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9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1.(2022·江苏泰州·七年级期末)如下图为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某一片断。图中A政权的建立者是( )
A.匈奴族 B.鲜卑族 C.氐族 D.女真族
2.(2022·江苏南京·七年级期末)发生于383年的淝水之战,交战双方的民族分别是
A.匈奴与氏族 B.羌族与汉族 C.匈奴与羯族 D.氏族与汉族
3.(2022·江苏苏州·七年级期末)淝水之战是中国古代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东晋以8万精兵打败了号称有百万大军的前秦。东晋获胜的根本原因是( )
A.前秦将士无心恋战,有意想输掉战争 B.经济重心逐渐南移,江南经济发展快
C.前秦士兵不习水战,晕船怕水忙逃跑 D.东晋将领指挥得当,火烧连营建奇功
4.(2022·江苏徐州·七年级期末)建立北魏政权的民族是
A.女真族 B.鲜卑族 C.党项族 D.契丹族
5.(2022·江苏扬州·七年级期末)为了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北魏孝文帝迁都到( )
A.洛阳 B.平城 C.成都 D.北京
6.(2022·江苏徐州·七年级期末)北魏孝文帝在位期间将都城迁到洛阳,并要求族人改汉姓、穿汉服、说汉语、通汉婚。孝文帝此举
A.打击了门阀士族的势力 B.顺应了民族交融的趋势
C.结束了分裂割据的状态 D.增强了北魏的军事实力
7.(2022·江苏南通·七年级期末)对于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阶段及其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史前时期——早期国家和社会变革
B.夏商周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C.秦汉时期——中华文明的起源
D.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8.(2022·江苏盐城·七年级期末)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它使前秦很快土崩瓦解,东晋统治局面相对稳定。这次战役是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9.(2022·江苏宿迁·七年级期末)战争的胜负不一定取决于兵力的多寡,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有( )
①官渡之战 ②赤壁之战 ③淝水之战 ④马陵之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2022·江苏扬州·七年级期末)东晋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景象,统治局面相对稳定。奠定这一局面的基础的是( )
A.赤壁之战,孙刘联军得胜 B.八王之乱,西晋走向衰落
C.祖逖北伐,收复部分地区 D.淝水之战,消除北方威胁
11.(2022·江苏宿迁·七年级期末)“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投鞭断流”“东山再起”与下列哪一战役相关( )
A.八王之乱 B.官渡之战 C.淝水之战 D.赤壁之战
12.(2022·江苏淮安·七年级期末)下列著名战役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巨鹿之战
②官渡之战
③赤壁之战
④淝水之战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③②④
D.②③①④
13.(2022·江苏苏州·七年级期末)研究发现,南北朝时期,鲜卑族慕容部从辽西主动迁到中原地区。后来,慕容鲜卑便从历史上“消失”,只留下“慕容”一词作为一个姓氏而存在。这一现象表明南北朝时期( )
A.民族交融加强 B.南北发展平衡 C.经济破坏严重 D.文学艺术繁荣
14.(2022·江苏泰州·七年级期末)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阶段特征的归纳描述,正确的是
A.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15.(2022·江苏扬州·七年级期末)《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有关花木兰所属民族,大多认为是鲜卑族,也有一些学者提出木兰代父从军体现了对国家忠义、对父母孝道的汉族儒家观念,这种分歧表明南北朝时期( )
A.北方民族与汉族的差异仍然较大 B.北方民族已经全部被汉化的现象
C.北方民族与汉族的隔阂逐渐加强 D.北方民族交融已深入到文化层次
16.(2022·江苏·无锡市东林中学七年级期末)淝水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这次战役( )
A.造成巨大社会危害,最终导致了西晋的迅速灭亡
B.使前秦实力迅速增强,很快统一了北方广大地区
C.东晋战胜前秦,成功抵御了来自北方的军事威胁
D.使北魏统一北方,结束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局面
17.(2022·江苏扬州·七年级期末)北魏新都洛阳城的设计吸纳了中原传统文化,采用平城和建康城的样式。该设计体现的时代特征是
A.国家富强 B.对外开放 C.江南开发 D.民族交融
18.(2022·江苏无锡·七年级期末)南北朝时期,在黄河流城出现了“汉人胡食”——乳酪,胡饼,少数民族炮、炙等烹饪方法被中原汉族广为接受;“胡人汉服”——少数民族区域盛行汉式风韵的广袖、大口裤服饰。这一现象的出现( )
A.违背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 B.影响了少数民族的汉化进程
C.是民族交融的体现 D.加速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
19.(2022·江苏扬州·七年级期末)“他进一步推进汉化措施,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文中的“他”是( )
A.冯太后 B.汉武帝 C.光武帝 D.孝文帝
20.(2022·江苏南通·七年级期末)如图是敦煌莫高窟壁画,它展现了一个北魏贵族日常生活的生动形象。该壁画可以用来佐证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的( )
A.迁都城 B.说汉语 C.穿汉服 D.联汉姻
21.(2022·江苏盐城·七年级期末)魏晋南北朝时期,本是胡人喜食的乳酪,成为北方汉人广泛流行的副食,原是羌人的羌煮,也有不少人喜欢。这反映出当时( )
A.丝绸之路始通 B.北方经济发达 C.民族交融加强 D.南北政权分立
22.(2022·江苏扬州·七年级期末)北魏孝文帝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这些措施
A.严重削弱了北魏的实力,不利于实现国家的统一 B.推动鲜卑族的汉化,促进民族交融
C.淡化“胡”、“汉”观念,彻底消除了民族隔阂 D.遭到鲜卑贵族反对,改革毫无成效
23.(2022·江苏无锡·七年级期末)魏晋南北朝时期,大量少数民族政权的创立者对其祖先的追述如下。针对这一历史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 )
政权 民族 史书记载 名词解释
汉(刘渊) 匈奴 吾又汉氏之甥 甥:外甥。姐姐或妹妹的孩子。
夏(赫连勃勃) 匈奴 朕大禹之后
北燕(慕容氏) 鲜卑 其先有熊氏之苗裔,世居北夷 有熊氏:传说黄帝也出自有熊氏
北魏(拓跋氏) 鲜卑 昌意少子,受封北土,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 昌意:传说中黄帝的一个儿子
A.北方少数民族有共同的民族起源 B.北方少数民族认同华夏文明
C.北方民族政权的制度沿革 D.北方统治者全部推行汉化改革
24.(2022·江苏无锡·七年级期末)十六国时期,氐族苻氏建立的______________逐渐强盛,并统一了黄河流域,与南方的东晋形成对峙局面,随后在______________(战争)中被东晋打败。
25.(2022·江苏泰州·七年级期末)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出现过多次变法改革,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与进步。请看下面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商鞅变法到秦始皇即位前的109年间,秦军同六国共交战65次。
秦军战绩 全胜 未获全胜或互有胜负 失败
58次 3次 4次
(1)材料一所反映的情况与商鞅变法的哪一措施有直接的联系?商鞅的主张体现了什么学派的思想?结合所学的知识,写出商鞅变法的作用?材料二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宣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授: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2)材料二中“魏主”指的是谁?材料中涉及的改革措施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次改革起到了什么作用?
