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期末试题分类选编2021-2022学年上学期湖南省各地九年级历史(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期末试题分类选编2021-2022学年上学期湖南省各地九年级历史(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8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8-28 08:57: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10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1.(2022·湖南邵阳·九年级期末)盛极一时的拜占庭帝国最终湮灭于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之中。拜占庭帝国的灭亡给人留下的深刻启示是( )
A.国家分裂必然灭亡
B.固步自封必然被历史淘汰
C.国家要发展必须有广阔的海外市场
D.封建制度必然被资本主义制度取代
2.(2022·湖南永州·九年级期末)被誉为欧洲民法的基础的是( )
A.《查士丁尼法典》 B.《法学汇纂》 C.《法理概要》 D.《罗马民法大会》
3.(2022·湖南邵阳·九年级期末)某同学就读于中世纪的大学,他在修完基础性课程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天文和音乐后,开始学习专业课之一法学课。课堂上,他要先学用来指导学习法律文献的( )
A.《查士丁尼法典》 B.《法学汇纂》 C.《法理概要》 D.《新法典》
4.(2022·湖南永州·九年级期末)《罗马民法大全》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它包括哪四部法律( )
①《查士丁尼法典》 ②《法学编纂》 ③《十二铜表法》 ④《法理概要》 ⑤《新法典》
A.①②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⑤
5.(2022·湖南永州·九年级期末)下图为《罗马民法大全》体系结构示意图,其中①处应该是( )
A.《民法典》 B.《商法典》
C.《十二铜表法》 D.《查士丁尼法典》
6.(2022·湖南永州·九年级期末)依据下边知识卡片所列内容,判断该国家是( )
都城:君士坦丁堡 建筑:圣索菲亚大教堂 灭亡:被奥斯曼土耳其所灭
A.拜占庭帝国 B.西罗马帝国 C.古希腊 D.阿拉伯帝国
7.(2022·湖南湘潭·九年级期末)标志着东罗马帝国灭亡的事件是
A.琅城人民起义 B.奥斯曼土耳其兴起
C.君士坦丁堡陷落 D.法兰克王国建立
8.(2022·湖南怀化·九年级期末)537年,东魏一商人在东罗马帝国做生意时与当地一商人发生了财产纠纷。双方到当地政府寻求裁决。此时政府裁决这一案件的依据最可能是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罗马民法大全》 D.魏律
9.(2022·湖南衡阳·九年级期末)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在欧洲,拜占庭时期的《罗马民法大全》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下列法律文献不属于《罗马民法大全》的是( )
A.《新法典》 B.《法理概要》
C.《十二铜表法》 D.《查士丁尼法典》
10.(2022·湖南永州·九年级期末)“尽管拜占庭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始终保持着文化生活的强大生命力,但在保守、传统和形式主义的‘古董’帝国的束缚下,却很少有机会得到更充分的发展。”以上材料主要说明
A.拜占庭帝国有强大生命力 B.拜占庭文化辉煌了千余年
C.拜占庭帝国具有传统优势 D.拜占庭帝国缺乏创新能力
11.(2022·湖南怀化·九年级期末)下图是小明学习世界古代某一部法律文献时制作的知识卡片。请判断,他学习的是( )
时间:公元6世纪二十年代 内容: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 影响: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A.《汉谟拉比法典》 B.《罗马民法大全》
C.《权利法案》 D.《拿破仑法典》
12.(2022·湖南岳阳·九年级期末)《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这句话表明
A.法律是治国的重要手段之一 B.罗马法是一部调节公民内部关系的法律
C.罗马法可以消除罗马的社会矛盾 D.罗马法对欧洲乃至世界影响深远
13.(2022·湖南衡阳·九年级期末)拜占庭帝国在其绵延千余年的历史中,对中世纪欧洲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发挥了重要作用,其首都曾是中古欧洲和地中海世界最主要的商品集散地和学术文化中心。拜占庭帝国保存的文化是(  )
A.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B.犹太文化
C.阿拉伯文化
D.儒家文化
14.(2022·湖南岳阳·九年级期末)《查士丁尼法典》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武器,而且需用法律来巩固。”这说明查士丁尼制定法典的目的在于
A.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 B.消除战争的社会隐患
C.维护人民的基本权益 D.协调统治的内部矛盾
