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五四制七年级上册生物 4.5.1尿的形成和排出 课件(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鲁科版五四制七年级上册生物 4.5.1尿的形成和排出 课件(共26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7.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8-27 19:40: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尿的形成和排出
一、肾

肾脏的位置:
腹腔后壁,脊柱两侧,左右各一。
二、泌尿系统的组成
肾脏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形成尿液)
(输送尿液)
(暂时贮存尿液)
(排出尿液)
肾脏解剖图
肾动脉
肾静脉
输尿管
尿液
“过滤器”
尿液是从血液中分离出来的
血液是通过哪些血管进出肾脏的?
肾动脉→肾脏毛细血管网→肾静脉
尿液
1
2
3
肾小球(血管球)
肾小囊
肾小管
管壁上有许多孔隙
三、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肾单位
每个肾脏由100多万个肾单位组成
尿液
小组合作:阅读课本P85,制作肾单位模型,说出各结构的名称和特点。





肾静脉
肾动脉
肾小管外毛细血管
入球小动脉
出球小动脉
肾小球
肾小囊
肾小管
肾单位
2.哪条血管的两端都连接毛细血管网?
出球小动脉
尿液
1.肾小球两端的血管及血液成分分别是什么?
动脉血
血液流经两处毛细血管都发生物质交换了吗?
肾小球
肾小管外毛细血管
没有发生物质交换
发生物质交换
动脉血→静脉血
思考:血液流经一个肾单位
的过程中,会发生什么变化
呢?尿液是如何形成的呢?
血液
肾单位
血液
尿液
尿液
四、尿的形成过程
1.根据肾小囊中和尿液中的液体成分完成拼图。
2.与血液相比,肾小囊中液体的成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结构特点推测它们的作用。
3.肾小囊中有葡萄糖而尿液中没有,葡萄糖到哪里去了呢?推测肾小管有什么作用。
4.根据拼图回答讨论2、3,尝试描述尿液的形成过程。
小组合作:阅读课本P86~87

无机盐
尿素
葡萄糖

A过滤
B 重吸收
血细胞
大分子蛋白质

无机盐
尿素
葡萄糖
无机盐

尿素
血液
原尿
尿液
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
第一步: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
一部分水
无机盐
尿素
葡萄糖
血细胞
大分子蛋白质
形成原尿
肾小囊
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
原尿: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
尿液:水、无机盐、尿素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全部的葡萄糖
部分无机盐
大部分水
第二步: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肾静脉
学以致用,请你来诊断
1.如果某人的尿样中检查出了蛋白质和红细胞,如果是肾有疾病,可能是哪个部位发生了病变
肾小球
2.一个小男孩在公园撒了一泡尿,过了一会儿,
尿的旁边出现了很多的蚂蚁,可能是肾的哪个
部位出现了病症?
肾小管
五、尿的排出
人体内尿的形成是连续的,为什么排尿是间歇的?
膀胱暂时储存尿液,当尿液存到一定量时,人才会产生尿意,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将尿液经尿道排出体外。
肾脏
尿液
膀胱
输尿管
尿道
排尿的意义
3.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1.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2.调节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平衡。
泌尿系统的卫生保健
1.适量饮水
2.有了尿意要及时排尿
3.防止尿路感染
盘点收获
血液
肾脏
血液
肾小球
肾小囊
肾小管



尿液
过滤
重吸收
课堂练习
1.人体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
A
A.肾脏 B.肝脏
C.输尿管 D.膀胱
2.当尿液中发现蛋白质和血细胞时,肾脏发生病变的部位是 ( )
A.肾小囊 B.集合管
C.肾小球 D.肾小管
C
3.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不会被肾小管重新吸收的物质是( )
D
A.水 B.葡萄糖
C.无机盐 D.尿素
4.人体内,连接肾脏和膀胱的结构是( )
A.肾小管 B.输尿管
C.尿道 D.出球小动脉
B
5.正常人的血浆、原尿和尿液中都含有的物质有(  )
①水 ②无机盐 ③尿素 ④葡萄糖 ⑤蛋白质.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⑤ D. ①④⑤
A
6.某人的尿量比正常情况下增加数倍,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  )
A. 肾小球 B. 肾小体 C. 肾小管 D. 肾小囊
C
7.对排尿的生理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排出废物
②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③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④排出过剩的营养物质.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