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文言实词课内外联合判断题训练 (附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实词课内外联合判断题训练 (附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27 17:16: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文言实词课内外联合判断题训练
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曰:“以大王之贤,士民之众,车骑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诸侯,吞天下,称帝而治。愿大王少留意,臣请奏其效。”秦王曰:“寡人闻之: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诛罚,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政教不顺者不可以烦大臣。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愿以异日。”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羸縢履蹻,负书担橐,形容枯槁,面目犁黑,状有愧色。归至家,妻不下紝,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苏秦喟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于是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抵掌而谈,赵王大悦,封为武安君。受相印,革车百乘,锦绣千纯,白璧百双,黄金万溢,以随其后,约从散横以抑强秦。当秦之隆,黄金万溢为用,转毂连骑,炫熿于道,山东之国从风而服,使赵大重。且夫苏秦,特穷巷掘门桑户棬枢之士耳,伏轼撙衔,横历天下,廷说诸侯之王,杜左右之口,天下莫之能伉。将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倾耳而听。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嫂曰:“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苏秦曰:“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厚,盖可忽乎哉?”《战国策·秦策一》
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与“始速祸焉”(《六国论》)两句中的“始”字含义不同。
B.“愿大王少留意”与“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两句中的“少”字含义不同。
C.“以大王之贤”与“尊贤重士”(《过秦论》)两句中的“贤”字含义相同。
D.“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诛罚”与“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陆游《剑南诗稿·文章》)两句中的“文章”含义不同。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不远千里而庭教之”与“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杜甫《兵车行》)两句中的“少”字含义不同。
B.“愿以异日”与“异日图将美景”(柳永《望海潮》)两句中的“异日”含义不同。
C.“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与“屋舍俨然”(陶渊明《桃花源记》)两句中的“俨然”含义不同。
D.“臣请奏其效”与“吾家读书久不效”(《归有光《项脊轩志》)两句中的“效”字含义相同。
3.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形容枯槁”与“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红楼梦》)两句中的“形容”含义不同。
B.“乃夜发书”与“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两句中的“发”字含义不同。
C.“引锥自刺其股”与“两股间脓血流离”(《促织》)两句中的“股”字含义相同。
D.“资用乏绝”与“生生所资”(《归去来兮辞》)两句中的“资”字含义不同。
4.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简练以为揣摩”中的“揣摩”与现在汉语意思相同,“简练”和现代汉语意思不同。
B.“期年,揣摩成”与“期功强近之亲”(《陈情表》)两句中的“期”字含义相同。
C.“受相印”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两句中的“受”字含义不同。
D.“以抑强秦”与“抑本其成败之迹”(《伶官传序》)两句中的“抑”字含义相同。
5.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山东之国”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六国论》)两句中的“山东”含义不同。
B.“杜左右之口”与“杜耳恶闻”“防微杜渐”中的“杜”字含义相同。
C.“富贵则亲戚畏惧”与“悦亲戚之情话”(《归去来兮辞》)两句中的“亲戚”含义相同。
D.“贫穷则父母不子”与“匪我愆期,子无良媒”(《诗经·卫风·氓》)两句中的“子”字含义不同。
6.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与“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廉颇蔺相如列传》)两句中的“厚”字含义不同。
B.“政教不顺者不可以烦大臣”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子路》)两句中的“顺”字含义不同。