(3)综上所述,你认为改革要想取得成功需要怎样的条件?
26.(2022·江苏·句容市教师发展中心七年级期末)北魏时期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实力。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西晋时,内迁的少数民族学会了汉族的农业生产技术(如下图)
材料二 他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
——均选自部编义务教育教科书七上
阅读材料,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少数民族内迁的影响。
(2)材料二中的“他”是谁?他推行语言、服装、姓氏、联姻改革措施直接目的是什么?
(3)说说北魏时期孝文帝改革的影响是什么?
27.(2022·江苏淮安·七年级期末)掌握历史学习的方法,总结历史发展的规律,有利于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的提升。请你运用所学握的历史知识与技能,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
任务一【成语分类——感受经典流传】
(1)成语典故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请将下面的成语典故填入表格中相应位置,(只填序号)
①三顾茅庐 ②纸上谈兵 ③草木皆兵 ④草船借箭
战役名称 成语典故
长平之战 ( )
赤壁之战 ( )
淝水之战 ( )
任务二【运用年代尺——形成时空观念】
(2)在上面的年代尺显示的政权中,统一过全国的政权有哪几个?哪一个政权是少数民族建立的?
任务三【历史评价一提升史证意识】材料:“可以这样说,在融入汉文化的同时,鲜卑文化的精华成了汉文化的一部分。鲜卑文化主动汉化的结果,却在一定程度上使汉文化鲜卑化或胡化了。”
——葛剑雄:《盖世英雄还是千古罪人---元(拓跋)宏及其迁都和汉化》
(3)请你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鲜卑文化主动汉化”的事件?如何评价这一事件。
28.(2022·江苏宿迁·七年级期末)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割据,北方少数民族内迁,推动了民族交融、交往、交流、江南得到发展。请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政局分裂】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写出图示中②代表的政权名称。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
【经济发展】
材料二:(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泽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
——《史记》对江南地区的描述
江南之国为盛矣。……地旷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对江南地区的描述
(2)结合材料二依据所学指出江南地区从西汉到南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三:东汉末年,由于北方战乱不断,人民纷纷南迁,据记载,关中的人民移居到荆州的有10万多家……307年到5世纪中期,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陆续南下到巴蜀和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就有70多万人……以前江南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而此时则有稻、麦黍、栗、菽、麻以及其他各种杂谷,这些作物许多来自北方,在种植上可与水稻交相进行,这就大大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和亩产量……
——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
【民族交融】
材料四:北魏孝文帝曾说:“国家兴自北土,狱居平城,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河洛(今洛阳一带)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书·任城王传》
(4)根据材料四反映了孝文帝采取的什么重些举措?
29.(2022·江苏盐城·七年级期末)实验中学某兴趣小组围绕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任务一【政权更选——统一到割据】
(1)填写下图中空缺处的内容。
任务二【相互融合——少数民族的汉化】
(2)下列三幅图片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哪场重大改革有关?请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甲、图乙、图丙所反映的改革内容。此次改革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
任务三【差距缩小——南北经济趋向平衡】
(3)据下列《宋书》记载的内容,东晋时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如何?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原因。综合上述内容,概括“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
(东晋建立后)江南之为国盛。……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会土(会稽郡)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荆城(今荆州)跨南楚之富,扬州有全吴之沃……,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30.(2022·江苏南京·七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汉末北方流民进入江南,与南方土著和山越人一起,在孙吴统治时期已使江南得到初步开发。西晋末至南朝初大规模的移民浪潮,使得南方得到进一步开发。……它标志着我国古代经济区域发生重大变化,由北向南扩展,为隋唐以后整个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材料三 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如此渐习,风化可断。
——《魏书》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时期的形势图?为这一局面形成奠定基础的是哪一场战役?写出该局面形成的标志。
(2)据材料二,归纳这一时期江南地区开发的主要原因,材料认为,“我国古代经济区域发生重大变化”的趋势和影响分别是什么?
(3)材料三和历史上哪一场重大改革有关?材料中“北语”是指哪一民族的语言,“正音”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指出“风化可新“有何历史作用?
(4)综上所述。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
31.(2022·江苏·射阳县第六中学七年级期末)改革是推动民族进步、国家富强、社会稳定的不竭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班固《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书》
材料三 魏主以其非凡的勇气、魄力,矢志不渝地推进鲜卑族的全面汉化改革,将北魏的汉化运动推向高潮。他的一系列汉化举措,使鲜卑族的主体部分融入到中华民族大家庭中。
——胡阿祥《魏晋南北朝史十五讲》
请回答:
(1)材料一指的是战国时期哪一历史事件 据材料二,列举这次改革中有利于该诸侯国国强民富的两项改革措施。
(2)根据材料二,假如你是当时北魏的一个公民,你知道“魏主”是谁 他把都城从平城迁往何处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请你答出“魏主”坚决改变鲜卑族旧习俗,大力“推行汉化措施”的两个具体内容。
(4)材料二和材料三所述的“魏主”改革起到了什么积极作用
32.(2022·江苏无锡·七年级期末)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
材料一 西汉“大一统”政治格局为中国古代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有利的政治、文化环境和广阔的地理空间……其中汉武帝时期的功绩尤为卓著……各民族在日益增强的互动、交融中相互依赖,共同发展,逐渐加深了感情,加强了认同。
——改写自《西汉“大一统”政治与多民族交融认同》
材料二
材料三 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节选自《魏书》
请根据要求回答:
(1)材料一认为西汉民族交融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汉武帝时期的哪一项举措促进了华夏族与西北地区民族的交往与交融。
(2)请在材料二图中画“▲”处写出恰当的政权名称。用所学知识指出这幅图反映的历史现象。
(3)材料三中的“魏主”是谁?举3例“魏主”“光宅中原”后采取的具体改革措施。
33.(2022·江苏盐城·七年级期末)在人类历史发展中,涌现出一大批历史人物,他们在特定的时代以其各自的个性和活动,从不同侧面有力的影响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孔子因抱改革天下之宏愿,故政治活动之外,更加注重于教育,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第一声……是开始传播贵族学到民间的第一人。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二 公元前221年,秦王政(嬴政)结束了长期的割据局面,建立了第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王朝——秦……皇帝的政令,……直达于郡、县、乡、亭、里。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中央集权化体制,也是秦始皇最具有历史意义的创制。
——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三 北魏孝文帝的全面封建化是北方民族文化融合于中原汉民族文化的伟大典范。孝文帝下诏改用汉姓……推行汉族的官制和律令,都是旨在学习吸取汉民族的先进文化;同时,胡食、胡床、畜牧选种等草原文化因子也逐渐融入汉族人民的生活中。
——白寿彝《中国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孔子“传播贵族学到民间”的措施是什么?该措施体现孔子的什么教育主张?
