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苏科版 八年级 生物学 15章 第一节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血液循环
教学目标 一、知识:描述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区别体循环和肺循环中血液的变化;二、能力:通过读图,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通过学生讲解重难点,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收集和了解心血管疾病等知识来体验生命,关爱生命;
重点 概述肺循环、体循环的途径; 难点 血液在循环途径中成分的变化和血压。
教法教具 学生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读图分析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教 师 主 导 活 动 学生主体活动
一.情景导入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血液循环系统的三部分组成,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人体内物质运输的方式——血液循环。(ppt展示医院病人注射药物的图片)设疑:人们生病时需要打针注射药物,那么通过打针注射进去的药物是怎样流经人体,到达病灶的呢?二.自主先学学习任务一:阅读教材16-17页,独自完成以下问题:1.什么叫作血液循环 2.血液循环包括哪两个途径?各自的起点和终点是什么?途径哪些血管?3.这两个循环通过哪个器官连接?4.按照箭头,随着血液流动,观察血液是怎样“循环”的? 观看图片,思考明确本节课学习内容 学生自主看书,尝试完成问题。
教学过程 三、交流展示1.学生自主展示:各小组内讨论,将自学内容答案总结、确定,并且自主展示学习任务完成情况。2.教师做简单小结:(1)总结“血液循环”,点拨血液在心脏和血管中是循环流动的;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两个途径,二者同时进行。(2)以流程图的形式展示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过程,如下图所示:体循环:肺循环:(3)由于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起点和重点都在心脏,所以心脏是两条途径的连接器官,而不是肺。3.学生讲解:请几位同学上台,对照“血液循环示意图”,讲解自己对于“体循环”和“肺循环”过程的理解,注意起点和终点以及途径的血管名称。让学生在讲解过程中加深理解。 小组内相互交流,互助完成自学内容点名让学生展示小组讨论结果,对于有疑问的地方,其他小组加以指正。学生听讲,对血液循环的过程形成正确地认识,将本节课重点基本理解学生展示,将自己的理解讲出来,其他同学倾听,突破重难点,巩固记忆
教学过程 4.动手操作:每位同学拿出课前发的图纸,添加缺少部分,使血液循环途径表达完整:(图纸如下:)四、合作探究:引导学生探究:在血液循环过程中,物质交换发生在哪儿?经过体循环和肺循环,血液成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展示探究结果,说出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区分动脉血和静脉血。五、质疑拓展1、质疑 鼓励学生说出在本节课中所遇到的疑难问题,引导其他小组予以回答2、拓展议一议:能不能根据血管名称判断血管中所流血液的成分?(动脉里一定是动脉血吗?)3、本节内容小结六、课堂评价 1.使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循环途径联系在一起的器官是( )A.肺 B.主动脉 C.心脏 D.毛细血管 学生完成绘图,进一步加深对这两条途径的理解。以小组为单位,结合信息库的内容,联系前几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探究学习拓展思维,主动发表意见带领学生分析主动脉、上下腔静脉、肺动脉和肺静脉的血液成分,得出结论
2. 某同学因手指发炎口服青霉素,服用后心脏四腔中最先出现青霉素的是( ) A.左心房 B.左心室 C.右心房 D.右心室 3.肺循环的途径是( )A.左心室 主动脉 毛细血管网 上下腔静脉 右心房 B.右心室 肺静脉 毛细血管网 肺动脉 左心房C.右心室 肺动脉 毛细血管网 肺静脉 左心房D.左心室 肺动脉 毛细血管网 肺静脉 左心房 4.左右心室射出的血( )A.都是动脉血 B.都是静脉血 C.依次是静脉血和动脉血 D.依次是动脉血和静脉血七、课后作业任务:画出一滴血从左心室出发,经过人的大腿(或大脑),又回到左心室所经过的大体路径。 通过习题巩固思考,课后完成
板书设计 15.1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一、血液循环
教后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