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9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1.(2022·湖南永州·七年级期末)北魏是下列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
A.鲜卑 B.匈奴 C.氐族 D.羯族
2.(2022·湖南长沙·七年级期末)383年,苻坚企图灭亡东晋的战役是
A.赤壁之战 B.官渡之战
C.淝水之战 D.巨鹿之战
3.(2022·湖南湘西·七年级期末)小芳同学在复习“淝水之战”时整理了下面一组材料,其中与其复习无关的是( )
A.投鞭断流 B.前秦 C.东晋 D.曹操
4.(2022·湖南郴州·七年级期末)东汉末年以来,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断内迁。下列民族中,曾经统一黄河流域的有
①匈奴②鲜卑③氐④羯⑤羌
A.①② B.②③ C.③⑤ D.④⑤
5.(2022·湖南永州·七年级期末)成语“草木皆兵”、“风声鹤唳”涉及的著名战役是( )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巨鹿之战 D.淝水之战
6.(2022·湖南永州·七年级期末)“说汉话、穿汉服、改汉姓、与汉联姻、学汉礼法。”这些关键词与哪一事件有关(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北魏孝文帝改革 D.管仲改革
7.(2022·湖南长沙·七年级期末)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公元383年,这流亡政府的弱势军队出人意外地打败了前秦领袖苻坚所统率的绝对优势的北方联军。”这个“流亡政府”是指
A.东汉 B.东周 C.东晋 D.西晋
8.(2022·湖南益阳·七年级期末)十六国北朝时期,曾经统一黄河流域的政权有
A.前秦和北魏 B.前秦和东晋 C.北魏和吴国 D.曹魏和东晋
9.(2022·湖南邵阳·七年级期末)研究发现,南北朝时期,鲜卑族慕容部从辽西主动迁到中原地区。后来,慕容鲜卑便从历史上“消失”,只留下“慕容”一词作为一个姓氏而存在。这一现象表明南北朝时期( )
A.民族交融加强 B.南北发展平衡 C.经济破坏严重 D.文学艺术繁荣
10.(2022·湖南长沙·七年级期末)以下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示意图,其中“A”是( )
A.曹魏 B.前秦 C.后魏 D.北魏
11.(2022·湖南岳阳·七年级期末)下图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哪一历史时期的政权更迭( )
A.夏商周时期 B.秦汉时期
C.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D.春秋战国时期
12.(2022·湖南湘西·七年级期末)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在政治制度、经济文化和民族心理等方面出现了民族大交融。下列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成果的是:①北朝实行君主专制制度②胡乐、胡舞受到汉族人民喜爱③“胡”“汉”观念日渐强烈④汉语成为北方的通用语言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3.(2022·湖南娄底·七年级期末)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等措施的推行,顺应了民族大交融的趋势,促进了北方民族交融的进程。材料评价的是( )
A.商鞅变法 B.北魏孝文帝改革
C.唐太宗的民族政策 D.元朝的行省制度
14.(2022·湖南永州·七年级期末)某同学查阅了有关“赤壁之战”、“三国鼎立”、“人口南迁”、“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些历史资料进行主题探究,他探究的主题是魏晋时期
A.统一国家的建立 B.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民族关系的发展
15.(2022·湖南岳阳·七年级期末)北魏孝文帝改革中有易服装、讲汉话、改汉姓、通婚姻等内容。这些内容的直接目的( )
A.打击旧贵族 B.发展畜牧业
C.实现移风易俗 D.加强中央集权
16.(2022·湖南·衡阳市第十五中学七年级期末)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中,最有利于吸收先进文化的是( )
A.采用汉制汉礼 B.使用汉姓 C.与汉族联姻 D.迁都洛阳
17.(2022·湖南怀化·七年级期末)与右图所包含的信息相关的是( )
①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②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③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措施④藩镇割据局面的出现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8.(2022·湖南株洲·七年级期末)扫一扫某历史词条二维码,结果出现“迁都洛阳、汉化政策、民族融合”等内容,这一历史词条应是
A.周王平迁都洛邑
B.楚庄王问鼎中原
C.北魏孝文帝改革
D.汉初期文景之治
19.(2022·湖南株洲·七年级期末)丝绸之路不仅仅是交通路线,也是思想、文化等多方面进行碰撞与交流的途径,服饰文化在交流中发生了变异。变异服饰,往往也是古代社会制度和生活习俗变迁的一个标志。其统治措施有主动“变异服饰”内容的帝王是
A.秦始皇 B.汉高祖 C.北魏孝文帝 D.隋文帝
20.(2022·湖南娄底·七年级期末)魏晋南北朝时期,本是胡人喜食的乳酪,成为北方汉人广泛流行的副食,原是羌人的羌煮,也有不少人喜欢。这反映出当时( )
A.丝绸之路始通 B.北方经济发达 C.民族交融加强 D.南北政权分立
21.(2022·湖南益阳·七年级期末)下列诗句能反映民族交融的古诗是( )
A.“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 B.“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C.“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D.“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22.(2022·湖南长沙·七年级期末)春秋时,一些诸侯国开始设置县、郡管理地方,战国时商鞅在秦国确立县制;十六国时期,大量胡物胡俗在中原推广,北魏孝文帝推行全面汉化政策。这主要表明两位历史人物的活动
A.顺应了当时的时代潮流 B.得到统治阶级的支持
C.符合当时人民的利益 D.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23.(2022·湖南永州·七年级期末)下面两幅艺术作品可以共同用来研究我国古代( )
A.鲜卑农业发展 B.对外文化交流 C.民族交融状况 D.汉族音乐成就
24.(2022·湖南株洲·七年级期末)这位皇帝即位后,推行汉化措施,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这位皇帝是( )
A.司马睿 B.符坚 C.孝文帝 D.司马懿
25.(2022·湖南株洲·七年级期末)“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巨鹿之战②官渡之战③牧野之战④淝水之战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③②①④ D.①③④②
26.(2022·湖南湘潭·七年级期末)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特点是 ( )
A.封建制度建立和初步发展 B.封建经济继续发展
C.政权分裂和民族融合 D.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
27.(2022·湖南岳阳·七年级期末)历史图片的解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能力,下列图片突出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北方统一
B.民族交融
C.中外交流
D.文化昌盛
28.(2022·湖南邵阳·七年级期末)战争是贯穿中国古代史的一条重要线索。根据以下图示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填写“正确”,否则填“错误”。
(1)公元前1046年的改朝换代是指汤灭复,建立商朝。
(2)春秋时期诸侯争霸中产生的第一个霸主是齐桓公。
(3)公元前230~221年统一战争的胜利离不开商鞅变法打下的基础。
(4)公元200年的官渡之战,袁绍采取声东击西、各个击破的战术大败曹操。
(5)公元208年的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6)公元383年淝水之战中,前秦大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心所向。
(7)古代战争催生成语,如春秋时期的“投鞭断流”、魏晋时期的“卧薪尝胆”。
(8)古代战争的本质、规律、原则及胜负因素对现代军事仍有借鉴意义。
29.(2022·湖南湘潭·七年级期末)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是我国历史上两次著名的改革。
请回答:
(1)这两次改革分别发生在什么历史时期?