(2)材料二中皇帝的政令能直达于地方得益于秦始皇实施的那一地方制度和推行的何种文字?
(3)据材料三概括孝文帝采取了哪些汉化措施?依据材料概括出这时期民族融合的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重要人物与历史发展进程的关系
34.(2022·江苏扬州·七年级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新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史记》
材料三:迁都后,孝文帝下诏改用汉姓,改穿汉服,改说汉话,推行汉族的官制和律令。于是胡食、胡床、高牧选种等草原文化因此也逐渐融入汉族人民的生活中。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的新现象。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法”中鼓励农民积极生产的措施及“新法”的影响。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该历史事件的名称、特点和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35.(2022·江苏苏州·七年级期末)国家统一,是全体人民的希望;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国家分裂,是主权国家的神圣职责。处理好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是促进和巩固国家统一的重要因素。
材料一 中国的丝织品源源不断地从长安运出,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到达中亚、南亚和西亚,再转运到大秦,形成了著名的丝绸之路。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凿井、冶铁等技术传到西方;中亚的葡萄、黄瓜、胡萝卜、大蒜等农作物,罗马的毛织品、玻璃等手工艺品和杂技,以及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
材料二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按: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引自《资治通鉴》
材料三 随着历史的进展……每一个阶段,中国都要面对别的人群及其缔造的文化,经过不断接触与交换,或迎或拒,终于改变了自己,也改变了那些族群的文化……使中国文化不断成长,也占有更大的地理空间。
——许倬云《万古江河》
(1)根据材料一,从传播内容,方向、路线等方面概括这一时期东西方交往的特点。
(2)材料二中“魏主下诏”指的是那一事件?它起到了什么作用?
(3)根据材料一与材料三,结合相关史实说明中国“经过不断接触与交换,终于改变了自己,也改变了那些族群文化”的例子。
(4)通过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学习,你有何启示?
36.(2022·江苏泰州·七年级期末)民族融合是指几个或多个民族在共同的经济基础和思想基础上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民族之间差别逐渐缩小,甚至形成一个从来没有的新民族。民族融合的方式有多种,探究下列民族融合的方式,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进入阶级社会后民族融合的初步发展时期,诸侯国间频繁的兼并战争,大大加强了中原地区与周边民族的联系,促进了民族融合。
——百度百科 民族融合
(1)据材料一概括“诸侯国间频繁的兼并战争”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 张骞始开西域之迹
(2)材料二指的是西汉时期的哪一历史事件 该事件产生了怎样的历史作用
材料三
(3)材料四中北魏政府的改革促进了民族的融合。请问北魏政府改革的领导人是谁 请列举改革的主要措施。(至少写出两点措施)
(4)综合以上问题的探究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概括出促进民族融合的方式有哪些
37.(2022·江苏盐城·七年级期末)历史长河中,统治者采取的巩固统治的措施,对中国文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昔武王克商,共有天下,共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夫举无他,唯善所在,亲疏一也。
——《左传》
材料二:秦统一以后,“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人民可以有一个比较安定的环境从事生产。秦王朝推行了许多消除分裂因素的措施,加强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为我国长期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汉武帝时期,经济发展和国力强大要求思想上的统一,儒家思想正好适合此时的要求,于是孔子成为了被神化的“圣人”。
——摘编自王荣芳《从孔子称谓看儒家思想地位的变化》
材料四:(帝)又引见王公卿士。责留京之官曰:“昨望见妇女之服,仍为夹领小袖(少数民族旧俗)。……卿何为而违前诏?”
——《魏书·献文六王列传》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西周实行的什么制度?该制度的实施有何作用?
(2)据材料二指出秦统一的历史意义,试举出秦王朝在经济上“消除分裂因素的措施”两例。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为“神化”孔子,汉武帝采取了什么的措施?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4)材料四中的“帝”是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前诏”中关于服装的要求是什么?这些措施有何意义?
38.(2022·江苏无锡·七年级期末)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很多改革发生在社会转型时期,并对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材料一:秦国是战国时期改革最彻底、发展最快的国家。“他”在秦孝公的主持下,秦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成就了之后的统一大业。
(1)材料一中的改革指的是哪一次改革(改革名称)
材料二: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诸侯”。
——《史记·秦始皇本纪 》
(2)从材料二中看出,秦始皇认为春秋战国以来,天下战争不断的根源在于西周实行的什么制度 基于以上认识,秦始皇实行了什么制度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材料三: 汉高祖把子弟分封到外地做诸侯王,目的是让他们镇守四海,拱卫天子。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诸侯王逐渐在封国内各自为政,不听天子诏令,出入公然使用天子礼仪车驾,时刻图谋举兵夺取皇位。
(3)汉武帝为了解决材料二所反映的历史问题实施什么措施 在思想上、军事上汉武帝是如何实现大一统的?
材料四:在他统治期间,采取一系列措施,要求鲜卑贵族说汉话,改为汉族姓氏,穿汉服,与汉族能婚,采用汉族的官制,学习汉族礼法,尊崇孔子等。
(4)材料四叙述的是哪次改革 这次改革有何作用
39.(2022·江苏淮安·七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在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内,各民族有了很大的发展,民族间的交流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南方汉越在矛盾与冲突中交流和融合,西部贸易交流频繁,北方边境战争不断,民族的分化、重组与融合为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动力,并注入了新鲜血液。
材料二:中华文明的特点是统一和连续。……曾有许多游牧部族侵入中国,甚至还取代某些王朝而代之;但是,不是中国人被迫接受入侵者的语言、习俗或畜牧经济,相反,是入侵者总是被迅速、完全地中国化。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为“北方边境战争不断”而采取的措施?西汉为中华民族“注入新鲜血液”采取了哪些措施?西汉的这些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哪一史实最能证明“入侵者总是被迅速、完全地中国化”?有何具体措施(至少写2个)?
