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第三章
第一节 天气与气候
Section A
雷鸣电闪
雷鸣电闪
雷鸣电闪
朝霞满天
飓风来袭
银装素裹
浓雾迷漫
狂风暴雨
沙尘肆虐
天 气
1.概念
2.特点
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 雨、冷热的大气状况。
多变 同一时刻不同地方天气不同 同一地方不同时刻天气有变化
3.天气与与人类的关系
材料A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
材料B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
材料C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
材料D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
天气与交通的关系
天气与生活的关系
天气与农业的关系
天气与军事的关系
二、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天气预报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天气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如果能够预知近期的天气,就可以及早做好各种准备,充分利用有利的天气,避免和预防不利天气的危害。
天气预报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A各个气象站按照世界统一的观测规范,在同一时间进行气象观测,获取气象 情报
B通过卫星地面站,接收气象卫星发送 的各种气象数据
C利用电子计算机对源源不断传来的气 象情报资料进行加工处理,制作成各种天气图表
D天气预报员就像医生会诊一样,对各 种天气图表进行分析和判断,得出预 报结论
降水概率:20%
风 向:偏南风
风 力:1、2级
最低气温:11℃
相对湿度:80%
降水概率:10%
风 向:北转南
风 力:2、3级
最高气温:23℃
相对湿度:30%
今天夜间
今天白天
北京市气象台10月19日5时18分发布
通常,天气预报要说明一周内阴晴风气温和降水情况。
风杆
风尾
每一道风
尾代表
风力2级
风杆与风
尾一起指
示风向
风力最大为
12级,四道
风尾表示7
级风,8~12
级风用符号表示
表示风力
8~12级
风力是风的强弱,共分为13级。级数越大,风力越强。一道风尾表示风力2级,例如:
但是,大于8级的风用小风旗来表示,7级风用4道风尾来表示。例如:
东风4级
东南风6级
西北风6级
东风7级
南风8级
1
4
3
2
5
6
7
8
南风8级
西南风7级
西风6级
西北风4级
北风6级
东北风4级
东风7级
东南风6级
天 气 预 报
卫星云图
白色表示云雨区,白色的程度愈浓,表示云层愈厚,下雨也就愈大。
绿色表示陆地
蓝色表示海洋
台风
考考你
?
活动
下列天气符号所代表的天气与图中人们所进行的活动是否妥当?
s
挑战主持人
活动
模拟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主持人,播报主要城市的天气预报。
1.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____________有关,可以用________来表示。
2.清新的空气,污染指数__,对人体健康有利;污浊的空气,污染指数__,对人体健康有害。
三: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
污染物的数量
污染指数
小
大
大气环境监测
阅读
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构成了哪些威胁?
思考
课后探究: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
1、城市里汽车多,怎样解决汽车尾气会对空气造成的污染?谈谈你的看法。
2、许多家庭用煤炉生火做饭,怎样才能将燃煤造成的污染降到最低呢?你有何建议。
3、在购买新房子时,你认为是价钱贵但环境好得好,还是价钱便宜但环境欠缺得好?请你当当参谋。(共39张PPT)
第三章
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
Section A
气候的地区差异
气候的两大要素
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
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
气温
降水
复杂多样的气候
读气温曲线图,分析一地的冷热状况。
读气温与降水量柱状图,识气候特点
该地最冷的月份(1月) 平均气温在10℃以上,最热的月份(7 月) 平均气温在23℃以上。由此得出:该地冬季温和,夏季炎热。
综合该地冷热和干
湿的状况,归纳该
地气候特征:冬季
温和多雨,夏季炎
热干燥。
读降水量柱状图,
分析一地的干湿
状况。
该地降水量12、1、
2 月在100mm 以
上, 6、7、8 月在
30mm 以下。由此
得出:该地冬季多
雨,夏季少雨。
读气温与降水量柱状图,识气候的差异
冷热状况 干湿状况 气候特征
A地 冬季温和 夏季不热 全年湿润 全年温和湿润
B地 冬季寒冷 夏季炎热 冬季少雨 夏季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炎热多雨
气候的地区差异(“世界真奇妙”)
这里全年高温多雨。
这里终年高温,有明显的干季和湿季。
这里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这里常年寒冷,雨雪很少。
气候的分类 柯本分类
阅读材料
柯本气候分类
柯本,德国人,世界著名气象、气候学家。1918年创立柯本气候分类法。柯本气候分类是广为使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采用气温和降水两个指标,同时也考虑了出现在不同气候条件下有明显特征的自然植被类型。例如,在热带地区,一年持续高温,全年多雨,在热量和雨水充足条件下生长着热带雨林,据此划分为热带雨林气候。按此方法,柯本将全球气候从赤道到极地,划分为5 个气候带。各气候带又划分为不同的气候类型。我们所学习的气候类型,就是以柯本气候分类法为基础,并适当考虑成因划分出来的。
柯本(1846—1940)
世界气候类型主要有多少种?
