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译林版九年级上册英语 Unit 3 Reading 1 What should I do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牛津译林版九年级上册英语 Unit 3 Reading 1 What should I do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牛津译林版
科目 英语
更新时间 2022-08-27 20:30: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Unit 3 Should kids do chores at home
Section B (2a---3a)教学设计
课题 Unit 3 Should kids do chores at home Section B (2a---3a) 授课教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学习,掌握本节课的新单词和句型,会用“I think…,because…”、“I agree/disagree that …”和“All in all,…”等句型初步学会表达观点。2.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培养和训练学生良好的阅读和表达能力,使学生能正确表达观点,并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师生问答、略读(skimming)和寻读(scanning)的阅读策略、辩论、表达个人观点等形式训练并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倡导任务型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利用任务型教学法,结合自主、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任务型活动所创造的真实的语言环境中体会语言,运用语言,感受语言的真实价值,品味语言的实际意义,从而获得运用语言的实际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明确“家务人人有责”的思想,能积极主动地参加家务劳动。认识到父母照顾家庭的辛劳,养成爱父母、爱家庭、爱家务的好习惯。学习照顾家庭同时也是照顾自己,培养独立能力,为自己的将来奠定基础。2.通过与同学之间的交流,促进同学之间的了解,增进友谊。
教学重点 词汇:stress, waste, in order to, provide, anyway, depend on, develop, independence, fairness, since, neighbor, take care of, ill, drop, fair, unfair .句型:-Do you think kids should help out with chores at home Why - I think that…, because…. / I agree/disagree that…, because….
教学难点 1.会用I think/agree/disagree that…,because….句型来表达观点。2.训练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设计思路 首先,在正式进入阅读课文之前,先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复习了与“家务”有关的短语,然后借助班级家长群里家长们关于“孩子是否应该做家务”的热烈讨论引出本节课话题,一方面最大限度的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对这堂课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在一开始就渗透了不同观点的表达,为后续的阅读活动、辩论活动以及个人观点的表达都做好了铺垫。其次,在分析文章内容的同时,对表达观点的文章形式也进行了框架结构的分析,大胆创设了“Who is the best debater ”和“Share your opinions.”的教学情境,为学生观点的表达提供了平台,环节设置紧扣教学主题。学生利用这一平台不仅表达了对“做家务”的看法,还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加深了对新单词和新句型的理解,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巧妙的把一节单纯的阅读课转化成一节语言实践课,从而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体验多种学习方式,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将课堂还给学生,体现新课标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最后,思维导图始终贯穿于整堂课,不仅帮助学生梳理了课文的重难点与框架结构,也有助于使学生表达更有条理,为今后的英语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教材及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核心内容是本单元的话题是Chores,主要是关于家庭生活,谈论家务琐事及家庭互助,要求学生学会陈述自己的好恶。家庭生活及家务劳动是社会家庭和学生生活中的重要方面,对学生生活习惯的养成、社会行为习惯及家庭责任感的建立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学习本单元,学生应当能认识到家庭亲情及家庭义务的重要性,应对参加及帮助父母做适当的家务持有积极的态度。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还将了解中西方在这方面的文化差异,增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沟通和交流能力。 本节课将重点通过略读(skimming)和寻读(scanning)两种阅读策略来掌握文章的主旨大意,并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将本节知识掌握扎实,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好的基础,同时,利用辩论和表达观点活动让学生有话可说,并激发学生表达知识的欲望,培养他们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初中生思维灵活,模仿力强,教师可以加大知识的拓展与运用。但同时八年级的学生又对知识充满好奇心,求知欲强,喜欢表现自己,但又缺乏自信心,因此教师的教学活动难易度要层层递进,使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录音机、听力材料以及相关图片等。