(2)这两次改革有何共同目的?
(3)简要谈谈这两次改革的社会影响。
30.(2022·湖南湘西·七年级期末)我国是统一多民族的国家,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大交融时期。请围绕“民族关系”这一话题,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
任务一【解读历史现象】
(1)阅读上面历史现象的描述,概括这一时期民族交融的表现。
任务二【了解历史事件】
(2)民族政权之间的战争客观上促进了民族交融。按要求在下面空白处填写相关内容。
任务三【阐述历史观点】
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写道,“孝文帝明如鲜卑游牧故习,万不足统治中华,又兼自身深受汉化熏染,实对汉文化衷心钦慕,乃努力要将一个塞北游牧的民族,一气呵熟,使其整体的汉化。
(3)请结合具体史实,说明孝文帝是如何使鲜卑族“整体的汉化”的?
任务四【感悟历史规律】
(4)谈谈你对古代民族关系的看法。
31.(2022·湖南邵阳·七年级期末)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出现过多次变法与改革,推动了民族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僭差之度;庶人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前汉书 食货志》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材料二: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人欲反,发吏捕商君……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 商君列传》
(2)根据以上两则材料分析商鞅变法产生了哪些社会影响?
材料三: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
(3)材料三反映的改革是哪一少数民族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的改革?该材料是学习汉族先进文化措施中的哪一项?“魏主”指的是谁?
(4)综合上述三则材料,请你谈谈上述改革和改革家给你的启示?
32.(2022·湖南株洲·七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如表一:
魏主引见朝臣,诏断北语,一从正音……年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固为,当降爵黜官……--《魏书》
如表二:鲜卑改姓情况(部分)
拓跋-元 薄奚-薄 贺拔-何
纥骨-胡 正娄-娄 叱吕-吕
贺鲁-周 屈突-屈 是娄-高
丘敦-丘 解毗-解 屋引-房
车辊-车 丘林-林 辗迟-展
独孤-刘 素黎-黎 费连-费
材料二:如图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物图片。
材料三:李唐一族(注:唐朝是李渊建立的,李渊母亲是独孤氏,鲜卑人。)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张扬;扩展),遂能别创(开创一种新的)空前之世局。
——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的“魏主”是谁?为了革除鲜卑族落后习俗,巩固统治,他采取了哪些汉化措施?
(2)材料二中的两幅图片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导致这种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方地区民族交融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33.(2022·湖南岳阳·七年级期末)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发展的重要阶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替示意图
材料二:北方少数民族墓室壁画《采桑图》和汉族妇女制作蒸馍与烙饼的砖画
材料三:孝文(帝)明知鲜卑游牧故习,万不足统治中华,又兼自身深受汉化熏陶,实行汉文化心欣慕,乃努力要将一个塞北游牧的民族,一气呵熟,使其整体地汉化。
——钱穆《国史大纲》
(1)请分别写出材料一中①②所对应的政权名称。
(2)材料二中的两幅图片说明了什么?
(3)根据材料三,概括孝文帝实行“汉化”的原因。结合所学,你最欣赏他的哪一项汉化措施?欣赏的原因是什么?
(4)据上述材料及所述,请你归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的社会特征。
34.(2022·湖南永州·七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国的商鞅变法,比其他六国的变法更为彻底,取得了国富兵强的结果,而且社会体制也显得更为先进,由它来完成统一是水到渠成的事。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材料二 485年,北魏发布均田令,实行均田制…490年,北魏统治者继续攻革,把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迁都后,用王肃改定官制,一依魏晋南北朝制度。下令服装一依汉制,规定汉语为“正音”。鲜卑语为“北语”,朝廷上有说北语者免官。具体实行上,30岁以下的人,在朝廷上必须用汉语讲话。迁都第三年,统治者下令将鲜卑族的复姓改为音近的单音汉姓,如拓跋氏改为元氏。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二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
(3)谈谈你从上述历史事件中得到的启示。
35.(2022·湖南郴州·七年级期末)改革是社会前进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
——摘编自《汉书 食货志上》
(1)根据材料一,写出“商君”改革的两项措施。“商君”改革和“始皇”“并天下”有什么内在联系
材料二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摘编自《北史》
(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二中的“魏主”是谁 材料二反映了“魏主”改革的哪一项措施 指出“魏主”的改革适应了当时北方的哪一历史趋势
(3)“商君”和“魏主”的改革都取得了成功。请你谈谈一场改革要取得成功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写出两点)
36.(2022·湖南岳阳·七年级期末)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步骤一:走进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1)秦汉时期,中原王朝与匈奴时战时和,请举一例说明。
(2)南北朝时期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试从政治变革与人口迁徙两个方面分析其原因。
步骤二:体验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3)如图再现了“张骞出使西域拜别汉武帝”的情景。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张骞通西域后,西汉政府设置的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是什么?
(4)穿越时空的隧道,你来到了北魏首都洛阳,亲历迁都前后的社会生活与习俗的变化情况,试举一例说明其变化。
步骤三:感悟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5)历史上各民族之间关系的主流是什么?今天,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民族意识?
37.(2022·湖南怀化·七年级期末)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纵观古今中外的历史,可以发现,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为此某校七年级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中国古代改革(变法)”专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下列活动,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 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在东方各国,本已早为推行,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而结果则后来居上,新制度之创建,惟秦为最有功焉。
——马非百《秦集史》
材料二 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资治通鉴》
材料四 就在孝文帝要求本族改穿汉服的同时,胡服却在汉人中流传开来。以致汉族年轻女子”群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
——《飘逝的岁月—中国社会史》
(1)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有利条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商鞅变法得到了秦国哪位君主的大力支持?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商鞅变法中哪项措施最能激励人们“勇于公战”?
(3)据材料三指出孝文帝所采取的哪项改革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孝文帝改革迁都至何处?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孝文帝改革有何积极作用?
(5)当今,我国正处于改革大潮之中,以上对我们今天的改革有什么可借鉴之处?
38.(2022·湖南衡阳·七年级期末)改革和创新同社会的发展进步相伴相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使齐国的经济和军事势力大为提高,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根据教材整理
(1)根据材料一,说出管仲改革有什么作用?
材料二:有军功者,各以率受爵;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史记·商君列传》
(2)根据材料二,写出商鞅变法的三条内容。
材料三:魏主曰:“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年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固为,当降爵黜官。”
——《魏书》
(3)材料三中的“魏主”是谁?此材料涉及他哪一项改革措施?
