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1.(2022·吉林长春·七年级期末)人们常把“秦皇汉武”并称,其主要原因是( )
A.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大一统 B.推行郡县制
C.发动大规模战争 D.修筑长城
2.(2022·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七年级期末)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和刺史制度,在当时起到的作用是( )
A.削弱了王国势力 B.促成了“文景之治”
C.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 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3.(2022·吉林长春·七年级期末)西汉王朝出现政治、经济和军事的大一统局面,开始进入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的皇帝是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4.(2022·吉林长春·七年级期末)“汉武帝令各郡县保举贤良、方正、直言之士,由他亲自出题,让被举荐的人作答。通过这样的考察,大汉呈现出人才济济的盛况”,材料说明汉武帝
A.树立皇帝权威 B.重视选拔人才 C.削弱贵族势力 D.推崇儒家思想
5.(2022·吉林长春·七年级期末)汉朝规定,凡产铁的郡里均设置铁官,即便不产铁的郡里也要在县一级设置小铁官。铁的冶炼和铁器的制作与销售,一律由铁官负责。这反映了汉朝( )
A.实行冶铁官营专卖 B.铁官代行地方政务
C.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D.铁器成为官方专用
6.(2022·吉林·大安市乐胜乡中学校七年级期末)建议汉武帝实行“罢黦百家,尊崇儒术”的人物是
A.主父偃 B.董仲舒 C.卫青 D.霍去病
7.(2022·吉林吉林·七年级期末)初年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汉武帝时期对匈奴采取攻势,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汉武帝态度比汉初皇帝强硬 B.汉武帝时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C.汉武帝时,“和亲”政策不起作用 D.汉武帝时匈奴势力衰弱
8.(2022·吉林长春·七年级期末)西汉时期,汉武帝为打破“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强而合以逆京师”的困局,所采取的措施是( )
A.颁布“推恩令” B.“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C.实行盐铁专卖 D.北击匈奴
9.(2022·吉林延边·七年级期末)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要求诸侯王将封地再行分封给子弟。他还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分设刺史,负责对辖区内郡级官员及子弟和豪强势力进行巡视监察。这些措施
A.使中央政府控制国家经济命脉 B.彻底解决了匈奴对边疆的威胁
C.大大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加强了政府对人民思想的控制
10.(2022·吉林四平·七年级期末)汉武帝为了实现大一统局面,在加强思想控制方面采取的重要措施是
A.实行“推恩令” B.张骞出使西域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北击匈奴
11.(2022·吉林·大安市乐胜乡中学校七年级期末)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货币名称。
(1)秦朝时期统一的货币——______。
(2)汉武帝时期统一的货币一一______。
12.(2022·吉林·七年级期末)儒家思想从创立绵延至今,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春秋 学派创立】
(1)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谁?他招收不同出身的学生是他哪一教育主张的体现?
【战国 思想发展】
(2)战国时期主要实行“仁政”,要求统治者不要过分剥削人民的思想家是谁?荀子主张实行什么,明确尊卑等级,以维系社会秩序?
【西汉 成为正统】
(3)汉武帝时儒学开始居于主导地位,请你写出当时太学使用的教材一例。
(4)你认为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儒家思想?
13.(2022·吉林吉林·七年级期末)秦汉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巩固和发展时期。秦朝开创、两汉发展的一系列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不仅对当时的统治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结合你所掌握的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封建中央集权制度下的国家最高统治者称为什么?
(2)秦朝开创的我国以后历代王朝都采用的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是什么?
(3)在经济方面,秦汉两朝都采用了统一货币的措施。两朝统一使用的标准的货币各是什么?
(4)军事上,北击匈奴是秦汉两朝巩固北疆的重要举措,在北击匈奴的过程中涌现出很多著名将领,请各写出一位。
(5)秦汉两朝巩固统一的很多做法在今天的生活中仍有影响,请你写出一例。
14.(2022·吉林吉林·七年级期末)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即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使我国的文化领域出现了繁荣景象。回顾中国古代思想学术发展的脉络,可清晰地看到不同历史背景下发展轨迹。
(1)写出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著名学派4家?
(2)秦始皇下令烧毁民间收藏的诸子百家书籍,仅留下秦国的史书和医药、种植、占卜之类的书籍,他又将提出非议的460多名儒生和方士全部活埋。这一事件史称什么?
(3)西汉初统治者采取“无为而治”的政策,诸子百家学说盛行,诸侯门客常批评时政。武帝即位后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的思想统治措施是?
15.(2022·吉林·大安市乐胜乡中学校七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日忆秦皇,虎视傲东方,一朝灭六国,功业盖苍穹”。
——李白《怀古》
材料二: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
——《汉书 食货志》
材料三: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毛泽东《沁园春 雪》
(1)材料一中的“秦皇”是谁?他开创了我国历代王朝在地方的基本行政模式是什么?他派大将蒙恬抗击匈奴,并修筑的工程是什么?
