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期末试题分类选编2021-2022学年上学期湖南省各地八年级历史(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期末试题分类选编2021-2022学年上学期湖南省各地八年级历史(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7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8-28 09:00: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7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1.(2022·湖南娄底·八年级期末)如果请你担任历史记录片《1908年的北京东交民巷》的导演,在拍摄当时的北京东交民巷时,不该设计的场景是( )
A.许多外国公使在散步 B.大量北京居民在准备晚餐
C.某国使馆在举办舞会 D.有外国军队在军事操练
2.(2022·湖南株洲·八年级期末)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一种基本方法,下列推论与史实不相符的一项是( )
选项 史实 推论
A 《南京条约》 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B 《马关条约》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C 洋务运动 使中国开始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D 《辛丑条约》 清政府完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A.A B.B C.C D.D
3.(2022·湖南岳阳·八年级期末)“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洋鬼子,尽除完,大清统靖江山”。义和团在兴起过程中曾提出的口号是( )
A.打倒清帝 B.扶清灭洋 C.改革内政 D.平均财富
4.(2022·湖南衡阳·八年级期末)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鸦片战争 ②天平天国运动 ③甲午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②④①③
5.(2022·湖南邵阳·八年级期末)“再现历史场景, 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社会功能。如果要拍摄关于中国军民在老龙头火车站和紫竹林租界痛击外国侵略者的历史剧,下列选项作为该部历史剧题名最恰当的是
A.大沽口战役 B.天津保卫战 C.廊坊阻击战 D.旅顺大屠杀
6.(2022·湖南永州·八年级期末)“中国人口约为4 亿5 千万,列强要求中国赔款4 亿5 千万两白银,用意是每个中国人都要向他们交纳1 两白银的‘罚金’,借此惩罚、侮辱所有的中国人。”该材料反映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7.(2022·湖南·长沙市长郡双语实验中学八年级期末)你在《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等三个不平等条约中都能看到的内容是
A.割地 B.开设工厂 C.开放通商口岸子 D.赔款
8.(2022·湖南衡阳·八年级期末)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深渊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9.(2022·湖南怀化·八年级期末)这是义和团运动时流传的一件揭帖:“……挑铁道,把线砍,旋再破坏大轮船,……一概鬼子都杀尽,大清一统庆升平。”据此判断义和团运动的性质是( )
A.反帝爱国运动 B.反帝反封建运动
C.爱国官兵的反帝运动 D.普通的农民运动
10.(2022·湖南株洲·八年级期末)右图是小张同学所做的读书卡片,据此判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
●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 ●口号:“扶清灭洋” ●性质:反帝爱国运动 ●结果: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A.虎门销烟 B.戊戌变法 C.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
11.(2022·湖南永州·八年级期末)有义和团揭帖写道:“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这种狂热主要来自( )
A.知识分子的宣传 B.对社会矛盾的科学分析
C.朴素的爱国热情 D.对清政府的正确认识
12.(2022·湖南邵阳·八年级期末)义和团的揭帖中写道:“一概鬼子都杀尽,大清一统庆升平。”与此内涵相符的口号是( )
A.“自强”“求富” B.“扶清灭洋” C.“德先生”“赛先生” D.“振兴中华”
13.(2022·湖南永州·八年级期末)八国联军总司令瓦德西曾经发出这样的感叹:“从此次‘拳民运动’中见之,彼等之败,只是由于武装不良……中国民众……实际上尚含有无限生气……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他说的“拳民运动”指的是
A.虎门销烟 B.太平天国运动 C.公车上书 D.义和团运动
14.(2022·湖南岳阳·八年级期末)“当历史开始进入二十世纪的时候,在中国的心脏爆发了场声势浩大的反对西方侵略的群众运动。”材料中的“群众运动”指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戊戌变法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15.(2022·湖南邵阳·八年级期末)“它激烈而又执着地反洋人、反洋教……以血肉搏枪炮的气概显示了顽强的民族精神。”材料中的“它”是指什么事件?( )
A.三元里抗英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护国战争
16.(2022·湖南·新化县东方文武学校八年级期末)它是波澜壮阔的反帝爱国运动,又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它是
A.义和团运动
B.护国战争
C.新文化运动
D.北伐战争
17.(2022·湖南邵阳·八年级期末)“它激烈而又执着地反洋人、反洋教……以血肉搏枪炮的气概显示了顽强的民族精神。”材料中的“它”是指
A.虎门销烟
B.义和团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
D.五四运动
18.(2022·湖南怀化·八年级期末)观察下图漫画《“惩罚”中国》,此次中国被“惩罚”导致了( )
A.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B.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C.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19.(2022·湖南长沙·八年级期末)下图是1900年8月29日刊载于西方某杂志的一幅漫画。漫画传递出的最新时政信息是
A.英法联军占领北京 B.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
C.慈禧太后狼狈西逃 D.宣统皇帝下诏退位
