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太平军
导入新课
洋人好比一只鹰,
黄毛高鼻绿眼睛。
鹞鹰凶恶怕弓打,
洋人怕的红头军。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歌谣里所说的“红头军”指的是什么吗?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与地半封建社会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1.时空观念:知道金田起义的时间、领导人,利用图文史料了解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历程。
2.唯物史观:知道《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及影响,了解《资政新篇》的内容。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思考和认识农民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
3.家国情怀:感受农民阶级英勇无畏的抗争精神,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使命感。
培养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目标
核心素养:
学习目标
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史实;
2、掌握《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的内容及评价;
3、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阶级局限性;
4、认识到农民阶级英勇无畏的抗争精神,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使命感。
地主阶级
农民阶级
矛 盾
列强入侵
加剧
自然灾害
激化
地主阶级
农民阶级
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导致阶级矛盾激化
外部原因: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民族矛盾激化
直接原因:自然灾害严重
主观原因: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组织和思想准备)
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
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4)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做了充分的思想和组织准备
3.规律:腐败、矛盾尖锐、天灾会导致农民起义
1、原因:
(1)外因: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民族矛盾激化;
(2)内因:清政府腐败统治,阶级矛盾激化;
(3)直接原因: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
2.口号:具有宗教神秘色彩
落魄书生洪秀全
出生地:广东花县
出身:农民家庭
职业:乡村教师
经历:
四次参加科举均落榜
思想:1843年,洪秀全在广州从传教士手中得到一部的小册子《劝世良言》。之后,反对儒家孔子,该信耶稣。
组织:1843年创立拜上帝会,洪秀全自称是上帝的儿子,耶稣的弟弟,受命下凡来铲除妖魔,拯救百姓,建设人间天堂
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4.早期准备:创立拜上帝会
(1)目的:推翻清朝的统治。
(2)宣传:洪秀全与冯云山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在山区贫苦农民中发展会众两千多人,其中包括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等骨干分子。
广西桂平紫荆山
紫荆天王谷
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5、爆发——金田起义
(1)人物:
(2)时间:
(3)地点:
(4)建号:
(5)军队:
(6)意义:
洪秀全(天王)
1851年
广西桂平县金田乡
太平天国
太平军
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
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洪秀全自称“天王”
攻克永安后封诸王
——初步奠定建立政权的基础
天王
洪秀全
东王
西王
南王
北王
翼王
萧朝贵
韦昌辉
冯云山
杨秀清
石达开
6、发展——永安建制
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洪秀全称“天王”。攻克永安后,封诸人为王。所封诸王均受东王节制。永安建制标志着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太平天国前期领导集团示意图
天王洪秀全,“万岁”
东王杨秀清,“九千岁”
西王萧朝贵,“八千岁”
南王冯云山,“七千岁”
北王韦昌辉,“六千岁”
翼王石达开,“五千岁”
观察示意图,分析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特点。
天王洪秀全地位最高,称“万岁”。其余几位王地位等级依次递减,具有明显的尊卑差异。说明太平天国只是以宗教思想为外壳吸引民众,但其内部仍具有浓厚的封建专制色彩、等级尊卑观念。这也为后面领导集团走向腐化、争权夺利埋下了伏笔。
初建政权:永安建制
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全体将士蓄发易服,头裹红巾
金田起义时,广西巡抚周天爵在一封信中写道:
“于是二月初一日出省,带兵一百名,如驻马嵬坡,皆不愿走也;路上募一百名,又如石壕吏,未走先哭。”
出征之际,士兵居然如同徘徊在屠宰场门口的猪羊,说什么也不愿上路.
这段话说明了什么?
说明清军涣散,太平军勇猛无敌。
材料研读
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二. 定都天京
1.发展形势:建立政权——定都天京
①1852年春,从永安突围北上,冯云山和萧朝贵先后在战斗中牺牲.攻克武昌,队伍发展至50万人。
②1853年春,放弃武昌,沿长江东下。
③1853年,攻占南京,并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
标志着建立与清朝对峙的政权。
定都天京,标志着太平天国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
1851.1广西桂平县金田起义标志太平天国运动兴起
1851.9永安建制 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 翼王-石达开
1852.4全州之战 南王冯云山牺牲
1852.9长沙之战 西王萧朝贵牺牲
1853.1攻克武昌
1853.3定都天京
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天王府模型
天王府是太平天国王宫遗址,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长江路292号,是一座颇具江南特色的古典园林,现只存有原天王府西花园及大殿、暖阁、穿堂等遗迹,是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复原的天王府大殿
英国随军画师笔下的天王府
二. 定都天京
1.前期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
(1)目的:满足农民对土地的愿望
(2)主要内容:
①核心内容——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
②土地分配问题:
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
方法:以户为单位,不分男女,
按人口 和年龄平均分配
③产品分配问题:
原则:“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方法: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目标:建立一个 “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
2.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未实施
(3)评价《天朝田亩制度》
①性质:农民阶级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②革命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几千年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③空想性:绝对平均主义,违背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④落后性:追求小农经济,违背历史发展趋势