39.(2022·湖南邵阳·七年级期末)改革与创新促进社会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变法的主要内容有:编制户口;加强刑罚;奖励生产;奖励军功;承认土地私有;推行县制;统一度量衡等。
材料三 北魏孝文帝的文化习俗改革先是从婚俗改革开始的……拓跋贵族与汉族高门建立了广泛的姻亲关系……太和二十年改鲜卑复姓,在把宗族十姓改为汉姓的同时,还特别规定了十姓百世不通婚。
(1)根据材料一回答,代表春秋时期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技术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变法中直接损害了旧贵族的利益是哪一条措施?最有利于维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措施又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的措施?此次改革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通过以上探究,你对改革与创新有何认识?
40.(2022·湖南张家界·七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期年之后,道不拾遺,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材料二
汉化措施 规定
① 鲜卑旧俗被发左衽,妇女冠帽,着夹领小袖短袄,孝文帝下令禁止穿鲜卑服。
② 鲜卑姓氏多是二三字的复姓,孝文帝下令改鲜卑的复姓为近似的单音汉姓,共改变了118个复姓。
③ 孝文帝自己迎娶汉族高门士族卢、崔、郑、王、李之女为后宫妃嫔,又下令五个皇弟分别娶李、郑、卢姓汉人之女为王妃。
④ 规定30岁以下的鲜卑官吏仍说鲜卑语的,一律降爵黜官。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商君治秦”起到了怎样的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二,归纳表格中孝文帝推行的4项汉化措施?
(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孝文帝改革的作用。
(4)从这两次改革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41.(2022·湖南岳阳·七年级期末)改革创新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民族精神,阅读材料,完成下面问题。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司马迁《史记·商鞅列传》
(1)材料一中“卫鞅”指谁?“孝公”指哪国国君?这一理论属哪家学派?
材料二: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口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皆改之。”
帝曰:“……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资治通鉴》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反映的是什么事件 ,其中最有利于汉化的是哪一项措施
(3)这两则材料探究的共同主题是什么 综上内容,谈谈你的认识
42.(2022·湖南长沙·七年级期末)七年级某班同学研究“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问题,结合你所学历史知识,帮他们回答问题。
【步骤一】对峙。
【步骤二】迁徙。
下图:4至6世纪中国境内民族迁移示意图。《晋书》记载:“昔中原丧乱,流寓江左(“江左” 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庶有旋返之期,故许其挟注本郡。”东晋政府允许侨人(“侨人”指窝居南方的北来人口)登记户籍,注明本人的原籍,并给予免除赋役之优待。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步骤三】复苏。
南朝官员陈庆之出使北魏,目睹了洛阳经济、文化兴盛的景象后,感慨地说:“以前以为长江以北都是落后的异族风气,现在才知道……人才济济,难以言传。”
请回答:
(1)制作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步骤一】中是某同学作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 期”的年代尺,请帮助他完善,并指出该时期阶段特征。
①从A(战役名称)、B(民族名)、C(政权名)、D(城市名)、E(时期名)五项中选答二项:
②阶段特征:
(2)依据【步骤二】中的图示和材料,指出南方统治者面对大规模民族迁移所采取的措施及其影响。
(3)【步骤三】中洛阳的繁荣与北魏的哪个皇帝的改革有关?他采取了哪些汉化措施?
43.(2022·湖南永州·七年级期末)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文化、制度、思想等方面闪耀着光芒。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之一,有一部分应该归功于他们的文字。
——摘编自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二 太和十八年十二月壬寅,革衣服之制。太和十九年六月己亥,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九月庚午,六宫及文武尽迁洛阳。
——摘编自《魏书·高祖纪下》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事件?材料二中反映了这一事件的哪些内容?
(3)根据材料二,谈一谈这次改革对今天的改革有那些重要的启示?(归纳两点即可)
44.(2022·湖南永州·七年级期末)民族大融合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两大显著特征之一,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大融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主要有哪些?
(2)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在社会生活方面凝结下来的成果非常突出,请举出其中最为生动的两个事例。
(3)魏晋南北朝时期另一大显著特征是什么?
(4)你从孝文帝身上学到了什么?
45.(2022·湖南娄底·七年级期末)改革和创新是一种普遍的历史现象。它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观察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
铸造农具示意图 山西出土的“牛尊”
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
--《汉书 食货志》
材料三孝文帝召见群臣,说:“现在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 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者,就要被降职和罢官。”
(1)根据材料一回答代表当时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两项重要技术分别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归纳“商君”改革的两项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是如何为“始皇”“并天下”奠定基础的?
(3)材料三中孝文帝提出了什么具体的改革措施?这次改革在历史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综上所述,以上这些历史事件有什么共同的作用?
46.(2022·湖南怀化·七年级期末)民族融合是指几个或多个民族在共同的经济基础和思想基础上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民族之间差别逐渐缩小,甚至形成一个从来没有的新民族。民族融合的方式有多种,探究下列民族融合的方式,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进入阶级社会后民族融合的初步发展时期,诸侯国间频繁的兼并战争,大大加强了中原地区与周边民族的联系,促进了民族融合。
——百度百科“民族融合”
材料二:公元前138年,他奉命出使西域,途中被匈奴扣留十余年,始终不忘使命……他后来回到汉朝,使汉朝了解到西域的具体情况。
——改编自部编版七年级历史教材上册
材料三: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趋向示意图:
材料四:公元490年,孝文帝亲政。他义无反顾地将都城由平城迁往洛阳。接着就推出改官制、禁胡服、学汉语、通婚姻、改姓氏等一系列全面改革举措。文帝的改革成功促进 “胡汉融合”的任务,成为顺应北方民族大融合的历史潮流的杰出代表。
——华东师大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促进民族融合的方式是什么?
(2)材料二描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产生了怎样的历史作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人口自北向南迁徙的重要意义?
(4)材料四中的孝文帝是哪个政权的政治家、改革家?据材料四,分析孝文帝实施这些措施所产生的历史作用?
(5)综合以上问题的探究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概括出促进民族融合的方式有哪些?
47.(2022·湖南长沙·七年级期末)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就其深度、广度、影响,两者可媲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鞅很清楚秦国羸弱的根源在哪里,简单地说是三个“低下”,一个“落后”。三个“低下”,一是生产力低下,二是行政效率低下,三是军队战斗力低下。一个“落后”是生产关系落后。要改革的话,肯定要从这四方面下重手。
——摘自《“商鞅变法”精神实质的再思考》
材料二: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柢(树根),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国之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其于制度,亦多所厘定。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材料三:北魏在中原建立以后,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即如何处理这一广大地区的民族关系,其中包含如何对待汉族的先进生产方式、汉族的文化问题。是继续保存拓跋氏旧的社会制度和旧有的文化习惯,还是捐弃旧俗,接受先进的文化,在新的历史环境中获得新生,北魏统治者必须作出抉择。
——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商鞅为了解决“生产力低下”和“军队战斗力低下”采取了什么措施?改革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判断,孝文帝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孝文帝成功处理好“最大问题”具有哪些作用?
(4)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对改革有何认识?
