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五四运动 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五四运动 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8-28 08:35: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3课 五四运动练习题
选择题
1.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代表顾维钧先生说:“我很失望!最高委员会无视中国人民的存在,出卖了作为战胜国的中国,我很愤怒!我很愤怒!你们凭什么?凭什么把中国的山东省送给日本人?中国人已经做到了仁至义尽,我想问问这份丧权辱国的和约,谁能接受?所以,我们拒绝签字!”这份“丧权辱国的和约”直接导致了(  )
A. 五四运动的爆发 B.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C. 辛亥革命的爆发 D.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 “日本在万国和会上要求吞并青岛,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我们的外交失败了!我们学界今天排队游行……中国存亡,就在此举!”材料中的“此举”指的是(  )
A. 五四运动 B. 新文化运动
C. 北伐战争 D. 西安事变
3. 五四爱国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下列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是(  )
A.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B. 取消“二十一条”
C.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 取消对德和约
4. 2019年是五四运动爆发100周年。对下边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
A. 这场运动在上海爆发 B. 运动是由学生最先发起的
C. 运动后期的主力军由学生转变为工人 D. 这场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5. 如图为五四运动时期一份报纸的一角,报纸中有“免曹(汝霖)令已下”等字样。该报纸最能说明(  )
A.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B. 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C. 袁世凯当选大总统
D. 响应五四运动国内专电
6.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高呼着口号的青年学生掀起了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毫不妥协的爱国运动。这场运动直接目标实现的表现不包括(  )
A. 取消“二十一条”
B. 撤销卖国贼曹汝霖的职务
C.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D. 北洋军阀释放被捕学生
7. 五四运动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因为(  )
A. 它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B. 它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C. 它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D. 它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
8. “痛殴卖国贼,火烧赵家楼。除奸不惜死,来把中国救。”青年学生,总是用他们满腔的热血与辛勤汗水书写着永不褪色的青春传奇。1919年,就是这样一群学生揭开了一个新时代的序幕。这个新时代是(  )
A.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B.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C. 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D.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
9. 某同学搜集了如图所示史料。据此推知,他探究的历史事件是(  )
A. 新文化运动 B. 五四运动
C. 北伐战争 D. 西安事变
10. “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召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道: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材料所涉及的运动的性质是(  )
A. 一次彻底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伟大爱国运动
B. 一次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
C. 一次失败了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D. 一次反侵略反封建的农民运动
11. 吴佩孚致大总统徐世昌的电报中称:“仰恳大总统以国本为念,以民心为怀,一面释放学生,以培养士气。一面促开国民大会,宣示外交得失缘由,共维时艰,俾全国一致力争,收回青岛,以平民气,而救危亡。”这表明吴佩孚(  )
A. 极力支持北洋政府
B. 掩饰军阀混战事实
C. 主张维护国家主权
D. 设法阻止北伐进军
12. 一百年前的5月4日,北京青年学生用他们的满腔热血掲开了一个新时代的序幕。在他们身上我们最能感受到的是(  )
A. 艰苦奋斗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B. 保卫世界和平的国际主义精神
C. 救国救民的爱国主义精神
D. 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13.下图人物是中国参加巴黎和会的代表顾维钧,他向大会阐明了中国的合理要求。这些要求包括( )
①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特权 ②废除“二十一条”
③收回香港主权 ④收回青岛主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1919年4月底,美国哲学家杜威应胡适、蔡元培等邀请来华讲学,先后在北京、上海、浙江等11个省市高校演讲100余场,历时1年零3个月。当年5月中旬,杜威在华可能看到的情景是( )
A.各地涌起罢市风潮
B.北洋军阀政府释放被捕的学生
C.学生上街游行,声讨卖国贼
D.各地工人纷纷发动罢工,支持学生运动
15.“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北京学生于1919年的这一呐喊,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
A.自由 B.爱国 C.平等 D.博爱
16.下面为某校学生在探究学习中制作的资料卡片。通过研读卡片,他们从中能得出的关于五四运动的正确结论是( )
A.以学生为主力 B.得到政府支持
C.上海首先发起 D.民众广泛参与
17.观察下图,从图中的信息可以归纳得出( )
A.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引发五四运动
B.青年学生是五四运动的主力
C.五四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
D.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
18.参加过五四运动的人说:“自从受了‘五四’这个大刺激以后……无论是谁,都觉得从前的老法子不适用,不能不别开生面,去找新的,这种潮流布满于青年界。”由此可以看出,五四运动最直接的影响是( )
A.推动了民主与科学的传播 B.促进了中国教育的改进
C.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19.在1919年6月3日之前,五四运动的中心和主力是知识分子,之后,无产阶级以历史上空前的政治大罢工投入斗争,跃进成为革命运动的中心和主力,帮助斗争迅速取得胜利。可见,五四运动( )
A.是北伐战争重要组成部分 B.打击了封建军阀腐朽统治
C.开启了民主革命的新阶段 D.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20.《上海学联告同胞书》中称:“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唯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这说明了( )
A.各地学生纷纷响应北京的罢课
B.五四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
C.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了革命运动
D.工人阶级给北洋政府以强大压力
21.“100多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这种说法最主要的依据是( )
A.李大钊等先进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
B.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并发挥主力军作用
C.五四运动的性质是反帝反封建
D.五四运动是当时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二、非选择题
22.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今年(2019年)是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强调,五四运动爆发于民族危难之际,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以磅礴之力鼓动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的志向和信心。习近平还强调,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
(1)口号是历史的缩影,也是精神意志的体现。请问“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3)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该如何正确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呢?
