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期末试题分类选编2021-2022学年上学期江苏省各地七年级历史(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期末试题分类选编2021-2022学年上学期江苏省各地七年级历史(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8-27 18:43: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20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1.(2022·江苏·射阳县第六中学七年级期末)南北朝时期的石窟艺术,充分反映了哪一宗教的艺术特点( )
A.道教 B.伊斯兰教 C.基督教 D.佛教
2.(2022·江苏·射阳县第六中学七年级期末)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是( )
A.《道德经》 B.《史记》 C.《齐民要术》 D.《水经注》
3.(2022·江苏泰州·七年级期末)我国古代有一部集周秦至北魏农业生产知识之大成的总结性著作。作者贾思勰搜集了丰富的文献和农谚,访问老农,并经过实地观察和亲身实践之后写成此书。这部书是
A.《齐民要术》 B.《本草纲目》
C.《天工开物》 D.《农政全书》
4.(2022·江苏·句容市教师发展中心七年级期末)“π”是一个永远除不尽的无穷小数,它在天文、历法等自然科学方面应用广泛。世界上第一次把π推算到小数点后七位数的科学家是( )
A.贾思勰 B.祖冲之
C.郦道元 D.蔡伦
5.(2022·江苏泰州·七年级期末)割圆术是具有“极限”思维的圆周率计算方法。用此方法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的科学家是( )
A.刘徽 B.宋应星 C.贾思勰 D.祖冲之
6.(2022·江苏泰州·七年级期末)下图中的书法作品的原创作者为
A.王羲之 B.顾恺之 C.颜真卿 D.欧阳询
7.(2022·江苏盐城·七年级期末)时人称他的书法为古今之冠,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后人赞誉他为“书圣”,“他”是( )
A.王羲之 B.钟繇 C.顾恺之 D.曹操
8.(2022·江苏淮安·七年级期末)外国人称中国的书法艺术是“翰墨飘香传神韵”。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是在
A.战国 B.东汉末年 C.魏晋时期 D.南北朝
9.(2022·江苏南通·七年级期末)“北魏统治者崇尚汉族文化,重视书法艺术,流传下来的碑刻书体,苍劲厚重,粗犷雄浑。魏碑作为楷书的一种,在中国书法艺术宝库中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这说明,魏碑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政权分立 B.制度创新 C.民族交融 D.思想解放
10.(2022·江苏无锡·七年级期末)下面是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的叙述。请把正确的一项选出来
A.西晋的顾恺之是著名的画家,流传作品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均为真迹
B.刘徽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领先世界近千年
C.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他本人被誉为“书圣”
D.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都是统治阶级为宣扬道教而开凿的
11.(2022·江苏·句容市教师发展中心七年级期末)南北朝时期开凿许多如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等,这是统治阶级为了宣扬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12.(2022·江苏盐城·七年级期末)下图资料引自北朝时期某著作。该著作主要反映的是( )
A.数学成就 B.艺术成就 C.文学成就 D.农业成就
13.(2022·江苏·无锡市东林中学七年级期末)圆周率日(3月14日)是一年一度的庆祝数学常数π的节日,这一天,很多人会怀念在圆周率值计算上有过杰出贡献的( )
A.郦道元 B.祖冲之 C.贾思勰 D.宋应星
14.(2022·江苏无锡·七年级期末)下列古代名人与其成就的搭配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顾恺之--创作《洛神赋图》
B.贾思勰--撰写《齐民要术》
C.华佗--写成《伤寒杂病论》并发明麻沸散
D.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
15.(2022·江苏·句容市教师发展中心七年级期末)贾思勰的农书《齐民要术种谷》写道:“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贾思想强调农业生产顺应天时地利原因是