20.(2022·湖南湘潭·八年级期末)如下图漫画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史上遭受多国侵略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1.(2022·湖南湘西·八年级期末)近代史上,“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曾被作为清政府的“义务”写进条约,严重侵犯了中国人民的正当权利和自由,这一规定出自(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辛丑条约》 D.“二十一条”
22.(2022·湖南岳阳·八年级期末)对下面年代尺中提供的时间,解读最准确的是
A.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的全过程 B.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和瓦解的历史
C.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D.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
23.(2022·湖南湘西·八年级期末)不平等的条约是勒在近代中国人民脖子上的绞索。“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始于(  )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北京条约》的签订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
24.(2022·湖南怀化·八年级期末)1903年,北京一茶馆里有四位汉人在聊天。刘一说:“我看过谭嗣同赴法场。”陈二说:“我参加过义和团。” 张三说:“我家住在东交民巷。” 李四说:“我在日本人开设的工厂上班。”他们中有一个人在说谎。他是
A.刘一 B.陈二 C.张三 D.李四
25.(2022·湖南湘西·八年级期末)“东交民巷的大炮注视和监督着紫禁城,象征着条约制度的权威和中国的国将不国”。材料中导致中国“国将不国”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6.(2022·湖南邵阳·八年级期末)穿越历史来到20世纪初,北京的一位小商贩说:“在北京东民巷这地界,我们这些个卖瓜的都不能随便出入了,更不要说居住了……”与这位小贩说的话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北京条约》的签订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
27.(2022·湖南株洲·八年级期末)中国近代的一本启蒙读物写有:“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这则材料反映的情况最终形成是在
A.《南京条约》签订后 B.《马关条约》签订后
C.《辛丑条约》签订后 D.《北京条约》签订后
28.(2022·湖南永州·八年级期末)下列各项中,对下列图示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中国民族工业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
B.中国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C.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29.(2022·湖南娄底·八年级期末)从1901到2021年,时隔120年,再次进入辛丑年。1901年,辛丑年,中国迎来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签订的一个不平等条约使中国“已经达到一个国家的地位非常低落的阶段,低到只是保持了独立主权国家的极少的属性的地步。”中国当时“国家的地位非常低落”表现在(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C.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D.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30.(2022·湖南·新化县东方文武学校八年级期末)下列能说明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的主要依据是( )
A.开放沿海通商口岸 B.纵容列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C.允许列强开设工厂 D.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31.(2022·湖南怀化·八年级期末)写实的民谣能够勾勒出一幅幅尘封的历史画面,常常唤醒人们的历史记忆。义和团民谣“拆铁路,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据此不能得出的认识是义和团运动
A.盲目排外 B.斗争矛头是帝国主义
C.主张推翻清朝统治 D.强烈的爱国主义意识
32.(2022·湖南怀化·八年级期末)英国驻汉口的代理总领事法磊斯曾说:“《辛丑条约》规定的赔款须向全国征收,但由于祸乱所及各省已被联军洗劫一空,实际上这些省应出之款项仍须由那些忠诚的,并已付出自己份额的省份来额外负担。”法磊斯口中的“祸乱”指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英法联军的侵略
C.义和团运动 D.八国联军的侵略
33.(2022·湖南怀化·八年级期末)“北京之惨状,已臻其极。前门外大栅栏及东交民巷西什库等处,只是残砖破壁……独各国之兵士,恃威横行。”这是一位日本记者在目睹发生在光绪26年的一场战争惨象后记下来的,这场战争之后
A.外国商品开始进入中国市场 B.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C.中国的近代化开始 D.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34.(2022·湖南永州·八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840年开始,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社会瞒跚地走入了近代。随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水一战,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闻一多《七子之歌·台湾》(1925年)
材料三 八国联军侵满清,北京二度被占领,赔巨款,派驻兵,辛丑年里泪盈盈。严禁人民反列强,清朝变成洋人廷。
——20世纪初民谣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社会开始走入近代以及驱使中国社会完全“脱出常轨,改道变形”的历史事件。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台湾与祖国母亲分离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八国联军满清”的直接目的和影响。
35.(2022·湖南长沙·八年级期末)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109年(1840—1949年)沧桑巨变,换了人间。北京天安门,曾在1900年见证了西方列强的野蛮,在1919年见证了中国人民的觉醒;1949年的秋天,它终于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共和国。为了这一天的到来,一代代中华儿女前赴后继,在这峥嵘百年中历经无数艰难坎坷。他们的业绩,将永远载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史册。”
——《复兴之路》解说词
(1)“109年沧桑巨变”,其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这一事件是由哪国发动的?