从气候名称和位置中找找规律,你认为世界气候类型可以分为哪几大类?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明察秋毫”)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1
读图3.28,从纬度位置上寻找世界气候分布的规律:
分布地区 气候类型
热带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寒带 寒带气候
热带气候(四种)的分布
观察
以非洲为例,热带气候有什么分布规律?
热带气候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
(1)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哪些大洲?世界三大雨林
位于什么地形区?
(2)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在哪些大洲?最大的分布区
位于哪个大洲?
(3)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哪些大洲?最大的分布区
位于哪个大洲的什么地方?
(4)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哪个大洲的哪些地方?
读图3.28,对照世界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观察
撒哈拉沙漠
亚马孙平原
马来群岛
刚果盆地
印度半岛
中南半岛
新几内亚岛
热带气候类型的主要分布地区
温带气候(五种)的分布
温带
温带
寒带气候的分布
寒带气候分布在什么纬度范围内?
哪些大洲有寒带气候?
观察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2
读图3.28,从海陆位置上寻找亚欧大陆气候分布的规律:
分布地区 气候类型
大陆东岸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大陆内部 温带大陆性气候
大陆西岸 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3
青藏高原
埃塞俄比亚高原
落基山脉
安第斯山脉
观察
高原山地气候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小结)
垂直分布规律:高原山地气候。
纬度位置分布规律:热带4、温带5、寒带1。
海陆位置分布规律(以亚欧大陆为例):
陆东岸2、陆西岸2、内陆1。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气候要素变化及分布规律的成因
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
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
世界的气温及降水呈现上面图示的特点,对其产生影响的有哪些因素?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地形
想一想
两地的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有何不同?为什么?
看看想想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
赤道地区某地
南极地区某地
太
阳
光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60°N
40°N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海陆位置
致使这些地方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点击各图片,观察图中各地的自然景观)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地形
想一想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这样的现象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A坡降水多还是B坡降水多?为什么?
A坡降水多。因A坡位于迎风坡,多地形雨。
想一想
影响气候的因素(小结)
对气温的影响 对降水的影响
纬度位置 纬度高,气温低; 纬度低,气温高。 赤道地区降水多,
两极地区降水少。
海陆位置 冬季陆温低海温高,
夏季陆温高海温低。 近海迎风处降水多,
近海无风处降水少,
远海地区降水少。
地形 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 迎风坡多地形雨,
背风坡少雨。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填填看”活动时间)
指出影响下列各地气候的主要因素?
①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
( )
②海南岛终年如夏,黑龙江北部冬季寒冷漫长。
( )
③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而同纬度的北京气
候相对比较湿润。 ( )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地形因素
气候与人类活动
气候影响人类的活动(讨论时间)
气候与人们的衣、食、住、行、游、体育运动、军事、商业、工农业生产等活动有什么
关系?请举例说明。
讨论
阿拉伯长袍
中国藏袍
农作物的生长,都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水分,不同地区的气温和降水条件不同,所以,同一种农作物,在有的地区生长良好,在有的地区却不能生长。
阅读材料
水稻种植与气候
水稻是一种喜温喜湿的农作物。气温高,水稻长得快;气温低,水稻长得慢。如果气温在10 ℃以下,水稻就不能正常发芽。热带全年高温,种植水稻一年能收获三次;亚热带冬季气温较低,水稻从春到秋都能生长,一年可以收获两次;到了温带,水稻一年只能收获一次。
水稻生长也需要较多的水。降水多的地方,适宜种植水稻;干旱地区,如果没有充沛的水源供灌溉,就不能种植水稻。
气候影响人类的活动(“我来讲”时间)
1.从同学的对话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试着用所学的知识作出解
释。
2.我国南方一些雨水充沛的地区,夏季如果有一个月不下雨,常会
发生严重旱灾;而沙漠地区一年不下雨也不会发生旱灾。这是为
什么?
气 候 变 暖
人们常说,气候好像越来越暖了,冬天不像以前那么冷。气象观测表明,全球气候确实有变暖的趋势,近百年来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0.4 0.8 ℃。气温上升,会使极地区的冰雪融化,引起全球海平面上升。如果海平面不断上升,沿海低地地区可能被淹没。
气候为什么会变暖?科学家认为,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二氧化碳对大气有保温作用。人类一方面燃烧煤、石油等,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另一方面,砍伐森林减少了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结果使得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气温也就随着升高了。
人类的活动影响气候(讨论时间)
3.世界的人口和城市,多数分布在温带的沿海地区。阅读下面的材
料,讨论面对全球变暖的趋势,人们应该怎样应对。
除全球气候变暖之外,还有哪些人类活动能对气候产生影响?