A.遵循自然规律 B.改进工具 C.请求老天帮忙 D.主观想象
16.(2022·江苏扬州·七年级期末)王羲之的作品《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以下评价最能体现他书法特点的是( )
A.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B.线条优美,人物传神
C.苍劲厚重,粗犷雄浑 D.刚柔兼备,宏伟精巧
17.(2022·江苏淮安·七年级期末)魏晋南北朝大多数时间处于分裂割据的状态,但中华民族继续传承和发扬中华文明,创造出璀璨的科技文化,下列属于这一时期的科技文化有
①《伤寒杂病论》 ②云冈石窟 ③《女史箴图》 ④《兰亭集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8.(2022·江苏·无锡市东林中学七年级期末)周杰伦创作的歌曲:“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忙不迭,千年碑易拓却难拓你的美……”你唱到他的这首歌时会想到哪位书法家( )
A.顾恺之 B.钟繇 C.胡昭 D.王羲之
19.(2022·江苏盐城·七年级期末)历史复习课上,教师请同学们判断具有以下特点的古代书法家应该是
①东晋人  ②吸取前人书法的精华,独创端秀清新的特色
③他的代表作是《兰亭序》   ④后人尊称他为“书圣”
A.司马迁 B.祖冲之 C.钟繇 D.王羲之
20.(2022·江苏泰州·七年级期末)下面四幅图片都与哪一宗教密切相关
A.基督教 B.长生天教 C.伊斯兰教 D.佛教
21.(2022·江苏淮安·七年级期末)从汉代开始,我国的文化出现了中外交汇的特点,下列历史文物中能够体现中外文化交汇特点的是( )
A. B.
C. D.
22.(2022·江苏南京·七年级期末)“以六躯之一面乘一弧半径,三之,得十二解之幂。……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以此为基础,取得领先世界近千年成果的是( )
A.华佗 B.祖冲之
C.毕昇 D.汤显祖
23.(2022·江苏常州·七年级期末)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是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二者开凿于北魏的不同时期,风格也不一样。云冈佛像的造型,一般是唇厚、鼻高、目长、额丰、肩宽,显得庄严雄健。龙门石窟则更多地表现出中原的艺术形式,大佛的形象也由庄严肃穆变为和蔼可亲。出现这种不同和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佛教的传播和进一步盛行 B.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C.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政策 D.雕刻工匠的审美观念差异
24.(2022·江苏无锡·七年级期末)北朝著名的两大石窟是______________石窟和_______________石窟。
25.(2022·江苏无锡·七年级期末)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是北朝贾思勰撰写的《______________》;由于在书法艺术上的杰出成就被后人誉为“书圣”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6.(2022·江苏苏州·七年级期末)《______》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的作者是______。
27.(2022·江苏·无锡市东林中学七年级期末)探究历史的真实。文献资料是我们探究历史真实的载体,是我们论从史出的依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下是某部古文献的部分目录和内容
卷一: 耕田、收种、种谷各1篇。 卷二:谷类、豆、麦、麻、稻、瓜、瓠、芋等13篇 卷三:种葵(蔬茱)、蔓菁等12篇。 卷四:园篱、栽树(园艺)各1篇,枣、桃、李等果树栽培12篇; 卷五:栽秦养蚕1篇,榆、白杨、竹以及染料作物10篇、伐木1篇 卷六:畜、禽及养鱼6篇。 ……
(1)材料一中的文献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农书,请写出该文献的名称。材料二 是时天子问匈奴降者(投降的人),皆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月氏王)头为饮器,月氏遁逃而常怨仇匈奴,无与共击之(匈奴)。汉方欲事灭胡(匈奴),闻此言,因欲通使(月氏)。道必更(经过)匈奴中,乃募能使者。
——《史记 大宛列传》
(2)材料二中天子最终招募到的“使者”是谁?材料二出自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请写出它的作者。
材料三 2015年底江西省南昌市汉武帝之孙海昏侯刘贺墓的发掘震动全国。墓中出土了有孔子及其弟子画像、生平故事的屏风和竹书《论语》等珍贵文物上万件。
——摘编自相关考古发掘报道
(3)材料三出土的文物反映了墓主人崇尚哪个学派的思想?