15.(2022·湖南怀化·九年级期末)古代有一个欧洲帝国,国运延续千年之久,其保存下来的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史料、著作、哲学思想引发了文艺复兴运动,并深远地影响了人类历史。它是( )
A.阿拉伯帝国 B.拜占庭帝国 C.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D.法兰克王国
16.(2022·湖南衡阳·九年级期末)它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的、完备的法律文献。它系统地搜集和整理了自罗马共和国至查士丁尼为止的所有法律和重要法学家的著作,集罗马法精华之大成。它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该法律文献是( )
A.《十二铜表法》 B.《查士丁尼法典》
C.《法理概要》 D.《罗马民法大全》
17.(2022·湖南邵阳·九年级期末)查士丁尼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 )
A.《法学汇纂》 B.《法理概要》 C.《新法典》 D.《查士丁尼法典》
18.(2022·湖南·株洲景炎学校九年级期末)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许多璀璨辉煌的文明成果,下列文明成果属于古代亚欧文明成果的是
①金宗塔 ②佛教 ③帕特农神庙 ④《查士丁尼法典》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9.(2022·湖南邵阳·九年级期末)下列关联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日耳曼人──西罗马帝国灭亡 B.迦太基──罗马共和国灭亡
C.奥斯曼土耳其─拜占庭帝国灭亡 D.亚历山大─波斯帝国灭亡
20.(2022·湖南邵阳·九年级期末)“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这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一次。”下列最能体现上述观点的文献是
A.《汉漠拉比法典》 B.《查士丁尼法典》 C.《荷马史诗》 D.《天方夜谭》
21.(2022·湖南益阳·九年级期末)伊斯坦布尔是今天土耳其的经济、政治、交通中心,不仅战略地位重要,同时还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是今天土耳其的对外名片。关于这张“名片”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这里曾是拜占庭帝国的政治中心 B.公元6世纪罗马法系统化
C.曾保存大量希腊、罗马文化古籍 D.14世纪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22.(2022·湖南益阳·九年级期末)小明参加了学校历史学习兴趣小组,他对东西方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研究过程中,他会发现哪些历史真实?
A.《荷马史诗》的描述完全符合历史真实
B.查士丁尼是与孔子同时期的思想家
C.希腊神话展现“神人同形同性”的特点
D.亚历山大东征使基督教传播到东方
23.(2022·湖南怀化·九年级期末)拜占庭帝国延续了一千多年,是欧洲最悠久的君主制国家,其保存下来的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史料、著作、哲学思想引发了,文艺复兴运动,并深远地影响了人类历史。它被下列哪个国家灭亡
A.亚历山大帝国 B.罗马帝国
C.奥斯曼土耳其国家 D.阿拉伯国家
24.(2022·湖南邵阳·九年级期末)下面是小明同学制作的有关欧洲国家演变的思维导图,其中①②③处对应的国家是( )
A.①拜占庭帝国 ②查理曼帝国 ③德意志 B.①拜占庭帝国 ②波斯帝国 ③英吉利
C.①亚历山大帝国 ②阿拉伯帝国 ③葡萄牙 D.①阿拉伯帝国 ②德意志帝国 ③西班牙
25.(2022·湖南娄底·九年级期末)法治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从古至今,法律都起着保障社会稳定和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某班以“古代法治”为主题,开展探究性学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部法典刻写在黑色的玄武石柱上。石柱的上半部分是精美的浮雕,宣扬国王的权力来自太阳神;下半部分是法典的具体内容。
(1)材料一中的“这部法典”是指哪一部法律文献 它维护的是哪个阶级的利益 这部法典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
【探究二】古代西方法典
材料二:几乎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像罗马人那样心甘情愿、毫无怨言地躬身于神圣的法律旗帜之下。罗马人的文化史就是他的法律史。罗马法律史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公元前450年罗马颁布的成文法是什么 这部成文法在当时有何影响
(3)罗马帝国的法学家对法律进行了广泛论证,其中公元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主持编成的《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论》、《新法典》四部法律文献统称为什么?它在人类法制史上有何地位?
