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3.10 秦统一中国、秦末农民大起义
1.(2022·吉林长春·七年级期末)秦朝统一六国后在地方推行(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县治 D.行省制度
2.(2022·吉林吉林·七年级期末)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
A.秦 B.西汉 C.东汉 D.西晋
3.(2022·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七年级期末)下列各项中,与刘邦无关的是( )
A.推翻秦朝 B.巨鹿之战 C.楚汉战争 D.建立汉朝
4.(2022·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七年级期末)历史上把刘邦和项羽争夺帝位的战争称为
A.巨鹿之战 B.楚汉之争 C.长平之战 D.马陵之战
5.(2022·吉林四平·七年级期末)最能反映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壮举的成语是
A.破釜沉舟
B.背水一战
C.纸上谈兵
D.揭竿而起
6.(2022·吉林·七年级期末)秦长城的起止点是( )
A.临洮、岭南 B.临洮、辽东 C.陇西、辽东 D.洛阳、建业
7.(2022·吉林长春·七年级期末)下面表格中填写正确的是( )
项目 周朝 秦朝
最高统治者权力 A皇帝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 C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
统治地方的方式 B郡县制 D三省六部制
A.A B.B C.C D.D
8.(2022·吉林·大安市乐胜乡中学校七年级期末)秦始皇命丞相李斯等人统一的文字是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大篆
9.(2022·吉林·大安市乐胜乡中学校七年级期末)公元前209年,在大泽乡爆发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发动者是
A.陈胜、吴广 B.刘邦、项羽 C.黄巢 D.张角
10.(2022·吉林长春·七年级期末)成语“揭竿而起”出自于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次起义是( )
A.巨鹿之战 B.大泽乡起义 C.黄巾起义 D.淝水之战
11.(2022·吉林长春·七年级期末)陈胜吴广起义与历代农民战争不一样,其深远的历史作用是( )
A.首先提出“均田免粮”的口号
B.攻占郡县,沉重打击了奴隶主阶级统治
C.以大无畏的精神,推翻了封建王朝
D.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后世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12.(2022·吉林长春·七年级期末)秦朝建立后,秦始皇认为他开创的帝业能够世代相继,传之万世。然而,秦始皇死后仅三年,秦朝就灭亡了。秦朝如此短命的根本原因是
A.陈胜、吴广起义的打击 B.刘邦和项羽的联合进攻
C.秦朝统治残暴不得人心 D.秦朝军队战斗力不够强
13.(2022·吉林长春·七年级期末)“秦始皇规定皇帝自称‘朕’,皇帝的命令称‘制’‘诏’,印章称‘玺’,其他人都不许用,对皇帝的名字也要避讳”,材料说明了
A.秦朝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 B.秦始皇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
C.秦朝实行非常残酷的法律 D.秦朝加强了各地的文化交流
14.(2022·吉林吉林·七年级期末)象棋中的“楚河汉界”来源于( )
A.陈胜、吴广起义 B.项羽、刘邦反秦战争
C.项羽、刘邦的楚汉之战 D.春秋战国的诸侯纷争
15.(2022·吉林·七年级期末)秦简记载:“五人行盗,赃物在一钱以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这一记载说明了
A.秦朝的赋税很沉重 B.秦朝的刑罚很残酷
C.秦朝的偷盗很猖獗 D.秦朝的徭役很繁重
16.(2022·吉林四平·七年级期末)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制度。
(1)将部落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______。
(2)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______。
(3)秦朝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地方行政模式——______。
17.(2022·吉林四平·七年级期末)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主持修建了都江堰——______。
(2)提出“仁者爱人”,主张以德治国——______。
(3)反抗秦残暴统治在大泽乡起义——______。
18.(2022·吉林延边·七年级期末)请列举出秦国或秦朝修建的伟大工程三例。
19.(2022·吉林延边·七年级期末)制度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的而建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远古时期通过哪一制度选举部落联盟首领?写出一位与这一制度有关的人物。
(2)西周为巩固统治实行的社会等级制度是什么?此制度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一点即可)
(3)秦朝在地方建立了哪一制度?这一制度对后世有何重要的影响?
(4)通过以上探究,你有何感悟?
