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光现象 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陶瓷茶杯底部放有一枚硬币,人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看不见硬币(如图甲),往茶杯中倒入一些水后,又能够看见硬币了(如图乙)。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加水前看不见硬币,是因为光在杯口全部折射了
B.加水前看不见硬币,是因为眼睛发射出的光线没有照射到杯底
C.加水后看得见硬币,是因为光在两种介质表面发生了反射
D.加水后看得见硬币,是因为硬币表面反射的光经过折射进入了人眼
2.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是光的反射两种类型(如图所示)。雨后的夜晚,迎着月光行走在有积水的路上时,会发现水坑处和干燥的地面亮度不一样。结合光的反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面发生漫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干燥的地面发生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干燥的地面比较暗,水坑处比较亮
D.干的地面比较亮,水坑处比较暗
3.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实验应该选用较薄的玻璃板
B.实验中蜡烛A远离平面镜,所得的像会变小
C.该实验应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D.实验用带刻度的坐标纸为了比较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
4.小强同学到银行取款,他想知道当时是几点了,由于人很多,银行竖直墙壁的电子钟被挡住了,他向上看时,发现光滑如镜的天花板上倒映出电子钟的影像为,则实际的时间应是( )
A.02:51 B.05:21 C.15:20 D.12:50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B.1光年等于365天
C.声传播需要介质,光传播也需要介质
D.漫反射也遵循反射定律
6.小明站在平静的湖岸边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他所看到的( )
A.云是光反射成的虚像,鱼是光折射成的实像
B.云是光折射成的实像,鱼是光折射成的实像
C.云是光反射成的虚像,鱼是光折射成的虚像
D.云是光折射成的虚像,鱼是光折射成的实像
7.如图所示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亮的环境中进行
B.如果将蜡烛向玻璃板靠近,蜡烛的像会变大
C.选择大小相等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大小关系
D.移去蜡烛B并在原蜡烛的位置放一光屏,发现光屏上能得到蜡烛的像
8.如图为某指针式电学仪表的示意图,指针后面的表盘上附有一块平面镜。若眼睛对着指针观察表盘时恰好看不到指针在平面镜中的像,则表示视线与表盘垂直,即可读数。关于该仪表的读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仪表读数时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
B.眼睛恰好看不到指针在平面镜中的像,说明眼睛、指针和指针的像在同一条直线上
C.若眼睛能看到指针在平面镜中的像,说明指针和指针的像的连线与镜面不垂直
D.若眼睛看到指针在平面镜中的像在指针的左侧,则读数会偏大
9.同学们对“电闪雷鸣”肯定不陌生,天公“发怒”时,狂风暴雨常伴随“电闪雷鸣”,你可别小视它,其中有电的知识,也有光的知识,还有声的知识。科学研究表明“雷声”和“闪电”是同时产生的,你平常观察到的现象又是怎样的呢( )
A.看到闪电的同时听到雷声 B.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C.先听到雷声,后看到闪电 D.三种情况都有可能出现
10.有了光,自然界才绚丽多彩,下列有关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立竿见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B.光从空气进入水中,传播方向一定发生改变
C.光的传播速度是3×107m/s
D.电影屏幕选用粗糙的布料,目的是使光射到屏幕上时发生漫反射
11.为了避免驾驶员在汽车行驶时低头看仪表造成事故,人们发明了如图甲所示的抬头显示器(简称HUD),如图乙所示是HUD工作原理图,将水平显示器上的行车数据通过前挡风玻璃呈现在正前方,驾驶员透过挡风玻璃(看作平面镜)往前方观看的时候,能够将车外的景象与竖直呈现的行车数据融合在一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挡风玻璃上所成的像是实像
B.挡风玻璃上所成的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C.挡风玻璃上所成的像比原物体小
D.像和物体关于挡风玻璃对称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可以制成紫外线夜视仪
B.用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二维码是光源
C.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出不同的红外线脉冲来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
D.彩色电视机的色彩是用红、黄、蓝三种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得到的