(2)“1900年见证了西方列强的野蛮”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它对中国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3)从百年沧桑巨变中,我们能得到哪些认识?
36.(2022·湖南湘西·八年级期末)近代史上,西方列强多次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饱受欺凌的中华民族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抗争。据此探究以下问题:
(1)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初,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过哪些主要的侵略战争 指出它们对中国近代社会造成的主要影响。
(2)在侵略者的炮口震撼下,清王朝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最能体现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受破坏、更有利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资本输出、最终使清政府变成“洋人的朝廷”的分别是哪一条约的哪一条款
37.(2022·湖南·长沙市长郡双语实验中学八年级期末)近代以来列强发动了一系列的侵略战争,给中国带来巨大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来到了;可是它并不是为了维持鸦片贸易而进行的斗争,它不过是一个持续了二十年,并且要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的斗争的开端。”
——[美]马士《中外帝国对外关系史》
材料二 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对中国的侵凌,空前凶猛,中国的抗争亦随之激烈。抗争有两种类型,动机虽都是为了自救,但采取的方式大相径庭。一为观察世界形势,认为必须进行政治改制运动,才能与西方并驾齐驱;一为昧视时代潮流,对洋人、洋教以及轮船、铁路等统统排斥,成为暴力反洋运动。
——摘自郭延以《近代中国史纲》
材料三 20世纪的大幕拉开了,紫禁城依然巍峨庄严,但太和殿前却留下了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国耻。各国军队在北京划区驻扎,要求所驻区域的所有中国人家必须悬挂占领国国旗。一时间,中国的心脏插着的是八个国家的旗帜。人类进入近代以来,还没有哪个国家曾道受过如此屈辱,整个中国仿佛都被撕裂。
——摘编自《复兴之路》
(1)材料一认为鸦片战争的实质是什么?该战争对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产生了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哪一条约的签订使“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空前凶猛”。根据材料二,指出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抗争的动机是什么。
(3)材料三中反映的战争与材料二中的“暴力反洋运动”有什么联系?“各国军队在北京划区驻扎”对清政府产生了什么影响?
(4)请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材料所反映的战争对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产生了什么影响。
(2022·湖南永州·八年级期末)38.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遭侵略的屈辱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抗争和探索的历史。
表1: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序号 事件
1839年 ① 林则徐虎门销烟
1840——1842年 ② 鸦片战争
1851——1864年 ③ 太平天国运动
1856—1860年 ④ 第二次鸦片战争
19世纪60—90年代 ⑤ 洋务运动
1894——1895年 ⑥ 中午中日战争
1898年 ⑦ 戊戌变法
1900年 ⑧ 义和团运动高潮
⑨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1年 ⑩ 《辛丑条约》签订
表2:分类表
主题 事件(序号)
列强侵略 ②、④、____、___39___、⑩
中国人民的反抗 ①、__40__、__41__
探索近代化 __42__、__43__
(1)请你结合所学知识,把表l中的历史事件按表2中的主题进行分类?
(2)中国近代史涌现出许许多多奋勇杀敌、为国捐躯的爱国将领,请你在序号②、⑥的战争中,分别列举一位民族英雄。
(3)结合所学知识,从④和⑤、⑥和⑦、⑧和⑨三组组合中,任选一组说明其中两个事件之间的联系?
