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第一章
地球和地球仪
Section A
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天圆地方
天如斗笠,地如覆盘
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
地球卫星照片
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
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
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
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
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径6371千米
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地球的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并且,地球也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为了便于认识地球,人们仿造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在地球仪上没有长度、面积和方向、形状的变形,所以从地球仪上观察各种景物的相互关系是整体而又近似于正确的。
纬线和经线
地轴 地球自转轴,实际不存在。
北极 地轴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纬线 与地球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 的圆圈。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
经线 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南极 地轴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总结:横玮竖经。
纬线的了解
纬线:
1.形状:
圆。
2.条数:
无数条。
3.方向:
指示东西。
4.长度:最长的纬线
——赤道。
赤道以北称北纬,用“N”表示。
赤道以南称南纬,用“S”表示。
纬度的了解
纬度:
1.范围:
90度
90度
0° ~90°
2.变化规律;
以________为中心,向_______
(递增/递减)______________
__。
赤道
赤道
南向北
递增至90°
3. ________(N)
________(S)
南纬
北纬
分界线——
赤道0°
另外,纬度和经度的共同规律是:度数越大,长度越短。
低纬度:
中纬度:
高纬度:
南北纬 0° —— 30°
南北纬 30° —— 60°
南北纬 60°—— 90°
高中低纬度的划分
赤道所在的位置
南北半球的划分
半球
北半球
南半球
分界线:
赤道
赤道
经线的了解
经线:
1.形状:
半圆。
2.条数:
无数条。
3.指示方向:
指示南北。
4.长度:
所有经线都相等。
经度的了解
经度:
1.范围:
0度
180度
0°~ 180°
2.变化规律:以________________
为中心,向____向____,________
________。
本初子午线0度
东
西
递增至180度
3.
东经
西经
0度经线以西称西经,用“W”表示。
0度经线以东称东经,用“E”表示。
(E)
(W)
本初子午线所在的位置
东西半球的划分
半球
东半球
西半球
分界线——
西经160度
东经20度
20°W~ 160°E
纬线
经线
概念
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连接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线
形状特征
圆
半圆
指示的方向
指示东西
指示南北
长度
不等,最长的是赤道
相等
度数范围
0°——90°
0°——180°
度数的变化规律
以赤道为中心,向南向北,递增至90度。
以本初子午线为中心,向东向西,递增至180°。
相同度数的区分方式
南纬(S)、北纬(N)
东经(E)、西经(W)
0°的确定
赤道
本初子午线
划分半球的界线
赤道把地球平分为南北两半球
20°W与160°E组成的经线圈把地球平分为东西半球
比较经纬线的不同特征
经纬网
在地球仪上或地图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就构成了经纬网。
利用它上面标注的经度和纬度,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上各地点、各地区和各种的地理位置。它在军事、航空、航海等方面很有用处。例如,轮船在茫茫大海上航行,飞机在广阔天空中飞翔,无论到了什么地方,人们都可以使用仪器精确地测定出它的经纬度,从而确定其位置。
练一练1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0
20
40
20
40
A:________
B:___________
40°N , 40
°E.
0°,80E.
练一练2
小明收到美国小朋友杰克寄来的一封信。杰克在信中开了一个小玩笑,邀请小明暑假期间到经度116°、纬度40 °的地方参加夏令营活动。信中所写的地点在哪里?请大家在地球仪上找一找这个地方,看看是否有什么差错。
答:无法确定杰克的位置,捷克可能会在40 °
N,116°W; 40 °N,116°E; 40 ° S,116°
E;40 °S ,116°W。
本节小结
地球和地球仪
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纬线和经线
利用经纬网定位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让我们再来复习一下吧!(共43张PPT)
第一章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
Section A
教学目标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
谷,判读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等。
2.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地面高度
海拔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1.黄山比泰山垂直距离高出349米,这是指
A.黄山的海拔
B.黄山对于泰山的相对高度
C.泰山的海拔
D.一般高度
B
(1)地图上表示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______.
(2)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______
(3)图中A地海拔为______米,B的海拔高度为______米,AB两地相对高度为______米.