13.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从水面上方看水中的物体变浅了,为了确定水中物体所成像的位置,某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把一个小灯泡a放在水中某处,观察灯泡所成像的位置;将另一个相同的小灯泡b放在水面上方,调整其位置,使它的像与灯泡a的像重合;灯泡b到水面的距离为h1,灯泡a的像到水面的距离为h2,测量时,如果直接将刻度尺竖直插入水中,使看到的刻度尺零刻度线与灯泡a的像重合,刻度尺在水面处的示数为h3,则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
A.h1<h2
B.h1>h2
C.h3表示灯泡a的像的深度
D.h3表示灯泡a的深度
14.热爱科学的小明在房间中安装了一块太阳能电池板给家里供电。当太阳在电池板后方时,利用一块平面镜将太阳光反射到电池板上、若某时刻太阳光与平面镜的夹角为60°(如图所示),一束阳光经镜面反射后照射到电池板上P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射角的大小为60°
B.若镜面竖直上移,则反射角将变大
C.若镜面水平左移,该束光线照到P点上方
D.若镜面水平右移,该束光线依然照射P点
二、填空题
15.2020年6月21日出现了日偏食现象(如图甲),同时在树荫下看到了许多月牙形的光斑(如图乙),日食形成的原因是 _____;月牙形光斑是 _____的像,月牙形光斑形成的原因与日食形成的原因 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16.如图所示,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底,眼睛在A处恰好看不到它。
(1)小明看不到硬币,这是因为光在均匀介质中沿______传播;
(2)将平面镜放到碗边适当的位置,小明在A处通过平面镜看到了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______现象;
(3)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小明在A处又能看到“硬币”,这是因为光从______斜射入______中时发生了折射现象。
17.在“走进西藏”活动中,小明对藏民用面积很大的凹面镜制成的太阳灶烧水(如图甲)很好奇。于是他用不锈钢汤勺的内表面当作凹面镜,将平行光正对“凹面镜”照射,光路如图乙。则使用太阳灶烧水时,水壶应放在图乙中的______(选填“a”“b”或“c”)。
18.一束平行光与镜面成60°角射到平面镜上,反射角大小是_______,人迎着反射光的方向可以看到刺眼的光,而在其他方向却看不到反射光,这是由于发生了_______(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19.如图,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发生了反射和折射,请判断:折射角为___________,玻璃在___________(选填“CD面的左方”、“CD面的右方”、“AB面的上方”或“AB面的下方”)。
三、作图题
20.请画出图中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
21.请在图中,作出光线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后大致的折射光线。
22.如图所示,一束单色光垂直射向三棱镜,请画出这束光通过三棱镜后的大致光路图。
四、实验题
23.在“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中:
某实验小组探究“光由空气进入玻璃”,实验所测数据如表格一所示。
该实验小组继续探究了“光由空气进入水”,实验所测数据如表格二所示。
表格一
实验次数 1 2 3 4
入射角i 0° 30° 45° 60°
玻璃中折射角r 0° 17° 24° 30°
表格二
实验次数 1 2 3 4
入射角i 0° 30° 45° 60°
水中折射角r 0° 22° 35° 40°
分析以上数据可得:
(1)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或水中时,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是:折射角_________入射角;
(2)当光以相同的入射角斜射入不同的介质中时,不同介质对光的折射本领一般_________(选填“不同”或“相同”)的。
24.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玻璃板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A、B两支蜡烛完全相同:
(1)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移动蜡烛B,通过玻璃板发现蜡烛B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将蜡烛A放置在不同位置,移动蜡烛B也都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作出判断: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______;
(2)将一块木板紧贴在玻璃板背面,挡住玻璃板后面的光,人眼在玻璃板前______(选填“仍能”或“不能”)看见蜡烛A的像。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C
3.B
4.D
5.D
6.C
7.C
8.C
9.B
10.D
11.D
12.C
13.D
14.C
15. 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太阳 相同
16. 直线 反射 水中 空气
17.b
18. 30° 镜面反射
19. ∠GOB CD面的左方
20.
21.
22.
23. 小于
不同
24. 大小相等 仍能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