(4)通过以上探究,谈谈你对法制建设的认识。
26.(2022·湖南怀化·九年级期末)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材料一 如下图
材料二 该法律包括民法、刑法和诉讼法程序,基本上是过去未成文的习惯法的汇编。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政府公布于罗马广场,它是罗马国家的第一部成文法典。
材料三 他认为法典必须完善整理,才能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专制权力,为此他命人编纂新法典,后来他又相继组织人编写了有关法律论文、法令等文献,统称《罗马民法大全》,其中很多法律一直被现代采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所示图片是古代哪国国王制定的哪部法典? 该法典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
(2)材料二中的“法典”指的是哪一部法律? 该法律对罗马以及后世各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材料三中的“他”指的是谁? 《罗马民法大全》有何深远影响?
(4)上述三则材料反映了人类法制建设上的不断探索,对此,你有何启示?
27.(2022·湖南湘西·九年级期末)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西欧逐渐进入封建社会,欧洲人称之为“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时期,自给自足的封建庄园经济盛行一时,教会神学对文化绝对控制,西欧城市和大学兴起。
材料一:公元5世纪末,日耳曼人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了许多“蛮族王国”,其中最为强大的是法兰克王国。800年教皇在罗马为查理举行了加冕礼(下图)。
材料二:西欧庄园(下图)大多以村庄为基础,以农业为主,奶酪、火腿、蔬菜等食物均可自给,鞋帽、衣服也自己制作,很多庄园还有铁匠、金银匠等。
材料三:城市兴起的过程中,我们第一次在欧洲历史上写下了“平民的传记”,一个新的社会集团出现了。……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等,他们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
材料四:圣索菲亚身份之争。圣索菲亚大教堂由查士丁尼一世于532—537年建成,长达近1000年为基督教世界的信仰中心。1453年5月29日奥斯曼帝国攻陷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今称伊斯坦布尔),之后将圣索菲亚改建成清真寺,500多年来其卓越的建筑艺术成为了后来伊斯兰清真寺的设计模板。1935年它成为圣索菲亚博物馆对公众开放。1985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2020年7月10日,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签署法令,正式宣布圣索菲亚为清真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正教会、欧盟、希腊、美国等均表态反对。
(1)材料一中法兰克王国的建立者是谁?你认为图3中正在接受教皇皇冠的人物是谁?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西欧庄园的最大特点(即性质)是什么?
(3)这个“新的社会集团”指的是什么?他们与封建主进行斗争,争取城市自治的常用手段包括哪些?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圣索菲亚大教堂是哪位皇帝在位时建成的?它见证了哪一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的兴亡?
28.(2022·湖南衡阳·九年级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类的历史虽然已有三四百万年,但人类的文明史却仅有五六千年。人类从野蛮步入文明是一个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关键一步……文明首先在自然条件优越、适合农业生产的亚非大河流域产生,这就是西亚、埃及、印度和中国的古代东方文明。随后在地中海区域又出现了一种带有鲜明海洋性质的古代西方文明,这就是希腊、罗马文明。
材料二:
材料三:德国的一位法学家说:“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这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一次。”
(1)根据材料一,指出古代东西方文明分别诞生于怎样的自然环境中?
(2)材料二中图一这一伟大景观与国王有何关系?图二所反映的是哪一文明的成就?图三反映的古代等级制度中,国王属于哪一等级?
(3)阅读材料三,古罗马奠定欧洲民法基础的法律文献叫什么名称?