40.(2022·江苏盐城·七年级期末)掌握历史学习的方法,总结历史发展的规律,有利于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的提升。请你运用所学握的历史知识与技能,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
任务一【成语分类——感受经典流传】
(1)成语典故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请选择下面的成语典故填入表格中相应位置。
①三顾茅庐 ②纸上谈兵③草木皆兵④破釜沉舟⑤卧薪尝胆⑥投笔从戎⑦温故知新⑧揭竿而起⑨闻鸡起舞
时期 成语典故 时期 成语典故
春秋 东汉
战国 晋朝
任务二【运用年代尺——形成时空观念】
(2)根据年代尺所示西汉建立到灭亡的时间,计算西汉存在了多少年。在年代尺中,短暂统一过全国的政权是哪一政权?哪一政权是少数民族建立的?
任务三【历史评价——提升史证意识】材料:“可以这样说,在融入汉文化的同时,鲜卑文化的精华成了汉文化的一部分。鲜卑文化主动汉化的结果,却在一定程度上使汉文化鲜卑化或胡化了。”
——葛剑雄:《盖世英雄还是千古罪人——元(拓跋)宏及其迁都和汉化》
(3)请你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 指出“鲜卑文化主动汉化”的事件并列举两项措施,如何评价该事件。
41.(2022·江苏南京·七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从张骞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后……商人们载着汉朝的丝绸等货物,从长安出发,穿过河西走廊,经过西域运往中亚、西亚,再转运到更远的欧洲;又把西域的物产和奇珍异宝运到中原。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原来生活在西北的氐族和羌族,由西向东迁入陕西关中;分布在蒙古草原上的匈奴族和羯族,由北向南迁到山西一带;而鲜卑族有一部分迁到辽宁,有一部分迁到陕西……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
——《资治通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回答,为丝绸之路形成奠定基础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一描述丝绸之路的主要路线。根据材料再结合所学知识,总结丝绸之路形成有何历史作用?
(2)材料二中所描述的中国古代民族迁移中的哪一种现象?
(3)材料三中的“魏主”是谁?“宜改姓元氏”是指他的哪一项改革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此次改革有何影响?
(4)结合所学知识,总结材料二和材料三所述事件之间的关系如何?
(5)上述材料说明,中国古代有哪些进步的历史潮流?
42.(2022·江苏盐城·七年级期末)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一些统治者采取措施巩固统治,对中国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昔武王克商,共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夫举无他,唯善所在,亲疏一也。
——《左传》
材料二 秦统一以后,“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人民可以有一个比较安定的环境从事生产。秦王朝推行了许多消除分裂因素的措施,加强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为我国长期的统一奠定了基础。这对我国历史的发展,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汉武帝时期,经济发展和国力强大要求思想上的统一,儒家思想正好适合此时的要求,于是孔子成为了被神化的“圣人”。
——摘编自王荣芳《从孔子称谓看儒家思想地位的变化》
材料四 (帝)又引见王公卿士。责留京之官曰:“昨望见妇女之服,仍为夹领小袖(少数民族旧俗)。……卿何为而违前诏?”
——《魏书·献文六王列传》
(1)材料一中武王对地方的统治采取了什么措施?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项措施在当时的作用是什么?
(2)据材料二指出秦统一的意义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举两例秦王朝在经济上“消除分裂因素的措施”。
(3)材料三中孔子被“神化”与汉武帝采取的哪项措施有关?据材料指出汉武帝为什么要实施此项措施?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4)材料四中的“帝”是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前诏”中关于服装的要求是什么?他的改革措施有何意义?
参考答案:
1.B
【解析】依据图片a政权分为了东魏和西魏,结合课本所学,十六国后期,鲜卑族拓跋氏建立的北魏,逐渐统一北方。北魏又分裂为东魏和西魏。由此可知a政权是北魏,它的建立者是鲜卑族。B符合题意;西晋灭亡后,从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北方各族统治者先后建立了许多政权。匈奴建立前赵、北凉、夏等,A不合题意;羯族在东晋十六国时期建立了后赵政权,C不合题意;公元1115年,女真族的杰出首领阿骨打,起兵抗辽,在会宁称帝,国号金。D不合题意。由以上分析,ACD不合题意,选择答案B。
点睛:解题的关键首先确定a政权,学生需要看明白图片,得出问题项政权与其他政权的关系。a政权是北方十六国的政权,后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两个政权。由此可知北魏,答案呼之欲出。
2.D
【解析】前秦(351年~394年)是氐族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公元383年,前秦于淝水一带与南方东晋交战,史称淝水之战。东晋是汉族政权。故排除ABC,D项正确。故选D项。
3.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之所以败给南方东晋,根本原因是南方经济的发展,实力增强是战争胜利的保障,故选B项;前秦将士无心恋战,有意想输掉战争说法错误,故排除A项;前秦士兵不习水战,晕船怕水忙逃跑说法不够准确,故排除C项;淝水之战中,东晋并没有火烧连营建奇功,故排除D项。
4.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386年,鲜卑族拓跋珪建立了以鲜卑族主导的北魏政权,B项正确;女真族建立了金,排除A项;党项族建立了西夏,排除C项;契丹族建立了辽国,排除D项。故选B项。
5.A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可知,为加强统治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494年,北魏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并实行一系列汉化措施,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民族大融合。A正确,B排除;成都曾经是蜀国的都城,C排除;北京是明清时期的都城。D排除;故选A。
6.B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孝文帝改革中的移风易俗的措施对于促进鲜卑族的汉化以及鲜卑族和汉族的交流,而这与当时的民族交流融合的趋势是相符合的,B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对士族门阀势力的打击,排除A项;北魏并未统一中国,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涉及到军事改革,排除D项。故选B项。
7.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的时期,D项正确;史前时期是中华文明的起源,排除A项;夏商周时期是早期国家和社会变革,排除B项;秦汉时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排除C项。故选D项。
8.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383年的淝水之战中,晋军大败苻坚领导的前秦军队,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它使前秦很快土崩瓦解,东晋统治局面相对稳定。选项D符合题意;公元前207年,项羽以少胜多大败秦军的著名战役是巨鹿之战,A排除;200年,曹操在官渡大败袁绍,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B排除;208年,孙刘联军在赤壁大败曹军,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C排除。故选D。
9.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200年,曹操和袁绍发生官渡之战,曹操以弱胜强;208年,曹操和孙权刘备联军发生赤壁之战,孙刘联军以少胜多;383年,东晋和前秦发生淝水之战,东晋以少胜多,①②③符合题意。在战国,魏国和齐国旗鼓相当,两国争霸,发生马陵之战,魏国从此衰落下去,排除④。A项正确,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
10.D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荆扬晏安,户口殷实”,可知材料体现了东晋时期统治相对安定的情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淝水之战中,东晋打败前秦,成功抵御了来自北方的军事威胁,这使东晋获得了相对安定的政治环境,D项符合题意;赤壁之战发生在东汉末年,排除A项;八王之乱发生在西晋,排除B项;祖逖北伐,收复黄河以南大部分地区与江南地区的发展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11.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淝水之战是公元383年前秦与东晋的战争。结果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淝水之战以后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东晋取得暂时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与淝水之战有关的成语或典故: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等。C项正确;八王之乱是发生于中国西晋时期的一场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内乱,与题干无关,排除A项;公元200年袁绍与曹操展开了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军,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与题干无关,排除B项;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在长江赤壁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与题干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12.A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可知,①巨鹿之战是秦末大起义中的典型战役;②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建安五年(200年)进行的战役;③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④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由此可知,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②③④,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的排列顺序是不正确的,排除;故选A。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学生掌握充分扎实的基础知识,在解答本题的过程中,首先要充分掌握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的相关基础知识,结合战役发生的时间为它们排序,由此可得正确答案。