(4)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表1、表2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怎样的发展趋势?
44.(2022·湖南·郴州市第五中学八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近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
——摘编自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鸦片战争后中国人的历史使命;如何理解“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
材料二 是日本人打开了世界的眼界,让人们看到大清帝国真正的无能……清国政体是一个明显失败的政体……
——摘自《纽约时报》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纽约时报》是针对什么事件作上述评论的?为何如此评论?
材料三 20世纪的大幕拉开了,紫禁城依然巍峨庄严,但太和殿前却留下了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国耻……一时间,中国的心脏插着的是八个国家的旗帜。人类进入近代以来,还没有哪个国家曾遭受过如此的屈辱……
——选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3)材料三中的“国耻”是指哪一场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哪一屈辱条约?这一条约对中国的社会性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45.(2022·湖南株洲·八年级期末)近代列强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了苦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成为中国历史的一个转折点。在一批先进分子的启发下,中国人民开始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惊醒,开始了百年“中国梦”的辛苦求索、艰难追寻。
——《人民日报》社论
材料二:“割台湾,赔两亿,中国人民争争气;开口岸,设工厂,清朝政府无法管。”
——顺口溜
材料三: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
(1)请结合所学知识解释材料一中“中国历史的转折点”的含义。迷梦中惊醒的中国人民进行了哪些辛苦求索和艰难追寻?(答出一件重大历史事件即可)
(2)材料二中顺口溜有利于我们记忆哪一个条约?该条约中的哪一项内容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危害最大?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次战争后签订的条约内容?该条约的签订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4)综上所述,你对这段历史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46.(2022·湖南益阳·八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天无雨,地焦旱,全是教堂遮住天。兵法艺,都学全,要平鬼子不费难。拆铁道,拔电杆,紧急毁坏火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
——义和团揭帖
(1)据材料一,指出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
(2)该揭帖揭示了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必然性,请加以分析。
材料二 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当时在一份报告中写道:“中国文化在四百年以前,常有若干方面比较欧洲为优。但自彼时以后,遂成停顿不进之象。尤其是对于火车、轮船所引起之世界巨大变迁,未能加以理会。而且数世纪以来,未有外敌严重压迫,以致养成一种不能战争之民族。所有上流阶级,对于世界情形毫无所知,只是骄傲自大……至于官吏人员,则为腐败之气所充塞,毫无精神之可言。……但吾人在此却有一事不应忘却者,即中国领土之内,……共有人口四万万,均系属于一个种族,并且不以宗教信仰相异而分裂,更有“神明华胄”之自尊思想充满脑中。此外更有一事,亦复不应忘却者,即吾人对于中国群众,不能视为已成衰弱或已失德性之人。彼等在实际上,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
(3)瓦德西是如何评价当时中国社会各个阶层的?他的这一评价反映出义和团运动的哪些影响?
参考答案:
1.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01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其中规定: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因此B所述是不正确的,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是B。
2.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洋务运动有关问题的认识。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自救运动。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但洋务运动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了经验,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由此可知,C描述错误,ABD叙述正确,故选C。
3.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义和团在兴起过程中曾提出“扶清灭洋 ”的口号,B项正确;“打倒清帝”与材料相悖,排除A项;“改革内政”与义和团运动无关,排除C项;“平均财富"与义和团运动无关,排除D项。故选D项。
4.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鸦片战争,是指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以中国的禁烟运动为借口,1840年6月,英军首先进犯广州,鸦片战争爆发;②天平天国运动,是指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③甲午战争,是指1894年,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清政府应邀派兵镇压,日军袭击清军运兵船,蓄意挑起战争,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史称“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是指1900年6月,为镇压义和团运动,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组织联军,在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的率领下发动了侵华战争。因此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②③④。A项正确;BCD项不正确,可排除。故选A项。
5.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军民抗击八国联军的天津保卫战,是以义和团为主体的反抗外来侵略的战争,从1900年6月15日开始到7月14日结束,历时1个月,中经大沽之战、老龙头火车站争夺战、紫竹林租界攻坚战和八里台保卫战,最后以义和团撤离天津,八国联军分区占领而结束。所以如果要拍摄关于抗击八国联军侵华的历史剧,应该选择的素材是天津保卫战。故B符合题意。大沽口战役只是天津保卫战的一部分,不能概括整个历史剧。A不符合题意。1900年6月18日,英国海军提督西摩尔率领的2000多名侵略军从天津向北京进攻的八国联军,由于在廊坊遭义和团阻击,从廊坊败回。C与题干内容无关,不符合题意。旅顺大屠杀是中日甲午战争期间,日军于1894年11月21日攻陷旅顺,对城内进行了4天3夜的抢劫、屠杀和强奸,估计死难者最高数字约2万人,只有埋尸的36人幸免于难。D与题干内容无关,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故选B。
6.D
【解析】1900—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中国战败,1901年签订了《辛丑条约》。《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ABC和题文无关,不符合题意,故选D。
7.D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南京条约》规定赔款2100万银元;《马关条约》 规定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辛 丑条约》规定清政府赔偿各国白银共4.5亿两;三者都有赔款的内容。故D符合题意;《辛丑 条约》中并没有割地的内容。故A不符合题意;只有《马关条约》规定了开设工厂的内容。故B不符合题意;《辛丑条约》 并没有开放通商口岸的内容。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
