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英雄雨来》(节选)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9《小英雄雨来》(节选)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27 22:24: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9《小英雄雨来》(节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重点指导,认识16个生字,能正确认读“冀北、花絮、漩涡”等12个词语。
2.结合课后练习题,同伴合作列小标题,利用串联小标题的方法概括课文;通过自主探究、小组交流等方式,抓住第四部分的重点情节和关键语句,感悟雨来的英雄形象,初步领悟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反复的写法。
3.通过多种方式朗读、交流,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了解雨来为掩护革命干部和日寇英勇斗争的故事,学习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
【教学环节】
一、谈话导入,了解英雄
这节课,老师要和大家探讨一个关于“英雄”的话题。如果让你一句话说英雄,你认为英雄应是什么样子的?英雄是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英雄是像钟南山李兰娟那样为国为民服务的人,英雄是奋战在各行各业的人,是守卫边疆的战士,是守护我们安全的警察......
二、进入课文,把握内容
今天,我们再认识一位英雄,他只有 12 岁,所以我们叫他——小英雄。我们一起读一下课题。
1.以学定教你知道吗?这是我们小学阶段学的最长的一篇课文,有 3000 多字,在预习
的时候,你有没有碰到一些难懂的词语要和同学们交流的?生自由发言师重点讲解同学们的词语读得那么准,说明课前已经做了充分预习。对于那么长的一篇课文来说,真的很不容易。
2.学列小标题
这篇课文的作者想得非常周到,已经用序号把课文分成了好几个部分,而且每一部分的内容都空了一行,一目了然,那么每一部分写的是什么内容,怎么加小标题呢?教给拟定小标题的方法——用上面的方法,同位合作,给每部分加上合适的小标题。生自由交流明确:拟定小标题可以从不同角度,有不同的字数,只要能概括这一部分内容,简洁,都可以作小标题。
3.概括课文生借助小标题,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提醒:在串联小标题时,在小标题之间加入了一些关联的词语,这样更流畅。
三、品析文本,感悟形象
1.聚焦重点,提出要求出示学习要求:
请同学们仔细默读第四部分“与鬼子斗争”,在这一部分当中,你觉得哪些情节触动了你,哪些地方最能看出雨来是小英雄的?画出相关的句子,写下自己的感受,然后小组四人交流自己的看法。
2.预设一:品读雨来和鬼子之间的对话在鬼子对雨来的一连串的哄骗、诱惑、训斥中,感受雨来因为雨来在鬼子那些白糖、金戒指的诱惑下,并没有说出李大叔在哪里,能感受到雨来的坚定、沉着等品质了解正面描写
3.预设二:品读鬼子毒打雨来的片段示:扁鼻子军官的眼光立刻变得凶恶可怕,他向前弓着身子,伸出两只大手。啊!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雨来疼得直咧嘴。鬼子又抽出一只手来,在雨来的脸上打了两巴掌,又把他脸上的肉揪起一块,咬着牙拧。雨来的脸立刻变成白一块,青一块,紫一块。鬼子又向他胸脯上打了一拳。雨来打个趔趄,后退几步,后脑勺正碰在柜板上,但立刻又被抓过来,肚子撞在炕沿上。
(1)找出鬼子毒打的动作。(标红相关动词)从这一连串的动作中,你感受鬼子的残忍
(2)语言训练啊!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引导抓住“鹰的爪子”这一比喻,感受鬼子的凶残,和对鬼子的憎恶。
(3)了解侧面描写,感受雨来的坚贞不屈
4.预设三:热爱祖国
(1)面对敌人的威逼诱骗,严刑拷打,雨来心心念念想的是什么?
(预设:决不能告诉他们李大叔的去向)为什么要这样?
(因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2)了解反复的写法师引读,感悟雨来英雄行为的思想基础,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四、体味环境,感受作用
课文第一部分和第五部分都写了还乡河的景色,我们一起去看看——对比读一读,看看你有什么发现?第一部分使用的颜色是白色,很柔软舒适,让我们感受到的美是——悠美;第 2 部分,这是雨来遇害之后的一段描写,使用的颜色为红色,红色让人想到的是——鲜血。我们感受到了失去雨来的悲痛和伤心。这里我们所感受到的美是——凄美可见,环境描写可以交待背景、渲染气氛、衬托心情,这也是环境描写的妙处。这就是环境描写的妙处。
五、总结延伸,布置作业
1、课文讲到这里,一个坚贞不屈,热爱祖国的小英雄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读着雨来的故事,讲述着雨来的英雄事迹,我们了解到战争中的孩子就是这样不惧危险与敌人斗智斗勇来保卫自己的家园的。有人问小英雄雨来的作者管桦:“雨来这个人物是真实的吗?”管桦说,雨来的形象绝不是凭空想象的出示:雨来,是抗日战争年代里冀东少年儿童的一个缩影,小说中的情节,美丽的田园风光景物,鲜活的方言土语,无一不是抗日战争时期燕赵大地的真实写照。——管桦
2、英雄是抗日战争年代里冀东少年儿童的一个缩影,现在社会里也涌现了无数的英雄,最后我们把这首《英雄赞歌》送给所有的英雄们,让我们也永远记住这些英雄——
3、如果大家还想对雨来有更多的了解,课后可以看看电影《小英雄雨来》;老师也推荐大家阅读《小英雄雨来》《鸡毛信》等书籍;同时,也请大家借助小标题,试着把这个故事讲人家人听。  
六、板书设计:  
小英雄雨来  
机智勇敢      正面描写
坚强不屈      侧面描写
热爱祖国      反复
《小英雄雨来》课后反思
本课教学定位于“英雄”二字,还是比较聚焦的。用“说身边的英雄-品文中小英雄-朗诵英雄赞歌”等各种方法,建立课文与之前读的整本书的链接。紧紧地抓住教学目标。这节课的重点为把握长课文的主要内容,这节课主要是引导孩子会列小标题,在同伴合作列小标题时,利用课后练习题的示例,让孩子明白小标题的特点:语言简洁、概括性强。学生模仿能力强,有了这样的示例,学生再去写其他部分标题就轻松了许多。接下来,并用串联小标题的方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抓住关键语句感悟人物形象。因为课文比较长,一节课中要对教材有所取舍,这节课主要抓住第四部分“与鬼子斗争”,从关键语句感受到雨来的沉着机智、坚贞不屈、热爱祖国这一人物形象。在文本解读的基础上进行写法的体悟和指导,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从雨来与鬼子作斗争的语句中,了解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写法。值得关注的写作手法还有反复。如“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句话在课文中反复出现了三次,代表的意义各有不同。第一次出现是雨来的夜校老师教学生认字、读书,表明这是“教”;第二次出现是雨来跟读这句话,表明这是“学”;第三次出现则在雨来被鬼子住,坚强不屈的时刻,表明这是“做”。可以说,通过这三句话的反复出现,生动地表现出小雨来对祖国的热爱是一个不断深入、不断升华的过程,表现着爱国主义思想在雨来心中不断生发、成长、深化、升华的全过程。特别是最后一次描写,既清楚描写了当时的场景,又将英雄的鲜血和奉献祖国巧妙地联系在起,让读者有丰富的想象空间。课文值得关注的另一个点是环境描写,尤其是景物描写的前后照应,和不同的心情运用不同的环境来衬托,很值得学习。这节课也有一些不足,因为课文比较长,虽然只是选取了第四部分作为重点,但是有些内容依然没有讲透彻,如列小标题的方法,可以再作具体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