二. 定都天京
3.北伐西征
①目的: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
③北伐:曾逼近天津,最后全军覆灭
④西征:取得巨大胜利,掌握了安徽、江西、湖北东部和江苏部分地区。
⑤影响:西征战场则取得重大胜利。经过3年多的征战,太平天国控制了从湖北武昌到江苏镇江的长江沿岸城镇,掌握了安徽、江西、湖北东部和江苏部分地区,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②时间:1853年
二. 定都天京
永安
武昌
安庆
天京
连镇
天津
北京
扬州
太平军北伐
太平军西征
金田
——太平天国进入军事上的全盛时期;
三、天京陷落
(1)时间:1856年。
(2)性质:领导集团的一场血腥内讧。
(4)过程:杨秀清逼洪秀全封他为“万岁”,意图篡位。结果杨秀清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率部出走,太平军损失惨重。
(5)影响:天京事变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3)原因:①.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
②无法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1.天京事变
原因:
结果:
性质:
影响:
领导集团享乐腐败、争权夺利、内部矛盾尖锐
杨
韦
石
洪
②杀
③责
④杀
⑤疑
⑥走
⑦被灭
①逼
杨秀清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率部出走。朝中无将,国中无人
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太平天国由盛而衰
2.由盛转衰:天京事变(1856)
三、天京陷落
目的:
挽救措施
措施:
成果:
(2)陈玉成、李秀成等协同作战,先后取得浦口、三河大捷,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军事上的不利局面。
改变不利局面
(1)洪秀全封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
(1)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
(2)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一批青年将领。
2.重整国政
三、天京陷落
挽救措施
(1)洪仁玕:《资政新篇》
未实施
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
原因 为改变不利局面,通过改革挽救危局
内容
结果
特征
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
受历史条件限制,未能施行
向西方寻求真理,探索中国独立、富强道路。
三、天京陷落
三、天京陷落
①安庆陷落: 1860年,湘军包围安庆,陈玉成和李秀成率部救援失败。
②李秀成东征失败:李秀成率太平军攻克杭州,逼近上海,遭到华尔率领的洋枪队和李鸿章率领的淮军的抵抗和反扑。
洋枪队,是由外国人训练的一支中国军队,专门用来镇压太平军
3、安庆陷落
“洋枪队”的头子华尔
华尔率领的洋枪队
为什么中外反动势力能够勾结起来
因为太平天国运动威胁到了他们的利益
1860年夏天,太平军将领李秀成率军进攻上海。上海官绅与西方侵略者勾结,雇佣美国人华尔组织“洋枪队”,对抗太平军。太平军在上海附近的青浦,大败洋枪队。1862年9月慈溪战役中华尔被太平军击毙。
李秀成画像
三、天京陷落
4.天京陷落
①1862年,湘军围困天京。李秀成率军回师救援,激战40天,未能解除湘军对天京的威胁。
②1864年夏,洪秀全病逝。湘军冲入城内,天京陷落。
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三、天京陷落
5.失败原因:
①主观原因: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无法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无法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②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6.启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于阶级的局限性和时代的局限性,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三、天京陷落
1860年
(1)安庆陷落
遭到华尔洋枪队和李鸿章淮军共同镇压
(2)李秀成东征失败
1862年,湘军围困天京,
1864年夏,洪秀全病逝,天京陷落
(3)天京陷落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中外联合镇压太平天国
5.失败:天京陷落
曾国藩从湖南同乡农民中招募组建湘军,治军赏罚分明;李鸿章在安徽同乡中编练淮军,采用先进的洋枪、洋炮。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决定“借师助剿”,同侵略者联合起来,共同镇压太平天国。1860年,在上海组成由美国人华尔统领的样枪队。
三、天京陷落
积极: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谱
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1.性质:
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
2.影响:
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消极:由于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性,最终失败。
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
三、天京陷落
经过:
背景:
历史意义:
领导人:
失败原因:
性质:
太平天国运动
开始的标志:
初步建立政权的标志:
正式建立政权的标志:
达到军事全盛的的标志:
由盛转衰的标志:
失败的标志:
金田起义
永安建制
定都天京
北伐和西征
天京事变
天京陷落
内因:清政府腐败统治,阶级矛盾激化
外因: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民族矛盾激化
洪秀全
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主观: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根本原因)
客观:中外反动联合势力绞杀
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沉重打击清朝的统治和
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谱写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外因: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民族矛盾激化
板书设计
1.(2022年黑龙江)“天父天兄手段高,打得清兵四处跑,拿下南京立天国,旗开得胜万民笑……”这首歌谣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的哪一次农民战争
A.陈胜、吴广起义 B.太平天国运动 C.李自成起义 D.黄巾起义
2.(2021年内蒙古通辽中考真题)某史学家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平常的历史环境。内部事物万分火急,至于对西方则可以暂缓一步。”这里所讲的“内部事务万分火急”主要是指
A.清政府准备发起洋务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危及清政府统治
C.清政府内部进行权力之争 D.维新派试图改变中国落后现状
B
B
中考链接
3.(2021年广东中考真题)在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清政府发现八旗军队缺乏战斗力,真正能够对抗太平军的唯有湘军、淮军等汉族地主武装,这个趋势到洋务运动时期更加明显。由此可知
A.汉族官僚集团地位逐渐上升 B.八旗军队被地主武装取代
C.太平天国运动改变阶级结构 D.洋务运动带来了国富兵强
4.(2021年湖南怀化中考真题)1856年秋,杨秀清逼洪秀全封他为“万岁”,意图篡位。结果杨秀清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率部出走,太平军损失惨重,人心士气受到严重影响。由此可见,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石达开的意气用事 B.杨秀清的过错
C.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D.“扶清灭洋’
A
C
中考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