参考答案:
1.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拜占廷帝国则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在以后的时日里,它无视西欧城市出现后悄然兴起的文明新因素,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可知,拜占廷帝国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这种封闭保守的心态最终导致灭亡。故B项符合题意。ACD项不符合题。故应选B。
2.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上台后,组织法典编纂委员会,经过6年努力, 编成《查士丁尼法典》,同时把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汇编为《法学汇纂》,又编成指导学习法律文献的《法理概要》。后来,查士丁尼又命人将自己执政时期的法令编辑为《新法典》。以上这4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罗马民法大全》被誉为欧洲民法的基础。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BC是《罗马民法大会》的组成部分,不符合题意。故选D。
3.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他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编成了指导学习法律的文献《法理概要》,C项正确;从529年起,委员会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查士丁尼法典》,排除A项;委员会把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汇编为《法学汇纂》,排除B项;查士丁尼命人将自己执政时期的法令编辑为《新法典》,排除D项。故选C项。
4.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罗马民法大全,是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下令编纂的一部汇编式法典,是罗马法的集大成者,该法奠定了后世法学尤其是大陆法系民法典的基础,它包括《查士丁尼法典》、《法学编纂》、《法理概要》、《新法典》,①②④⑤正确;《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帝国的法律文献,排除③。A项正确,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
5.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罗马民法大全》由《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篡》《法理概要》《新法典》组成,D项正确;《罗马民法大全》由《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篡》《法理概要》《新法典》组成,不包括《民法典》和《商法典》,排除A项、B项; 《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6.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395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逝世。他在临终前,将帝国分与两个儿子继承,随即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东罗马定都君士坦丁堡,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廷帝国。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A项正确;西罗马帝国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项;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源头之一,古希腊文明持续了约650年(公元前800年-公元前146年),是西方文明最重要和直接的渊源,排除C项;阿拉伯帝国是中世纪时地处阿拉伯半岛的阿拉伯人所建立的伊斯兰帝国,排除D项。故选A项。
7.C
【解析】据所学知识,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东西两个帝国。东罗马定都君士坦丁堡,故称“拜占庭帝国”。拜占庭帝国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又延续近一千年。它为保存和发展欧洲古典文化,促进东西经济、文化交流起了重要作用。拜占庭帝国最强盛的时期是9-11世纪,13世纪上半期被西方军队征服,后虽复国,但领土大为缩小,15世纪中期,奥斯曼土耳其攻陷君士坦丁堡,古老的千年帝国灭亡,C项正确;琅城人民起义 ,奥斯曼土耳其兴起,法兰克王国建立都不是标志着东罗马帝国灭亡的事件,排除ABD项。故选C项。
8.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得,《罗马民法大全》公元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大帝在位时颁布的,在东罗马帝国境内出现的纠纷,应该用《罗马民法大全》进行处理,C项正确;《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时期的法典,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共和国时期的法律,本体强调的时间是东罗马帝国时期,时间不相符,排除B项;因为是在东罗马帝国境内,应该用罗马法律,排除D项。故选C项。
9.C
【解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马民法大全》是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下令编纂的一部汇编式法典,是罗马法的集大成者,该法奠定了后世法学尤其是大陆法系民法典的基础,是法学研究者研究民法学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资料之一。《查士丁尼法典》、《法理概要》、《法学汇繤》和《新法典》四部法典的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公元前五世纪时,罗马的法律还是习惯法,它的解释权操控在贵族法官手里。法官利用这个权利为贵族谋利益。平民要求制定成文法,经过长期的斗争,于公元前449年逼使贵族成立十人委员会(十人团)制定和公布了成文法。因这个文法刻在十二块牌子(铜表)上而得名。故《十二铜表法》不属于《罗马民法大全》,选项C符合题意;《新法典》、《法理概要》、《查士丁尼法典》属于《罗马民法大全》,故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10.D
【解析】根据题干“在保守、传统和形式主义的‘古董’帝国的束缚下,却很少有机会得到更充分的发展。”可知,拜占庭帝国因封闭保守而缺乏创新,D项正确;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能够拥有强大生命力的重要衡量标准,而末期的拜占庭帝国已经丧失了创新的能力,因此,A项说法错误,排除A项;由分析可知,题干材料主要说明拜占庭帝国缺乏创新能力,无法说明它辉煌了千余年,也无法说明它具有传统优势,排除BC项。故选D项。
11.B
