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教案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养成圈点勾画、做摘录的习惯。
2.概括比较三只猫的不同来历、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
3.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的特点,细致观察和真实具体地描述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概括比较三只猫的不同来历、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
2.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的特点,细致观察和真实具体地描述事物的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朗读法。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猫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种小动物,很多家庭因为猫惹人喜爱而养它,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他家也曾养过三只小猫。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郑振铎先生的散文《猫》。
1.作者简介
郑振铎(duó)(1898—1958),福建长乐人,现代作家、翻译家、文学史家, 新文化 运动的倡导者,笔名 西谛 。著作很多,有专著《文学大纲》《中国文学论集》,小说《欧行日记》《海燕》,译作《沙宁》《血痕》,等等。1917年到北京,考入铁路管理学校。在五四运动中积极参加反帝反封建斗争。1920年,和茅盾、叶圣陶等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 ”,主张“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创作。1923年起,主编《小说月报》,同时在上海大学任教。
2.预习检查,读准字音
污涩( sè ) 红绫( líng )
诅骂( zǔ ) 惩戒( chéng )
nínɡ( 凝 )望 quán( 蜷 )伏
3.解释下列词语。
(1)污涩:肮脏且不光滑。
(2)怂恿: 鼓动别人去做某事。
(3)怅然: 因不如意而感到不痛快。
(4)提心吊胆: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5)畏罪潜逃: 犯了罪怕受制裁而隐藏或逃跑。
(6)妄下断语: 胡乱地做出判断。
三、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从来历、外形、性情和在家中的地位几个方面,概括并比较三只猫的区别。
四、合作探究
1.寻章摘句,共享快乐。
小猫们曾给作者带来许多快乐,请从文中找出描写小猫的句子,并从词语、修辞手法的角度进行赏析。
示例:第一只猫,“花白的毛,很活泼,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猫可爱的外形;“常”“滚来滚去”写出了它生命力的旺盛。
示例一:“三妹常常地,取了一条红带,或一根绳子,在它面前来回地拖摇着,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扑过来”“扑过去”两个动词短语的运用,将一只活泼可爱、娇态可掬的小猫的形象展现在读者眼前。其中也包含了作者对小猫深深的喜爱之情。
示例二:“它在园中乱跑,又会爬树,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蝴蝶的“安详”与小猫的“调皮”形成了对比,“也”字突出了小猫的活泼可爱。
示例三:“它似乎太活泼了,一点儿也不怕生人,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跃”“跑”“晒”几个连续的动词的运用,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了小猫东跑西颠的情态,突出了小猫的活泼。
2.联系实际,畅谈体验。
你一定也养过小动物,它一定给你带来过快乐,请你向同学讲一讲自己和它之间的故事,并用手中的笔记下这些美好的往事。(100-200字左右)
五、课堂小结
在这篇文章中,不仅是描写了猫的外形、动作和神态,同时运用比喻等修辞,生动形象地体现出猫的活泼、可爱,而最使我们能刻骨铭心的记住这三只猫的原因,其实是因为作者融入了自己的真情实感。古人云:感人心者,莫乎于情。所以,在这节课上,我们学到了描写动物的方法,不仅要描写它的特点,更应该注入自己的感情。
六、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第二第三题。
七、板书设计
猫
郑振铎
第一只猫——病死——一缕酸辛
第二只猫——亡失——怅然、愤恨、诅骂
第三只猫——死亡——难过、自责、悔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