(4)孔子曾“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其实泰山海拔只有1545米,因为它矗立在华北平原上,与周围相比,______很大,才显得特别雄伟而有气势.
海拔
400
1000
相对高度
1400
相对高度
认识五种地形
海拔高度
相对高度
高原
山地
丘陵
平原
盆地
>500米
小
小
小
大
>500米
<500米
<200米
不一定
中间低,四周高
怎样把这些地形反映在地图上?
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的绘制
等高线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试一试 在图中找出山顶、山脊、山谷及陡崖。
山顶
山脊
山谷
陡崖
点击文字进相应图片
山顶和盆地
山脊和山谷
A
B
C
250
300
二、等高线判读---鞍部
山峰:①等高线闭合 ②数值从中间向四周
逐渐降低。
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
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
陡崖:等高线重合
1 等高线相互之间不会交叉,如果地形图上若干条等高线在某个地方重叠在一起,那这个部位的地形一定是
A.鞍部 B.陡崖 C.洼地 D.山峰
B
等高线疏密与坡度的关系
思考:等高线稀疏坡度陡还是缓?等高线
密集坡度如何?
等高线稀疏则坡度缓。
等高线密集则坡度陡。
二、等高线判读---等高线的疏密
陡坡:等高线密集的地方
缓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
等高线 。
坡陡的地方
坡缓的地方
等高线 。
密集
稀疏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有陡坡、缓坡、山顶、盆地、峡谷,判断:
山顶
陡坡
盆地
缓坡
峡谷
思考
假设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有条河流,那河流流经山峰、山脊、山谷、还是陡崖呢?
山谷
类推
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什么?
等深线
从等深线中你能看出什么?
如何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断地形
1 看等高线的数值。
数值大于500米的是_________。
数值小于500米的是_________。
数值小于200米的是_________。
高原和山地
丘陵
平原
高原和山地的不同
高原面积较大,外围较陡,内部起伏较为和缓。
山地具有耸立的山峰、陡峭的山坡。
分层设色地形图
黄土高原
喜马拉雅山
丘陵
长江中下游平原
塔里木盆地
山峰
山顶
山脊
山脊
山谷
山谷
陡崖
陡崖(共22张PPT)
第一章
地图的阅读
Section A
“高山不见一寸土,
平地不见半亩田;
五湖四海没有水,
世界各国在眼前。”
打一地理名词。
猜一猜
地图的基本要素
比例尺、指向标、图例
比例尺
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所以比例尺也叫缩尺。
比例尺大小 表示范围大或小 表示内容详细或略
中国地图
北京市地图
比一比
P23
小
大
大
小
略
详
比例尺的表示
将比例尺1∶3000 转换成线段式和文字式
练一练
30 m
0
图上1厘米表示实地30米
地图上的方向
如何在下面几幅图中确定方向?
一般地图
指向标地图
经纬网地图
思考
一般地图的定向
练一练:
1.犀牛馆在熊猫馆的什么方向?
2.小动物区在狮虎山的什么方向?
3.假如我们从南大门进入,要参观袋鼠、大象、北极熊和狮子,应选择什么样的路线?
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指向标地图定向
练一练:
1.a在b的什么方向?
2.b在c的什么方向?
东北
东
C
A
B
练一练:
1.A在B的什么方向?
2.A在C的什么方向?
正西
西北
图例
大自然中的各种地形是怎样画到地图上的呢?
海拔和相对高度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 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海拔
相对高度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等高线
等深线(共31张PPT)
第一章
第二节 地球运动
Section A
地球运动
地球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
自转
↗
↗
↗
↗
公转
一、地球的自转
阅读P11第一段,概括:
1. 地球自转的概念、方向、周期。
概念:地球绕着假想地轴的旋转运动。
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24小时,即一天。
思考:
(1)侧视图上画出自转方向;
(2)在北极的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方向
(3)在南极的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方向
地球自转
侧视自西向东,北极俯视逆时针,南极俯视顺时针。
自转方向
2.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假定它是静止的,地球表面向着太阳的一
面和背着太阳的一面各
有什么现象?而地球自
转又会产生什么地理现
象呢?
