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营养器官的生长
1、教材分析
本节的内容有:根系生长概况;根尖结构与生长变化;枝条生长概况;芽的结构与生长变化;茎和叶的生长。重点是根尖与芽的结构和功能;理解根尖与芽的生长变化规律。难点是理解根尖和芽的变化动态。
2、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教学内容。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了一些有关植物根、茎、叶的感性认识,针对学生现有的水平,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驱动式展开探究,通过一个个有层次的问题,由浅到深一步步启发,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的探究思维。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描述根的生长和发生过程。
(2)观察根尖的结构,解释根尖的发育。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根的分布规律,观察根尖显微结构,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
(1)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树立实事求是与团结合作的科学精神。
(2)树立结构和功能相联系的观点。
4、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了解根尖的基本结构与主要功能。
教学难点:认同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观点。
5、教学课时
1课时(第一课时)
6、教学设计
“营养器官的生长”这节内容需要2个课时的教学,根据现实条件,我如下安排本节内容的授课,首先,在上一节课“种子萌发形成幼苗”的第2课时的实验中,保留实验的材料,因为于本节课的实验所需的材料一样。安排1个课时引导学生学习根的基本知识并且通过实验进一步理解根的结构。以下是我对于根的基础知识学习部分的教学思路,我先通过复习植物的营养器官引入根的生长的学习。第一部分是先学习根的发生和生长,学生文本阅读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请学生利用3分钟时间快速阅读课文并结合实验课观察到的根尖结构,让同学们去探究根尖的结构及功能,使学生认同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观点,这部分的学习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需要教师做好引导工作。第二部练习巩固穿插在知识学习中,以便了解学生对本课学习的情况。
7、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导入 引导学生回顾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中的营养器官。种子的萌发和形成幼苗标志植物体进入营养器官的生长阶段。导入本节课题。 回顾知识,回答问题。 导入本节课题:营养器官的生长。
二、根的生长(根尖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1、根系:根的发生和生长始于种子的萌发。胚根突破种皮,向地下伸长形成根系。请同学们阅读书本P107,回答以下问题:什么是根系?根的分类?根系的分类?根系:一株植物全部根的总和,称为根系。(2)根系有明显主根侧根区别的称直根系;主要由不定根组成的根系称须根系。根尖的结构 引导同学们利用显微镜观察根尖的永久切片去观察根尖结构,并让学生自己讨论总结。根尖是指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部分的一段。把根尖分为四个区域。根冠:根尖顶端,细胞大,排列不整齐,像帽子套在外面,具保护作用。分生区:细胞小、排列紧密,有很强的分裂能力,产生新细胞。伸长区:位于分生区上部,细胞逐渐失去分裂能力,开始迅速伸长。伸长区是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成熟区:细胞停止伸长并开始分化,表皮细胞的一部分向外伸展,形成根毛,内部部分细胞分化为输导组织。(根尖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最重要部分)。 思考问题。阅读书本内容找出答案。交流讨论,思考,总结知识。 引导学生学会阅读书本,找出知识点。认真观察,善于总结。
三、巩固练习 1、“无心插柳柳成荫”是因为柳树枝条容易长出( )A.直根 B.侧根 C.假根 D.不定根2、根在土壤里生长,根冠的外层细胞常常磨损,但根冠始终保持着原来的形态,是因为( ).A.分生区细胞的分裂 B.伸长区细胞伸长C.根冠细胞分裂 D.成熟区细胞形成突起3、参观寿光蔬菜博览会时会发现,有许多植物无土栽培在各种营养液中,这些植物吸收营养物质主要靠根尖的( )A.分生区 B.伸长区 C.成熟区 D.根冠 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完成练习题。 巩固知识
四、课堂总结 一、根的生长(根尖细胞的分裂和分化)1、根系:直根系、须根系2、根尖的结构: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 学生回顾、并总结本节课的知识。 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
8、板书
第二节 营养器官的生长
一、根的生长(根尖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1、根系:直根系、须根系
2、根尖的结构: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
二、茎和叶的生长(叶芽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1、叶芽的种类
2、叶芽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