C.“说秦王书十上”与“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两句中的“说”字含义相同。
D.“黑貂之裘弊”与“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过秦论》)两句中的“弊”字含义不同。
7.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而说不行”与“然是说,余尤疑之”(《石钟山记》)两句中的“说”字含义相同。
B.“黄金百斤尽”与“林尽水源,便得一山”(《桃花源记》)两句中的“尽”字含义不同。
C.“资用乏绝”与“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两句中的“绝”字含义不同。
D.“羸縢履蹻”与“羸兵为人马所蹈藉”(《赤壁之战》)两句中的“羸”字含义相同。
8.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羸縢履蹻”与“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史记·留侯世家·圯上敬履》》)两句中的“履”字含义不同。
B.“负书担橐”与“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也》)两句中的“负”字含义不同。
C.“面目犁黑”与“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史记·项羽本纪》)两句中的“面目”字含义不同。
D.“状有愧色”与“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孔雀东南飞》)两句中的“愧”字含义不同。
9.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妻不下紝”中的“紝”本是“织布帛的丝缕”的意思,这里引申为“织布机”。这句话是说苏秦回到家里,妻子做自己该做的事,根本不搭理他。
B.“嫂不为炊”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老学庵笔记》)两句中的“炊”字含义不同。
C.“嫂不以我为叔”中的“叔”是女性对其丈夫的弟弟的称呼,与称父亲的弟弟不同。
D.“是皆秦之罪也”与“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六国论》) 两句中的“皆”字含义不同。
10.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陈箧数十”与“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荆轲刺秦王》)两句中的“陈”字含义相同。
B.“引锥自刺其股”与“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廉颇蔺相如列传》)两句中的“引”字含义不同。
C.“于是说赵王于华屋之下”与“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口技》)两句中的“于是”含义相同。
D. “抵掌而谈”与“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两句中的“抵”字含义不同。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革车”,意思是古代兵车的一种。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
B.“约从散横” 从,同“纵”,指“合纵”的策略。横,指“连横”的策略。订立合纵的盟约,离散连横的关系,从而抑制强大的秦国。
C.“从风而服”与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两句中的“从”字含义不同。
D.“使赵大重”与“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两句中的“重”字含义不同。
1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特穷巷掘门桑户棬枢之士耳”与“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 (《廉颇蔺相如列传》)两句中的“特”字含义不同。
B.“伏轼”亦作“伏式 ”,俯身靠在车前的横木上。《庄子·渔父》:“ 孔子伏轼而叹曰:‘甚矣, 由之难化也!’”后多用以指乘车。
C.“廷说诸侯之王”与“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 (《廉颇蔺相如列传》)两句中的“廷”字含义相同。
D.“天下莫之能伉”与“分庭伉(抗)礼”的“伉”含义不同。后者“伉”是“对等、平等”的意思,用来比喻彼此地位或势力相等,平起平坐或互相对立。
13.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将说楚王”与“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诗经·邺风·静女》两句中的“说”字含义不同。
B.“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不敢正视。含贬义,形容愤怒、不满或畏惧的样子。现也用形容敢怒不敢言的样子或目光轻蔑地看。
C.“嫂蛇行匍伏”句中的“蛇”是名词作状语,“像蛇一样”。本句描绘了嫂子听到颇有成就的苏秦到来的消息后卑躬屈膝,趋炎附势的心理。
D.“四拜自跪而谢”与“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两句中的“谢”字含义相同。
14.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何前倨而后卑也”与成语“登高自卑” 的“卑”字含义相同,都是“卑贱低下”的意思。
B.“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与“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管晏列传》》)两句中的“多”含义不同。
C.“势位富厚”与“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 (《过秦论》)两句中的“势”含义不同。