28.(2022·江苏盐城·七年级期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构成中国内聚性的另一重要因素是:存在着一种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最古老的商朝的书面语。……这种共同的书面语是为中国提供统一性和历史连续性的一种重要力量。
——《全球通史》
材料二:这是一场历时三百多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儒墨争雄,儒道争锋,儒法争用,可谓纵横掉闺,机锋迭起,智慧纷呈,展现出无穷的魅力。
——易中天《百家讲坛》
材料三:两幅图片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商朝的书面语”指的是何种文字?该文字在中国历史上有何地位?试据材料分析该“书面语”对中国历史发展的作用。
(2)材料二中的“大辩论”指什么?试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场“大辩论”对当时社会产生的影响。
(3)材料三图一反映的是中国古代某重大发明的工艺流程,该伟大发明是什么?对该工艺流程改进贡献最大的是谁?
(4)材料三图二中的书法作品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它是谁的什么作品?
29.(2022·江苏盐城·七年级期末)文物是历史的活化石,是传承文化的物质载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作为1600多年前北魏政权为数不多的历史标本,50000余尊云冈石佛,现在面临彻底消失的危险。石佛就像一张张“酥饼”,如果不加干预,要不了多少年,有些石佛就会不再存在了……游客人数的剧增,工业粉尘和二氧化硫的破坏……渗水是造成石窟风化严重的又一原因。
——改编自《新闻网》
(1)据材料一,图一反映的是七八千年前生活在我国长江流域的什么原始居民使用的农具?他们栽培的主要农作物是什么?
(2)材料一中图二代表了哪个朝代的手工业水平?请写出与图二器物铸造于同一朝代的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名称。图三的铜壶再现了战国时期诸侯征伐的战争实景,请写出战国末对东方六国造成威胁的国家名称。
(3)材料一中图四铜量与秦朝实施的什么措施有关?图五的文物证明我国早在西汉就出现了造纸工艺,东汉时对造纸术进行改进的是谁?这一技术的改进与传播有何意义?
(4)根材料二,分析石窟艺术“现在面临彻底消失的危险”的主要原因。请你提出保护石窟艺术的一项建议。
30.(2022·江苏淮安·七年级期末)我国自古以来以农为本,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战国策 秦策三》中记载:“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废井田)开阡陌,教民耕战。是秦无敌于天下。”
材料二:《晋书 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
材料三:某学者指出,欧洲中世纪粮食的收获量通常是播种量的四倍,而《云梦秦简》材料则显示中国的收获量至少为播种量的十倍或十几倍。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国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技术领先世界。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的“(废井田)开阡陌,教民耕战”反映了商君改革的哪两项措施?后来秦国修建的哪一水利工程创造出“天府之国”的盛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材料中当时南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指出中国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技术领先世界,而我国南北朝时有一部农学著作介绍了“精耕细作的技术”,请写出这部著作的名称及其历史地位。
参考答案:
1.D
【解析】试题分析: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雕刻着大量的佛像,周围石壁上刻满着浮雕,这些佛像雕塑说明了当时佛教的兴盛。D符合题意,故选D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
2.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齐民要术》大约成书于北魏末年(公元533年-544年),是北朝北魏时期,南朝宋至梁时期,是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是世界农学史上专著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故选项C符合题意;《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春秋时期老子(即李耳)所作的哲学著作。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史记》,二十四史之一,最初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水经注》是南北朝时期北魏郦道元的著作,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水道所流经地区的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等诸方面内容,是一部历史、地理、文学价值都很高的综合性地理著作。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3.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北魏时期,贾思勰写了《齐民要术》,它是我国古代集周秦至北魏农业生产知识之大成的总结性著作,故A符合题意;《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均是明代著作,故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
4.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π”是圆周率。南朝的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领先世界近千年。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认识“π”是圆周率,结合祖冲之的贡献即可解答。