8.D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不平等条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失败,被迫签订《辛丑条约》,清政府变成“洋人的朝廷”,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选项D符合题意;而选项A《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符合题意;选项B《天津条约》、选项C《北京条约》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的,是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不符合题意;因此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9.A
【解析】根据材料“一概鬼子都杀尽,大清统庆升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8年起,活跃在山东的民间组织和团,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斗争头直指帝国主义,可知义和团运动的性质是反帝爱国的农民运动,选项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排除。
10.D
【解析】根据材料“小张同学所做的读书卡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义和团运动是19世纪末中国发生的一场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反帝爱国的农民运动,后来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这一运动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了它的灭亡。D项正确;虎门销烟发生于1839年6月,排除A项;戊戌变法的时间是1898年6月11日 至 1898年9月21日,排除B项;太平天国运动的时间是1851年~1864年,排除C项。故选D项。
11.C
【解析】根据材料“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及所学知识可得,19世纪末,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义和团运动兴起,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这是农民阶级朴素爱国热情的体现,虽然他们不能科学地分析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但他们触及了时代的救亡主题,C项正确;其它选项都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
12.B
【解析】根据材料“一概鬼子都杀尽,大清一统庆升平”可知,义和团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B项正确;“自强”“求富”是洋务运动的口号,排除A项;“德先生”“赛先生”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排除C项;“振兴中华”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纲领,排除D项。故选B项。
13.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义和团是由山东、直隶一带的义和拳、民间秘密结社和练拳习武的组织发展而来,19世纪末,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和外国传教士活动的猖獗,这些组织转变为具有广泛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组织,逐渐发展为义和团运动,D项正确;1839年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排除A项;太平天国运动是洪秀全领导的中共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排除B项;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领导了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排除C项。故选D项。
14.C
【解析】据材料“当历史开始进入二十世纪的时候,在中国的心脏爆发了场声势浩大的反对西方侵略的群众运动。”并结合所学可知,1898年在京津地区爆发了声势浩大的“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沉重打击帝国主义的侵略,C项正确;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十九世纪中期,其目标是反对清政府的统治,排除A项;戊戌变法最早是在南方,且其局限于资产阶级的上层,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排除B项;辛亥革命首义地是武汉,而且其目标是推翻清王朝,排除D项。故选C项。
15.C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反洋人、反洋教”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中的“它”是指义和团运动。1900年春,义和团运动发展到京津地区,义和团运动的斗争矛头直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打出“扶清灭洋”的旗帜,攻打当地的教堂,斗争的矛头直指帝国主义,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C项正确;三元里抗英事件是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英国军队与非官方武装力量间在广州市郊外三元里发生的冲突事件,排除A项;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性质,排除B项;护国战争是辛亥革命后发动的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运动,排除D项。故选C项。
16.A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可知,义和团运动是一次反帝爱国农民运动。在义和团兴起的过程中,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鲜明地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但义和团对洋人、洋教以及轮船、铁路等统统排斥,又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A项符合题意;为了讨伐袁世凯的复辟帝制,维护共和制度,孙中山领导发动了护国运动。B项不合题意;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思想解放运动。C项不合题意;北伐战争主要目的是打到列强除军阀,是一次反帝反封建运动。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B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A。
“反帝爱国运动”“盲目排外的落后性”是解题的关键。据所学知识,义和团运动是农民阶级领导的,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扶清”显示了义和团运动的爱国性;“灭洋”排斥一切洋人的东西,具有盲目排外性。
17.B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反洋人、反洋教”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中的“它”是指义和团运动。1900年春,义和团运动发展到京津地区,义和团运动的斗争矛头直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打出“扶清灭洋”的旗帜,攻打当地的教堂,斗争的矛头直指帝国主义,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所以B项符合题意;虎门销烟是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性质,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18.D
【解析】根据题干“漫画《“惩罚”中国》”“八位强者打一个弱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反映的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中国失败,被迫签订《辛丑条约》,《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D项正确;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与鸦片战争有关,排除AC项;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与第二次鸦片战争有关,排除B项。故选D项。
19.C
