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24唐诗三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24唐诗三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27 17:18: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2016)初中语文 八年级下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年级 八年级 学科 语文 讲课人 课型 公开课
总课时 1 课时 第1课时 课 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教学 目标 1.吟诵诗歌,感受古体诗的韵律特点 2.梳理概括诗歌画面,理解诗歌内容 3.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领悟作者的奉献精神
重点 难点 重点:诵读诗歌,描绘诗歌画面,理解诗歌内容 难点: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领悟作者的奉献精神
教法 学法 诵读法、引导点拨法、合作讨论法
教学设计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学生集体背诵杜甫的《望岳》和《春望》。 学生活动:介绍三首诗的写作背景,教师作简要补充。 (板书文题) 弹指一挥间,往事越千年。追随杜子美我们曾欣赏过泰山美景的别样,也曾目睹过长安城破的荒凉。今天,我们将再次跟随杜老游成都,临草堂,走进《茅尾为秋风所破歌》。品一首悲苦的诗,触一颗悲苦的心,感一段悲苦的人生。 (板书课题) 二、了解背景,缅怀故人。 播放视频 要求:一句话概括诗歌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预设:杜甫的茅屋被秋风吹破了。 教师:带着对诗歌内容的初步了解,请同学们齐读诗歌,感知文意。 三、小组合作学习,概述事件,诵读体会诗人心情。 教师:请同学们用简练的语言概述诗歌每小节的主要内容。 预设:风起茅飞,群童抢茅,风云突变,屋漏衾冷,娇儿蹬被,长夜难眠,思得广厦,大庇寒士。 教师:请同学们诵读诗歌,展开想象,抓住景物特点,描绘诗歌意境。 1. 展示学生作品 场景一——狂风怒号茅翻飞 场景二——群童抢茅自叹息 场景三——雨注屋漏夜难眠 场景四——安得广厦稳如山 师小结:一场无情的风雨,一份难得的平静却成了诗人最沉的记忆,一碰就痛,一提就疼。此情此景,诗人感慨万千。请同学们齐读诗歌,注意体会诗人心情。 学生活动:梳理概括诗人心情。 场景一——焦急、痛惜 场景二——愤懑、无奈 场景三——愁苦、忧思 场景四——悲壮、坚定 学生活动:指名学生诵读,体会诗人心情及处境。 师小结:杜甫处境尚且令人担忧,他却想到了天下一群人的处境,这都基于他“兼济天下”的情怀,热忱于自姓的赤子之心。请同学们带着这份敬意再读诗歌,由景悟情。 2. 通过诵读,我们已初步了解了诗歌内容。请问,诗人这样的处境映照了诗题中的哪个字? 生:破 四、小组合作学习:你从诗歌中都可以找到什么“破”了? 学生活动…… 预设:屋破、国破、心破 学生找出依据 过渡:面对这样的情形,诗人又是怎么做的呢? 生:忧。 师:请同学们从诗歌中找一找,诗人都替谁忧愁呢? 预设:忧己、忧民、忧国 学生找出依据 师:同学们,杜甫心里不光只有自己的小家,他胸中装着“国家和人民”这个大家,大家讨论讨论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怀或情节呢? 预设:家国情怀 师小结:杜甫之所以被称之为“诗圣”,一方面是因为他的诗作上乘“风骚”传统,下启诗歌创新之风;另一方面就是他高尚的道德精神境界。他的一生顺也好,逆也罢,都在为民愁,为国忧,他的诗篇成了民族难忘的“心史”。请同学们带着这份深深的感激自由诵读课文,体会诗人情感。 五、课堂拓展,链接生活 师:杜甫生活在唐代的动乱年间,他对国家的关心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那么,在当今安定繁荣的生活中,还有这样有家国情怀,博爱精神的人吗? 学生自谈人物及事迹,师作简单评说。 师小结:其实具有这种博爱精神、愿意为国家贡献自己绵薄之力的人很多很多,上到伟人,下到民众。 师:作为当代中学生,我们又该如何表现自己的爱国之情呢? 学生自谈,师点评。 六、完成对联,课堂小结 上联:范文正处庙堂心系四海布衣。 学生活动,讨论完成。 预设下联:杜子美居草屋胸怀天下寒士。 从“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到”愿天下无饥寒”的白居易;从“先忧后乐”的范仲淹到“位卑未敢忘忧国”的陆游;从”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鲁迅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中国千千万万的知识分子以天下人为念,执著追求。也正是因为这种美德使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看到了民族的希望,看到了人类的未来。 杜甫已去,草堂不再,但那声响彻千年的呐喊加刀剑争鸣,掷地有声,奏响了中国几千年来关于民生的最强音。 请我们以最诚挚的感谢,最崇高的敬意齐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七、作业 A类:体会《望岳》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体现的“杜子胸襟”。 B类:梳理概括诗歌每小节内容并分析诗人心情。 设计意图:回顾杜甫的诗歌及经历,便于拉近学生与作者的距离。介绍背景,知人论世,是学习古诗文的重要方法。 带领学生,感知文本、 品读文本、跳出文本 梳理文章核心内容 明确杜甫“宁苦身以利民”的抱负 学生自主梳理概括 课堂延伸,落实生成 课堂练习,巩固课堂 设计意图:体现“分类教学”的要求
板 书 设 计 (屋、国、心)破——忧(己、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