(2)针对材料二的景象,汉高祖采取了什么政策?之后的文帝景帝励精图治,出现的盛世局面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汉武”是谁?他从政治、思想、经济和军事上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进入什么时期?
16.(2022·吉林吉林·七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材料二:“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1)上述材料出自何处?这些主张是谁提出的?我们是怎样评价他的?
(2)这些主张属于哪个学派的?把这一学派的学说立为正统思想的皇帝是谁?
(3)结合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你觉得在班级里怎样处理同学间的交往。
17.(2022·吉林吉林·七年级期末)毛泽东主席在《沁园春 雪》中写道:“昔秦皇汉武,各领风骚”。《全球通史》记:“周以后的秦朝尽管存在时间短暂,却用一个组织得很严密的帝国结构取代了周朝的制度……所有这些使中国得到了世界上最稳定、最持久的统治。”
请回答:
(1)材料中提及的“周朝的制度”是指西周确立的什么社会等级制度?秦朝在中央政权机构上取代西周制而确立的“帝国结构”是什么?
(2)秦朝实现统一后,秦帝国在地方上所采用的管理措施是?
(3)简要举出秦朝推行的巩固统一的措施两项?
(4)西汉时期,汉武帝在巩固大一统王朝措施中采纳大臣主父偃“推恩”建议,解决了西汉初期的什么问题?
(5)根据秦、汉两朝所采取的统治措施及对后世影响,简要谈谈你对《全球通史》作者的最后观点的认识?
参考答案:
1.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汉是秦的延续和发展,而秦始皇和汉武帝的雄才伟略,文治武功在当时都是空前的,两者都实现了大一统,加强了中央集权,于是用“秦皇汉武”来合称这两位千古皇帝。所以答案选A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 统一国家的建立 大一统的汉朝。
2.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推恩”建议,下诏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这样,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汉武帝随后又找各种借口削爵、夺地甚至除国,严厉镇压他们的叛乱。诸侯王从此一蹶不振,汉武帝还建立刺史制度加强监察,加强对地方的管理,D项正确;削弱了王国势力与刺史制度不符,排除A项;“文景之治”是指汉文帝和汉景帝统治时期,与题干“汉武帝”不符,排除B项;汉武帝通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与题干“推恩令”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3.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候,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开始进入鼎盛时期,D项正确;汉高祖是汉朝的建立者,当时汉朝还未进入鼎盛时期,排除A项;汉文帝和汉景帝是汉朝初期的皇帝,开创了文景之治的局面,但未进入鼎盛时期,排除BC项。故选D项。
4.B
【解析】根据材料“汉武帝令各郡县保举贤良、方正、直言之士,由他亲自出题,让被举荐的人作答。通过这样的考察,大汉呈现出人才济济的盛况”可知,材料表明汉武帝通过政令选拔有才能的人,并亲自予以考察,说明汉武帝非常重视对人才的选拔,B项正确;材料内容说明汉武帝重视人才的选拔,与树立皇帝权威无关,排除A项;皇帝亲自选拔人才与削弱贵族势力无关,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采取董仲舒主张,体现了其推崇儒家思想,材料内容没有体现其推崇儒家思想的主张,排除D项。故选B项。
5.A
【解析】根据所学和材料“铁的冶炼和铁器的制作与销售,一律由铁官负责”可知,这体现了实行冶铁官营专卖,A项正确,排除BCD 三项。故选A项。
6.B
【解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建议汉武帝实行“罢黦百家,尊崇儒术”的人物是董仲舒。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的精神支柱。B项正确;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排除A项;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排除CD项。故选B项。
7.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初年,经济萧条,一片荒凉景象,面对这样的社会状况,西汉统治者实行了与民休养生息的政策,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出现了"文景之治"的局面。汉武帝期间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进入了鼎盛时期;有了对匈奴进攻的能力,所以派大将卫青、霍去病等进攻匈奴,后来成功大破匈奴。B项正确;ACD项不符合史实,可排除。故选B项。
8.A
【解析】“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强而合以逆京师”指的是汉初诸侯势力强大,已经严重威胁到中央集权。由此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颁布“推恩令”,A项正确;BCD项都是汉武帝时期实行的措施,但与解决材料反映的“王国问题”没有直接关联,排除BCD项。故选A项。
9.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听从主父偃建议,颁布“推恩令”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削弱王国势力;设立刺史制度,监视地方官吏、豪强。二者大大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选项C符合题意;铸币权收归中央(五铢钱),实行盐铁官营、专卖,使中央政府控制国家经济命脉,A排除;彻底解决了匈奴对边疆的威胁,与题干内容不符,B排除;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了政府对人民思想的控制,D排除;故选C。
10.C
【解析】汉武帝为了实现大一统局面,在加强思想控制方面采取的重要措施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所以选择C项,BD属于民族关系A属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故选C。
11. 圆形方孔半两钱. 五铢钱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秦朝废除六国货币,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12.(1)孔子。有教无类。
(2)孟子;礼治。
(3)《诗》、《书》、《礼》、《易》、《春秋》。
(4)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和发展。
【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为打破当时官府垄断教育的局面,他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招收不同出身的学生。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孟子,他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认为取得民心才能得天下,并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他还主张实行仁政,要求统治者不要过分盘剥人民;儒家的另一个代表人物荀子,主张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以维系社会秩序。
(3)结合所学可知,为了加强思想统治,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汉武帝还在长安兴办太学,以儒家的《诗》、《书》、《礼》、《易》、《春秋》作为教材,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儒士也进入各级政权机构。从此,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4)开放性设问,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围绕对儒家思想的态度作答,言之成理即可。如: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和发展。