48.(2022·湖南怀化·七年级期末)改革是一种普遍的历史现象,回眸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可以深化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
材料一:(公元前338年)孝公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意思是大臣的权势过重,国家危险;左右的人太亲近,国君危险。)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
——《战国策:秦策一》
材料二:5世纪末,中原地区农亚经济已较发达,成为北魏主要产基地。而平城地区屡受灾荒,粮食供应常发生危机。随着北魏在中原的开拓,平城已不适合于控制整个北方地区。加上平城的保守努力强大,北魏社会的发展受到了制约。迁都后,孝文帝下诏改用汉姓,改穿汉服,改说汉语,推行汉族的官制和律令。于是,胡食、胡床、畜牧选种等草原文化因子也逐渐融入汉族人民的生活中。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1)材料一中,和惠王说话的“人”在当时最可能代表什么阶层?从这段话看,“人”对商鞅变法是什么看法?结合商鞅变法的具体内容简述理由。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迁都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特点。
(3)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都是历史上成功的改革。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改革成功必须具备哪些要素?
参考答案:
1.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北魏政权的建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鲜卑族是我国古代一支北方的少数民族。鲜卑拓跋氏原来生活在大兴安岭北段,东汉末年向南迁移,逐渐成为北方的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4世纪后期,拓跋珪在各部酋长的拥戴下,建立魏国,史称北魏。公元439年,魏灭北凉,统一了北方。BCD和北魏无关,不符合题意。故选A。
2.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383年,苻坚企图灭亡东晋统一中国,东晋以8万精兵应战,在淝水与前秦军前锋隔岸对峙,所以此战是淝水之战,C项正确;赤壁之战是208年曹操与孙刘联军之间的战役,排除A项;官渡之战是200年曹操与袁绍之间的战役,排除B项;巨鹿之战是公元前207年项羽打败秦军主力的战役,排除D项。故选C项。
3.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曹操是东汉末年政治家,不是东晋十六国时期人,D项符合题意;在东晋十六国时期,前秦、东晋发生“淝水之战”,产生了投鞭断流的成语,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
4.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4世纪后期,氐族人建立的前秦逐渐强大并统一黄河流域;439年,鲜卑人建立的北魏逐渐强大并统一了黄河流域。据此可知,②③符合题意,B项正确;东汉末年以来,匈奴、羯、羌并未统一黄河流域,①④⑤不符合题意,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
5.D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383年,前秦王苻坚征集了八十多万兵力,打算一举灭亡东晋.但由于骄傲自大,指挥失误再加上秦军中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斗士不愿为前秦卖命导致前秦大军被东晋军队8万人在淝水之战中打败。“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等成语典故都出自这次战役,故D项正确;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排除A项;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排除B项;巨鹿之战,是秦末大起义中,项羽率领数万楚军,同秦名将章邯、王离所率四十万秦军主力在巨鹿进行的一场重大决战性战役,排除C项。故选D项。
6.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北魏孝文帝于494年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并采取了一系列汉化政策,如,改官制、穿汉服、学汉语、改汉姓、与汉族贵族通婚,学汉礼等,C项正确;禅让制是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排除A项;分封制是地方管理制度,排除B项;管仲改革的内容是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等,排除D项。故选C项。
7.C
【解析】分析题文的“公元383年,打败了前秦领袖苻坚所统率的绝对优势的北方联军。”可知这场战役是淝水之战。淝水之战中,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稳定了东晋在南方的统治,C项正确;ABD项在公元383年之前已经灭亡,排除ABD项。故选C项。
8.A
【解析】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六国北朝时期,曾经统一黄河流域的政权有前秦和北魏。4世纪后期,氐族人建立了前秦政权。前秦王苻坚重用汉人王猛为丞相,励精图治,前秦迅速强大起来,消灭了北方的其他割据政权,统一了黄河流域。4世纪后期,游牧在阴山地区的鲜卑族拓跋部迅速崛起,建立北魏。439年,北魏统一北方黄河流域,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后来北魏分裂,北方先后出现东魏、西魏和北齐、北周四个王朝,北魏和四个王朝统称为北朝,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9.A
【解析】依据题干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北朝时期,鲜卑族机那里了北魏,孝文帝迁都以洛阳,学习汉族,采取一系列的汉化措施,加强了与汉族的民族融合,慕容鲜卑便从历史上“消失”,只留下“慕容”一词作为一个姓氏而存在,说明此时期民族交融加强,A符合题意;BCD三项的内容与题干的材料内容无关,排除;故选A。
10.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先后出现了三国鼎立、西晋的短暂统一及其之后出现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鲜卑族建立的北魏逐渐强大起来。439年,北魏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的分裂割据的局面。南北朝长期的分裂割据时期,呈现政权并立的特点,这一时期各民族出现了交往、交流和交融,出现了民族融合的特点,D项正确;曹魏是三国时期的,排除A项;前秦是十六国中最强大的国家,排除B项;后魏也是北魏,一般称北魏,排除C项。故选D。
11.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图片反映的是中国古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东汉灭亡后出现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后来司马炎废掉魏国皇帝,建立西晋,280年西晋灭亡,统一全国。西晋灭亡后,司马睿在南方建立东晋,北方进入十六国时期。420年,东晋灭亡,南朝开始。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北魏后来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东魏和西魏后来被北齐和北周取代,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合称北朝,C项正确;夏商周时期的政权是夏朝、商朝和周朝,排除A项;秦汉时期包括秦朝、西汉、新、东汉政权,排除B项;春秋战国时期是东周的两个阶段,排除D项。故选C项。
12.C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在政治制度、经济文化和民族心理等方面出现了民族大交融,其具体表现在,北朝实行君主专制制度;胡乐、胡舞受到汉族人民喜爱;汉语成为北方的通用语言等。所以①②④均符合题意,C项正确;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民族大交融,“胡”“汉”观念日渐淡薄,民族之间的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所以③与史实不符,排除A、B、D项。故选C项。
13.B
【解析】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即位后,力排众议,迁都洛阳,规定官员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促进了北方民族交融的进程,故B符合题意;商鞅变法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元朝的行省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故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
14.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赤壁之战”“三国鼎立”“人口南迁”“北魏孝文帝改革”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实,这一时期的中国政权分立,战乱不已,人口大迁移,各民族人民交流交往频繁,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局面,所以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是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B项正确;统一国家的建立指的是秦朝,排除A项;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指的是隋唐时期,排除C项;赤壁之战、三国鼎立不能体现民族关系,所以民族关系发展是材料信息的片面解读,排除D项。故选B项。
15.C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孝文帝推行“改官制、禁胡服、断北语、改姓氏、定族姓”等措施,说明此次改革最突出的特点是实行汉化政策,结合所学可知,北魏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民族融合成为历史发展潮流,社会矛盾威胁北魏的统治,为此孝文帝积极推行汉化措施,实行了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增强了北魏实力,促进了民族交触,所C项符合题意;打击旧贵族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畜牧业,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加强中央集权,排除D项。故选C项。
16.D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为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北魏孝文帝决定改革,而其采取的第一个措施便是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从而使鲜卑族更便于学习汉族先进文化,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
17.B
【解析】根据题干“北魏皇族元氏墓志中墓主籍贯统计图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反映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此后,鲜卑族贵族都以洛阳为籍贯,故与图片信息相关的是②③,B项正确;图示没有三国鼎立局面、藩镇割据居面的信息,①④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故选B项。
