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论语》十二章 课件(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1 《论语》十二章 课件(共25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70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27 16:06: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11 《论语》十二章
1.掌握文言词语解释的常见方法,积累常用的文
言词语,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2.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理解每一章语录的意思,
分清哪些是讲学习态度的,哪些是讲学习方法
的,哪些是讲个人修养的。
3.了解孔子及儒家学说的概况,积累成语、格言、
警句等语言材料。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成就主要在晚年,晚年他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使之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
《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从宋朝以来,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并称为“四书”,成为封建时代读书人的必读书。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重点词语
译文:孔子说:“学到的(知识)按一定的时间复习,不也是很愉快的吗?有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不也是很有修养的人吗?”
时习:按一定的时间复习。
说(yuè):同“悦” ,愉快。
朋:志同道合的人。
乐:愉快、高兴。
知:了解,知道。
愠(yùn):生气,恼怒。
君子:这里指有才德的人。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学而》)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替别人办事情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温习过了呢?”
日:每天。
三:泛指多次。
信:诚信。
传(chuán):传授,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忠:竭尽自己的心力。
谋:办事。
省(xǐnɡ) :自我检查、反省。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命运,六十岁时对各种言论能辨别是非真假,也能听之泰然,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却不逾越法度规矩。”
有 :同“又”。古人在两位数的整数和零数之间常常加“有”字。
立 :立身,指能有所
成就。
逾(yú):越过。
矩 :法度。
耳顺:指能听得进不同
意见。
天命:上天的意旨。
惑 :迷惑,疑惑。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译文:孔子说:“通过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就可以凭此做老师了。”
孔子说:“只是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对自己的学业)有害。”
故:学过的知识。
罔:罔然无所得,即没有收获。
以:凭借。
殆(dài):疑惑。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雍也》)
译文: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箪(dān):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
堪:能忍受。
乐:已……为快乐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
译文:孔子说:“懂得学习的人比不上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乐:以……
为快乐。
好(hào):喜爱,爱好。
饭:吃饭。
肱(ɡōnɡ):这里泛指胳膊。
于:介词,对,对于。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译文: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师(的人),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
川:河,河流。
斯:这,指河水。
舍:舍弃。
不善者:不好的方面,缺点,短处。
善者:好的方面,优点,长处。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
译文:孔子说:“军队可以被夺去主帅,男子汉却不可被夺去志气。”
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问题,仁德就在这里面了。”
三军:军队的通称。
匹夫:指平民中的男子,文中泛指平民百姓。
笃(dǔ):志向坚定。
切问:恳切地提问。
仁:仁德。
1.本文主要介绍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个人修养;珍惜时间。
2.文章论述学习方法时强调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强调独立思考与复习。如“学而不思则罔”“温故而知新”。
3.分析本文所选每章的内涵。
第一章 讲了学习的方法、乐趣和个人修养三个方面。
第二章 讲述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品德和修养。
第三章 这是孔子的自我报告,引申为修德进学的阶段。
第四章 讲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
第五章 讲学习方法,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
第六章 赞扬颜回的“安贫乐道”。
第七章 阐述学习乐趣的重要性。
第八章 这是孔子所提倡的安贫乐道。
第九章 谈学习态度,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第十章 感叹时光的流逝。
第十一章 说明志向的确立和坚守是非常重要的。
第十二章 谈增进学业、修养人格的问题。
4.归纳本课中的成语。
温故知新 择善而从 三十而立 四十不惑 三人行,必有我师
1.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原因。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选择他人长处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的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2.结合文中语句谈谈孔子在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上的主张是什么。
学习方法上的主张:学习新知识后要经常温习,边读书边思考,学习上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要谦虚,经常向别人学习。
学习态度上的主张:学习注意讲究乐趣,要谦虚,多思考,多请教别人。遇不明之事能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问题。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是一味地埋头苦思而不进行一定的书本知识的积累,进而对知识进行研究推敲,也只能是流于空想,问题仍然不会得到解决,也就会产生更多的疑惑而更加危险。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有用的真知。
3.“温故”与“知新”是并列的两件事吗?
这一章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因为只“温故”而不独立思考,决然达不到“知新”的目的。这说明孔子认为只能记诵一些知识,是不能当别人的老师的。一定要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在温习学过的知识中有所发现,才“可以为师”。可见,“温故”和”知新“并非并列的两件事,关键在于要“知新”,这就需要独立思考了。
4.本文是儒家修身之言,讲的是学习与做人的道理。请任选一章,谈谈对你的启示。
示例:“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这“三省”说了两个方面,一是对人,一是修己。对人要诚信,诚信是人格光明的表现,不欺人也不欺己。替人谋事要尽心,尽心才能不苟且,不敷衍,这是为人的基本德性。修己不能只是一时一事,要贯穿整个人生,要时时温习学过的知识,求取新知识。在生活中要做到“三省”,我们才能不断进步。
你还知道其他出自《论语》的名言警句吗?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言必信,行必果。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学习方法
学习态度
修身做人
珍惜时间
自我报告
第1、4、
5、12章
第7、9章
第1、2、6、
8、11、12章
第10章
第3章
学习
是为
了更
好地
做人
《论语》十二章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论语·颜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