13.(1)皇帝
(2)郡县制
(3)秦:圆形方孔半两钱(秦半两)、汉:五铢钱
(4)蒙恬、卫青(霍去病)
(5)文字(度、量、衡、盐专营、推崇儒家学说等)
【解析】(1)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总揽一切大权;中央政府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职。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掌管行政,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太尉管理军事。
(2)
秦朝开创了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是郡县制。秦朝时,在地方,实行郡县制,郡县制为后来封建王朝长期沿用。在我国沿用了两千多年,对中国历史产生深远影响。
(3)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时期统一货币为圆形方孔半两钱(秦半两)。汉武帝时期统一铸造五铢钱。
(4)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军事上秦朝派蒙恬北击匈奴。汉武帝时期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
(5)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汉两朝巩固统一的很多做法在今天的生活中仍有影响,如文字(度、量、衡、盐专营、推崇儒家学说等)。
14.(1)儒、墨、道、法等学派。
(2)“焚书坑儒”。
(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分析】(1)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此时的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史称“诸子百家”,其中墨家、儒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影响最大。
(2)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为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下令烧毁民间收藏的诸子百家书籍,仅留下秦国的史书及医药、种植、占卜之类的书籍,他又将提出非议的460多个儒生和方士全部活埋,史称“焚书坑儒”。
(3)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初统治者采取“无为而治”的政策,诸子百家学说盛行,诸侯门客常批评时政,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
15.(1)秦始皇;郡县制;长城。
(2)休养生息;文景之治。
(3)汉武帝;鼎盛时期。
【分析】(1)
材料一中的“秦皇”是秦始皇。他开创了我国历代王朝在地方的基本行政模式是郡县制。秦朝在地方,实行郡县制,郡县制为后来封建王朝长期沿用。在我国沿用了两千多年,对中国历史产生深远影响。秦始皇又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并修筑长城。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
(2)
材料“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针对材料二的景象,汉高祖采取了休养生息政策。汉文帝和汉景帝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安定。这一时期的统治出现治世局面,历史上称之为“文景之治”,为西汉鼎盛局面的到来奠定了基础。文景之治是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盛世局面。
(3)
材料三中的“汉武”是汉武帝。他从政治、思想、经济和军事上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16.(1)《论语》;孔子;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2)儒家学派;汉武帝
(3)从自身修养谈、从向身边优秀同学学习谈、从遵守校规校纪谈、从立德树人谈都可以,只要观点正确,表达通顺即可给分
【解析】(1)
根据“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内容出自《论语》,是孔子的主张,春秋时期的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是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2)
根据材料“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儒家学派的主张。西汉时期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
(3)
从自身修养谈、从向身边优秀同学学习谈、从遵守校规校纪谈、从立德树人谈都可以,只要观点正确,表达通顺即可给分。如:虚心向优秀的同学学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
17.(1)分封制;中央集权制度。
(2)实行郡县制。
(3)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等。
(4)王国势力过大,威胁中央的问题。
(5)秦朝创立的中央集权制度、汉朝把儒家思想确立为正统思想被历代王朝沿用,对于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加强中央集权起到了重要作用。
【分析】(1)
根据材料中提及的“周朝的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初年,周王为了巩固政治形势,巩固疆土,根据血缘关系的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确立分封制。因此西周确立的分封制;秦实现统一后,原来各自为政的政治形态已不能适应新的社会发展,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因此秦朝在中央政权机构上取代西周制而确立的“帝国结构”是中央集权制度。
(2)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实现统一后,秦帝国在地方上所采用的管理措施是实行郡县制。
(3)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为了巩固统一,采取的措施有,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开凿灵渠;反击匈奴,修建长城等。
(4)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听从主父偃建议,颁布“推恩令”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削弱王国势力。因此西汉时期,汉武帝在巩固大一统王朝措施中采纳大臣主父偃“推恩”建议,解决了西汉初期的王国势力过大,威胁中央的问题。
(5)
根据材料“秦朝尽管存在时间短暂,却用一个组织得很严密的帝国结构取代了周朝的制度……”,可知《全球通史》作者的最后观点的认识,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权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在地方推行郡县制,郡守和县令的是由皇帝任命产生;分天下为36郡,郡下设县;郡县制的推行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开创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基本模式。西汉时期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学说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实行,统一了思想,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有利于封建政权的长期巩固,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因此秦朝创立的中央集权制度、汉朝把儒家思想确立为正统思想被历代王朝沿用,对于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加强中央集权起到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