观察讨论
太阳光
昼夜更替
由于地球在不停地进行自转运动,所以产生了昼夜更替。
(1)昼夜交替
试一试
据英国媒体报道,伦敦奥组委宣布了2012年第30届夏季奥运会于2012年7月27日晚20时12分(伦敦当地时间)开幕。
算一算:北京的观众收看时间?
(2)地方时
度时转换:经度每隔15°,时间相差1小时
天安门广场升旗
观察
为什么每天升旗和降旗时间不同呢?
有什么变化规律吗?
天安门广场升旗时间表
日期 1.22 2.22 3.22 4.22 5.22 6.22
升旗 07:31 06:58 06:15 05:27 04:54 04:46
降旗 17:21 17:57 18:27 18:59 19:28 19:46
日期 7.22 8.22 9.22 10.22 11.22 12.22
升旗 05:03 05:32 06:01 06:31 07:06 07:32
降旗 19:37 19:02 18:12 17:25 16:53 16:52
天安门地区管理委员会(2011)
a两侧钟点相同
c日界线并不完全
与180度经线重合
东12区
西12区
172.5 E 180 172.5 W
5月29日
旧的一天
5月30日
新的一天
W
E
b日期不同
国际日期变更线:国际规定原则上以180度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叫作“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
3.物体的水平运动方向的偏转
生活中的现象
日心说
二、地球的公转
阅读P13-14,概括:
地球公转的概念、方向、周期、特点。
概念:地球绕着太阳的旋转运动。
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一年,365.2422天。
特点: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且地球北极总是指北极星。
地球公转示意图
讨论:①选取了公转中哪四个节气?
②每个节气太阳直射点分别在哪里?
③能否看出昼夜长短的变化?
看视频思考:
在地球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思考:
1.同一房子不同时期,为什么房屋内影子的长
度不同呢?
2.根据你的生活经验想一想,一年中房屋内影子
的长度有什么变化规律吗?
季节变化
思考讨论:同一地点一年中不同时间太阳直射点、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变化会对其获得太阳热量有什么影响?
阅读思考
1、地球上五带的名称和界线。
2、五带划分的依据。
3、五带的不同特征。
五带的名称和界线
读图:
①地球上划分为哪几个带?
②相邻带的界线分别是什么?
五带中的天文现象
五带的划分依据
五带的景观
五带景观
五带景观
小结:地球公转的地理现象第1章 单元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下列表格内,每小题2分,共50分)
1.(2分)下列哪一位航海家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的?( )
A.哥伦布 B.麦哲伦 C.达尔文 D.哥白尼
2.(2分)关于地球形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棋盘似的正方体 B.倒扣的巨锅
C.球体 D.圆形
3.(2分)经过测算,地球的平均半径为( )
A.6375千米 B.6371千米 C.6378千米 D.6336千米
4.(2分)地球的表面积是( )
A.4万亿平方千米 B.6371千米
C.5.1亿平方千米 D.6357千米
5.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是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工具,观察图示地球仪完成5﹣6题
地球仪中“地轴”与地球球面交点称为两极其中北极指向( )
A.太阳 B.北斗七星 C.北极星附近 D.月球
6.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是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工具,观察图示地球仪完成5﹣6题
将图示地球仪按地球自转方向转动,最早从我们视线中消失的是( )
A.点 B.点 C.点 D.点
7.(2分)地球仪上的纬线( )
A.指示南北方向 B.长短相等
C.都是半圆 D.有无数条
8.(2分)地球上最大的纬线圈是( )
A.北极圈 B.北回归线 C.本初子午线 D.赤道
9.(2分)地球上0°经线是( )
A.北极圈 B.北回归线 C.本初子午线 D.赤道
10.(2分)划分东、西半球的经线是( )
A.赤道 B.20°W经线和160°E经线
C.20°E经线和160°W经线 D.本初子午线和180°经线
11.(2分)纬度的变化规律是( )
A.由南向北,度数逐渐增大
B.由北向南,度数逐渐增大
C.由赤道向两极,度数逐渐增大
D.由两极向赤道,度数逐渐增大
12.(2分)符合东半球、北半球、中纬度的地点是( )
A.25°W,25°N B.25°E,25°S C.145°W,45°S D.145°E,45°N
13.(2分)热带与北温带的分界线是( )
A.赤道 B.南回归线 C.南极圈 D.北回归线
14.(2分)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地球围绕太阳旋转
B.地球本身不发光
C.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
D.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
15.读图,回答15~17题.
