选填“静止”、“向东运动”或“向西运动”),甲、丙行驶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之比为______。
9.小明在探究速度的变化时,拍摄了两个小球运动过程中的频闪照片,如图所示,闪光时间间隔为1s,图上数字为闪光时刻编号,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不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小球______(选填“A”或“B”);
(2)小球B的运动速度______m/s;
(3)小球A和B在第1s至第6s这段时间间隔内的平均速度应为:vA______vB(选填“=”、“>”或“<”)。
10.如图所示是雾炮车在疫情期间向空中喷洒有消毒作用的水,从而达到对主要干道消毒的目的。该雾炮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若通过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12km/h,通过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18km/h,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m/s。
11.5月22日,以“中流击水,百年龙腾”为主题的中国龙舟大赛四川遂宁站的比赛在美 丽的观音湖举行。在一场小组赛中,四个龙舟队沿200米赛道由北向南争先划行。当安居区龙舟队奋力超越旁边队伍时,以安居区龙舟队为参照物,旁边的队伍向_______(选填“南”或 “北”)运动;最终安居区龙舟队以40秒的成绩取得小组第一名,则该队全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
12.如图所示是小明做“测量小车平均速度”实验情景,小车从位置A运动到位置B,通过的距离是 ___________cm;数字钟显示了小车在A、B位置时的时间,则小车在此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___________m/s。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B
3.A
4.C
5.A
6.C
7.B
8. 28 向东运动 1:4
9. A 0.8 >
10.4
11. 北 5
12. 35.0 0.07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