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广场-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上楼梯),通过动手操作(画图)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发现间隔数与层数之间的关系。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能理解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规律。
3.通过实践活动激发热爱数学的情感,感受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和交流中探索并发现间隔数与棵数的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学程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师:拿出学程,我们一起来看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找个同学给大家读一读。
生:
师:在学习目标中,有个很重要的关键词——“间隔”
师:关于“间隔”你想说点什么?
生:做核酸时,人与人之间间隔1米
生:钟表上也有间隔生:手指上手指缝就是间隔师:同学们,想法真多,说的很准确。那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道关于间隔的题,我们一起看学程,走进“自学环节”。
一、自学环节
师:看“自学任务与指导”,根据生活经验,利用推理、画图等方法解决下面问题。独立完成自学练习。
1.画图操作,独立完成
2.投影展示,汇报想法
3.课件演示,讲解过程师:看老师的画图过程,20级指的是层与层之间的间隔。而1到6楼有这样的5个间隔,也就是5个20相加,所以列算式为5×20=100(级)
【设计意图:通过自学环节的学习,加深学生对“间隔”的理解,为后面合学中更为复杂的问题解决做铺垫】
二、合学环节
师:说到“间隔”,我想到了最近校长给我们布置的一个任务,让我们一起看看吧(出示课件例题)
师:三个班种的树一样多吗?区别在哪里呢?
生:不一样多
生:一班开始和结束第60米的地方都栽,二班从66米开始栽,三班最后体育馆那里不栽......
师:大家听得懂吗?小组活动:共同交流讨论一下,先分一分,画一画。完成合学练习。
师:板书:
活动:根据画的图,共同尝试完成表格。
小组展示,并汇报。
生:我能解释二班为什么开始棵数和间隔数一样,因为要隔6米,虽然开始没栽,但是61之后的那段是属于二班的......
师:看老师的图,一班一棵树对应一个间隔,最后第60米的时候还有一棵树,所以一班是开头和结尾都栽,全长60米,每6米栽一棵,一共分10段,也就是10个间隔,共栽11棵树。
生:所以列式为:60÷6+1=11(棵)
师:再来伸出我们的手,像不像两边都栽树的情况?
生:像
师:所以,一班栽的棵数等于间隔数+1(板书:两端都栽:棵数=间隔数+1)
师:再来看二班栽的,开始的位置一班已经栽过了,所以二班是只栽结尾一头,那它的棵数和间隔数有什么关系呢?
生:间隔数=棵数
师:60米里有多少个6米就是多少段,也就是多少个间隔,多少棵树。
生:60÷6=10(棵)
师:伸出手,藏起大拇指,就像二班一端栽树的样子
(板书:一端不栽:棵数=间隔数)
师:三班为什么两端都不需要呢?
生:前面被二班栽了,后面是体育馆,所以两端都不栽。
师:伸出手,比划一下。(板书:两端都不栽:棵数=间隔数-1)
师:同学们太棒了,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就是不同情况的植树问题。(板书:植树问题)师:还有一个关于棵数与间隔数关系的小儿歌,我们一起读一读。
植树歌植树问题要注意,间隔、棵数有规律,两端都栽多一棵,两端不栽少一棵,不多不少一端栽,弄清间隔最重要。
师:同学们太厉害了,帮校长解决了一个大难题。
那老师也来考考大家。出示圆形防护栏
师:这是植树问题吗?属于植树问题的哪种情况呢?
生:打的桩就是种的树,是一端不栽的情况师:怎么看出来的?
生:把它伸直动态演示动画,直观形象的解释了环形封闭的图形属于一端不栽的情况师:你们的想象力太棒了。所以桩数就是间隔数。谁来列式解决一下?生:30÷2=15(个)
三、省学环节
师:接下来进入省学环节,看学程上省学部分的任务与指导。自己把图补充完成
出示“钉扣子”“站队”“剪绳子”“分剂子”图片
师:这些图片上是植树问题吗?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的“植树问题”,向学生渗透一种在数学学习上、研究问题上都很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化归思想,通过现实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从中发现一些规律,抽出其中的数学模型,然后再用发现的规律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同时使学生感悟到应用数学模型解题所带来的便利。出示习题师:来看这道题,找关键词生:两端两边
师:是植树问题吗?
生:是
师:植树问题的哪种情况?
生:两端都栽
师:按多少灯就是求?
生:有多少间隔,再加1
生:50÷5+1=11(盏)
生:不对。是桥的两边,所以11×2=22(盏)
师:同学们补充的很完整。相信本节课你的收获满满。
师:最后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本节课的内容吧
师:本节课讲了植树问题的三种情况,讲到了棵数和间隔数存在的关系。
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你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那我们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