【解析】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结合所学可知,八国联军侵华期间,慈禧太后协同光绪皇帝逃往西安,漫画反映慈禧太后狼狈西逃的景象,故C项正确;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占领北京,排除A项;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排除B项;1912年宣统皇帝下诏退位,排除D项。故选C项。
20.D
【解析】根据“中国近代史上遭受多国侵略的一场战争”结合所学知识,这场战争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6月,俄、英、美、日、德、法、意、奥八国拼凑了2000多人的队伍,由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发动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1年9月,清政府全权大臣李鸿章与八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D正确;鸦片战争的侵略者是英国,排除A;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侵略者是英法联军,排除B;甲午中日战争的侵略者是日本,排除C。故选D。
21.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辛丑条约》的认识。1900—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中国战败,1901年签订了《辛丑条约》。《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此题选择答案C。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侵略与反抗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2.D
【解析】据年代尺上的三个时间点都是中国近代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时间。1842年,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失败,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侵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95年,甲午战争中惨败的清政府被迫同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中国的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1901年,清政府同帝国主义列强签订了《辛丑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对题干年代尺中提供的时间,解读最准确的是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D项正确;年代尺没有涉及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的全过程,排除A项;年代尺没有体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瓦解的历史,排除B项;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开始于洋务运动,排除C项。故选D项。
23.D

【解析】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签订《辛丑条约》。《辛丑条约》规定: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所以本题答案选D。
24.C
【解析】根据材料“1903年”,可知,1903年之前发生的事情,四位汉人可能参与,结合所学可知,1901年《辛丑条约》规定划归东交民巷为使馆界,中国人不得居住,故C符合题意;1898年维新变法失败,谭嗣同被杀,故A不符合题意;19世纪末期义和团运动爆发,故B不符合题意;1894年甲午战后签订了《马关条约》,规定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25.D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东交民巷的大炮注视和监督着紫禁城”指的是1901年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规定的“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这使得使馆界成为“国中之国”,所以导致中国“国将不国”的条约是《辛丑条约》,D项正确;《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中均无关于东郊民巷的规定,排除ABC项。故选D项。
26.D
【解析】据所学知,1901年清政府同列强签订了《辛丑条约》,其中规定北京东交民巷设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驻兵保护,所以与这位小贩说的话相关的历史事件是《辛丑条约》的签订,故D符合题意;《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进一步加深,《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大大加深,故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
27.C
【解析】依据题干“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可知反映了清王朝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被迫于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清王朝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故C符合题意;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A不符合题意;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故B不符合题意;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依据题干关键信息“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联系《辛丑条约》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28.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840年英国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1842年中英签讨《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94年至1895年,日本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这一不平等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1900年至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同中国签订了《辛丑条约》,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C符合题意;ABD表述错误,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29.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01年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其中规定,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这充分表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沦为了“洋人的朝廷”,C项正确;第一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失败后被迫于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A项;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失败后被迫于1860年签订《北京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排除B项;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失败后被迫于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而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排除D项。故选C项。
30.D
【解析】“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说明清政府完全成为替列强管辖中国人的朝廷,D项正确;开放通商口岸、镇压太平天国和允许列强开设工厂都无法说明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排除ABC项。故选D项。
31.C