18.C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迁都洛阳、汉化政策、民族融合”结合所学知识,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494年,北魏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往洛阳。推行一系列汉化措施?如,一律改穿汉服;学习汉语;采用汉姓;提倡与汉人通婚。他将皇族的姓氏拓跋改为元?自己改名为元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增强了北魏实力。由此可知,本题正确的选项是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要熟悉北魏孝文帝改革,“迁都洛阳、汉化政策”反映的是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民族融合”反映的是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19.C
【解析】依据题干“变异服饰”和所学知识,北魏孝文帝是少数民族鲜卑族统治者,但他为了统治的需要,主动学习汉人文化,规定说汉话、穿汉服、用汉姓等措施,推动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以及北方民族交融,C正确;秦始皇、汉高祖、隋文帝的执政措施中没有主动“变异服饰”内容,ABD排除。故选C。
20.C
【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汉人的饮食融入了胡人的饮食,体现了此时期汉族和少数民族的相互融合和影响,故选C;丝绸之路的开通是汉武帝时期,A错误;BD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21.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的含义是山鸡的声声鸣叫和着,家家的阵阵胡乐,好一派歌舞升平景象,体现了民族交融的融洽氛围,A符合题意;“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突出佛寺之多,讽刺了皇帝依赖佛教,B不符合题意;“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含义是倘若龙城的飞将卫青如今还在,一定不会让敌人的铁蹄踏过阴山,体现的是民族冲突,C不符合题意;“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写的是少数民族的生活,不能体现民族交融,D不符合题意;故选A。
22.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顺应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和改革的时代潮流,因而取得了成功;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了封建化的潮流而取得成功,A项正确;商鞅和孝文帝的改革都得到了统治阶级的支持,但是这不是成功的主要原因,排除B项;两次改革都是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的,因而才符合当时人民的利益,排除C项;商鞅变法加强中央集权,对后世影响深远,但是孝文帝改革并没有对后世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A项。
23.C
【解析】据所学知识,依据图片信息“鲜卑壁画(扬场图)”“辽墓壁画(汉人演奏少数民族乐器)”并结合所学可知,两幅艺术作品可以共同用来研究我国古代民族交融状况。魏晋以来,特别是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少数民族向汉族人民学习农业技艺,逐渐将原来从事畜牧业生产转变为从事农业生产。民族关系趋于和缓,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两宋时期,各民族之间在更大范围内交融,社会经济蓬勃发展,少数民族的乐器、歌舞受到汉族人民的喜爱,民族之间的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C项正确;AD项表述不全面,AD项排除;在图片信息中没有体现出来对外文化交流,B项排除。故选C项。
24.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时期实行汉化改革,增强了北魏的实力,促进了民族融合,C项正确;司马睿建立“东晋”政权,排除A项;符坚是前秦的君主,排除B项;司马懿是三国时期曹魏权臣,排除D项。故选C项。
25.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巨鹿之战是公元前207年,官渡之战是公元200年,牧野之战是公元前1046年,淝水之战是383年,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应是③①②④,B项正确;A、C、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A、C、D项。故选B项。
26.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大分裂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除西晋短期统一以外,魏晋南北朝多数时间处在分裂割据状态,或三国鼎立,或南北对峙。南北对峙下的南方和北方,又时常呈现不同的分裂割据局面。同时少数民族开始振兴,大举入侵中原,建立少数民族政权,汉化改革,魏晋南北朝民族融合局面出现,是秦统一中国以后几百年间,我国各民族形成发展、相互交流和相互影响的结果。 “多民族的融合”构成了魏晋南北朝社会大分裂之外的又一大时代特征。故选C。
27.B
【解析】依据图片文字“胡人汉服图”、“汉人胡食图”,说明胡人即少数民族可以穿汉人的服饰;汉人也吃上了少数民族的食物。体现了汉族服饰文化对少数民族的影响,体现了少数民族饮食对汉族的影响,民族之间相互影响学习促进了民族交融。B项符合题意;图片中不能体现北方的统一,A项不合题意;图片体现的是中国境内的民族关系的发展,不是中外交往,C项不合题意;图片体现了民族生活习俗的相互影响,不能反映文化昌盛。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
28.(1)错误
(2)正确
(3)正确
(4)错误
(5)正确
(6)正确
(7)错误
(8)正确
(1)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通过牧野之战,打败商纣,推翻商朝统治,建立西周,因此“公元前1046年的改朝换代是指汤灭复,建立商朝”,是错误的。
(2)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齐桓公任用 管仲 为相,实行改革,发展生产,改革军制,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因此“春秋时期诸侯争霸中产生的第一个霸主是齐桓公”,是正确。
(3)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 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因此“公元前230~221年统一战争的胜利离不开商鞅变法打下的基础”,是正确的。
(4)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0年,曹操在官渡大败袁绍,官渡之战 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因此“公元200年的官渡之战,袁绍采取声东击西、各个击破的战术大败曹操”,是错误的。
(5)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8年,孙刘联军在赤壁大败曹军,赤壁之战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因此“公元208年的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是正确的。
(6)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383年前秦苻坚率领大军进攻东晋,晋军采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大败前秦军,淝水之战是中国古代又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因此“公元383年淝水之战中,前秦大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心所向”,是正确的。
(7)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卧薪尝胆”,与春秋时期吴越争霸相关;“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与淝水之战相关;因此“春秋时期的‘投鞭断流’、魏晋时期的‘卧薪尝胆’”,是错误的。
(8)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战争的本质、规律、原则及胜负因素对现代军事仍有借鉴意义,是正确的。
29.(1)商鞅变法:战国时期;孝文帝改革:南北朝时期。
(2)共同目的:增强国力,巩固统治。
(3)商鞅变法废除了旧制度,促进了农业生产,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灭六国、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基础。孝文帝改革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北方各族社会的进步,加快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解析】(1)
根据所学可知商鞅变法发生在战国时期;孝文帝改革发生在南北朝时期。
(2)
根据所学可知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的共同目的是增强国力,巩固统治。
(3)
根据所学可知商鞅变法的影响为废除了旧制度,促进了农业生产,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灭六国、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基础。根据所学可知孝文帝改革的社会影响为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北方各族社会的进步,加快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30.(1)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由游牧转入农耕生活。汉族人使用西北各族的家具,学习经营畜牧业。
(2)4;80; 东晋以少胜多,
(3)孝文帝时采取了一系列的汉化措施,如改汉姓、说汉话、通婚姻、改籍贯、易服装等,使鲜卑族 “整体的汉化”。
(4)良好的民民族关系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民族关系呈现出有战有和,其中和为主流。(符合题意)
【解析】(1)
根据材料“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断内迁。擅长骑射的匈奴人,逐步由游牧转入农耕生活,发展了治铁和制陶等手工业。山西南部的羯人,大部分都从事农耕,善于织布,喜欢穿青绛色的衣服。西晋时,洛阳贵族官僚,争用胡床、方凳等西北各族的家具;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汉族人民也学习经营畜收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由游牧转入农耕生活。汉族人使用西北各族的家具,学习经营畜牧业。
(2)
根据材料表格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383年(公元4世纪80年代),秦王苻坚征集了八十多万兵力,打算一举灭亡东晋。但由于骄傲自大,指挥失误再加上秦军中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斗士不愿为前秦卖命导致东晋以少胜多,前秦大军被东晋军队8万人在淝水之战中打败。“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等成语典故都出自这次战役。
(3)