13.A
【解析】依据题干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北朝时期,鲜卑族机那里了北魏,孝文帝迁都以洛阳,学习汉族,采取一系列的汉化措施,加强了与汉族的民族融合,慕容鲜卑便从历史上“消失”,只留下“慕容”一词作为一个姓氏而存在,说明此时期民族交融加强,A符合题意;BCD三项的内容与题干的材料内容无关,排除;故选A。
14.B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封建国家分裂,政权交替频繁;北方战乱频繁,民族融合加强;南方相对稳定江南经济发展;科技发展,佛教盛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的历史特征是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B正确;A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与题意无关,可排除;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是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可排除;D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是夏商周时期的阶段特征,可排除。故选B。
15.D
【解析】根据材料,《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有关花木兰所属民族,大多认为是鲜卑族,理由是诗作显示出的尚武精神及兵制更契合少数民族,也有一些学者提出异议,因为木兰代父从军体现了对国家忠义、对父母孝道的汉族儒家观念,这种分歧表明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族交融已深入到民族文化的层次,D 项正确;题干分歧不能体现北方民族与汉族的差异仍然较大,隔阂逐渐加强,排除AC项;“已经全部汉化”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故选D项。
16.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前秦出兵伐晋,于淝水(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交战,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实则仅二十多万)前秦军。淝水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拥有绝对优势的前秦败给了东晋,国家也因此衰败,北方各民族纷纷脱离了前秦的统治,分裂为后秦和后燕为主的几个政权。而东晋则趁此北伐,把边界线推进到了黄河南部。C项正确;八王之乱造成巨大社会危害,最终导致了西晋的迅速灭亡,排除A项;前秦皇帝苻坚励精图治使前秦实力迅速增强,很快统一了北方广大地区,排除B项;439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排除D项。故选C项。
17.D
【解析】北魏新都洛阳城的设计吸纳了中原传统文化,采用平城和建康城的样式,说明该设计体现的时代特征是民族交融,北魏孝文帝顺应当时北方民族交融的趋势,进行改革,他迁都洛阳,推行汉化政策,有利于民族交往,D正确,ABC排除。故选D。
18.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的北魏政权进行了孝文帝改革,推行汉化政策,学习汉族先进文化,而汉族也在学习胡人的文化,这是民族交融的体现,C项正确;这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A项排除;不仅加速了少数民族汉化(封建化)的进程,也有利于汉族向少数民族学习,BD项排除。故选C选。
19.D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他进一步推进汉化措施,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并结合所学可知,北魏是由少数民族鲜卑族拓跋氏建立起来的政权,为巩固统治,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北魏孝文帝实行汉化改革,题干信息就是北魏孝文帝改革中要求官员说汉话的内容。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
20.C
【解析】根据材料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于494年力排众议迁都洛阳,然后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进行改革:用汉语、穿汉服、改汉姓、与汉人贵族联姻等。图中人物身穿汉服,佐证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的穿汉服。C项正确;而图片不能反映迁都城、说汉语、联汉姻等措施,排除ABD项。故选C项。
21.C
【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汉人的饮食融入了胡人的饮食,体现了此时期汉族和少数民族的相互融合和影响,故选C;丝绸之路的开通是汉武帝时期,A错误;BD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22.B
【解析】材料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推动学汉话、穿汉服、改汉姓、通汉婚等改革措施,这些措施有利于推动鲜卑族的汉化和社会进步,促进民族融合,故选B;材料所述措施增强了北魏实力,促进了北方的统一,故排除A;材料所述措施虽然淡化了“胡”“汉”观念,但并不能彻底消除民族隔阂,“彻底”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C;北魏孝文帝改革虽然遭到了鲜卑贵族的反对,但在孝文帝的坚决推行下取得了巨大成效,故排除D。
23.B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纷纷建立政权,然而从史书上看,这些少数民族政权的建立者多强调自己是炎黄子孙或是大禹、汉室之后,说明当时各民族政权在心理上认同华夏文明,方面通过对其祖先的追述表明自己的正统地位,另一方面也在这个过程中促进了本民族对华夏民族心理的认同,B项正确;ACD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故选B项。
24. 前秦 淝水之战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晋灭亡后,北方进入“十六国”时期,氐族苻坚建立的前秦任用汉人王猛为相,逐渐强盛,统一了黄河流域。前秦与南方的东晋形成对峙局面。383年的淝水之战中,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
25.(1)奖励军功;法家;通过商鞅变法,秦国国力大大增强,军队战斗力提高,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2)孝文帝;改汉姓;促进了民族交融,学习了汉族的文化,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3)改革要顺应潮流,改革要得到统治者的支持等。(言之有理即可)
【分析】(1)
根据材料一 “从商鞅变法到秦始皇即位前的109年间,秦军同六国共交战65次,全胜58次,未获全胜或互有胜负3次,失败4次。”可得出,秦军战斗力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情况与商鞅变法的奖励军功有直接的联系。商鞅的主张体现了法家学派的思想,通过商鞅变法,秦国国力大大增强,军队战斗力提高,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2)
根据材料二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宣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授: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可得出,材料二中“魏主”指北魏孝文帝,体现了改汉姓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学习了汉族的文化,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3)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要想取得成功需要顺应潮流,改革要得到统治者的支持等。(言之有理即可)
26.(1)少数民族学会了汉族的农业生产技术;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流(或者民族融合);促进了少数民族自身的发展;有时也加剧了民族之间的矛盾;对中原地区的农业生产有破坏也有发展。
(2)孝文帝;汉化。
(3)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实力。
【分析】(1)
根据材料一“西晋时,内迁的少数民族学会了汉族的农业生产技术”可得出,少数民族学会了汉族的农业生产技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少数民族内迁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流(或者民族融合);促进了少数民族自身的发展;有时也加剧了民族之间的矛盾;对中原地区的农业生产有破坏也有发展。
(2)