例如:植树造林,修建水库,排放硫氧化合物导致酸雨等。
说一说
英国风光
德国风光
乌克兰风光
哈萨克斯坦风光
蒙古风光
日本风光(共26张PPT)
第三章
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Section A
猜谜语
千条线、万条线
落到水里看不见
( 自然现象)
猜谜语
白色花,无人栽,
一夜北风遍地开,
无根无枝又无叶,
此花原从天上来。
(自然现象)
1.降水的形式:
降雨、降雪、降冰雹统称为大气降水。
雨
雪
冰雹
雾
降
水
过
少
土地干裂
庄稼绝产
河流干涸
生活缺水
降 水 过 多
交通受阻
房屋倒塌
牧区受灾
庄稼被淹
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雹等,统称为降水。
小雨
中雨
大雨
暴雨
小雪
中雪
大雪
雨夹雪
雷阵雨
冰雹
降水最主要的形式
降水量柱状图
季节变化小
季节变化大
——降水的季节变化
学绘降水量柱状图
某城市多年月平均降水量 单位:毫米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降水 10 15 22 47 71 81 135 169 112 57 24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月
0
50
100
150
200
降水量/毫米
北半球某地降水资料
时间(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降水量(毫米) 3.0 7.4 8.6 19.4 33.1 77.8 192 212 57 24 6.6
2.6
1、该地哪个月降水最多?
2、哪个月降水最少?
3、年降水量约是多少?
4、降水集中在哪个季节?
季多雨
季多雨
夏
冬
大显身手
全年
全年
全年
少雨
多雨
湿润
大显身手
乞拉朋齐
少
少
多
乞拉朋齐
多
少
乞拉朋齐
多 少 多
乞拉朋齐
卡维金尼山
乞拉朋齐
3
2
1
乞拉朋齐
你知道世界“雨极”在哪里吗?
印度东北部
乞拉朋齐
夏威夷
卡维金尼山
智利北部
阿诺卡马沙漠
400年没下雨
埃及
最干旱国家
乞拉朋齐
阿塔卡马沙漠
暖湿气流
迎
风
坡
背
风
坡
干燥气流
地 区 降水量多少
赤道地区
两极地区
中纬度地区 沿海
内陆
回归线附近 东侧
西侧、内陆
山脉两侧 暖湿气流迎风坡
暖湿气流背风坡
世界年降水量分布规律
多
少
多
少
少
多
多
少(共28张PPT)
第三章
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Section A
等温线:在地图上将气温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平滑曲线。
(单位:℃)
40
80
120
240
160
160
200
280
1.等高线图表示________
2.在同一条等高线上,各
点的高度_______。
3.等高线数值越大,海拔
越__,数值越小,海拔越
___。
4.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
度__ ;等高线稀疏的地
方,坡度___。
5.等高线呈封闭形状,如
中心海拔低,表示的是
____;如中心海拔高,表
示的是______。
地面的高低起伏
相等
低
缓
山顶
等高线地形图
A
B
高
陡
盆地
气温的分布
等温线:气温相等的点连成的线。
等温线分布图
1.等温线图表示________
2.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_______。
3.等温线数值越大,气温越__,数值越小,气温越___。
4.等温线密集的地区,气温差
异__ ;等温线稀疏的地区,
气温差异___。
5.等温线呈封闭形状,如中心
气温低,表示这里是 ;
如中心气温高,表示这里是______。
气温的水平分布
相等
高
低
大
小
低温中心
高温中心
等温线分布图的判读
等温线大致沿东西方向延伸,说明南北方向存在气温差异
等温线像这样呈闭合形状时,如果中心气温低,表示这里是低气温中心;反过来,就是高气温中心。
等温线密集的地区,气温差异大。
等温线稀疏的地区,气温差异小。
A
C
B
世界气温的分布1
1.南、北半球等温线数值有何变化规律?
观察思考
北半球等温线数值由南向北递减,南半球等温线数值由北向南递减
小组探究:世界气温分布具有哪些规律?
世界气温的分布1
2.从赤道向两极,年平均气温有什么变化规律?
从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观察
赤道
世界气温的分布1
3.概括世界1月和7月的气温从低纬到高纬的变化规律。
世界1月和7月的气温从低纬到高纬都呈现逐渐递减的变化规律。
纬度因素
影响因素
七月
一月
世界气温的分布1
4.指出年平均气温高于20℃和低于﹣10℃地区的主要纬度范围。
年均温高于20℃的地区主要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
低于﹣10℃的地区主要位于南北极圈以内。
观察
世界气温的分布1
5.从等温线的疏密程度看,1月和7月有什么差异?南、北半球有什么差异?
从等温线的疏密程度看,1月北半球等温线比南半球的密集,7月南半球等温线比北半球的密集。
七月
一月
A
B
10
20
6.北半球同纬度的大陆和海洋相比,7月气温哪里高,哪里低?