5.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朝科学家祖冲之运用割圆术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D项正确;刘徽提出计算圆周率的割圆术,A排除;宋应星是明朝科学家,其著作《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十七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B排除;贾思勰是北朝农学家,著有农学著作《齐民要术》,C排除。故选D。
6.A
【解析】根据《兰亭集序》可知这是王羲之的作品,故选A;顾恺之是东晋时期的画家,颜真卿和欧阳询都是唐代书法家,与《兰亭集序》不符,排除BCD。
7.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晋的王羲之将书法艺术提高到一个新阶段,当时的人就称赞他的书法为古今之冠,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王羲之的代表作是《兰亭序》,达到收放自如、浑然天成的境界,《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由于在书法艺术上的杰出成就,被后人誉为“书圣”,A项正确;钟繇独创楷书书法,刚柔兼备,点画之间多有异趣,后人称他的楷书为绝世之作,B项错误;顾恺之是东晋的著名画家,他擅长的人物画,线条优美活泼,人物传神,富有个性,顾恺之一生的创作很多,流传下来的作品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均为摹本,C项错误;曹操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书法家,曹魏的奠基者,D项错误。故选A项。
8.B
【解析】东汉末年,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魏晋时期,书法字体由篆书、隶书转化到楷书,草书和行书也逐渐流行,B符合题意;综合上述分析可知ACD项不符,排除。故选择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法艺术的相关史实。
9.C
【解析】依据题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时期,经过孝文帝改革后,少数民族与汉族不断交融,魏统治者崇尚汉族文化,重视书法艺术,同时也保留了本民族的特征。因此, 民族交融使得魏朝的碑刻书体,苍劲厚重,粗犷雄浑。C项正确;北魏时期,北方是统一的,排除A项;北魏时期的制度创新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排除B项;北魏时期,中原儒家思想和少数民族文化碰撞、融合,促进了思想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C项。
10.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他本人被誉为“书圣”,C项正确;西晋的顾恺之是著名的画家,流传作品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这两部作品真迹已失,排除A项;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领先世界近千年,排除B项;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都是统治阶级为宣扬佛教而开凿的,排除D项。故选C项。
11.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为了宣扬佛教,修建了龙门石窟等佛窟。A项正确;BCD与事实不符。排除BCD项。故选A项。
12.D
【解析】根据“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结合所学知识,材料反映的是《齐民要术》的内容,北朝贾思勰撰写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该书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内容十分丰富。贾思勰整理古书中记载的农业知识,采集民间歌谣谚语,汲取农民的生产经验,自己还在生产实践中证明和丰富了这些经验,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种植农作物必须因地制宜,不误农时,要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还提出了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宝贵思想,D符合题意;ABC项材料没有涉及,排除。故选择D。
13.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朝的祖冲之是著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利用“割圆术”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领先世界近一千年。B项正确;郦道元是北魏时期酷吏、地理学家,撰有《水经注》,排除A项;贾思勰是北朝杰出的农学家,著成综合性农书《齐民要术》,排除C项;明朝宋应星的科技巨著《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排除D项。故选B项。
14.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华佗擅长针灸和外科手术,为减轻病人疼痛,制成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还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禽兽的活动姿态,编了一套医学体操,叫做“五禽戏”,能强身健体,华佗被称为“神医”,而写成《伤寒杂病论》的是张仲景,所以不正确的一项是C,C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D三项表述均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15.A
【解析】根据“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贾思勰强调农业生产顺应天时地利原因是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A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提及改进工具,B排除;材料没有体现请求老天帮忙,C排除;主观想象不是贾思想强调农业生产顺应天时地利的原因,D排除。故选择A。
16.A