根据材料二“他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可得出,材料二中的“他”是孝文帝,他推行语言、服装、姓氏、联姻改革措施直接目的是汉化。
(3)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时期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实力。
27.(1) ② ④ ③
(2)统一全国的政权:西汉;东汉;西晋。少数民族政权:北魏
(3)北魏孝文帝改革,影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促进了民族交融,促进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
【解析】(1)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纸上谈兵与战国时期的秦赵长平之战有关,草船借箭与东汉末年赤壁之战有关,草木皆兵与东晋、前秦之间的淝水之战有关。据此填写相关序号。
(2)依据所学知识,在年代尺显示的政权中统一过全国的政权,先后有西汉、东汉、西晋。北魏是由少数民族鲜卑族建立的政权,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曾统一了北方。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鲜卑文化主动汉化”的事件是北魏孝文帝改革,改革大力推行汉化政策,如说汉话、改汉姓、穿汉服、与汉族贵族联姻、采用汉人制度等等。这一事件的影响是增强了北魏实力,促进了北方民族交融,也促进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
28.(1)政权:东晋;
特征: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2)变化:由落后变富裕。(要体现变化)
(3)原因:北方人口南迁,带去了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江南地区战乱少;人民的辛勤劳动,南方自然环境比较优越等(任答一点,意思相近即可);
影响:为后来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4)举措:迁都洛阳。
【分析】(1)
政权:由所学知识可知,316年,内迁的匈奴人灭掉西晋。随后,镇守长江下游的皇族司马睿于317年重建晋王朝,以建康为都城,史称东晋;
特征:由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可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是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2)
变化:由材料“(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泽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江南之国为盛矣。……地旷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可得出,江南地区从西汉到南朝由落后变富裕。
(3)
原因:由材料“东汉末年,由于北方战乱不断,人民纷纷南迁,据记载,关中的人民移居到荆州的有10万多家……307年到5世纪中期,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陆续南下到巴蜀和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就有70多万人”“以前江南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而此时则有稻、麦黍、栗、菽、麻以及其他各种杂谷,这些作物许多来自北方,在种植上可与水稻交相进行,这就大大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和亩产量”得出,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包括:江南地区战乱少,北方人口南迁,带去了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大量劳动力;由所学知识可知,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人民的辛勤劳动等;
影响:由所学知识可知,南方经济的发展为后来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4)
举措:由材料“北魏孝文帝曾说:‘国家兴自北土,狱居平城,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河洛(今洛阳一带)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得出,材料反映了孝文帝迁都洛阳。
29.(1)①吴;②东晋。
(2)北魏孝文帝改革;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至少写出2点)
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3)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农业和手工业发达;
北人南迁,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时代特征:政权分立和民族交融。
【分析】(1)
220年,曹丕称帝,定城洛阳,魏国建立;221年,刘备称帝,定城成都,蜀国建立;222年,孙权称王,定城建业(南京),229年,孙权称帝,吴国建立,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①是吴;西晋灭亡后是②东晋。
(2)
从材料中的改用汉姓等内容可得出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结合图片中的内容可得出主要有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根据所学可得出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3)
根据“江南之为国盛。……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会土(会稽郡)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得出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农业和手工业发达;根据所学可得出原因是北人南迁,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时代特征:结合所学可得出是政权分立和民族交融。
30.(1)三国时期。赤壁之战。孙权建立吴国。
(2)原因:北民南迁。趋势:由北向南扩展。影响:为隋唐以后整个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3) 北魏孝文帝改革。鲜卑族。汉语。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4)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分析】(1)
根据材料“魏国、蜀国、吴国”可知,材料一反映了三国时期的形势图。208年,孙权和刘备联合对抗曹操在赤壁进行大战,刘备采用了诸葛亮的建议,联合江东的孙权,孙刘联军用火攻的办法,以少胜多,大败曹军。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赤壁之战后,曹操退守黄河流域一带,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势力得到巩固,刘备乘机占领湖北、湖南的大部分地区,又向西进占四川。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221年, 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229年,孙权称帝,吴国建立,定都建业。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
(2)
据材料二“汉末北方流民进入江南,与南方土著和山越人一起,在孙吴统治时期已使江南得到初步开发。西晋末至南朝初大规模的移民浪潮,使得南方得到进一步开发……”归纳可知,这一时期江南地区开发的主要原因北民南迁。根据材料它标志着我国古代经济区域发生重大变化,由北向南扩展,为隋唐以后整个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可知,材料认为,“我国古代经济区域发生重大变化”的趋势是由北向南扩展;影响是为隋唐以后整个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3)
根据材料“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如此渐习,风化可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和历史上北魏孝文帝改革有关。材料中“北语”是指鲜卑族的语言。“正音”指的是汉语。结合所学可知,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4)
综上所述,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可知,这一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是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31.(1)商鞅变法;措施是:“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
(2)孝文帝;洛阳。
(3)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采用两汉、曹魏的官制、法律等。
(4)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进了北魏实力。
【分析】(1)
战国时期,秦孝公为了增强秦国的实力,在争雄战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公元前356年,秦国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进行变法。根据材料“孝公用商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指的是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由材料“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体现了商鞅变法中有利于国强民富的改革措施。
(2)
“魏主”是北魏孝文帝,他把北魏的首都由平城迁到洛阳。
(3)
北魏孝文帝改革,大力移风易俗,推动汉化改革,如:讲汉语、改汉姓、通汉婚和采用汉制等。
(4)
北魏孝文帝改革,有利于北方经济的额恢复和发展,促进了北方各族的进步,加快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32.(1)原因:“大一统”政治格局;派遣张骞通(出使)西域。