地球公转产生了( )
A.昼夜交替 B.昼夜现象
C.四季变化 D.太阳东升西落
16.读图,回答15~17题.
如图所示,北半球的节气是( )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17.读图,回答15~17题.
此时,葫芦岛地区昼夜长短的情况是( )
A.昼夜平分 B.昼长夜短 C.昼短夜长 D.无法判断
18.(2分)大陆某旅游团要到台湾观光,选择最适合的地图是( )
A.世界地图 B.中国地图
C.台湾地形图 D.台湾交通旅游图
19.(2分)当你在一个陌生的城市旅游时,你选择的导游图应当是( )
A.比例尺尽可能小的地图 B.世界地图
C.中国地图 D.比例尺尽可能大的地图
20.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20﹣21题.
某中学地理兴趣班计划分甲乙丙丁四个小组沿图中四线路进行攀登活动,你认为哪个小组的攀登线路坡度最缓( )
A.甲 B.乙 C.丙 D.丁
21.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20﹣21题.
四小组进行攀登活动时,沿哪条线路攀登的小组可能看见河流( )
A.甲 B.乙 C.丙 D.丁
22.(2分)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一般表示( )
A.山地 B.丘陵 C.高原 D.平原
23.(2分)四幅图幅大小相同的地图中,比例尺最大的一幅图是( )
A.亚洲图 B.中国图 C.辽宁省省图 D.葫芦岛市图
24.(2分)下列叙述中,不是地图基本要素的是( )
A.比例尺 B.图例 C.图幅的大小 D.方向
25.(2分)在等高线地形图上( )
A.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较缓
B.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较和缓
C.等高线向低处凸出的地方是山谷
D.等高线向高处凸出是山脊
二、非选择题:(50分)
26.(6分)写出下列常见图例的名称。
图例 名称 图例 名称
27.(11分)读“简化地球仪上的点和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上相应的方框内标出地轴、北极、南极、经线、纬线.
(2)经线指示 方向;纬线指示 方向.
(3)所有经线都交于南北两极,长度 ,并与 线垂直相交.
(4)所有纬线都互相 ,其长度不等,变化规律是由赤道向两极变 ,到两极成点.
28.(9分)读经纬网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请用笔在图中描出本初子午线。
(2)写出A、C两点的经纬度。
A ,C 。
(3)在图上标出D点(20°N、40°E)的位置。
(4)A点位于 (东、西)半球,C点位于 (南、北)半球。
(5)A点位于B点的 方向。
(6)从低、中、高纬度看,A点位于 纬度;从五带划分看,B点位于 带。
29.(7分)读“某村平面图”,回答问题
(1)本图是依据 判断方向,箭头所指方向为 方。
(2)公路的变化方向自A到B是 方向;自B到C是 方向。
(3)河流大致 方。
(4)图中A、B间的距离为2.5厘米,其实地距离应是 千米。
(5)林地在村庄的 方向。
30.(8分)读如图等高线地形图,完成要求.
(1)写出图中字母所在部分的地形名称:A B C D .
(2)甲地海拔为 米,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约 米.
(3)甲地在乙地的 方向.
(4)如果在图示地区建造一座水库,最适合修建拦水大坝的地点是字母 处.