【解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为历代书法家所敬仰,被誉作“天下第一行书”。后人评曰:“飘若游云,矫若惊龙”、“龙跳天门,虎卧凰阁”、“天质自然,丰神盖代”。故选项A符合题意;东晋顾恺之绘画题材广泛,尤擅人物画,他笔下的人物线条优美,活泼传神,富有个性。曾给人画肖像却不点眼睛,就怕点了眼睛画中的人会说话。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北魏统治者崇尚汉族文化,重视书法艺术,流传下来的碑刻书体,苍劲厚重,粗犷雄浑。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锺繇独创楷书书法,刚柔兼备,点画之间,多有异趣,后人称他的楷书为绝世之作。南北朝时期雕刻的佛像堪称宏伟精巧的雕刻艺术。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17.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云冈石窟是北朝时期开凿的;《女史箴图》是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的代表作;《兰亭序》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代表作,②③④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成就,B项正确;《伤寒杂病论》是东汉时期张仲景的著作,不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成就,排除ACD项。故选B项。
18.D
【解析】根据所学,东晋王羲之代表作是《兰亭集序》,书法特点是“飘若浮云,矫若惊龙”,被誉为书圣。D项正确;A项是画家,排除A项;B项创立了楷书,排除B项;胡昭是三国时期的书法家,排除C项。故选D项。
19.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将书法艺术提高到一个新阶段的是东晋的王羲之,他刻苦学习书法,继承各种书体的优点,所作楷、行、草书尤为精湛,他的行书、楷书摆脱了以往带有隶、篆的痕迹,当时的人就称赞他的书法为古今之冠,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代表作是《兰亭集序》,王羲之由于在书法艺术上的杰出成就,被后人誉为“书圣”再结合题干信息可知,D项正确;司马迁是西汉史学家,著有《史记》,排除A项;祖冲之是南北朝的一位杰出科学家,成就是圆周率,排除B项;钟繇是曹魏时的书法名家,他兼采汉末众家书法之长,擅长行、草、隶书,并形成了自己的风格,锺繇独创楷书书法,刚柔兼备,点画之间多有异趣,后人称他的楷书为绝世之作,排除C项。故选D项。
20.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印度释迦摩尼创立的的佛教在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始建于东汉的白马寺,是中国最早的佛教寺院;南北朝时统治阶级开凿了许多石窟以宣扬佛教,为了宣传佛教,北朝的统治者令人在许多地方劈山削崖,开凿石窟,如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是著名的两大石窟。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21.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朝时期的统治者在许多地方开凿石窟、雕刻佛像,这些宏伟的雕像继承了秦汉以来造型艺术的传统风格,又吸收了印度佛教艺术优点,图D云冈石窟体现了中外文化交汇特点,D项正确;人面鱼纹彩陶盆是半坡居民制作的陶器,四羊方尊是商朝时期的青铜礼器,兵马俑是事秦皇陵的殉葬品,三者均没有体现中外文化交汇特点,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
22.B
【解析】依据题干“以六躯之一面乘一弧半径,三之,得十二解之幂。……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来自刘徽的数学成就。结合所学知识,三国时期魏国的数学家刘徽最早提出了具有“极限”思维的圆周率的正确计算方法,并求得圆周率为3.1416。祖冲之运用刘徽的方法,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即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B选项符合题意;华佗是东汉名医,擅长外科手术,发明“麻沸散”,编出“五禽戏”。A选项不符合题意;毕昇,北宋人,发明活字印刷术。C选项不符合题意;汤显祖,明朝戏剧家,著有《牡丹亭》。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熟悉祖冲之的数学成就,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
23.C
【解析】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前。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实行汉化政策之后,因此佛像的形象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政策,C项正确;佛教的传播和进一步盛行不是佛像的形象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排除A项;北魏统一黄河流域与佛像的形象发生变化无关,排除B项;雕刻工匠的审美观念差异不是佛像的形象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C项。
24. (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 (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北朝时期,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是著名的两大石窟。
25. 《齐民要术》 王羲之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食品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利用,内容丰富,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东晋王羲之集书法之大成,写出的字或端秀清新或“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的代表作《兰亭序》达到收放自如、浑然天成境界,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王羲之被后人称为“书圣”。故此题答案是《齐民要术》;王羲之。