(2)政权:西晋;历史现象: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3)北魏孝文帝或孝文帝;措施:说汉语、穿汉服、通汉婚(鼓励与汉人联姻)、习汉礼、改汉姓、改变户籍(任答3点即可)。
【解析】(1)依据材料一的“汉‘大一统’政治格局为中国古代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有利的政治、文化环境和广阔的地理空间”可知,材料一认为西汉民族交融的原因是:“大一统”政治格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派遣张骞通西域,促进了华夏族与西北地区民族的交往与交融。
(2)依据材料二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的图片是“西晋内迁少数民族分布图”,图中画“▲”处的政权名称是西晋;“西晋内迁少数民族分布图”反映了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的历史现象。
(3)依据材料三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主”是北魏孝文帝;“光宅中原”指的是迁都洛阳。孝文帝迁都洛阳后采取的改革措施有:说汉语、穿汉服、通汉婚、习汉礼、改汉姓、改变户籍等。
33.(1)创办私学有教无类
(2)郡县制小篆
(3)改用汉姓、推行汉族的官制和律令(或“改汉姓、用汉制”)双向融合(“相互学习、相互交融”等意思相近即可)
(4)重要历史人物影响历史发展进程、历史发展进程必然涌现重要人物。
【解析】(1)
根据所学和材料一“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第一声……是开始传播贵族学到民间的第一人”可知,孔子创办私学“传播贵族学到民间”,这体现孔子的有教无类主张。
(2)
根据所学和材料二“皇帝的政令,……直达于郡、县、乡、亭、里”可知,这体现的是郡县制的地方行政机构,推行的文字是小篆。
(3)
根据所学和材料三“孝文帝下诏改用汉姓……推行汉族的官制和律令”可知,这体现的措施是,改用汉姓、推行汉族的官制和律令;根据所学和材料三“旨在学习吸取汉民族的先进文化;同时,胡食、胡床、畜牧选种等草原文化因子也逐渐融入汉族人民的生活中”可知,这体现的特点是,双向融合。
(4)
根据所学和材料可知,重要人物与历史发展进程的关系是,重要历史人物影响历史发展进程,历史发展进程必然涌现重要人物。
34.(1)新现象:铁制工具和牛耕的出现。
(2)措施: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影响:使秦国的国力大增,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为以后秦统一奠定了基础。
(3)历史事件名称:北魏孝文帝改革。特点:实行汉化。影响: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4)改革要顺应历史潮流,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等。(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1)
据材料一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的新现象是铁制工具和牛耕的出现。春秋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法”中鼓励农民积极生产的措施是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增,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为以后秦统一奠定了基础。
(3)
据材料三“迁都后,孝文帝下诏改用汉姓,改穿汉服,改说汉话,推行汉族的官制和律令。于是胡食、胡床、高牧选种等草原文化因此也逐渐融入汉族人民的生活中”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历史事件的名称是北魏孝文帝改革,孝文帝改革的特点是实行汉化。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4)
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改革要顺应历史潮流,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等。
35.(1)以商贸为主,丝绸品在通商中占很大程度的单向性。
(2)北魏孝文帝改革。 客观上促进北方经济发展,推动北方民族大融合。
(3)举例:张骞通西域。
(4)要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共同繁荣。
【解析】(1)
根据材料“中国的丝织品源源不断地从长安运出,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到达中亚、南亚和西亚,再转运到大秦,形成了著名的丝绸之路”可知,东西方交往的特点是以商贸为主,丝绸品在通商中占很大比重,由材料“从长安运出,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到达中亚、南亚和西亚”可知,东西方交往以陆路为主,由材料“中国的凿井、冶铁等技术传到西方,中亚的葡萄、黄瓜、胡萝卜、大蒜等农作物,罗马的毛织品、玻璃等手工艺品和杂技,以及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可知,东西方交往具有双向性。
(2)
根据材料二中“魏主下诏”指的是我国古代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客观上促进北方经济发展,加速封建化进程,推动北方民族大融合。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关于与少数民族,可以列举张骞通西域、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入藏等。
(4)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我们要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共同繁荣。
36.(1)大大加强了中原地区与周边民族的联系,促进了民族融合。
(2)张骞通西域;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基础
(3)孝文帝;改穿汉服、学说汉语、改汉姓、与汉族人通婚
(4)战争、使者往来、改革
【分析】(1)
根据“大大加强了中原地区与周边民族的联系,促进了民族融合。”得出大大加强了中原地区与周边民族的联系,促进了民族融合。
(2)
根据图片可得出是张骞通西域;为了联络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张骞通西域的路线是长安出发—河西走廊—西域—中亚—西亚—最远到达欧洲。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促进了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
(3)
根据“北魏”“迁都”可得出是孝文帝;4世纪后期,鲜卑族建立了北魏政权;439年统一北方。之后北魏孝文帝进行改革,目的是要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主要有迁都洛阳(494年),改说汉语,改穿汉服,改用汉姓等;北魏孝文帝改革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4)
综合以上几个问题的内容可得出主要有战争、使者往来、改革等。
37.(1)分封制: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
(2)结束了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使人民生产创造了安定的环境;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
(3)罢黜百家,尊崇儒术:使儒家学说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4)北魏孝文帝: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或改穿汉服):促进了民族交融。
【分析】(1)
根据“共有天下,共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可得出是分封制;根据“夫举无他,唯善所在,亲疏一也。”并结合所学可得出分封制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
(2)
根据“秦王朝推行了许多消除分裂因素的措施,加强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为我国长期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得出结束了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使人民生产创造了安定的环境;根据所学可得出在经济方面他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
(3)根据所学,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
(4)
根据“魏书·献文六王列传”可得出是北魏孝文帝;根据“昨望见妇女之服,仍为夹领小袖(少数民族旧俗)。……卿何为而违前诏?”得出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或改穿汉服);根据所学可得出促进了民族交融。
38.(1)商鞅变法
(2)分封制 郡县制
(3)推恩令 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北击匈奴
(4)北魏孝文帝改革
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解析】(1)依据材料一的“在秦孝公的主持下,秦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成就了之后的统一大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的改革指的是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在在秦孝公的主持下,商鞅变法开始。
(2)从材料二中的“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诸侯”可以看出,秦始皇认为春秋战国以来,天下战争不断的根源在于西周实行的分封制。为了巩固统治,秦始皇实行了郡县制,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为了解决材料二所反映的历史问题实施推恩令。为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接受主父偃建议,实行“推恩令”。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在思想上,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推行儒学教育。在军事上,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