根据材料“孝文帝明如鲜卑游牧故习,万不足统治中华,又兼自身深受汉化熏染,实对汉文化衷心钦慕,乃努力要将一个塞北游牧的民族,一气呵熟,使其整体的汉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孝文帝时采取了一系列的汉化措施,如改汉姓、说汉话、通婚姻、改籍贯、易服装等,使鲜卑族 “整体的汉化”。
(4)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良好的民民族关系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民族关系呈现出有战有和,其中和为主流。
31.(1)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2)加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促进了秦国封建经济的发展,增强了国力,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3)鲜卑族;必须使用汉语;北魏孝文帝。
(4)改革的启示:①改革是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②我们的社会、国家或民族要想进步,就要不断地根据现实进行改革与创新;改革家的启示:①改革家要有大无畏的勇气,不拍牺牲,战胜困难,才能完成改革大业;②我们要学习改革家们坚强不屈的精神,增强历史责任感;③我们当代中学生要支持和推动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努力学习,将来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解析】(1)
根据材料可知,“坏井田,开阡陌”指的是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急耕战之赏”指的分别是鼓励耕织和奖励军功,即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2)
根据材料可知,“倾邻国而雄诸侯,僭差之度”“庶人富者累巨万”“有国强者兼州城”说明经过商鞅变法促进了秦国封建经济的发展,增强了国力,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宗室贵戚多怨望者”指的是商鞅变法损害了旧贵族的利益,从反面体现了变法加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
(3)
根据材料可知,“魏主欲变北俗”指的是北魏统治者想改革,北魏政权是由鲜卑族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在指的语言方面的改革措施,即学说汉语;主张改革的“魏主”指的是北魏统治者孝文帝。
(4)
通过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和效果来说,改革是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我们的社会、国家或民族要想进步,就要不断地根据现实进行改革与创新;我们当代中学生要支持和推动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努力学习,将来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商鞅变法态度坚决,措施果断和最后的遭遇以及孝文帝力排众议实行迁都和一系列汉化措施可知,作为改革者要有大无畏的勇气,不拍牺牲,战胜困难,才能完成改革大业;我们要学习改革家们坚强不屈的精神,增强历史责任感等。
32.(1)北魏孝文帝;汉化措施:说汉话,改汉姓,穿汉服,与汉族通婚等。
(2)历史现象:民族融合;原因:北魏孝文帝改革。
(3)北方地区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和精神文化,并为以后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解析】(1)
根据材料“根据材料“.“一带一路”建设作为世界上跨度最长、最具潜力的合作带,成为当今世界上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对世界贡献巨大,对于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促进共同繁荣发展具有深远持久的意义。”可知,我国倡议建设“一带一路”对世界贡献巨大,对于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促进共同繁荣发展具有深远持久的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魏主”是北魏孝文帝。北魏孝文帝于494年力排众议迁都洛阳,然后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进行改革:用汉语、穿汉服、改汉姓、与汉人贵族联姻等。
(2)
根据材料二中的两幅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的两幅图片反映的历史现象是民族融合;由“鲜卑人”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导致这种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北魏孝文帝改革。
(3)
根据材料“李唐一族(注:唐朝是李渊建立的,李渊母亲是独孤氏,鲜卑人。)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张扬;扩展),遂能别创(开创一种新的)空前之世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方地区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和精神文化,并为以后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33.(1)魏、东晋。
(2)汉族和少数民族相互学习,相互影响,促进了民族交融。(或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
(3)原因:深受汉族文化吸引;改变鲜卑落后面貌;提升自己统治力。
汉化措施:迁都洛阳、易汉服、改汉姓、说汉话、通婚姻、移风易俗等
欣赏原因:符合促进民族交融之意均可。
(4)特征:政权分立、民族融合等。
【解析】(1)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掉汉献帝,在洛阳称帝,国号魏。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222年,孙权称吴王。229年,孙权在建业称帝,吴国建立。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因此,①处所对应的政权名称是魏;西晋灭亡后,从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北方各族统治者先后建立了许多政权。历史上把北方主要的15个政权,连同西南的成汉,总称为“十六国”。与此同时,西晋灭亡后,镇守长江下游的皇族司马睿于317年重建晋王朝,以建康为都城,史称东晋。因此,②处所对应的政权名称是东晋。
(2)
根据材料二“北方少数民族墓室壁画《采桑图》和汉族妇女制作蒸馍与烙饼的砖画”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二说明汉族学习少数民族饮食,少数民族学习汉族耕作,体现汉族和少数民族相互学习、相互影响,促进了民族交融。
(3)
原因:根据材料三“孝文(帝)明知鲜卑游牧故习,万不足统治中华,又兼自身深受汉化熏陶,实行汉文化心欣慕,乃努力要将一个塞北游牧的民族,一气呵熟,使其整体地汉化。”结合所学可从深受汉族文化吸引、改变鲜卑落后面貌、提升自己统治力等方面来回答。措施、原因:根据所学可知孝文帝的汉化措施有迁都洛阳、易汉服、改汉姓、说汉话、通婚姻、移风易俗等,根据题干要求选择一条你最欣赏的来回答原因,因此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比如说汉话,可从通过要求少数民族学说汉语,从而能促进汉族与鲜卑族的交流,促进民族交融来回答原因。
(4)
根据上述材料即所学可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特征是政权分立、民族融合等。
34.(1)商鞅变法使秦的国力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2)迁都洛阳;改革官制;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
(3)改革要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改革措施要得力等。
【解析】(1)
公元前 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依据材料一“秦国的商鞅变法,比其他六国的变法更为彻底,取得了国富兵强的结果,而且社会体制也显得更为先进”和所学可知,商鞅变法使秦的国力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2)
依据材料二“把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可得出迁都洛阳;依据材料“用王肃改定官制,一依魏晋南北朝制度”可得出改革官制;依据材料“下令服装一依汉制”得出穿汉服;依据材料“规定汉语为‘正音’,在朝廷上必须用汉语讲话”可得出说汉语;依据材料”统治者下令将鲜卑族的复姓改为音近的单音汉姓,“可得出改汉姓。
(3)
依据材料中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和影响可得出启示是改革要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以及改革措施要得力等。
35.(1)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可以免除徭役;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写出两点,意思相近即可)商鞅变法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2)北魏孝文帝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意思相近即可)北方民族大交融
(3)改革要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改革要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改革者要有坚持不懈、勇于创新的精神;改革要有良好的环境;等。(写出两点,言之有理、意思相近即可)
【解析】(1)
根据材料可知,“坏井田,开阡陌”指的是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急耕战之赏”指的是经济上的鼓励耕织和军事上的奖励军功。始皇并天下指的是秦统中国,其中原因与商鞅变法密不可分,因为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战斗力,秦国成为最富强的国家,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2)
根据所学可知,魏主指的是北魏统治者孝文帝。“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体现了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措施之一说汉话。鲜卑族内迁较晚,其他各族在生产生活和社会习俗上与汉族已无明显区别,孝文帝改革顺应了当时北方民族大交融的趋势。
(3)
根据所学可知,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都顺应了各自时代发展的潮流,都有统治者支持或者直接由统治者发动,且改革的措施果断,执行坚决。这些因素说明改革要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改革者要有坚持不懈、勇于创新的精神,改革要有良好的环境等。(言之有理即可)
36.(1)战:卫青、霍去病攻打匈奴;和:昭君出塞。
(2)政治变革:北魏孝文帝改革;民族迁徙:少数民族的内迁与汉族人民的交流等。
(3)目的:汉武帝时为了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公元前138年派张骞出使西域。长官:西域都护。
(4)改汉姓、穿汉服、学汉语、通汉婚。
(5)和平友好。树立民族平等、友好交往的意识。
(1)
战:根据所学可得出,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攻打匈奴。
和:根据所学可得出,汉元帝时,昭君出塞,缓和了中原王朝与匈奴的关系。
(2)