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新课 自由对话,引入新课T:What kind of chores do you know (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家务”内容,并鼓励学生说出更多家务活。) Do you often help do chores at home T: Some people say that kids should do chores at home. Do you agree with them T: OK, today we are going to learn unit3 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 room Section B Reading: Should kids do chores at home S1: Do the dishes.S2: Make the bed.S3: Fold the clothes.S4:….……Ss: Yes, I do. / No, I don’t.Ss: Yes, I agree with it. / No, I disagree with it. 在正式进入阅读课文学习之前,先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复习了与“家务”有关的短语,然后根据文章中心话题展开讨论,一方面直入主题,激发了学生对这堂课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为后续的阅读以及任务型活动做好了铺垫。
(读前)词汇短语学习的教学设计 1.创设情境,学习词汇1.T:(ppt 展示班级QQ群图片)Look, this is our class QQ group. Parents always discuss in this QQ group. These days, they are talking about if the kids should do chores.(借用家长在班级QQ群里的发言,将本节课重点句型及新单词和短语展示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S1: Stress.S2: A waste of time.S3: In order to do.S4: …学习形式:T--Ss;G1--G2;Boys--Girls... 通过借助班级家长群里家长们关于“孩子是否应该做家务”的热烈讨论引出本节课话题,一方面直入主题,使学生置身于真实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更有利于知识的学习,此外,在新知识的教授过程中,采用师生朗读、整体朗读、小组朗读、男女生朗读、举例说明等不同形式,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学习,将知识掌握扎实。亮点是将短语教学和句型教学而相结合,并且所呈现的句型也是本节课要学的课文中的重点句型,为后面的阅读学习做好了铺垫。
(读中)新课学习的教学设计(读后)新课学习的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并讲解阅读策略,帮助学生更好掌握文章大意T: The Sunday Mail magazine invited parents to write about whether young people should do chores at home. Skim the following letters. Which one agrees and which one disagrees Before reading,let’s learn a reading strategy --- skimming.T:Have you got the answers Which one agrees and which one disagrees How do you know it (并分析文章结构)二、Practice:1.Listen to the Letter 1 and choose “T” or “F”.2.Read Letter2 and finish the exercise ---choose “T” or “F”.3. Scan(寻读)and finish the mind-map.(教师介绍scanning的阅读策略,并引导学生完成思维导图。同时,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一、Task 1: Who is the best debater 1.创设情境,导入任务:T: Different people have different ideas about if kids should do chores at home. Now let’s have a debate! 2.介绍规则,明确活动要求:T: Before the debate, let’s see the rules first…3.学生分正反两方,各自发表自己观点,并表述原因.4.教师点评。Great!/ Excellent!/ Good job. …二、 Task 2: Share your opinions.1.创设情境,导入任务:T: Now our school reporter wants to interview some of us about if kids should do chores at home, what’s your opinion Share it to us !展示表达观点的框架结构,帮助学生表达更有条理。3.教师点评。Great!/ Excellent!…三、 Education AimT: So, everyone, when we are free,we should try to help parents do some chores. After all, it’s not easy for our parents to work all day and do chores all night. 学习形式:Teacher introduces the reading strategy and Ss translate its meaning.S1:Letter1 disagrees that kids should do choresS2:Letter2 agrees …....1.Ss listen to the tape and finish the listening task. Then Check the answers.S1: In the first letter, housework is a waste of time…S2:In the second letter, it’s important for children to …Rules:1.先正方,后反方,轮流快速阐述各自理由,每次只能说一个理由,最多说3句。2. 3秒钟接不上来者为败方。Useful expressions:I think …. I don’t think….I agree/disagree ….In my opinion ,….How to show your opinions:Show your opinion.Give your reasons.Give some examples.Make a conclusion.S1: Yes, everyone should share the housework. 阅读策略的讲解帮助学生事半功倍的完成阅读任务,同时也为学生今后的英语学习打下基础。让学生运用所学的阅读技巧完成阅读任务,揖让学生体验了学以致用的乐趣,还加深了对阅读技巧的理解和运用能力。1.听力前对题目分析的环节帮助学生快速了解听力目的。2.听的过程中让学生带着目的去听有助于训练和提高学生听的能力。3.核对答案环节让学生个体起来说答案,可更真实的反应学生听的结果。4.思维导图的运用使文章结构更加清晰,也有助于学生运用scanning(寻读)策略完成阅读任务。最佳辩手和表达观点这两个不同类型的任务设置使学生置身于真实情境中,并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同时,借用思维导图给出框架,可以降低学生表达知识的难度,培养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并巧妙的把一节单纯的知识讲授课转化成一节语言实践课。借用学生讨论的话题,巧妙渗透“家务人人有责”的情感目标,使本节课的知识得到升华。
