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篮曲》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歌曲《摇篮曲》,并能有感情地演唱。
2、指导学生用有气息支持的连音唱法和以柔和、甜美的音色,舒缓,恬静,安逸的情绪学唱这首世界著名的艺术歌曲,感受歌曲柔情、真挚的母爱,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
3、欣赏、感受与“母爱”有关的艺术作品,引发学生的关注与思考。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通过对歌曲的欣赏和展开的系列活动,让学生体验亲情,分享亲情艺术之美,懂得感谢父母养育之恩,激发同学们对“真、善、美”的追求。
2、引导学生用“轻、暗、柔”的声音演唱这首歌曲;
3、附点节奏唱法,节拍的强弱处理;
难点 1体验不同地域摇篮曲的音乐情绪,感知其音乐要素。
2通过对歌曲展开的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体验亲情、分享亲情的艺术之美,引发学生深思,激发同学们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教学过程:
一, 欣赏与感受
1, 聆听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谈感受.
师:这首歌叫什么名字?每当你们听到或唱起这首歌时,你们的心情怎样有什么样的感受,请
几个学生谈谈自己演唱这首歌的心情和感受.
师:是的,世上只有妈妈好,妈妈的爱是最伟大的,最无私的,所以,许多古今中外的艺术家都以
不用的艺术形式来歌颂伟大的母爱.刚才我们唱的这首《世上只有妈妈好》就是以优美的旋
律来歌颂母爱的.下面我们来看看诗人和画家是如何表现母爱的.
2, 学生欣赏古诗《游子吟》及图片。
师生共同讨论这首诗的含义和所要表达的情感.
师:儿行千里母担忧,这首诗抒发了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以及孩子对母亲浓浓的感激之情,你们从小长这么大是母亲含辛茹苦把你们带大,同学们想一想,你们还在襁褓之中时,躺在摇篮里,母亲一边哼摇篮曲,一边哄你们睡觉,那种情景多么温馨,甜美,今天我们就要学一首关于母爱主题的歌曲《摇篮曲》.
二, 学习新课
1,初次聆听歌曲《摇篮曲》.提问:
A.谈谈这首歌曲所表现的情绪是怎样的
(温馨,安宁的,表现了妈妈对宝宝的无限柔情与爱意.)
B.歌曲的速度,力度和音色是怎样的
(速度是缓慢的,力度是弱,音色是轻柔的)
2, 介绍作品背景
<摇篮曲>也叫催眠曲,原指母亲在摇篮旁为抚慰婴儿安静入睡所唱的歌曲,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都有他们自己的摇篮曲,这首是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的著名代表作品之一.作 于1868年。曲调优美抒情,语气安详平缓,情绪亲切、温柔、恬静,细腻地勾画出一幅母亲对孩子亲切祝福的动人画面。听来使我们仿佛看到一位母亲坐在摇篮旁边,用手?动摇篮,以亲切对话的语气,唱着催眠的歌曲,表达了母亲对孩子的慈祥的爱,也使我们感受到和平、幸福和温馨的生活气息。
再次聆听提问:
歌曲的结构是怎样的 附点节奏的乐句在哪里
(两个乐段,每个乐段有两个乐句,方整性结构. 拍号为34拍,每句都是从第三拍弱起起唱,形成弱强弱弱的舞曲风格,它通过强弱拍节奏的起伏,来塑造摇篮摆动的形象
(附点 节奏的说明,)
3,学唱歌曲(跟琴学唱)
通过你们的演唱,让我感到你们与妈妈的之间的爱是那么浓厚,是啊,母亲的恩情就像温暖的阳光,无时无刻的照耀着我们,为了我们,母亲付出了许多许多,下面我们再来聆听另一首摇篮曲.
4, 聆听另一首摇篮曲,谈谈感受.
东北民歌<摇篮曲>,是根据民间小曲改编的<摇篮曲>,曲调优美、婉转、流畅、清丽,歌曲透出的浓浓的母爱,与勃拉姆斯不同的是,这首摇篮曲的歌词中运用了很多儿化音的唱法.
四, 总结
1. 其实不仅仅是母爱伟大,父爱也同样伟大.父爱是含蓄的,深沉的,是不轻易表达的,希望同学们可以怀着感恩的心来对待父母.
2. 学生每人对妈妈说一句心里话.
3, 千言万语难以表达我们对妈妈的感激之情,最后就让我们用最深情的声音来演唱这首《摇篮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