【解析】根据“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他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从529年起,委员会历时6年,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查士丁尼法典》,同时把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汇编为《法学汇纂》,又编成指导学习法律文献的《法理概要》。后来,查士丁尼又命人将自己执政时期 的法令编辑为《新法典》。以上这4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罗马民法大全》仍然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不再像以前那样把奴隶看作“会说话的工具”。《罗马民法大全》还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罗马民法大全》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据题干的知识卡片内容判断,小明学习的是《罗马民法大全》,选项B符合题意;《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文明,A排除;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C排除;《拿破仑法典》是1804年颁布,D排除。故选择B。
12.A
【解析】根据材料“皇帝的威严光荣……须用法律来巩固……将国家治理得很好”,结合所学可知:材料是在强调法律在治国上的重要作用,故A符合题意;材料无法体现罗马法是一部调节公民内部关系的法律,故B不符合题意;罗马法可以消除罗马的社会矛盾,说法过于绝对且不符合史实,故C不符合题意;这句话出自《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不能体现罗马法对欧洲乃至世界影响深远,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3.A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可知,拜占庭帝国即东罗马帝国,主宰文化是希腊文化,在继承罗马文化和吸收基督教文化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的文化都不属于拜占庭帝国保留的文化,排除;故选A。
14.A
【解析】根据“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武器,而且需用法律来巩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查士丁尼制定法典的目的在于利用法律维护其统治。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维护其统治,6世纪,拜占庭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织法典编纂委员会,相继编成《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和《新法典》四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奠定了后世西方大陆法系的基石。A项正确;BCD项与题意不符,排除BCD项。故选A项。
15.B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拜占庭帝国即东罗马帝国,建于395年,灭亡于1453年,国运延续千年之久。拜占庭帝国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它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和西亚、北非等地的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其保存下来的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史料、著作、哲学思想引发了文艺复兴运动,并深远地影响了人类历史。B项正确;“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和“法兰克王国”均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CD项。故选B项。
16.D
【解析】罗马法的集大成是《罗马民法典》,故选D项;《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项;《查士丁尼法典》只是其中的一部法律,排除B项;《法理概要》只是其中的一部法律,排除C项。故选D项。
17.D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他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529年,委员会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查士丁尼法典》,D项正确;《法学汇纂》是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排除A项;《法理概要》是指导学习法律文献的著作,排除B项;《新法典》是查士丁尼将自己执政时期的法令编辑而成的著作,排除C项。故选D项。
18.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公元前6世纪佛教创立于古印度。雅典帕特农神庙是希腊建筑的典型代表。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后,命人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查士丁尼法典》。②③④符合题意,C项正确;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属于北非文明,①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
19.B
【解析】结合所学古代世界史的知识可知,公元前3世纪至前2世纪,为争夺地中海霸权,罗马共和国同地中海西部强国迦太基进行了三次布匿战争,最终击败迦太基,公元前2世纪后期,取得地中海霸权,成为强大的奴隶制国家,迦太基罗马共和国灭亡之间的搭配不正确,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表述符合史实,但是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项。
20.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6世纪,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统治时期,编制了《查士丁尼法典》,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对后世影响深远,成为欧洲法学的渊源,B项正确;《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文明的代表,排除A项;《荷马史诗》是古希腊的文学作品,排除C项;《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文学的代表,排除D项。故选B项。
21.D
【解析】据题干材料,所学知识可知,14、15世纪到16世纪末的欧洲,在经济领域,农业、手工业和商品经济有了进一步发展,在地中海沿岸和西北欧的一些地区,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解体。而伊斯坦布尔在14世纪并没有出现资本主义萌芽,D项符合题意;伊斯坦布尔原称是君士坦丁堡。东罗马帝国定都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原称拜占庭,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所以这里曾是拜占庭帝国的政治中心,公元6世纪罗马法系统化,曾保存大量希腊、罗马文化古籍都与伊斯坦布尔有关。排除ABC项。故选D项。