北半球同纬度地带,7月大陆气温高海洋低。
A
B
0
北半球同纬度的大陆和海洋相比,1月气温哪里高,哪里低?
北半球同纬度地带,1月海洋气温高陆地低。
请将温度数据和比较分析填入下表
沙子 水 温度比较
早上
中午
傍晚
5°C
5°C
一样
18°C
15°C
沙热水凉
6°C
8°C
沙凉水温
说明了什么?
沙子升温快,降温也快;水升温 慢,降温也慢。海陆有热力差异
思考:图D、E、F
5℃
18℃
5℃
8℃
15℃
6℃
早上
傍晚
中午
陆地吸热快,放热也快,海洋吸热慢,放热也慢
夏季,同纬度地区陆地气温比海洋高;冬季,同纬度地区陆地气温比海洋低。
同纬度 夏季 冬季
低
高
高
低
陆地
海洋
A
B
0
10
A
B
10
20
海陆因素
影响因素
世界气温的分布2
7.南、北半球哪个半球等温线更平直?为什么?
想一想
七月
一月
南半球,因为南半球海洋面积广阔,气温主要受纬度位置的影响
古诗赏析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大林寺桃花
气温的垂直变化
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下降,
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约
降低0.6℃。
古诗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也有“高处不胜寒”,这说明气温与海拔高度有什么关系?
想一想
点击
气温的垂直变化(越算越明白)
山顶的气温应该是24℃
20
10
0
-10
20
10
-10
0
0
66.50N
66.50S
23.50N
23.50S
地形因素
回顾小结
二、气温分布的影响因素
纬度 因素:气温从低纬向高纬逐渐 。
海陆因素: 同纬度地区夏季
地形 因素:同纬度陆地
(小常识:海拔每增高100米
气温下降大概0.6℃)
降低
00
900s
900N
陆地
海洋
气温高
气温低
海拔增高
气温 。
降低
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小结)
由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每上升100米,气温降
低约0.6 ℃ 。
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年平均气温高于20℃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低于﹣10℃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南北极圈以内。
-----------海陆因素
-----------纬度因素
-----------纬度因素
------------地形因素
海南的冬季
我国冬季,北国是“千里冰
封,万里雪飘”的风光;而南国
却是“绿树成荫,百花盛开”的
景象。
活动与探究
5℃
6℃
8℃
9℃
7℃
4℃
10℃
A
B
校园气象站招聘
A、 B何处气温差别大?
某地等温线图
5℃
6℃
8℃
9℃
7℃
4℃
10℃
A
B
你认为A处和B处最有可能是何种地形类型?为什么?
某地等温线示意图
招聘小站长
陆地
海洋
22℃
18℃
14℃
该图表示是_____半球___ 季(季节)的等温线的分布图,请说明理由。
A
B
南
夏
什么是“温室效应”?
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探究作业第3章 单元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下列表格内,每小题2分,共50分)
1.(2分)下列描述中表示气候的是( )
A.冬冷夏热 B.晴转多云 C.风和日丽 D.狂风暴雨
2.(2分)天气现象的突出特点是( )
A.稳定 B.多变 C.气温恒定 D.多年一致
3.(2分)2011年11月20日晨,某高速公路因大雾关闭路口,造成若干车辆不能上路,此事说明( )
A.天气影响生产 B.天气影响交通
C.天气影响学习 D.天气影响战争
4.(2分)在卫星云图上,葫芦岛所在地区是一片绿色,那么葫芦岛的天气应为( )
A.晴朗天气 B.阴雨天气 C.多云 D.晴转阴天气
5.(2分)2011年5月12日,哈尔滨市遭受了沙尘暴天气,下列天气符号表示沙尘暴的是( )
A. B. C. D.
6.(2分)东北风8级用下列哪个符号表示( )
A. B. C. D.
7.(2分)下列的天气符号,表示阴转晴的天气是( )