D.“嗟乎”叹词,表示感叹。与《师说》:“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中“嗟乎”的含义相同。
15.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路过洛阳”与“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史记 魏公子列传》)两句中的“过”含义不同。
B.“郊迎三十里”与“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两句中的“郊”字含义相同。
C.“倾耳而听”与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两句中的“而”字含义和用法相同。
D.“盖可忽乎哉”与“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谏太宗十思书》)两句中的“盖”含义不同。
参考译文
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曰:“以大王之贤,士民之众,车骑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诸侯,吞天下,称帝而治。愿大王少留意,臣请奏其效。”秦王曰:“寡人闻之: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诛罚,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政教不顺者不可以烦大臣。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愿以异日。”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羸縢履蹻,负书担橐,形容枯槁,面目犁黑,状有愧色。归至家,妻不下紝,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苏秦喟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于是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抵掌而谈,赵王大悦,封为武安君。受相印,革车百乘,锦绣千纯,白璧百双,黄金万溢,以随其后,约从散横以抑强秦。当秦之隆,黄金万溢为用,转毂连骑,炫熿于道,山东之国从风而服,使赵大重。且夫苏秦,特穷巷掘门桑户棬枢之士耳,伏轼撙衔,横历天下,廷说诸侯之王,杜左右之口,天下莫之能伉。将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倾耳而听。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嫂曰:“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苏秦曰:“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厚,盖可忽乎哉?”《战国策·秦策一》
苏秦起先主张连横,劝秦惠王说:“凭着大王的贤明,士民的众多,车骑的充足,兵法的教习,可以兼并诸侯,独吞天下,称帝而加以治理。希望大王能对此稍许留意一下,我请求来实现这件事。”秦王回答说:“我听说:羽毛不丰满的不能高飞上天,法令不完备的不能惩治犯人,道德不深厚的不能驱使百姓,政教不顺民心的不能烦劳大臣。现在您一本正经老远跑来在朝廷上开导我,我愿改日再听您的教诲。”劝说秦王的奏折多次呈上,而苏秦的主张仍未实行,黑貂皮大衣穿破了,一百斤黄金也用完了,钱财一点不剩,只得离开秦国,返回家乡。缠着绑腿布,穿着草鞋,背着书箱,挑着行李,脸上又瘦又黑,一脸羞愧之色。回到家里,妻子不下织机,嫂子不去做饭,父母不与他说话。苏秦长叹道:“妻子不把我当丈夫,嫂子不把我当小叔,父母不把我当儿子,这都是我的过错啊!”于是半夜找书,摆开几十只书箱,找到了姜太公的兵书,埋头诵读,反复选择、熟习、研究、体会。读到昏昏欲睡时,就拿针刺自己的大腿,鲜血一直流到脚跟,并自言自语说:“哪有去游说国君,而不能让他拿出金玉锦绣,取得卿相之尊的人呢?”满一年,研究成功,说:“这下真的可以去游说当代国君了!”于是在宫殿之下谒见并游说赵王,拍着手掌侃侃而谈,赵王大喜,封苏秦为武安君。拜受相印,以兵车一百辆、锦绣一千匹、白璧一百对、黄金一万镒跟在他的后面,用来联合六国,瓦解连横,抑制强秦。在苏秦显赫尊荣之时,黄金万镒被他化用,随从车骑络绎不绝,一路炫耀,华山以东各国随风折服,从而使赵国的地位大大加重。况且那个苏秦,只不过是出于穷巷、窑门、桑户、棬枢之中的贫士罢了,但他伏在车轼之上,牵着马的勒头,横行于天下,在朝廷上劝说诸侯王,杜塞左右大臣的嘴巴,天下没有人能与他匹敌。苏秦将去游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听到消息,收拾房屋,打扫街道,设置音乐,准备酒席,到三十里外郊野去迎接。妻子不敢正面看他,侧着耳朵听他说话。嫂子像蛇一样在地上匍匐,再三再四地跪拜谢罪。苏秦问:“嫂子为什么过去那么趾高气扬,而现在又如此卑躬屈膝呢?”嫂子回答说:“因为你地位尊贵而且很有钱呀。”苏秦叹道:“唉!贫穷的时候父母不把我当儿子,富贵的时候连亲戚也畏惧,人活在世上,权势地位和荣华富贵,难道是可以忽视的吗?”
微训练 文言实词课内外联合判断题训练
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曰:“以大王之贤,士民之众,车骑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诸侯,吞天下,称帝而治。愿大王少留意,臣请奏其效。”秦王曰:“寡人闻之: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诛罚,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政教不顺者不可以烦大臣。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愿以异日。”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羸縢履蹻,负书担橐,形容枯槁,面目犁黑,状有愧色。归至家,妻不下紝,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苏秦喟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于是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抵掌而谈,赵王大悦,封为武安君。受相印,革车百乘,锦绣千纯,白璧百双,黄金万溢,以随其后,约从散横以抑强秦。当秦之隆,黄金万溢为用,转毂连骑,炫熿于道,山东之国从风而服,使赵大重。且夫苏秦,特穷巷掘门桑户棬枢之士耳,伏轼撙衔,横历天下,廷说诸侯之王,杜左右之口,天下莫之能伉。将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倾耳而听。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嫂曰:“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苏秦曰:“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厚,盖可忽乎哉?”《战国策·秦策一》