课堂小结 T: What have you learned today T: Do you have any questions S1: We have learned some new words and some new expressions …S2: We have also learned how to show our opinions… 通过学生自己总结,以及对重点短语的朗读,最后以知识树的形式呈现,使本节所学内容一目了然,便于学生掌握本节课重点知识。
作业布置 Teacher explains the homework to the students:1、Remember the key words and the key sentences. 2、Interview your friends, your teachers or your parents about their opinions about kids doing chores and take notes. Ss do homework after class. 将采访他人对“孩子是否应该做家务”的看法作为本节课的作业,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将课上所学的知识延伸到课外,还使本节课内容首尾呼应,连贯自然。
板书设计:
Unit 3 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
Section B Reading
课后反思:
下面,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来阐述我的教学反思:
1、创设情境,体验学习: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本节课重点知识,我以“让学生学,让学生动,让学生说”为目标,根据学生的学习及认知特点,设计了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的任务链,从创设班级家长QQ群里家长们关于“Should kids do chores at home ”的讨论引出话题到完成本节阅读内容之后的“Who is the best debater ”以及“Share your opinions.”的两个真实情境,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交流协作、感受成功,使学生在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培养创新的精神,增加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的。
2、整体教学,发展能力:
本节课,我运用了整体教学法,寓词于句,寓句于境,让学生对语言的学习进行整体感知;同时引导学生运用skimming和scanning两种阅读策略掌握文章大意并完成本课的思维导图活动,有效的训练和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最后,最佳辩手以及个人观点的表达,不仅检测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也渗透了“家务人人有责”的德育目标,培养和发展了学生对语言的运用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与人合作能力。
3、教学亮点:
1.在新知识的导入和教授环节,我借用了班级家长QQ群的形式引出新课,并将本节课要学的新词、新短语和新句型以不同家长的发言讨论形式亮出,不仅避免了知识学习的枯燥和单一,而且极大的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此外,在新知识教授的过程中,我不仅采用了教师泛读、学生跟读、分角色朗读、整体朗读等多种形式,还借用了图片帮助学生理解一些抽象的单词,比如stress, waste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容易理解并能够将本节课的重点知识掌握扎实,为后面的练习和活动的展开做好铺垫。
2. 在“Who is the best debater ”环节,我让学生通过辩论的形式展开对“Should kids do chores at home ”这个话题进行讨论,利用学生的好胜心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加强学生对重点知识的运用,学生们参与度特别高,最后还选出了本次辩论赛的“最佳辩手”,效果非常好。
3. 在Share your opinions.环节,我让学生运用本节课新学的表达观点的框架结构来完成此项任务,同时我又没有规定必须是统一的某个观点,这不仅可以放手让学生不受限制自由发挥,发散思维,也可以让学生在写的过程中增加对本节所学知识的检测与加强巩固,增加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此外,学生们在表达观点的同时还可以加深对“家务人人有责”的理解,渗透德育目标,使本节课的知识得到升华。
4. 思维导图,贯穿始终。从最开始的warming up,到文章结构和主要内容的分析、表达观点的活动设置到最后的summary和板书,都运用了思维导图。思维导图以放射性思考为基础的收放自如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认识和把握整篇阅读文章,而且是种展现个人智力潜能的方法,可提升思考技巧,増强记忆力、组织力与创造力。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4、课堂表现:
1.教师:本节课,我一直用激情感染学生,引导他们参与课堂活动;其次,我努力做到指令清晰,简单明确,力争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的英语才华。
2.学生:他们声音洪亮,思维活跃,积极参与,敢于表现,这些特点使得今天课堂上的教学任务能够顺利完成,并达到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气氛轻松活跃等效果,我认为这是比较成功的。
5、不足之处及改进方向:
正如那句“人无完人”所说的那样,也没有完美的课堂,上完这堂课,我发现我有以下2个地方需要改进:
1.在“Share your opinions”环节,由于时间关系,学生展示的不够充分,如果能多让一些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到台前展示,这个活动效果会更好。
2.对学生的评价用语还不够丰富,如果能根据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给出评价与表扬,更能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及信心。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丰富我的评价用语,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环境中体会到获得知识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