A. B. C. D.
8.(2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不但注意天气的变化,而且越来越关注空气质量的高低。天气预报说:今天的空气质量为“一级”,也就是指今天的空气质量为( )
A.优 B.良 C.中度污染 D.重度污染
9.(2分)在北半球,一年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
A.一月的陆地 B.七月的陆地 C.一月的海洋 D.七月的海洋
10.(2分)葫芦岛市某天最高气温为28.4℃,这个气温值可能出现在( )
A.日出前 B.午后2点 C.午后1点 D.中午12点
11.(2分)有关等温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统一等温线上的点,可能气温不相等
B.等温线稀疏的地区,气温差别大
C.等温线呈闭合状态,中心一定是高温中心
D.同一等温线上的点,气温肯定相等
12.(2分)某座山的山脚下气温是30℃,山顶气温是12℃,由此可知从山脚到山顶的高度是( )
A.2000米 B.3000米 C.3200米 D.3600米
13.(2分)我国西部地区有句民谚“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说明该地( )
A.日温差大 B.月温差大
C.年温差大 D.气温的年变化大
14.读“某地气候资料统计图”,回答14﹣16题
该地降水最多的月份是( )
A.1月 B.5月 C.8月 D.10月
15.读“某地气候资料统计图”,回答14﹣16题
该地气温年较差约为( )
A.5℃ B.10℃ C.20℃ D.30℃
16.读“某地气候资料统计图”,回答14﹣16题
该气候类型为( )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17.(2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首诗句所描述的自然现象的主要成因是( )
A.地形因素 B.海陆因素 C.洋流因素 D.纬度因素
18.(2分)冬季,我国北方的哈尔滨白雪皑皑,而南方的海南岛则花果飘香,气候宜人.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的影响 D.河流的影响
19.(2分)读图,此图反映的是( )
A.距海越近,降水就越多 B.山地迎风坡降水就多
C.山越高,降水越多 D.大陆西岸降水多
20.(2分)世界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
A.大陆内部降水多
B.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增多
C.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少
D.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21.(2分)描述某地区的气候,必须包括的要素是( )
A.气温和降水 B.湿度和风力 C.气压和风力 D.风力和降水
22.(2分)降水的主要形式是( )
A.降雨 B.降雪 C.降冰雹 D.雾
23.(2分)下列气候类型中,主要分布在大陆内部的是(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
24.(2分)“全年高温多雨”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沙漠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25.(2分)下列做法中,不利于改善空气质量的是( )
A.出门乘坐公交车 B.冬季用煤做燃料
C.植树造林,绿化环境 D.使用洁净能源
二、非选择题(50分)
26.(10分)读“某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回答问题:
(1)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约为 ℃,出现在 月;最低月平均气温约为 ℃,出现在 月。
(2)此地位于 (填“南”或“北”)半球,说明此时陆地气温比同纬度 ;此地最有可能是
(填“陆地”或“海洋”),原因是 。
(3)该地这一年的气温年较差约为 ℃。
(4)该地气温的年变化特点是 。
27.(10分)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的地区,同五带中 带的范围大体一致。
(2)世界上最热的地方位于 洲,最冷的地方位于 洲。
(3)亚洲中部的 地区,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比同纬度其它地区偏 ,这是因为 。
(4)图中南半球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原因是南半球
A.地势低平 B.平原面积广阔 C.海洋广阔 D.受太阳光热均匀
(5)由以上分析,你认为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有什么规律?
① 。
② 。
③ 。
28.(8分)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回答问题
(1)年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是在 (纬线)附近地区。年降水量最少的大洲是 洲。
(2)A地与B地都在 (纬线)附近,A地年平均降水量是 ,B地年平均降水量是 。
(3)C、D、E三地中降水较少的是 地。主要原因是 。
29.(15分)读图,分析回答问题:
(1)A地的气候是 ,分布面积最大的在 洲。该种气候分布规律是 。
(2)B地的气候是 ,其气候特征与气温、降水量的月份分配图相吻合的图是 (填序号),从图可知该地气候的特征是 ,该种气候分布面积最大的洲是 。
(3)C地气候是 ,该种气候均分布在 洲的东部,其中面积最大的在 (国家)的东部。该种气候的降水集中在 (季节)。
(4)③图代表的气候类型是 ,该种气候的特征是 ,此种气候分布面积最大的大陆是 ,即字母 所示的大陆。
30.(7分)读地理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出汗了”是指 现象,又称 效应。
(2)这种现象主要是由大气中的 含量增加而产生的。
(3)以下哪种不是导致地球“出汗”的原因?
A.工业生产中,大量利用煤作为燃料
B.人类大量砍伐森林
C.交通工具、家庭炉灶等需要大量烧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
D.过分抽取地下水
(4)如果这种现象继续发展下去,将有可能出现的不良后果
A.陆地蒸发加剧,干旱地区面积必然扩大 B.海水蒸发量加大,使全球海平面下降
C.极地地区的冰雪大量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 D.臭氧层被破坏
(5)针对这种现象,你认为应该采取的对策是 。
第3章 单元测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下列表格内,每小题2分,共50分)
1.(2分)下列描述中表示气候的是( )
A.冬冷夏热 B.晴转多云 C.风和日丽 D.狂风暴雨
【解答】解:B、C、D描述的是某个地方在短时间内的阴晴、雨雪现象,属于天气;A描述的是某地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属于气候。
故选:A。
2.(2分)天气现象的突出特点是( )
A.稳定 B.多变 C.气温恒定 D.多年一致
【解答】解:天气现象的突出特点是多变。
故选:B。
3.(2分)2011年11月20日晨,某高速公路因大雾关闭路口,造成若干车辆不能上路,此事说明( )
A.天气影响生产 B.天气影响交通
C.天气影响学习 D.天气影响战争
【解答】解:因大雾关闭路口,造成若干车辆不能上路,此事说明天气可以影响交通。
故选:B。
4.(2分)在卫星云图上,葫芦岛所在地区是一片绿色,那么葫芦岛的天气应为( )
A.晴朗天气 B.阴雨天气 C.多云 D.晴转阴天气
【解答】解:在卫星云图上,通常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雨区;在卫星云图上只有白色表示云雨区,覆盖区域可能有降水,其他颜色表示晴天。城市是一片绿色,天气应为晴朗。
故选:A。
5.(2分)2011年5月12日,哈尔滨市遭受了沙尘暴天气,下列天气符号表示沙尘暴的是( )