(4)依据材料四的“要求鲜卑贵族说汉话,改为汉族姓氏,穿汉服,与汉族能婚,采用汉族的官制,学习汉族礼法,尊崇孔子等。”可知材料四叙述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39.(1)措施:在北方,秦击退了游牧民族匈奴的进攻;在原有北方诸侯国旧长城的基础上,修筑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措施:汉武帝任用卫青、霍去病为将,击败匈奴;开通丝绸之路;加强对东南沿海和西南少数民族的管理。作用:大一统国家得以巩固加强。
(2)史实: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推行均田制;迁都洛阳;易服装、说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行汉制、崇儒学。
【分析】(1)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时期,为了安定北边,维护国家的统一,击退了游牧民族匈奴的进攻;在原有北方诸侯国旧长城的基础上,修筑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西汉时期,为了巩固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汉武帝任用卫青、霍去病为将,击败匈奴;开通丝绸之路;加强对东南沿海和西南少数民族的管理。这些措施使大一统的国家得以巩固加强。
(2)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在位时,为了巩固统治,实行了改革。为了便于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实行均田制。规定,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拓跋改为姓元;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
40.(1)春秋时期:卧薪尝胆、温故知新;战国时期:纸上谈兵;东汉时期:投笔从戎 三顾茅庐 ;晋朝时期:草木皆兵、闻鸡起舞(每个时期全部正确才给分,填序号或成语均可)
(2)210年。短暂统一全国的政权:西晋。少数民族政权:北魏
(3)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改汉姓、用汉语、穿汉服、行汉制等任两项符合题意即可影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促进了民族交融,促进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任一点符合题意即可)
【分析】(1)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卧薪尝胆发生在春秋时期吴越之间,温故知新是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言论,因此春秋时期的成语典故有卧薪尝胆和温故知新;赵括,战国时期赵国人,打仗时死搬兵书上的条文,长平之战中,四十多万赵军尽被歼灭,后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就用“纸上谈兵”,因此战国时期的成语有纸上谈兵;东汉班超家境穷困,在官府做抄写工作,曾经掷笔长叹说,大丈夫应当在边疆为国立功,哪能老在笔砚之间讨生活呢!后来把文人从军叫做投笔从戎,三顾茅庐是东汉末年,刘备三次到南阳郡邓县隆中请诸葛亮辅佐的故事,因此,东汉时期的成语有投笔从戎和三顾茅庐 ;草木皆兵出现于东晋与前秦的淝水之战中,闻鸡起舞是东晋时祖逖的故事,因此晋朝时期的成语有草木皆兵、闻鸡起舞(每个时期全部正确才给分,填序号或成语均可)破釜沉舟是秦末秦军与项羽在官渡之战中的典故,揭竿而起是秦末陈胜吴广领导农民起义中的典故。
(2)
依据所学可知,在使用公元纪年时,计算涉及跨公元前后的时间,与单纯的计算公元前或公元后的时间有所不同,即必须在计算出的时间总数上减去一年,如计算西汉建立公元前202年到西汉灭亡公元9年之间有多少年,正确的计算是202+9-1=210年,可以把这种算法归纳成一个简单公式“前后相加再减一”,这里之所以要减出一年是因为公元纪年不设公元0年,不能按照数学上的正负数的概念来计算跨公元前后的时间。因此,西汉存在了210年。依据年代尺可知,短暂统一全国的政权是西晋。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北魏是由北方少数民族鲜卑族建立的。
(3)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鲜卑文化主动汉化”的措施有改汉姓、用汉语、穿汉服、行汉制等任两项符合题意即可。北魏孝文帝改革增强了北魏的实力,促进了民族交融,促进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任一点符合题意即可)。
41.(1)张骞通西域;从长安出发,穿过河西走廊,经过西域运往中亚、西亚,再转运到更远的欧洲。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2)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3)北魏孝文帝改鲜卑姓为汉姓;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4)北方游牧民族内迁促进了鲜卑族汉化(孝文帝改革)
(5)中外交流的加强、各民族的交融
【解析】(1)
根据材料一“自从张骞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后……商人们载着汉朝的丝绸等货物,从长安出发,……再转运到更远的欧洲;又把西域的物产和奇珍异宝运到中原。”结合所学知识,张骞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基础。根据材料一“……从长安出发,穿过河西走廊,经过西域运往中亚、西亚,再转运到更远的欧洲;”可得出丝绸之路的路线:从长安出发,穿过河西走廊,经过西域运往中亚、西亚,再转运到更远的欧洲。根据所学智慧树,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2)
根据材料二“ 原来生活在西北的氐族和羌族,由西向东迁入陕西关中;分布在蒙古草原上的匈奴族和羯族,由北向南迁到山西一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反映的是北方游牧民族内迁。
(3)
根据材料“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宜改姓元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反映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魏主”是北魏孝文帝。“宜改姓元氏”是改鲜卑姓为汉姓。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4)
根据所学知识,材料二是北方游牧民族内迁,材料三是北魏孝文帝改革,北方游牧民族内迁促进了孝文帝改革。
(5)
根据以上材料反映的丝绸之路、北魏孝文帝改革,说明中国古代中外交流的加强、各民族的交融的历史潮流。
42.(1)分封制;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任意一点)。
(2)结束了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使人民生产创造了安定的环境(任意一点);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为圆形方孔半两钱。
(3)罢黜百家,尊崇儒术;适应经济发展和国力强大的需要(巩固统一的需要);使儒家学说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4)北魏孝文帝;以汉服代替鲜卑服;促进了民族交融。
【解析】(1)
根据材料一“昔武王克商,共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夫举无他,唯善所在,亲疏一也”,意思是从前武王战胜商朝,广有天下,他的兄弟领有封国的十五人,姬姓领有封国的四十人,都是举拔自己的亲属,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初年,周王为了巩固政治形势,巩固疆土,根据血缘关系的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确立分封制。因此武王对地方的统治采取了分封制;这项措施在当时的作用是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
(2)
根据材料二,由“‘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人民可以有一个比较安定的环境从事生产”,可知秦统一的意义是结束了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使人民生产创造了安定的环境。秦朝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对我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统一了全国度量衡、货币、文字,促进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因此秦王朝在经济上“消除分裂因素的措施”,如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为圆形方孔半两钱。
(3)
根据材料三“汉武帝时期,经济发展和国力强大要求思想上的统一,儒家思想正好适合此时的要求,于是孔子成为了被神化的‘圣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因此孔子被“神化”与汉武帝采取的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的措施有关;汉武帝要实施此项措施,是因为适应经济发展和国力强大的需要;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的影响,使儒家学说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4)
根据材料四“昨望见妇女之服,仍为夹领小袖(少数民族旧俗)。……卿何为而违前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统一后,为了学习和接受汉文化,更好的统治中原广大地区,北魏孝文帝把都城从平成迁到了洛阳,实施一系列汉化措施,进行改革,如禁止穿鲜卑族服装,改穿汉人的服装;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等。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可知材料中的“帝”是北魏孝文帝;“前诏”中关于服装的要求是以汉服代替鲜卑服;他的改革措施的意义,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