原因:根据所学可得出,政治上,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根据所学可得出,民族迁徙上,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开始过着定居的生活。各民族不仅在经济上密切交往,在文化上的交流也日益频繁等。
(3)
目的:根据所学可得出,汉武帝时为了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公元前138年派张骞出使西域。
长官:根据所学可得出,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
(4)
变化:根据所学可得出,孝文帝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等。
(5)
主流: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可得出,历史上各民族之间关系的主流是和平友好。
意识: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可以从树立民族平等、友好交往的意识等角度作答。
37.(1)借鉴东方诸国的变革经验。秦孝公。
(2)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3)改鲜卑姓为汉姓;洛阳。
(4)促进了民族交融。
(5)借鉴:改革要顺应历史的发展;改革要重用人才,重视人才;加强法制建设,保障改革顺利进行;依法治国。
【解析】(1)
据材料“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在东方各国,本已早为推行,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而结果则后来居.上,新制度之创建,惟秦为最有功焉”可知,商鞅变法的有利条件是借鉴东方诸国的变革经验,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开始变法。
(2)
据材料“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中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最能激励人们“勇于公战”。
(3)
据材料“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可知,孝文帝采取的改革措施是改汉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孝文帝迁都到洛阳。
(4)
据材料四“就在孝文帝要求本族改穿汉服的同时,胡服却在汉人中流传开来。以致汉族年轻女子‘群逐马如卷蓬, 左射右射必叠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孝文帝改革的积极作用是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5)
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改革要顺应历史的发展,改革要学习先进的文化和科学,加强法制建设,保障改革顺利进行。
38.(1)使齐国的经济和军事力量大为提高,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个霸主。
(2)奖励军功;确立县制;废除井田制,允许自由买卖。
(3)北魏孝文帝;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解析】(1)
根据所学,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天子,攘四夷”为旗号,通过葵丘会盟成为首霸。
(2)
根据“有军功者,各以率受爵;”得出奖励军功;根据“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得出确立县制;根据“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得出废除井田制,允许自由买卖。
(3)
根据“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年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固为,当降爵黜官。”可得出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根据“……年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固为,当降爵黜官。”得出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39.(1)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
(2)奖励军功,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承认土地私有
(3)汉化措施: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与汉人联姻等 影响: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4)改革与创新促进社会进步;改革要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要结合本国的国情,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我们要坚持改革与创新(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1)
根据材料一图片,铁制工具和牛耕技术进一步推广,因此代表春秋时期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技术是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
(2)
根据所学知识,“奖励军功,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损害了旧贵族的利益。“承认土地私有制”是维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措施。
(3)
根据所学知识,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的措施有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与汉人联姻等。这次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4)
本题属于开放性题目,分析上述材料可知,改革与创新促进社会进步;改革要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要结合本国的国情,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我们要坚持改革与创新。
40.(1)使秦国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2)①以汉服代替鲜卑服;②改鲜卑姓为汉姓;③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④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3)作用: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4)改革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改革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改革要与时俱进,坚持改革创新等。
(1)
根据材料一“商君治秦,法令至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商鞅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 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因此“商君治秦”,使秦国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2)
根据材料二,由“鲜卑旧俗被发左衽,妇女冠帽,着夹领小袖短袄”,可知以汉服代替鲜卑服;由“孝文帝下令改鲜卑的复姓为近似的单音汉姓,共改变了118个复姓”,可知改鲜卑姓为汉姓;由“孝文帝自己迎娶汉族高门士族卢、崔、郑、王、李之女为后宫妃嫔,又下令五个皇弟分别娶李、郑、卢姓汉人之女为王妃”,可知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由“规定30岁以下的鲜卑官吏仍说鲜卑语的,一律降爵”,可知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因此孝文帝推行的4项汉化措施,是①以汉服代替鲜卑服;②改鲜卑姓为汉姓;③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④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3)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4)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两次改革使我们认识到,改革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改革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改革要与时俱进,坚持改革创新等。
41.(1)商鞅 秦国 法家
(2)北魏孝文帝改革 迁都洛阳
(3)改革
启示: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改革应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与时俱进,敢于创新,不怕困难。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在各国的变法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成效最大。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商鞅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 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因此“卫鞅”指商鞅;“孝公”指秦国国君;这一理论属法家学派。
(2)
根据材料二“……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统一后,为了学习和接受汉文化,更好的统治中原广大地区,北魏孝文帝把都城从平成迁到了洛阳,实施一系列汉化措施,进行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因此材料反映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其中最有利于汉化的是迁都洛阳。
(3)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两则材料探究的共同主题是改革。我们认识到,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改革应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与时俱进,敢于创新,不怕困难。
42.(1)A:官渡之战。B:氐族。C:北魏。D:洛阳。E:南朝。(写对2个即可)
阶段特征:政权分立(或政局纷乱,分裂对峙),民族融合。
(2)措施:东晋政府允许侨人登记户籍,免除赋役。影响: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大量的劳动力,促进了民族交融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3)北魏孝文帝改革。汉化措施: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与汉族联姻等。
【解析】(1)