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与“始速祸焉”(《六国论》)两句中的“始”字含义不同。
B.“愿大王少留意”与“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两句中的“少”字含义不同。
C.“以大王之贤”与“尊贤重士”(《过秦论》)两句中的“贤”字含义相同。
D.“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诛罚”与“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陆游《剑南诗稿·文章》)两句中的“文章”含义不同。
【答案】C
【解析】C项,前者是“贤能”的意思,后者是“贤士”的意思。A项,前者是“起初、起先”的意思,后者是“才”的意思。B项,前者是“稍稍、稍微”的意思,后者是 “时间短,不久,一会儿”的意思。D项,前者是“礼乐法令”的意思,后者是“泛指著作”的意思。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不远千里而庭教之”与“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杜甫《兵车行》)两句中的“少”字含义不同。
B.“愿以异日”与“异日图将美景”(柳永《望海潮》)两句中的“异日”含义不同。
C.“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与“屋舍俨然”(陶渊明《桃花源记》)两句中的“俨然”含义不同。
D.“臣请奏其效”与“吾家读书久不效”(《归有光《项脊轩志》》)两句中的“效”字含义相同。
【答案】B
【解析】B项,二者都是“日后,将来”的意思。A项,前者是名词作状语“在朝廷之上”的意思,后者是“古代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意思。C项,前者是“严肃的样子”,后者是“整齐的样子”。D项,二者都是名词“功效、成效”的意思。
3.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形容枯槁”与“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红楼梦》)两句中的“形容”含义不同。
B.“乃夜发书”与“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两句中的“发”字含义不同。
C.“引锥自刺其股”与“两股间脓血流离”(《促织》)两句中的“股”字含义相同。
D.“资用乏绝”与“生生所资”(《归去来兮辞》)两句中的“资”字含义不同。
【答案】A
【解析】A项,二者都是“形态容貌”的意思。B项,前者是“打开”的意思,后者是“发出”的意思。C项,二者都是“大腿”的意思。D项,前者是“财物”的意思,后者是“供给”的意思。
4.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简练以为揣摩”中的“揣摩”与现在汉语意思相同,“简练”和现代汉语意思不同。
B.“期年,揣摩成”与“期功强近之亲”(《陈情表》)两句中的“期”字含义相同。
C.“受相印”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两句中的“受”字含义不同。
D.“以抑强秦”与“抑本其成败之迹”(《伶官传序》)两句中的“抑”字含义相同。
【答案】D
【解析】D项,前者是“抑制”的意思,后者是“或者”的意思。A项,“简练”文中的意思是“挑选”。B项,二者都是“满一年”的意思。C项,前者是“授予”的意思,后者是“传授”的意思。
5.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山东之国”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六国论》)两句中的“山东”含义不同。
B.“杜左右之口”与“杜耳恶闻”“防微杜渐”中的“杜”字含义相同。
C.“富贵则亲戚畏惧”与“悦亲戚之情话”(《归去来兮辞》)两句中的“亲戚”含义相同。
D.“贫穷则父母不子”与“匪我愆期,子无良媒”(《诗经·卫风·氓》)两句中的“子”字含义不同。
【答案】A
【解析】A项,二者都是“崤山以东”的意思。B项,三者都是“堵塞”的意思。C项,都是“内外亲属,包括母系亲属和父系亲属”的意思。D项,前者是名词活用为动词“当儿子”,后者是第二人称代词你,尊称对方,通常为男性。
6.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与“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廉颇蔺相如列传》)两句中的“厚”字含义不同。
B.“政教不顺者不可以烦大臣”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子路》)两句中的“顺”字含义不同。
C.“说秦王书十上”与“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两句中的“说”字含义相同。
D.“黑貂之裘弊”与“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过秦论》)两句中的“弊”字含义不同。
【答案】C
【解析】C项,前者是“劝说”的意思,后者是“评议、谈论”的意思。A项,前者是形容词“深厚”的意思,后者是副词“优厚地、好好地”的意思。B项,前者是动词“顺从、顺应民心”的意思,后者是形容词“合理的”。D项,前者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穿破”的意思,后者是“衰落、疲惫”的意思。