26. 兰亭集序 贾思勰
【解析】《兰亭集序》是晋代“书圣”王羲之在浙江绍兴兰渚山下以文会友,写出的“天下第一行书”,也称《兰亭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专著之一。故分别填:兰亭集序、贾思勰。
27.(1)《齐民要术》
(2)张骞;司马迁
(3)儒家
【分析】(1)
《齐民要术》是北朝时期贾思勰写的,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2)
为了联络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张骞通西域的路线是长安出发—河西走廊—西域—中亚—西亚—最远到达欧洲。《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的司马迁,文笔简洁,语言生动,刻画人物形象生动,在文学史上也有崇高的地位。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鲁迅对《史记》的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3)
根据“墓中出土了有孔子及其弟子画像、生平故事的屏风和竹书《论语》等珍贵文物上万件。”可得出这一墓主崇尚儒学,因此是儒家。
28.(1)甲骨文:是中国已知年代最早、体系较完整的文字:有利于维护中国的统一,有利于延续中华文化的发展(成为维系中国统一、延续文化命脉的纽带)
(2)百家争鸣:促进了学术和思想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
(3)造纸术:蔡伦。
(4)王羲之:《兰亭集序》。
【分析】(1)
根据所学,商周时期刻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根据所学可得出是中国已知年代最早、体系较完整的文字;根据“……这种共同的书面语是为中国提供统一性和历史连续性的一种重要力量。”得出有利于维护中国的统一,有利于延续中华文化的发展。
(2)
根据“儒墨争雄,儒道争锋,儒法争用,可谓纵横掉闺,机锋迭起,智慧纷呈,展现出无穷的魅力。”得出是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根据“儒墨争雄,儒道争锋,儒法争用,可谓纵横掉闺,机锋迭起,智慧纷呈,展现出无穷的魅力。”得出促进了学术和思想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
(3)
从图片的内容可得出是造纸术;根据所学可得出是东汉时期的蔡伦。
(4)根据所学,东晋王羲之代表作是《兰亭集序》,书法特点是“飘若浮云,矫若惊龙”,被誉为书圣。
29.(1)居民:河姆渡居民(或河姆渡人);农作物:水稻。
(2)朝代:商朝;青铜器:司母戊鼎;秦国。
(3)措施:统一度量衡;人物:蔡伦;意义: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4)原因:游客人数剧增;工业粉尘和二氧化硫的破坏;渗水。建议:限制每天的游客数量;洞窟轮流开放;减少工业粉尘和二氧化硫的排放;建立专业化维修队伍等。
【分析】(1)
图一耒耜是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的农具。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浙江省余姚市(长江流域) 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栏式房屋,种植水稻。他们还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会挖水井。
(2)
图二四羊方尊是商朝青铜器的代表之作,司母戊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图三的铜壶再现了战国时期诸侯征伐的战争实景,战国时期著名战役有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等。战国末对东方六国造成威胁的国家是秦国。
(3)
材料一中图四铜量的发现与秦朝为巩固统一-而采取的统一度量衡措施有关。图五的文物证明我国早在西汉就出现了造纸工艺,东汉时对造纸术进行改进的是蔡伦,这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4)
由材料二“作为1600多年前北魏政权为数不多的历史标本,50000余 尊云冈石佛,现在面临彻底消失的危险。石佛就像一张张‘酥饼’,如果不加干预,要不了多少年,有些石佛就会不再存在了……游客人数的剧增,工业粉尘和二氧化硫的破坏……渗水是造成石窟风化严重的又一原因”可知,石窟艺术“现在面临彻底消失的危险”的主要原因有游客人数剧增,工业粉尘和二氧化硫的破坏,渗水。建议限制每天的游客数量,洞窟轮流开放,减少工业粉尘和二氧化硫的排放,建立专业化维修队伍等。
30.(1)废除井田制,鼓励耕织,奖励军功(任意两个)都江堰
(2)北方战乱,北人南迁,带去先进技术和劳动力;南方战乱少,社会安定;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等。(答到其中两点即可)
(3)《齐民要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分析】(1)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废井田)开阡陌”体现了商鞅变法的废除井田制的措施。“教民耕战”体现了商鞅变法的鼓励耕织,奖励军功的措施。战国时期,各国注意兴修水利。秦国蜀郡太瘦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
(2)
根据材料“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可知,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是南方战乱少,社会安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还有方战乱,北人南迁,带去先进技术和劳动力;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3)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朝时期著名的农学家贾思勰,写了《齐民要术》一书,书中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技术和方法;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农作物必须要因地种植,不误农时。《齐民要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