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第五 章 · 第 二 节 呼吸作用教 学 目 标
1、知识:
认识种子的呼吸现象;
2、能力:
(1)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勤于动脑、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
(2)通过探究种子的呼吸作用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科学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树立实事求是与团结合作的科学精神。
教材分析: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而光合作用的进行需要消耗能量,能量从哪里来?通过分解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得来。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如何分解?通过植物的呼吸作用来完成。因此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一样,都是绿色植物重要的生命活动。本节内容通过三个演示实验研究绿色植物的呼吸现象,为进一步认识植物的呼吸作用原理及意义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1。植物的呼吸现象。
2.探索植物细胞的呼吸作用实验。
教学难点:1。植物细胞都进行呼吸作用。
2.呼吸作用的概念。
教 学 过 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你能解释吗?
萝卜放久了为什么会糠心呢?
粮食为什么要晌干后贮藏呢?
冷藏的蔬菜为什么能较长时间地保持新鲜呢
花盆的底部为什么要有洞呢
植物也要进行呼吸吗
......
二.观察植物的呼吸现象:
实验(一):种子萌发时吸收氧气
演示并观察实验过程
讨论:
1、说出演示实验中煮熟种子的作用。
2、为什么将实验装置放到温暖环境中
3、分析实验现象,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实验得出结论:
1. 装有煮熟种子的乙瓶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
2. 将实验装置放到温暖环境中有利于实验的正常进行。
3. 将燃烧的蜡烛放进甲瓶里,立即熄灭,说明甲瓶里缺少氧气。萌发种子的呼吸作用
吸收氧气,因此说,种子萌发时吸收氧气。
实验(二):种子萌发时释放二氧化碳
演示实验过程,观察实验的现象
讨论:
1.说出演示实验中乙瓶的作用。
2.分析实验现象,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实验分析:
1. 乙瓶是对照实验装置。
2. 甲瓶里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说明甲瓶里气体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萌发种子的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因此说,种子萌发时释放二氧化碳。
实验(三):种子萌发时释放能量
看演示实验并思考
讨论:
1.分析实验现象,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2.煮熟种子为什么不能进行呼吸作用
实验分析:
1.装有萌发种子的保温瓶里的温度,比装有煮熟种子的保温瓶里的温度高,说明萌发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时产生热量。
2.煮熟种子没有生命,不再进行生命活动而不能进行呼吸作用。
课 堂 评 价:
危险的地窖(如图示)
分析:蔬菜堆里的进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一部分能量以热量的行式释放出来,使得蔬菜堆发热。另一部分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
小结:
上述三个实验的结果表明,萌发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时,不但吸收 氧气 , 释放 二氧化碳 ,而且还会产生 热量 。
三.总结:
本节用实验分析呼吸作用的意义和实质,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并释放能量,用于绿色植物的生命活动,因此,呼吸作用是绿色植物重要的生命活动。理解呼吸作用概念和意义,将有助于深入理解绿色植物的生命活动。
四. 教学反思
(1)本设计恰当地利用了多媒体的大容量、反馈快的特点,将教材中的演示实验的实验原理,实验操作过程及装置,实验结果的预测等清晰呈现,给学生的思考、互动交流提供了平台,从而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同时强化了学生对对照实验变量控制的认识。
(2)本设计理清了本节知识间逻辑联系,教学环节清晰自然、流畅,教学内容板块清楚,问题设计简洁,启发性强。譬如利用问题(为什么煮熟种子不能进行呼吸作用?)顺利过渡到呼吸作用的基本单位,使整节课的教学内容的衔接没有唐突之感,对学生顺利实施了逻辑引导。另外,针对难度较大的主要问题设计了铺垫性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思考,并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3)本设计利用多媒体课件,增大了课堂的容量,增强了师生交流的明确性、有效性,与传统课堂相比节约课时近一倍。显然,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确实将大大提高教学效益。
(4)本设计中教师演示实验和媒体演示之间相互配合,克服了教师演示实验稳定性差,可视性不强的弊端。
(5)北师大版生物教材中的实验活动一直是困扰我区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一个难点,如何处理这些实验活动成为我们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设计采用教师演示与多媒体结合的方式无疑是一种好方式。
不足之处:
(6)本设计的不足之处在于在对实验的模拟演示时采用超链接方式,显然不够直接,不够迅捷,应加强对多媒体技术的学习。
(7)本设计中应依据不同的学生情况作出不同的时间和内容的调整,但该设计的适应性不强。
五.作业:
P86思考与练习: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