7.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而说不行”与“然是说,余尤疑之”(《石钟山记》)两句中的“说”字含义相同。
B.“黄金百斤尽”与“林尽水源,便得一山”(《桃花源记》)两句中的“尽”字含义不同。
C.“资用乏绝”与“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两句中的“绝”字含义不同。
D.“羸縢履蹻”与“羸兵为人马所蹈藉”(《赤壁之战》)两句中的“羸”字含义相同。
【答案】D
【解析】D项,前者是“缠绕”的意思,缠着绑腿布;后者是形容词“疲弱的”意思。A项,二者都是“学说、观点”的意思。B项,前者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用尽、耗尽”的意思,后者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尽头”的意思。C项,前者是“困乏、断绝”的意思,后者是“横渡、越过”的意思。
8.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羸縢履蹻”与“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史记·留侯世家·圯上敬履》》)两句中的“履”字含义不同。
B.“负书担橐”与“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也》)两句中的“负”字含义不同。
C.“面目犁黑”与“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史记·项羽本纪》)两句中的“面目”字含义不同。
D.“状有愧色”与“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孔雀东南飞》)两句中的“愧”字含义不同。
【答案】B
【解析】B项,二者都是动词“背着”的意思。A项,前者是名词作动词“穿鞋”“穿着草鞋”的意思。后者是名词的为动用法“为(给)……穿鞋”。C项,前者是本义“脸上”的意思,后者是引申义“脸面”的意思。D项,前者是形容词“羞愧”的意思,作“色”的定语;后者是“感到惭愧”的意思,其后带宾语“贵家子”。
9.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妻不下紝”中的“紝”本是“织布帛的丝缕”的意思,这里引申为“织布机”。这句话是说苏秦回到家里,妻子做自己该做的事,根本不搭理他。
B.“嫂不为炊”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老学庵笔记》)两句中的“炊”字含义不同。
C.“嫂不以我为叔”中的“叔”是女性对其丈夫的弟弟的称呼,与称父亲的弟弟不同。
D.“是皆秦之罪也”与“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六国论》) 两句中的“皆”字含义不同。
【答案】D
【解析】D项,二者都是副词,表示判断,“全是、都是”的意思。A项解析正确。B项,前者是动词“做饭”的意思,句中“为”是介词(weì),其后省略宾语“之”,代指苏秦,即“为(之)炊”。后者是名词“饭”的意思,其前是表示领属性定语的“之”,谓语是动词“为”(weí),即“做”的意思,所以“炊”作名词。C项解析正确。
10.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陈箧数十”与“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荆轲刺秦王》)两句中的“陈”字含义相同。
B.“引锥自刺其股”与“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廉颇蔺相如列传》)两句中的“引”字含义不同。
C.“于是说赵王于华屋之下”与“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口技》)两句中的“于是”含义相同。
D. “抵掌而谈”与“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两句中的“抵”字含义不同。
【答案】C
【解析】C项,前者是连词。表示后一事承接前一事。后者是“在这种情况下”的意思。原文“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A项,二者都是“陈设、摆列”的意思。B项,前者是“拿”的意思,后者是“牵,拉”,引申为“调转”的意思。D项,前者是“拍、击”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两人谈得来,关系融洽。后者是“值、相当”的意思。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革车”,意思是古代兵车的一种。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
B.“约从散横” 从,同“纵”,指“合纵”的策略。横,指“连横”的策略。订立合纵的盟约,离散连横的关系,从而抑制强大的秦国。
C.“从风而服”与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两句中的“从”字含义不同。
D.“使赵大重”与“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两句中的“重”字含义不同。
【答案】C
【解析】C项,二者都是动词“跟随、跟从”的意思。前者语句的意思是华山以东各国随风折服。AB项叙述正确。D项,前者是动词“加重”的意思,其前有使令性动词“使”,所以“重”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这句话的意思是使赵国的地位大大加重。后者是形容词“重要的”“具有较大影响意义的”的意思。
1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特穷巷掘门桑户棬枢之士耳”与“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 (《廉颇蔺相如列传》)两句中的“特”字含义不同。
B.“伏轼”亦作“伏式 ”,俯身靠在车前的横木上。《庄子·渔父》:“ 孔子伏轼而叹曰:‘甚矣, 由之难化也!’”后多用以指乘车。