A. B. C. D.
【解答】解:A、是中雨符号,故错误;
B、是晴天符号,故错误;
C、是雷阵雨符号,故错误;
D、是沙尘暴天气,故正确;
故选:D。
6.(2分)东北风8级用下列哪个符号表示( )
A. B. C. D.
【解答】解:有风的表示方法可推断A、C、D选项中符号分别表示北风6级、北风8级、东风6级,B选项中的符号表示东北风8级。
故选:B。
7.(2分)下列的天气符号,表示阴转晴的天气是( )
A. B. C. D.
【解答】解:A表示的是雷雨转晴,选项错误。
B表示的阴转晴,选项正确。
C表示的是中雨转晴,选项错误。
D表示的是雾转晴,选项错误。
故选:B。
8.(2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不但注意天气的变化,而且越来越关注空气质量的高低。天气预报说:今天的空气质量为“一级”,也就是指今天的空气质量为( )
A.优 B.良 C.中度污染 D.重度污染
【解答】解:天气预报说:今天的空气质量为“一级”,也就是指今天的空气质量为优。
故选:A。
9.(2分)在北半球,一年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
A.一月的陆地 B.七月的陆地 C.一月的海洋 D.七月的海洋
【解答】解:由于海洋与陆地的物理性质不同,陆地吸热快,散热快;海洋吸热慢,散热慢,故一年中最高气温应出现在陆地。北半球6、7、8月为夏季,12、1、2月为冬季,北半球陆地最热月出现在7月,最冷月出现在1月;
故选:B。
10.(2分)葫芦岛市某天最高气温为28.4℃,这个气温值可能出现在( )
A.日出前 B.午后2点 C.午后1点 D.中午12点
【解答】解:气温的日变化规律为: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即午后2点左右,一天中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故B正确。
故选:B。
11.(2分)有关等温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统一等温线上的点,可能气温不相等
B.等温线稀疏的地区,气温差别大
C.等温线呈闭合状态,中心一定是高温中心
D.同一等温线上的点,气温肯定相等
【解答】解: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有高温中心和低温中心;同一等温线上的点,气温肯定相等。根据题意。
故选:D。
12.(2分)某座山的山脚下气温是30℃,山顶气温是12℃,由此可知从山脚到山顶的高度是( )
A.2000米 B.3000米 C.3200米 D.3600米
【解答】解:依据同一地形区,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上升一百米,气温下降0.6℃的规律,我们先计算出两地的气温差30℃﹣12℃=18℃,用气温差除以0.6℃再乘以100m就可以计算出两地的海拔高度差,18℃÷0.6℃×100m=3000米,由此得出山脚和山顶的相对高度是3000米。
故选:B。
13.(2分)我国西部地区有句民谚“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说明该地( )
A.日温差大 B.月温差大
C.年温差大 D.气温的年变化大
【解答】解:“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反映的生活现象是昼夜温差大,新疆深居亚欧内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的日变化很大。故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14.读“某地气候资料统计图”,回答14﹣16题
该地降水最多的月份是( )
A.1月 B.5月 C.8月 D.10月
【解答】解:读图可得,该地降水最多的月份是8月,大约是220毫米。
故选:C。
15.读“某地气候资料统计图”,回答14﹣16题
该地气温年较差约为( )
A.5℃ B.10℃ C.20℃ D.30℃
【解答】解:读图可知,该地最高气温在7月份,约为25°C,最低气温在1月份,约为﹣5°C,该地的气温年较差为25°C﹣(﹣5°C)=30°C.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16.读“某地气候资料统计图”,回答14﹣16题
该气候类型为( )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解答】解:读图可知,该地的气候特点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为温带季风气候。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17.(2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首诗句所描述的自然现象的主要成因是( )
A.地形因素 B.海陆因素 C.洋流因素 D.纬度因素
【解答】解:“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说的是平原地区由于温度较高,花开较早,而山上由于温度较低造成了花开较晚,这是地形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故选:A。
18.(2分)冬季,我国北方的哈尔滨白雪皑皑,而南方的海南岛则花果飘香,气候宜人.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的影响 D.河流的影响
【解答】解:我国位于北半球,南北跨将近50个纬度。在冬季,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对北半球来说,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越低。我国北方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比南方低,白昼短,得到太阳的光热少,气温低。所以,我国黑龙江省北部冬季低温可达﹣30~﹣40℃,滴水成冰,大地白雪皑皑;而海南省冬季平均气温在20℃左右,气候暖热,到处绿树成阴。