【解析】根据材料“拆铁路,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可知义和团运动支持清政府的统治,故C符合题意。根据材料可知义和团运动斗争矛头是帝国主义,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意识;但是又盲目排外。故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本题是材料选择题,解答材料选择题要尊重原材料,主张材料的关键语句。本题的关键语句是“拆铁路,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根据这一关键语句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32.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900年八国联军借口镇压义和团运动,发动侵华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故选C;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1856年英法联军的侵略中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AB两项与《辛丑条约》无关,排除;法磊斯是英国驻汉口的代理总领事,不会称联军为“祸乱”,排除D。
33.D
【解析】根据材料“北京之惨状,已臻其极。前门外大栅栏及东交民巷西什库等处,只是残砖破壁”“光绪26年”等信息可知,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并进行疯狂烧杀抢劫的史实,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项正确;《马关条约》后外国商品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排除A、B项;洋务运动是中国的近代化开始,排除C项。故选D项。
34.(1)事件: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原因: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马关条约》割台湾给日本。
(3)直接目的:为镇压义和团运动;影响: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解析】(1)
事件:根据材料“从1840年开始,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社会瞒跚地走入了近代……”及所学可得出,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根据材料及所学可得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原因:根据材料“……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还能背水一战……(1925年)”及所学可得出,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马关条约》割台湾给日本。
(3)
直接目的:根据所学可得出,义和团运动的兴起损害了帝国主义国家的在华利益,1900年,为了镇压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斗争,八国联军发动了侵华战争。
影响:根据材料“……严禁人民反列强,清朝变成洋人廷”及所学可得出,八国联军侵华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5.(1)鸦片战争。英国。
(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3)落后就要挨打;国家的强大是平安的保障;中国人民具有爱国主义精神;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甘于奉献、勇于探索等。
【解析】(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09年(1840—1949年)沧桑巨变” 中“109年沧桑巨变”,其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是英国发动的。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00年见证了西方列强的野蛮”的历史事件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3)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落后就要挨打;国家的强大是平安的保障;中国人民具有爱国主义精神;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甘于奉献、勇于探索等。
36.(1)主要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影响: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分别是:《南京条约》的割香港岛给英国,《马关条约》的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辛丑条约》的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解析】(1)依据所学可知,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初,帝国主义发动的主要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影响: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依据所学可知,《南京条约》的割香港岛给英国,是中国领土主权遭到破坏;《马关条约》的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便利了资本输入;《辛丑条约》的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是清政府成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
37.(1)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的斗争;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入侵(答到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即给分)。
(2)《马关条约》;自救。
(3)暴力反洋运动(义和团运动)是材料三中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或:列强为镇压义和团运动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清政府完全处于各国军队的影响和控制之下(或答:使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4)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不断加深。
(1)
根据“并且要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的斗争的开端”得出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的斗争;根据所学,鸦片战争使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入侵。
(2)
根据“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对中国的侵凌,空前凶猛,中国的抗争亦随之激烈。”可得出《马关条约》的签订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根据“抗争有两种类型,动机虽都是为了自救,但采取的方式大相径庭。”可得出自救。
(3)
根据“ 20世纪的大幕拉开了,紫禁城依然巍峨庄严,但太和殿前却留下了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国耻。”得出暴力反洋运动是指义和团运动,是材料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根据所学,《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且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从此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4)
根据材料内容可得出鸦片战争等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不断加深。
(1)⑥⑨;③⑧;⑤⑦。
(2)鸦片战争:关天培或陈化成;甲午战争:左宝贵或邓世昌或丁汝昌。
(3)下面答案任选其一:
④和⑤: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使清政府中的有识之士认识到要学习西方的技术,开展了洋务运动;
⑥和⑦: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签订了《马关条约》,民族危机加深,促使康有为、梁启超推动光绪帝发动了戊戌变法;
⑧和⑨:义和团运动的爆发,损害了西方列强在中国的侵略权益,是八国联军侵华的直接原因。