31.(9分)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问题:
(1)地球处在A位置时,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最 ,为 季。
(2)地球处在B位置时,太阳直射在 ,这天过后太阳直射点向 方向移动。
(3)地球处在C位置时,南半球昼夜长短的情况是 ,南极圈以内出现 。
(4)地球处在D位置时,南半球的节气是 ,南北半球昼夜长短 。
(5)我国“神舟九号”飞船2012年5月19日在太空飞行时。当时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大致正运行在上图中的 (区间范围)。
A.AB之间 B.BC之间 C.CD之间 D.AD之间。
第1章单元测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下列表格内,每小题2分,共50分)
1.(2分)下列哪一位航海家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的?( )
A.哥伦布 B.麦哲伦 C.达尔文 D.哥白尼
【解答】解:1519年9月,航海家麦哲伦率领一支200多人的探险船队,分乘5艘帆船从西班牙出发,向西南穿越大西洋,绕过南美大陆南端的海峡,进入太平洋。向西穿过印度洋,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终于在1522年9月回到原出发地西班牙。麦哲伦船队首次完成了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故选:B。
2.(2分)关于地球形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棋盘似的正方体 B.倒扣的巨锅
C.球体 D.圆形
【解答】解:现在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故选:C。
3.(2分)经过测算,地球的平均半径为( )
A.6375千米 B.6371千米 C.6378千米 D.6336千米
【解答】解: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经过科学测算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A.C.D.的数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2分)地球的表面积是( )
A.4万亿平方千米 B.6371千米
C.5.1亿平方千米 D.6357千米
【解答】解:地球的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5.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是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工具,观察图示地球仪完成5﹣6题
地球仪中“地轴”与地球球面交点称为两极其中北极指向( )
A.太阳 B.北斗七星 C.北极星附近 D.月球
【解答】解: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是极点,其中北极始终指向北方即北极星附近。
故选:C。
6.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是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工具,观察图示地球仪完成5﹣6题
将图示地球仪按地球自转方向转动,最早从我们视线中消失的是( )
A.点 B.点 C.点 D.点
【解答】解: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因此位于最东边的地点最早从我们视线中消失;读图可知,图中四点中,C点位于最东边,因此C点最早从我们视线中消失。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7.(2分)地球仪上的纬线( )
A.指示南北方向 B.长短相等
C.都是半圆 D.有无数条
【解答】解:在地球仪上,纬线是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所有的纬线都相互平行,并与经线垂直,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在地球仪上,能画出无数条纬线,为了区分各条纬线,人们给它们标了度数,叫纬度。纬度的变化规律为:以赤道为界,向北向南度数逐渐增大到90°。
故选:D。
8.(2分)地球上最大的纬线圈是( )
A.北极圈 B.北回归线 C.本初子午线 D.赤道
【解答】解:地球上最长的纬线是赤道,其长度是4万千米。
故选:D。
9.(2分)地球上0°经线是( )
A.北极圈 B.北回归线 C.本初子午线 D.赤道
【解答】解:地球上0°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0°纬线叫赤道。
故选:C。
10.(2分)划分东、西半球的经线是( )
A.赤道 B.20°W经线和160°E经线
C.20°E经线和160°W经线 D.本初子午线和180°经线
【解答】解:东西半球的划分是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东半球的经度范围为20°W→0°→160°E,西半球的经度范围为160°E←180°←20°W。
故选:B。
11.(2分)纬度的变化规律是( )
A.由南向北,度数逐渐增大
B.由北向南,度数逐渐增大
C.由赤道向两极,度数逐渐增大
D.由两极向赤道,度数逐渐增大
【解答】解:纬度度数由赤道向两极,度数逐渐增大,南极是南纬90°,北极是北纬90°。
故选:C。
12.(2分)符合东半球、北半球、中纬度的地点是( )
A.25°W,25°N B.25°E,25°S C.145°W,45°S D.145°E,45°N
【解答】解:A在西半球,北半球,低纬度地区,故排除;
B在东半球,南半球,低纬度地区,故排除;
C在西半球,南半球,中纬度地区,故排除;
D在东半球,南半球,中纬度地区,故正确;
故选:D。
13.(2分)热带与北温带的分界线是( )
A.赤道 B.南回归线 C.南极圈 D.北回归线
【解答】解: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热带与北温带的分界线是北回归线,热带与南温带的界线是南回归线。
故选:D。
14.(2分)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地球围绕太阳旋转
B.地球本身不发光
C.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
D.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
【解答】解:昼夜交替现象是地球的自转运动形成的,地球的自转是绕地轴运动,故C正确。
故选:C。
15.读图,回答15~17题.
地球公转产生了( )
A.昼夜交替 B.昼夜现象
C.四季变化 D.太阳东升西落
【解答】解: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中心是太阳,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产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
故选:C。
16.读图,回答15~17题.