C.“廷说诸侯之王”与“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 (《廉颇蔺相如列传》)两句中的“廷”字含义相同。
D.“天下莫之能伉”与“分庭伉(抗)礼”的“伉”含义不同。后者“伉”是“对等、平等”的意思,用来比喻彼此地位或势力相等,平起平坐或互相对立。
【答案】A
【解析】A项,二者都是“只是,只不过”的意思。B项叙述正确。C项,二者都是名词作状语“在朝廷之上”的意思。D项,前者通“抗”,是动词“抵御、抵抗、匹敌”的意思。后者通“抗”,是形容词“对等、平等”的意思。
13.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将说楚王”与“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诗经·邺风·静女》两句中的“说”字含义不同。
B.“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不敢正视。含贬义,形容愤怒、不满或畏惧的样子。现也用形容敢怒不敢言的样子或目光轻蔑地看。
C.“嫂蛇行匍伏”句中的“蛇”是名词作状语,“像蛇一样”。本句描绘了嫂子听到颇有成就的苏秦到来的消息后卑躬屈膝,趋炎附势的心理。
D.“四拜自跪而谢”与“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两句中的“谢”字含义相同。
【答案】B
【解析】B项,“目光轻蔑地看”错误,“侧目而视”常误解为“目光轻蔑地看”或误解为“尊敬”。A项,前者是“游说、劝说”的意思,后者通“悦”,“喜欢”的意思。D项,二者都是“道歉、谢罪”的意思。
14.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何前倨而后卑也”与成语“登高自卑” 的“卑”字含义相同,都是“卑贱低下”的意思。
B.“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与“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管晏列传》》)两句中的“多”含义不同。
C.“势位富厚”与“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 (《过秦论》)两句中的“势”含义不同。
D.“嗟乎”叹词,表示感叹。与《师说》:“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中“嗟乎”的含义相同。
【答案】A
【解析】A项,前者是“卑贱低下”的意思。后者是名词“低处”的意思,要想登到高处必须从低处开始攀登,比喻做事由浅入深,由简入繁,循序渐进。B项,前者是形容词作动词,“有很多”的意思。后者是动词“称赞”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天下的人不称赞管仲的才干,反而赞美鲍叔牙能够识别人才。C项,前者是“权势”的意思,后者是“形势、情势”的意思。D项,分析正确。
15.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路过洛阳”与“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史记 魏公子列传》)两句中的“过”含义不同。
B.“郊迎三十里”与“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两句中的“郊”字含义相同。
C.“倾耳而听”与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两句中的“而”字含义和用法相同。
D.“盖可忽乎哉”与“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谏太宗十思书》)两句中的“盖”含义不同。
【答案】B
【解析】B项,前者是名词作状语“在郊外”,后者是名词“郊区、郊野”的意思。A项,前者是动词“经过”的意思,后者是动词“探望、拜访”的意思。C项,二者都是连词,表示修饰关系。D项前者是表示反问的语气词“难道”的意思,后者是副词“大概、大约”的意思。
【参考译文】
苏秦起先主张连横,劝秦惠王说:“凭着大王的贤明,士民的众多,车骑的充足,兵法的教习,可以兼并诸侯,独吞天下,称帝而加以治理。希望大王能对此稍许留意一下,我请求来实现这件事。”秦王回答说:“我听说:羽毛不丰满的不能高飞上天,法令不完备的不能惩治犯人,道德不深厚的不能驱使百姓,政教不顺民心的不能烦劳大臣。现在您一本正经老远跑来在朝廷上开导我,我愿改日再听您的教诲。”劝说秦王的奏折多次呈上,而苏秦的主张仍未实行,黑貂皮大衣穿破了,一百斤黄金也用完了,钱财一点不剩,只得离开秦国,返回家乡。缠着绑腿布,穿着草鞋,背着书箱,挑着行李,脸上又瘦又黑,一脸羞愧之色。回到家里,妻子不下织机,嫂子不去做饭,父母不与他说话。苏秦长叹道:“妻子不把我当丈夫,嫂子不把我当小叔,父母不把我当儿子,这都是我的过错啊!”于是半夜找书,摆开几十只书箱,找到了姜太公的兵书,埋头诵读,反复选择、熟习、研究、体会。读到昏昏欲睡时,就拿针刺自己的大腿,鲜血一直流到脚跟,并自言自语说:“哪有去游说国君,而不能让他拿出金玉锦绣,取得卿相之尊的人呢?”满一年,研究成功,说:“这下真的可以去游说当代国君了!”于是在宫殿之下谒见并游说赵王,拍着手掌侃侃而谈,赵王大喜,封苏秦为武安君。拜受相印,以兵车一百辆、锦绣一千匹、白璧一百对、黄金一万镒跟在他的后面,用来联合六国,瓦解连横,抑制强秦。在苏秦显赫尊荣之时,黄金万镒被他化用,随从车骑络绎不绝,一路炫耀,华山以东各国随风折服,从而使赵国的地位大大加重。况且那个苏秦,只不过是出于穷巷、窑门、桑户、棬枢之中的贫士罢了,但他伏在车轼之上,牵着马的勒头,横行于天下,在朝廷上劝说诸侯王,杜塞左右大臣的嘴巴,天下没有人能与他匹敌。苏秦将去游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听到消息,收拾房屋,打扫街道,设置音乐,准备酒席,到三十里外郊野去迎接。妻子不敢正面看他,侧着耳朵听他说话。嫂子像蛇一样在地上匍匐,再三再四地跪拜谢罪。苏秦问:“嫂子为什么过去那么趾高气扬,而现在又如此卑躬屈膝呢?”嫂子回答说:“因为你地位尊贵而且很有钱呀。”苏秦叹道:“唉!贫穷的时候父母不把我当儿子,富贵的时候连亲戚也畏惧,人活在世上,权势地位和荣华富贵,难道是可以忽视的吗?”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