23.在不断推进的历史长河中,青年始终以其活跃的思维和勃勃的生机闪烁着耀眼的光芒,走在时代的最前列。阅读下列材料,探究相关问题。
【感知历史 提取信息】
材料一 如图
结合漫画,指出巴黎和会所作出的什么决定导致德国人“沮丧”、日本人“得意”
【搜集材料 积累知识】
材料二 德国人沮丧、日本人得意,中国人的反应会怎么样?为了弄清这个问题,小明同学搜集到如下材料:
1919年5月4日下午,3 000多名学生在北京天安门前集会,随后举行示威游行,队伍中喊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还我青岛”“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等口号。
(2)据材料二,指出哪个社会群体成为五四运动的先锋。这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
【深入探究 获得认识】
材料三 五四时期,革命青年为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而奋不顾身,为反对帝国主义的奴役和封建军阀政府的卖国行径而奔走呼号;先进知识分子高举民主和科学的旗帜,积极探索指导中国人民根本改变受奴役、受压迫地位的科学真理和发展道路。他们以高尚的爱国情操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诠释了五四精神的丰富内涵,树立了一座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不朽丰碑。
(3)据材料三,指出五四精神的主要内涵。
【联系实际 升华情感】
(4)为弘扬五四精神,某校团委拟向全体学生征集题为“我的青春宣言”的誓词。请你积极参与,并联系自己的实际写一段誓词。(30字左右)
2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中国不战而胜,学界称赞为“公理战胜强权”;11月14日,北京学界举行游街大会,欢庆胜利;11月28日,北京政府举行盛大的军队阅兵式,并鸣礼炮108响;11月30日,北京各校要求学生参加提灯大会,不参与者以旷课论。
材料二:1919年1月18日,巴黎和会召开,国人期望着一举解决中国的全部问题;4月30日,和会外交失利的消息传到国内,国人如被泼了一盆冷水;5月4日,北京学生开始进行罢课、集会演讲和游行;6月3日,运动的中心转移到了上海;6月5日,上海开始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经过广大人民群众的团结斗争,运动取得了初步的胜利,从此中国历史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1)阅读材料一,1918年末,国人的心情是怎样的?当时国人的希望是什么?
(2)阅读材料二,1919年国人的心情又是怎样的?这一心情的转变,会对当时的国人,特别是青年学生产生什么影响?
(3)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为什么仍然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犯的命运?结合所学谈谈你对此的认识。
2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大事记(部分)。
时 间 事 件
五月五日、六日 北京总商会为学生被捕事件开紧急会议,决定以实力赞助学生
五月七日 上海举行国民大会,天津、南京等城市群众也先后集会声援北京学生
五月二十日 北京、武汉等地商界议决抵制日货办法
六月五日 上海工人开始罢工,要求释放学生,罢免曹、章、陆。各地工人纷纷响应
——彭明《五四运动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五四运动的进程的特点。
材料二:五四运动……成为每一个中国人自我认同、民族意识崛起的契机。五四运动后不久,梁启超也改变了自己过去的看法,将“中华民族”的概念扩大为所有民族的共同体。
——《近代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
(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为什么“成为每一个中国人自我认同、民族意识崛起的契机”。
材料三:“学生牺牲的精神万岁!社会制裁的精神万岁!民族自决的精神万岁!”五四运动“奋空拳,扬白手,和黑暗势力相奋斗,受伤的也有,被捕的也有,因伤而死的也有,因志愿未达而急疯的也有。这样的精神不磨灭,真是再造中国的原素。”
——罗家伦《五四运动的精神》
(3)根据材料概括五四精神。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当代青少年应如何弘扬五四精神。
答案
1-5AACAB 6-10ACBBA 11-15CCBCB 16-21DDCCDB
22、(1)1919年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明确表达了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2)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运动,是一场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伟大思想启蒙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3)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要不断地加强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
23.(1)巴黎和会上通过《凡尔赛条约》,规定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
(2)青年学生。彻底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伟大爱国运动。
(3)爱国、民主、科学、进步。(根据材料概括,意思相近即可)
24、(1)兴奋、高兴。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废除“二十一条”、收回青岛主权等。
(2)失望、愤怒。使青年学生倍感气愤,爆发五四运动。
(3)中国仍然没有摆脱贫穷和落后,国力还很衰弱;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很大,仍享有许多特权等。综合国力的强弱决定了国家的国际地位;弱国无外交等。(言之有理即可)
25(1)青年学生揭开运动序幕;运动范围从北京扩展到全国;参与的社会阶层逐渐扩大。
(2)五四运动具有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五四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
(3)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敢于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当代青少年要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勇于改革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