参考答案:
1.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实现统一后,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在地方推行郡县制。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分封制,是西周的制度;选项C. 县治,指县政府的所在地;选项D. 行省制度,是元朝的制度;所以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建立秦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A项正确;西汉、东汉、西晋均晚于秦朝,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
3.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巨鹿之战”是项羽与秦朝之间的战争,跟刘邦无关,B符合题意,ACD项都跟刘邦有关,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4.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项羽和刘邦为了争夺帝位,进行了四年的战争,史称“楚汉之争”。因此本题正确的选项是B。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要熟悉据“楚汉之争”,据所学知识 “楚”是指楚霸王项羽、“汉”是指汉王刘邦,因此刘邦和项羽争夺帝位的战争称为楚汉之争。
5.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末年的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公元前209年,秦朝廷征发陈胜、吴广等900余名戍卒被征发前往渔阳戍边,在大泽乡为大雨所阻,不能如期到达目的地,情急之下,陈胜吴广领导戍卒发动起义,其“奋臂为天下倡始”的首义精神,“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造反思想,“斩木为兵,揭竿而起”的斗争气魄,鼓舞着后来千千万万农民反抗封建统治的斗争。A项出自秦朝和项羽之间的巨鹿之战;B项出自楚汉之间的战争;C项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长平之战。故选D。
6.B
【解析】据所学可知,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派大将蒙恬率30万大军北伐匈奴,收复了河套地区。为了抵御匈奴的进攻,将原赵、燕、秦三国的长城连为一体,筑起了一道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
7.C
【解析】根据所学,秦朝建立皇帝制度,皇帝总揽一切军政,C项正确;周朝没有皇帝,并且推行的是分封制,秦朝开始实行郡县制,排除AB项;三省六部制开始于隋朝时期,排除D项。故选C项。
8.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各国文字繁简不一,写法、形体各有差异。秦统一以后,秦始皇命丞相李斯等人统一文字,制定笔画规整的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C项正确;甲骨文是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排除A项;金文是铸造在殷商与周朝青铜器上的铭文,排除B项;大篆指小篆之前的文字,排除D项。故选C项。
9.A
【解析】根据材料“公元前209年”“大泽乡”可知,发动起义的是陈胜吴广,起义又被称为陈胜吴广起义,大泽乡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A项正确;刘邦、项羽是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的秦末农民战争的领导人,排除B项;黄巢是唐末农民起义的领导人,排除C项;张角是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的领导人,排除D项。故选A项。
10.B
【解析】依据题干“揭竿而起”“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斩木为兵、揭竿而起,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刘邦、项羽起义发生在陈胜、吴广起义之后,B项正确;巨鹿之战发生在秦末,排除A项;黄巾起义发生在东汉,排除C项;淝水之战发生在东晋,排除D项。故选B项。
11.D
【解析】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D项正确;陈胜、吴广起义没有提出“均田免粮”的口号,排除A项;攻占郡县,沉重打击了封建地主阶级统治,排除B项;陈胜、吴广起义被秦朝镇压下去,排除C项。故选D项。
12.C
【解析】秦的暴政导致了秦末农民战争,秦朝灭亡。因此秦朝如此短命的根本原因是统治残暴不得人心。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不是根本原因,不符合题意;故选C。
13.B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秦王嬴政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把三皇和五帝的名称合为“皇帝”,定作自己的尊号,自称“始皇帝”;并规定皇帝自称‘朕’,皇帝的命令称‘制’‘诏’,印章称‘玺’,其他人都不许用,对皇帝的名字也要避讳”。这些特有的称谓显示了至高无上的权威,说明了秦始皇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B项正确;材料与秦朝加强对地方的统治无关,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法律问题,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秦朝与各地的文化交流情况,排除D项。故选B项。
14.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灭亡后,项羽自称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他们为争夺天下,展开了长达四年之久的战争,史称“楚汉之争”;因此象棋中的“楚河汉界”与楚汉之争相关。C项符合题意;陈胜、吴广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排除A项;项羽、刘邦反秦战争,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B项;春秋战国的诸侯纷争,与“楚河汉界”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15.B
【解析】根据题干“五人共同盗窃,赃物在一钱以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可知题干材料表明行盗者受到的惩罚很重,体现出秦朝的刑罚很残酷。B项正确;秦朝的赋税很沉重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项;秦朝的偷盗很猖獗不是题干材料说明的问题,排除C项;秦朝的徭役很繁重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B。
16. 禅让制 分封制 郡县制
【解析】(1)相传在黄帝之后,黄河流域有许多部落。为了增强实力,陶唐氏、有虞氏、夏侯氏三个部落结成联盟,尧、舜、禹依次成为联盟的首领。当时实行禅让制,即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
(2)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西周实行分封制。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以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
(3)秦朝废除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郡县的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本题考查禅让制、西周的分封制、秦朝的郡县制等相关史实,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禅让制、西周的分封制、秦朝的郡县制等相关史实。
17. 李冰 孔子 陈胜、吴广
【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都江堰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使堤防、分洪、排沙、控流等功效合成为一个系统,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
(2)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他提出“仁者爱人”,即要有爱心和同情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在政治上主张以德治国。
(3)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被征发到渔阳戍守长城时,遇雨误期,按秦律误期当斩,陈胜吴广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在大泽乡起义,起义军攻下陈,建立了张楚政权。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18.都江堰、万里长城(秦长城、长城)、灵渠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秦国修建了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秦朝修建了万里长城,有效抵御了匈奴的进攻;秦朝修建了灵渠,沟通了珠江和长江。
19.(1)禅让制 尧、舜、禹(任意一位)
(2)分封制 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任意一点)
(3)郡县制 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4)制度的创新有利于社会进步;国家制定制度,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地进行创 新。(其他符合题意也可)
【分析】(1)
根据所学可知,远古时期,通过禅让制 选举部落联盟首领。与这一制度有关的人物有, 尧、舜、禹。
(2)
根据所学可知,西周为巩固统治,实行的社会等级制度是分封制。此制度在当时起到的作用是,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
(3)
根据所学可知,秦朝在地方建立了郡县制。这一制度对后世的影响是, 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4)
此问相对开放,回答符合下列要点即可,如,制度的创新有利于社会进步;国家制定制度,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地进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