22.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希腊神话,神与人的差别,仅在于神的不朽和具有超人的能力,而性格等则和凡人一样,神具有人所具有的各种美德和恶习,展现“神人同形同性”的特点,C项正确;《荷马史诗》是古希腊著名的英雄史诗,相传是民间口头创作、盲诗人荷马整理,《荷马史诗》 的描述并不完全符合历史真实,排除A项;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孔子生活在公元前770年一公元前476年的春秋时期,排除B项;公元前4世纪后期,亚历山大的东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公元1世纪,基督教诞生,亚历山大东征使基督教传播到东方,不符合历史史实,排除D项。故选C项。
23.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苏丹(国王)穆罕默德二世亲率20万大军和300艘战舰,从西线对君士坦丁堡发动大规模进攻使得拜占庭帝国灭亡,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24.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罗马帝国分裂成西罗马帝国和拜占庭帝国;法兰克王国后来发展成查理曼帝国;查理曼帝国在843年分裂成三部分,形成现在的法兰西、意大利、德意志。故A符合题意,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
25.(1)《汉谟拉比法典》;维护的是奴隶主阶级的利益;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2)《十二铜表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3)《罗马民法大全》;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4)法制建设是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进步的;法制建设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保证;加强法制建设,依法治国等(符合题意即可)。
【分析】(1)
根据材料一“这部法典刻写在黑色的玄武石柱上。石柱的上半部分是精美的浮雕,宣扬国王的权力来自太阳神;下半部分是法典的具体内容。”可得出,材料一中的“这部法典”是指《汉谟拉比法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谟拉比法典》维护的是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2)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450年罗马颁布的成文法是《十二铜表法》。《十二铜表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3)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马帝国的法学家对法律进行了广泛论证,其中公元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主持编成的《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论》、《新法典》四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4)
【点睛】法制建设是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进步的;法制建设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保证;加强法制建设,依法治国等(符合题意即可)。
26.(1)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2)《十二铜表法》;它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3)查士丁尼; 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4)民主法制建设促进社会持久进步;每个国家要依法治国,加强法制建设等等。
【分析】(1)
根据材料一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在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治时,将法律刻在黑色石柱上的法典;这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2)
根据材料二“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政府公布于罗马广场,它是罗马国家的第一部成文法典。”可得出该法律是《十二铜表法》;它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3)
根据材料三“他又相继组织人编写了有关法律论文、法令等文献,统称《罗马民法大全》”,可得出他是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罗马民法大全》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4)
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更体现出民主法制建设促进社会持久进步;每个国家要依法治国,加强法制建设等等。
27.(1)克洛维。查理曼(或查理大帝)。
(2)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3)新的社会集团:市民阶层。常用手段: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
(4)皇帝:查士丁尼。帝国: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
【分析】(1)
根据所学和材料一“蛮族王国,其中最为强大的是法兰克王国。800年教皇在罗马为查理举行了加冕礼”可知,克洛维建立了法兰克王国;800年教皇在罗马为查理曼,也就是查理大帝加冕。
(2)
根据所学和材料二“大多以村庄为基础,以农业为主,奶酪、火腿、蔬菜等食物均可自给”可知,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3)
根据所学和材料三“平民的传记,一个新的社会集团出现了”可知,这个新的社会集团是,市民阶层;他们与封建主进行斗争,争取城市自治的常用手段包括金钱赎买、武力斗争。
(4)
根据所学和材料四“圣索菲亚大教堂由查士丁尼一世于532—537年建成,长达近1000年为基督教世界的信仰中心。1453年5月29日奥斯曼帝国攻陷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今称伊斯坦布尔),之后将圣索菲亚改建成清真寺”可知,查士丁尼建立圣索菲亚大教堂,它见证了东罗马帝国,也就是拜占庭帝国的兴衰。
28.(1)古代东方文明诞生于大河流域,古代西方文明诞生于海洋。
(2)金字塔是埃及国王的陵墓;古巴比伦文明;刹帝利
(3)《罗马民法大全》
【解析】(1)
根据“文明首先在自然条件优越、适合农业生产的亚非大河流域产生……随后在地中海区域又出现了一种带有鲜明海洋性质的古代西方文明”概括可知,古代东方文明诞生于大河流域,古代西方文明诞生于海洋。
(2)
第一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一是金字塔。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第二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二是《汉谟拉比法典》石柱,诞生于古巴比伦王国,属于古巴比伦文明。第三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三反映的是古埃及的种姓制度。国王属于军政贵族,属于第二等级刹帝利。
(3)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罗马民法大全》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