如图所示,北半球的节气是( )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解答】解:图中所示北极圈以内全部是极夜现象,此图所示的是北半球的冬至日。
故选:D。
17.读图,回答15~17题.
此时,葫芦岛地区昼夜长短的情况是( )
A.昼夜平分 B.昼长夜短 C.昼短夜长 D.无法判断
【解答】解:读图可得,图中所示北极圈以内全部是极夜现象,此图所示的是北半球的冬至日,辽宁省的葫芦岛昼短夜长。
故选:C。
18.(2分)大陆某旅游团要到台湾观光,选择最适合的地图是( )
A.世界地图 B.中国地图
C.台湾地形图 D.台湾交通旅游图
【解答】解:大陆旅游团去台湾观光,应选择台湾交通旅游图。
故选:D。
19.(2分)当你在一个陌生的城市旅游时,你选择的导游图应当是( )
A.比例尺尽可能小的地图 B.世界地图
C.中国地图 D.比例尺尽可能大的地图
【解答】解:在地图所画实际范围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越大,反映的地理事物内容越详细,越适合到陌生城市旅游的人。
故选:D。
20.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20﹣21题.
某中学地理兴趣班计划分甲乙丙丁四个小组沿图中四线路进行攀登活动,你认为哪个小组的攀登线路坡度最缓(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答】解: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表示的坡度越缓。读图分析可知,丁线路等高线最稀疏,坡度最缓。
故选:D。
21.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20﹣21题.
四小组进行攀登活动时,沿哪条线路攀登的小组可能看见河流(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答】解:读图分析可知,图中丙线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应为山谷,山谷处容易形成河流。由此可知,四小组进行攀登活动时,沿丙线路攀登的小组可能看见河流。根据题意。
故选:C。
22.(2分)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一般表示( )
A.山地 B.丘陵 C.高原 D.平原
【解答】解: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原,褐色表示高山。
故选:D。
23.(2分)四幅图幅大小相同的地图中,比例尺最大的一幅图是( )
A.亚洲图 B.中国图 C.辽宁省省图 D.葫芦岛市图
【解答】解: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亚洲图、中国图、辽宁省省图和葫芦岛市图所表示的范围大小不同,其中葫芦岛市图的范围最小,所以选用的比例尺最大。根据题意。
故选:D。
24.(2分)下列叙述中,不是地图基本要素的是( )
A.比例尺 B.图例 C.图幅的大小 D.方向
【解答】解: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是地图的基本要素;根据题意,结合选项。
故选:C。
25.(2分)在等高线地形图上( )
A.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较缓
B.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较和缓
C.等高线向低处凸出的地方是山谷
D.等高线向高处凸出是山脊
【解答】解:A.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较缓。故符合题意。
B.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较陡。故不符合题意。
C.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的地方是山脊。故不符合题意。
D.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的地方是山谷。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二、非选择题:(50分)
26.(6分)写出下列常见图例的名称。
图例 名称 图例 名称
河流湖泊 国界
铁路 水库
首都 山峰
【解答】解:读图可知:左边从上而下图例符号表示的意义依次为:河流湖泊、铁路、首都,右边从上而下图例符号表示的意义依次为:国界、水库、山峰。
故答案为:
图例 名称 图例 名称
河流湖泊 国界
铁路 水库
首都 山峰
。
27.(11分)读“简化地球仪上的点和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上相应的方框内标出地轴、北极、南极、经线、纬线.
(2)经线指示 南北 方向;纬线指示 东西 方向.
(3)所有经线都交于南北两极,长度 相等 ,并与 纬 线垂直相交.
(4)所有纬线都互相 平行 ,其长度不等,变化规律是由赤道向两极变 短 ,到两极成点.
【解答】解:(1)地球仪上特殊的纬线有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南极点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北极点位于地球的最北端,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于北极点和南极点,经线连接南北两极点,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
(2)在经纬网中,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3)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
(4)所有的纬线都相互平行,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
故答案为:(1);(2)南北;东西;(3)相等;纬;(4)平行;短.