故选:A。
19.(2分)读图,此图反映的是( )
A.距海越近,降水就越多 B.山地迎风坡降水就多
C.山越高,降水越多 D.大陆西岸降水多
【解答】解: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暖湿气流被迫沿山坡爬升,随着海拔升高,气温下降,水汽凝结,在迎风坡产生降水,我们叫地形雨。根据题意。
故选:B。
20.(2分)世界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
A.大陆内部降水多
B.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增多
C.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少
D.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解答】解: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是: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回归线附近,大陆内部和西岸降水少,东岸降水多;中纬度,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故选:D。
21.(2分)描述某地区的气候,必须包括的要素是( )
A.气温和降水 B.湿度和风力 C.气压和风力 D.风力和降水
【解答】解:气候的两大要素是气温和降水,气温的单位是℃,降水的单位是毫米。
故选:A。
22.(2分)降水的主要形式是( )
A.降雨 B.降雪 C.降冰雹 D.雾
【解答】解:降水的主要形式,包括雨、雪、冰雹等,其中最主要的形式是降雨,能占到降水的80%以上。故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23.(2分)下列气候类型中,主要分布在大陆内部的是(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
【解答】解:世界上有众多的气候类型,不同气候类型的分布范围不同,其中主要分布在大陆内部的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其气候特点是冬冷夏热,一年内降水较少。
故选:B。
24.(2分)“全年高温多雨”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沙漠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解答】解:世界上有众多的气候类型,不同气候类型的特点不同,其中终年高温多雨是热带雨林气候的特点,该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
故选:B。
25.(2分)下列做法中,不利于改善空气质量的是( )
A.出门乘坐公交车 B.冬季用煤做燃料
C.植树造林,绿化环境 D.使用洁净能源
【解答】解:通过改变地面状况,影响局部地区气候。如人工造林、修建水库和灌溉工程,可以使当地气温的变化趋于缓和。如果任意砍伐森林,则可能使当地气候恶化。生活中注意节能减排,使用洁净能源,倡导低碳经济,大力倡导步行或乘坐公交车上下班,可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提高环境质量。而大力推广家庭小汽车的使用,冬季用煤做燃料,增加了碳排放量,会加剧大气污染。
故选:B。
二、非选择题(50分)
26.(10分)读“某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回答问题:
(1)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约为 28 ℃,出现在 7 月;最低月平均气温约为 ﹣5 ℃,出现在 1 月。
(2)此地位于 北 (填“南”或“北”)半球,说明此时陆地气温比同纬度 海洋气温低 ;此地最有可能是 陆地
(填“陆地”或“海洋”),原因是 北半球陆地7月气温高,1月气温低 。
(3)该地这一年的气温年较差约为 33 ℃。
(4)该地气温的年变化特点是 夏季高温,冬季寒冷 。
【解答】解:读图可知,(1)一年中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份,月平均气温约为28℃;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份,月平均气温约为﹣5℃。
(2)此地7月气温高,1月气温低,该地位于北半球;此时1月份气温在0°C以下,为北半球的冬季,说明北半球冬季陆地气温比同纬度海洋气温低;由于北半球海洋2月份气温最低,8月份气温最高,此地最有可能是陆地。
(3)该地这一年的气温年较差约为28°C﹣(﹣5℃)℃=33°C。
(4)该地气温的年变化特点是夏季高温,冬季寒冷。
故答案为:
(1)28;7;﹣5;1;
(2)北;海洋气温低;陆地;北半球陆地7月气温高,1月气温低;
(3)33;
(4)夏季高温,冬季寒冷。
27.(10分)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的地区,同五带中 热 带的范围大体一致。
(2)世界上最热的地方位于 非 洲,最冷的地方位于 南极 洲。
(3)亚洲中部的 青藏高原 地区,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比同纬度其它地区偏 低 ,这是因为 海拔高 。
(4)图中南半球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原因是南半球 C
A.地势低平 B.平原面积广阔 C.海洋广阔 D.受太阳光热均匀
(5)由以上分析,你认为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有什么规律?
