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如果想找青蛙,你会到什么环境中去找?
生物与环境之间应该有怎样的关系?
如果想捉鱼,你会到什么环境中去捉?
1.举例说出光、水、温度等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
2.举例说明生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3.参与科学探究活动。
学 习 目 标
竹子开花了!
我以后吃什么啊?
1.非生物因素:
光、水、温度、空气、土壤等。
2.生物因素:
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一、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
生态因素:
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
没有阳光地球上就不可能有生命。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光。
光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沙漠
热带雨林
自然界中各种生物的生存都离不开水。
一切生物生活的必须条件,决定了生物的分布。
水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温 度
生物对温度有一定的适应范围。
蛇从洞中爬出来晒太阳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捕食关系
被吃
竞争关系
牛 牛
狮
兔
虎
种内
种间
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非生物因素
探究目的:说出影响鼠妇分布的非生物因素。
推荐器材:培养皿,吸水纸,纸板等。
背景知识:鼠妇是一种生活在潮湿的陆地环境中的小动物。它们对光、触碰等刺激能够产生运动或蜷曲成球的反应。
鼠妇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鼠妇(无脊椎动物,也称“潮虫”)身体微呈扁平,长椭圆形,体长1.5~2厘米。外包被甲壳,灰褐色 或黑色。体表有颗粒状突起。生活于陆上潮湿处,白天常藏身于阴湿的乱石
下或花盆下,怕光,遇光
照常被晒干。夜间出来活
动,以腐烂植物为食。
1.提出问题 光(水)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2.作出假设 光(水)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3.制定计划 确定实验方案
4.实施计划 实验探究,获得实验数据
5.得出结论 分析实验数据,获得结论
科学探究
1、这个实验我们要探究的是什么问题?
2、实验探究是需要哪些材料用具?(思考如何使用)
3、实验时,应该在小盒中给鼠妇提供那两种不同的环境?
除了光照(水)不同以外,其他条件是否保持一样?
4、往小盒中放鼠妇时,应放在什么位置?为什么?
10
10
2
8
5
5
A
B
C
D
5、最后明确该实验如何操作?实验过程应注意哪些问题?
6、明确分工:主持人、记录员、主要操作人等
制定计划 讨论提纲
光(水)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10只鼠妇、小盒、玻璃板(一半遮光)、湿土
光亮和阴暗
应该保持一样
(1)放湿土(均匀)
(2)放鼠妇(同时)
(3)盖玻璃板(静置)
(4)观察、计时、记录
(干土)
√
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通常都和其生存的环境相适应。
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植物是如何适应环境的呢
动物是如何适应环境的呢
生物适应环境
保护色
雷鸟的羽色
变色龙的体色
干旱环境中的仙人掌
拟态——枯叶蝶
蚯蚓的钻穴和取食等活动可以使土壤变得更加疏松和肥沃,有“活犁耙”和“天然肥料加工厂”的美称。
生物的生存也能影响环境
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
生物+环境=
生态系统
1.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通常都和其生存的环境相适应。
2.生物的生存也能影响环境
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 他们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小 结
2.在大自然中,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下列哪项属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 )
A.森林可保持水土
B.旗形树的树冠像一面旗帜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蚯蚓疏松土壤
1.鼠妇的生活环境是( )
A.水中 B.干燥的陆生环境
C.潮湿的陆生环境 D.土壤里
C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