28.(9分)读经纬网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请用笔在图中描出本初子午线。
(2)写出A、C两点的经纬度。
A 40°N;60°W ,C 40°E;20°S 。
(3)在图上标出D点(20°N、40°E)的位置。
(4)A点位于 西 (东、西)半球,C点位于 南 (南、北)半球。
(5)A点位于B点的 西北 方向。
(6)从低、中、高纬度看,A点位于 中 纬度;从五带划分看,B点位于 热 带。
【解答】解:(1)本初子午线即0°经线。
(2)经度度数向东变大为东经,经度度数向西变大为西经,纬度度数向北变大为北纬,纬度度数向南变大为南纬。图中A点的经纬度是(40°N,60°W)。C点的经纬度是(40°E,20°S)。
(3)根据经纬度找出点D绘制即可;
(4)东半球的经度范围为20°W→0°→160°E,西半球的经度范围为160°E←180°←20°W,A点位于西半球,C点位于南半球。
(5)A点位于B点的西北方向。
(6)从低、中、高纬度看,A点位于中纬度;从五带划分看,B点位于热带。
故答案为:
(1)
(2)40°N;60°W;40°E;20°S;
(3)
(4)西;南;
(5)西北;
(6)中;热。
29.(7分)读“某村平面图”,回答问题
(1)本图是依据 指向标 判断方向,箭头所指方向为 北 方。
(2)公路的变化方向自A到B是 西南﹣东北 方向;自B到C是 东﹣西 方向。
(3)河流大致 由南向北 方。
(4)图中A、B间的距离为2.5厘米,其实地距离应是 5 千米。
(5)林地在村庄的 东南 方向。
【解答】解:(1)读图可知,图中有指向标,因此本图应采用指向标辨别法,指向标箭头所指方向为正北方。
(2)根据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确定方向,读图可知,图中公路A向B段延伸方向为西南﹣东北方向,B向C段延伸方向为东﹣西方向。
(3)根据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确定方向,读图可知,图中小河大致是由南向北流。
(4)根据图中线段式比例尺得知,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千米,图中A、B间的距离为2.5厘米,其实地距离应是5千米。
(5)根据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确定方向,读图可知,林地在村庄的东南方向。
故答案为:(1)指向标;北;(2)西南﹣东北;东﹣西;(3)由南向北;(4)5;(5)东南。
30.(8分)读如图等高线地形图,完成要求.
(1)写出图中字母所在部分的地形名称:A 山顶 B 鞍部 C 盆地 D 陡崖 .
(2)甲地海拔为 250 米,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约 100 米.
(3)甲地在乙地的 西北 方向.
(4)如果在图示地区建造一座水库,最适合修建拦水大坝的地点是字母 E 处.
【解答】解:(1)读图可得:B位于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D位于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C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A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
(2)甲地的海拔是250米,乙地的海拔是150米,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约100米.
(3)图中没有指向标,可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定,甲地在乙地的西北方向.
(4)如果需要修筑一座水库大坝,应在E处最合适,该处位于盆地的出口处.
故答案为:(1)山顶;鞍部;盆地;陡崖;
(2)250;100;(3)西北;(4)E.
31.(9分)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问题:
(1)地球处在A位置时,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最 小 ,为 冬 季。
(2)地球处在B位置时,太阳直射在 赤道 ,这天过后太阳直射点向 北 方向移动。
(3)地球处在C位置时,南半球昼夜长短的情况是 昼短夜长 ,南极圈以内出现 极夜现象 。
(4)地球处在D位置时,南半球的节气是 春分日 ,南北半球昼夜长短 相等 。
(5)我国“神舟九号”飞船2012年5月19日在太空飞行时。当时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大致正运行在上图中的 B (区间范围)。
A.AB之间 B.BC之间 C.CD之间 D.AD之间。
【解答】解:(1)A是北半球的冬至日,此时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小,为冬季。
(2)B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此时太阳直射在赤道,这天过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3)C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是南半球的冬至日,此时南半球昼短夜长,南极圈以内出现极夜现象。
(4)D是北半球的秋分日,此时南半球是春分日,南北半球昼夜等长。
(5)5月19日在太空飞行时。当时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大致正运行在BC即春分日和夏至日之间。
故答案为:(1)小;冬;(2)赤道;北;(3)昼短夜长;极夜现象;(4)春分日;相等;(5)B。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