① 世界气温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降低 。
② 同纬度陆地和海洋气温不一样 。
③ 同纬度地区海拔高处和海拔低处气温不同 。
【解答】解:(1)图中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的地区,同五带中热带的范围大体一致。
(2)世界上最热的地方位于非洲,最冷的地方位于南极洲。
(3)亚洲中部的青藏高原地区,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比同纬度其它地区偏低,这是因为海拔高。
(4)图中南半球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原因是南半球 海洋广阔;
(5)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的规律是:①世界气温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降低;②同纬度陆地和海洋气温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于高于,冬季陆地气温低于海洋;③同纬度地区海拔高处和海拔低处气温不同,海拔高处气温低,海拔低处气温高。
故答案为:(1)热;(2)非;南极;(3)青藏高原;低;海拔高;(4)C;(5)世界气温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降低;同纬度陆地和海洋气温不一样;同纬度地区海拔高处和海拔低处气温不同。
28.(8分)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回答问题
(1)年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是在 赤道 (纬线)附近地区。年降水量最少的大洲是 南极 洲。
(2)A地与B地都在 北回归线 (纬线)附近,A地年平均降水量是 多 ,B地年平均降水量是 少 。
(3)C、D、E三地中降水较少的是 D 地。主要原因是 CE 。
【解答】解:(1)受纬度因素影响,赤道附近降水多,年降水量在2000mm以上,是降水最丰富的地区;两极地区降水少,年降水量不足200mm,南极洲成为降水最少的大洲。
(2)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内部和西岸降水少,东岸降水多。A地与B地都在北回归线附近,东岸A地年平均降水量多,西岸B地年平均降水量少。
(3)中纬度地区,受海陆因素影响,D大陆内部降水少,CE沿海地区降水多。
故答案为:(1)赤道;南极;(2)北回归线;多;少;(3)D;CE。
29.(15分)读图,分析回答问题:
(1)A地的气候是 热带雨林气候 ,分布面积最大的在 南美 洲。该种气候分布规律是 赤道附近 。
(2)B地的气候是 热带沙漠气候 ,其气候特征与气温、降水量的月份分配图相吻合的图是 ② (填序号),从图可知该地气候的特征是 终年高温少雨 ,该种气候分布面积最大的洲是 非洲 。
(3)C地气候是 温带季风气候 ,该种气候均分布在 亚 洲的东部,其中面积最大的在 中国 (国家)的东部。该种气候的降水集中在 夏季 (季节)。
(4)③图代表的气候类型是 冰原气候 ,该种气候的特征是 全年酷寒,各月气温都在0℃以下,降水稀少 ,此种气候分布面积最大的大陆是 南极大陆 ,即字母 ③ 所示的大陆。
【解答】解:(1)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如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和马来群岛等地。图中A亚马孙平原气候终年高温多雨,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
(2)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经过的内陆地区以及大陆的西岸地区,以非洲北部的B撒哈拉沙漠地区最为广大。由于常年在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控制下,气候特点如图②,终年高温少雨,年降水量不足125毫米。
(3)亚欧大陆与太平洋的巨大海陆差异,使亚洲温带地区的东部形成显著的温带季风气候。其中面积最大的在中国的东部。温带季风气候具有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的特征,对农业生产比较有利。但是,温带季风气候区由于降水季节变化大,容易发生旱涝灾害。
(4)冰原气候主要分布在D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岛内陆地区。如图③全年酷寒,各月气温都在0℃以下,是全球年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降水稀少。
故答案为:(1)热带雨林气候;南美;赤道附近;(2)热带沙漠气候;②;终年高温少雨;非洲;(3)温带季风气候;亚;中国;夏季;(4)冰原气候;全年酷寒,各月气温都在0℃以下,降水稀少;南极大陆;③。
30.(7分)读地理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出汗了”是指 气候变暖 现象,又称 温室 效应。
(2)这种现象主要是由大气中的 二氧化碳 含量增加而产生的。
(3)以下哪种不是导致地球“出汗”的原因? D
A.工业生产中,大量利用煤作为燃料
B.人类大量砍伐森林
C.交通工具、家庭炉灶等需要大量烧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
D.过分抽取地下水
(4)如果这种现象继续发展下去,将有可能出现的不良后果 C
A.陆地蒸发加剧,干旱地区面积必然扩大 B.海水蒸发量加大,使全球海平面下降
C.极地地区的冰雪大量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 D.臭氧层被破坏
(5)针对这种现象,你认为应该采取的对策是 人工造林、修建水库和灌溉工程 。
【解答】解:漫画反映的现象﹣﹣气侯变暖。通过改变地面状况,影响局部地区气候。如人工造林、修建水库和灌溉工程,可以使当地气温的变化趋于缓和。如果任意砍伐森林,则可能使当地气候恶化。近50年来,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旱涝等灾害频繁。排放出的氯氟化合物破坏高空的臭氧层,导致地面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强,进而危及人类的健康。地球变暖的一个征兆是南北极地区永久冰雪的快速消融,水平面上升。跟踪考察表明,在1978﹣1996年间,北极地区的冰盖面积缩小了约6%,北极熊等极地动物的生存空间变得越来越拥挤。
故答案为:(1)气候变暖;温室;
(2)二氧化碳;
(3)D;
(4)C;
(5)人工造林、修建水库和灌溉工程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