(4)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不断抗争与探索新出路。
(1)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都是列请发动的侵略中国的战争;洋务运动时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是洪秀全领导的一次农民战争,义和团运动提出扶清灭洋口号,积极抗击八国联军;洋务运动时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戊戌变法从制度上探索中国近代化。
(2)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中英军进攻虎门炮台,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等站四,1842年英军进犯长江门户吴淞,年近七旬的老将江南提督陈化成力竭牺牲,甲午战争中左宝贵在平壤战役中牺牲,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牺牲,丁汝昌自杀殉国。
(3)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④和⑤: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使清政府中的有识之士认识到要学习西方的技术,开展了洋务运动;⑥和⑦: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签订了《马关条约》,民族危机加深,促使康有为、梁启超推动光绪帝发动了戊戌变法;⑧和⑨:义和团运动的爆发,损害了西方列强在中国的侵略权益,是八国联军侵华的直接原因。
(4)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表1、表2反映了近代中国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不断抗争与探索新出路。
44.(1)中国必须近代化;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甲午中日战争;原因:由于清政府的·1腐败无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落后较挨打,弱国无外交等。
(1)
根据材料“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近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分析可知鸦片战争后中国人的历史使命是中国必须近代化;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
根据材料二“是日本人打开了世界的眼界,让人们看到大清帝国真正的无能..清国政体是一个明显失败的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纽约时报》 是针对甲午中日战争或《马关条约》的签订作上述评论的;有如此评论的原因是由于清政府的病败无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败,被追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3)
依据材料三里的“太和殿前却留下了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国耻”可以判定是《辛丑条约》的内容,由此可见,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年所造受的国耻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在1901年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后较挨打,弱国无外交等,言之有理即可。
45.(1)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言之有理即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任意一点)
(2)《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4)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等(言之有理即可)
(1)
根据材料一“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成为中国历史的一个转折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签订《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迷梦中惊醒的中国人民进行了的辛苦求索和艰难追寻有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的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政治制度的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思想文化的新文化运动。
(2)
根据材料二“割台湾,赔两亿,中国人民争争气;开口岸,设工厂,清朝政府无法管。”可知,材料反映的是《马关条约》的内容,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1895年,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马关条约》规定: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马关条约》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该条约中的“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危害最大。
(3)
据“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四反映的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的《辛丑条约》的内容。该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最大的危害是:使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清政府战败,1901年被迫同帝国主义列强签订《辛丑条约》。条约规定: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运动;清政府拆毁天津大沽口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
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如: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等。
46.(1)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和外国传教士活动的猖獗。
(2)义和团对洋人、洋教以及轮船、铁路等统统排斥,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提出“扶清”口号,对清政府本质认识不清,对它抱有幻想;还带有迷信色彩,相信降神附体等。这些因素为清政府利用、控制和镇压义和团提供了条件,导致义和团的失败。(任意2点)
(3)瓦德西认为,中国上流社会闭目塞听,妄自尊大;官吏腐败,精神颓废;人口众多,民族凝聚力强,且含有无限蓬勃生气。(任意二方面)
瓦德西参加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亲身感受到以义和团为代表的中国人民的团结御侮的反抗精神,反映出义和团对帝国主义瓜分中国野心的沉重打击。
【解析】(1)
根据所学和材料一“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天无雨,地焦旱,全是教堂遮住天”可知,这体现的原因是,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外国传教士活动的猖獗。
(2)
根据所学和材料二“ 神助拳——拆铁道,拔电杆,紧急毁坏火轮船——大清一统靖江山”可知,这体现的原因是,义和团对洋人、洋教以及轮船、铁路等统统排斥,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提出“扶清”口号,对清政府本质认识不清,对它抱有幻想;还带有迷信色彩,相信降神附体等。这些因素为清政府利用、控制和镇压义和团提供了条件,导致义和团的失败。
(3)
根据所学和材料二“上流阶级,对于世界情形毫无所知,只是骄傲自大……至于官吏人员,则为腐败之气所充塞,毫无精神之可言、人口四万万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可知,瓦德西认为,中国上流社会闭目塞听,妄自尊大;官吏腐败,精神颓废;人口众多,民族凝聚力强,且含有无限蓬勃生气。根据所学和材料二“此外更有一事,亦复不应忘却者,即吾人对于中国群众,不能视为已成衰弱或已失德性之人。彼等在实际上,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可知,这说明,瓦德西参加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亲身感受到以义和团为代表的中国人民的团结御侮的反抗精神,反映出义和团对帝国主义瓜分中国野心的沉重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