依据课本知识,A公元200年,官渡之战后,曹操陆续消灭袁绍的残余势力,基本上统一了北方。B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376年氐族人建立的前秦统一黄河流域。C439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攻灭北凉,统一北方。D266年,司马炎篡夺了皇位,建立了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E东晋灭亡后,南方出现的四个政权(宋齐梁陈)更替的局面,历史上统称为“南朝”,都城都在建康。由年代尺可以看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除了西晋有过短暂的统一之外,其他时期都处于政权分立状态。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是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2)
根据“东晋政府允许侨人(‘侨人’指窝居南方的北来人口)登记户籍,注明本人的原籍,并给予免除赋役之优待。”可知,南方统治者面对大规模民族迁移所采取的措施是东晋政府允许侨人登记户籍,免除赋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大量的劳动力,促进了民族交融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3)
据所学知,洛阳的繁荣与北魏孝文帝改革相关。为了更好的学习汉族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495年孝文帝迁都洛阳,为革除鲜卑旧俗,开始进行改革。采取一系列汉化措施,采用汉姓,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改穿汉服,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贵族服饰;学习汉语,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提倡与汉人通婚,鼓励鲜卑贵族与汉贵族联姻;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
43.(1)甲骨文
(2)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穿汉服,说汉话,迁都洛阳。作用: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3)改革要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改革要符合本国国情;改革是富国强兵之路;改革是社会进步的一大动力;开拓创新才能与时俱进;惟改革创新者胜等。
(1)根据所学可知,商周时期刻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甲骨文的造字特点主要有象形、会意、指事、形声等,象形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已具备汉字的基本结构。
(2)
改革:根据“太和十九年六月己亥,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九月庚午,六宫及文武尽迁洛阳。”可得出是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根据所学,改革的内容主要有迁都洛阳、改说汉语、改穿汉服、改用汉姓、鼓励与汉族联姻、用汉制,学汉礼。作用:根据所学得出,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3)
结合所学可概括得出改革要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改革要符合本国国情;改革是富国强兵之路;改革是社会进步的一大动力;开拓创新才能与时俱进;惟改革创新者胜等。
44.(1)迁都洛阳实行汉化政策:改官制、禁胡服、学汉语、通婚姻、改姓氏等。
(2)如“胡人汉服”、“汉人胡食”、汉族改变席地而坐的习俗。
(3)政权的分立。
(4)学习孝文帝顺应历史潮流、坚持改革、积极进取、聪明智慧、以身作则的进取精神和优秀品质。
【解析】(1)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采取了迁都洛阳,实行改官制、禁胡服、学汉语、通婚姻、改姓氏等汉化政策,促进了民族融合。
(2)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在社会生活方面出现了“胡人汉服”、“汉人胡食”、汉族改变席地而坐的习俗等现象,从中任举两例即可。
(3)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除民族融合这一时代特征外,另一特征是政权的分立。
(4)
结合所学知识和自身实际,从学习孝文帝顺应历史潮流、坚持改革、积极进取、聪明智慧、以身作则的进取精神和优秀品质的角度进行回答。
45.(1)铁制农具和牛耕。
(2)措施: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奖励耕织;奖励军功;作用: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国家,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3)使用汉语;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4)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解析】(1)
根据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代表当时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两项重要技术分别是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
(2)
根据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归纳可知,“商君”改革的措施有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奖励耕织;奖励军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国家,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3)
根据材料“现在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者,就要被降职和罢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中孝文帝提出的具体的改革措施是使用汉语。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4)
综上所述,以上这些历史事件的共同的作用是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46.(1)兼并战争。
(2)张骞通西域;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
(3)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和民族融合,为我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4)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5)兼并战争、民族迁徙、少数民族政权的改革。
(1)
根据“诸侯国间频繁的兼并战争,大大加强了中原地区与周边民族的联系,促进了民族融合。”可得出是兼并战争。
(2)
根据“:公元前138年,他奉命出使西域,途中被匈奴扣留十余年,始终不忘使命……他后来回到汉朝,使汉朝了解到西域的具体情况。”可得出是张骞通西域,为了联络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张骞通西域的路线是长安出发—河西走廊—西域—中亚—西亚—最远到达欧洲;根据所学可得出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
(3)
根据所学可得出,北民南迁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和民族融合,为我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4)
根据所学,孝文帝是北魏的;结合“成为顺应北方民族大融合的历史潮流的杰出代表。”可得出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5)
综合以上几个问题中的内容可得出是兼并战争、民族迁徙、少数民族政权的改革。
47.(1)承认土地私有,准许土地自由买卖;奖励军功。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2)迁都洛阳,讲汉语。
(3)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促进了北方各族社会的进步,加快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进程。(2分,任答一点得满分)
(4)要具有开拓创新的精神等。(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1)
根据所学可知,商鞅采取鼓励耕织的办法,对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免除徭役,在土地制度方面,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准许土地自由买卖。针对战斗力低下,采取了奖励军功的措施,即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很多,最主要是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2)
根据材料二可知,“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说明改革第一项措施是迁都洛阳;“民族根柢(树根),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指的是说汉话;“其于制度,亦多所厘定。”指的是用汉制。
(3)
根据材料三可知,“如何对待汉族的先进生产方式、汉族的文化问题。”说明民族关系的正确处理,接受汉族先进生产方式和文化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促进了北方各族社会的进步,加快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4)
根据材料可知,从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措施和效果可知,顺应时代的改革是强国之路,改革措施应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等。
48.(1)代表旧贵族;批评变法,认为商鞅变法使得商鞅“反为主”取代了惠王。在经济上,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让贵族势力在经济上饱受损失。在军事上,奖励军功,普通百姓可以通过参加作战和努力生产而获得爵位,在政治上,废除世卿世禄制等等,这些都沉重打击了旧贵族势力,因而旧贵族反对商鞅变法。
(2)孝文帝改革的特点:汉化、自上而下、涉及面广。
(3)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改革的措施符合当时的实际,行之有效,都促进了社会发展、改革者都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等。
【解析】(1)
根据材料一“……人说惠王曰:‘……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最有可能代表的是旧贵族。商鞅变法损害了旧贵族的利益,秦孝公死后,商鞅遭诬陷,商鞅起兵反抗,兵败被车裂。根据材料“……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结合所学知识,“人”认为商鞅变法使得商鞅“反为主”取代了惠王。在经济上,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让贵族势力在经济上饱受损失。在军事上,奖励军功,普通百姓可以通过参加作战和努力生产而获得爵位,在政治上,废除世卿世禄制等等,这些都沉重打击了旧贵族势力,因而旧贵族反对商鞅变法。
(2)
根据材料二“孝文帝下诏改用汉姓,改穿汉服,改说汉语,推行汉族的官制和律令。于是,胡食、胡床、畜牧选种等草原文化因子也逐渐融入汉族人民的生活中”得出孝文帝改革的特点:汉化、自上而下、涉及面广。
(3)
本问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改革的措施符合当时的实际,行之有效,都促进了社会发展、改革者都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