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学习目标
认识“缩、努”等8个生字。
默读课文,能说出主人公从一粒种子 到阳台上的木地板的生命历程。
体会主人公坦然、乐观的人生态度。
学习重、难点
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文。了解主人公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的经历。
难点:围绕故事情节展开想象,体会主
人公坦然、乐观的人生态度。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在森林里,在道路两旁,在公园里,
我们到处都可以看见树。同学们,谁能说说 大树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
美化环境,释放氧气,让小鸟安家,做 成火柴,做家具,做玩具……
大树的作用这么多呀!我们今天就一起 来学习一篇关于树的童话故事一一《那一定 会很好》。
2.质疑问难
(1)你能在“那一定会很好”前面补 充一句話,表法内心的愿望吗?
要是我有一部学习机,那一定会很好。
要是语文能考95分,那一定会很好。
(2)文中这句话是谁说的?他有什么愿望
种子,树,手推车,椅子
F
认读生字
5.词语运用
微风轻轻(拂动)着我的脸庞,
太阳(暖洋洋)地照在身上,真是
太(舒服)了 !
6.词语积累
形容声音的四字词语
吱吱嘎嘎 哗哗啦啦 叮叮咚咚
滴滴答答 叮叮当当 淅淅沥沥
7.木材的用途
一粒树种成长为大树后,可以为人类
遮风挡雨,也可以美化环境。根部可以抓
紧泥土,避免土崩。树叶可以遮挡阳光,
排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碳。
(二)整体感知
1 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不明白的字、词义可查字典,字典解决不了的问题可画画、 圈圈。读完课文还可跟周围的同学小声议论 议论。
2.说说课烂要写了什么?
写的是一颗种子由一棵树,又变成一把椅子,最后变成阳台上 ,的地板的故事。
3 .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各部分大意是什么?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一颗种
第二部分(當4-7自然段):树想能跑来跑去,被农夫砍倒,做成了推车。
第三部分(第8、9自然段):手推车老了,被做成了一把椅子。
第四部分(第10-12自然段):农夫的儿子,把椅子拆了,做成了地板。
三、硏读课文,重点探究
1.学生默读思考,初步感知全文,把自己 的思考和质疑写在书上空白的地方。
2.汇报展示,品析美文。
(1)默读课文,把含有“那一定会很 好”的相关句子画出来。
① 我一定要站起来,大口大口地呼 吸空气,那一定会很好。
② 要是能做一棵会跑的树,那一 定会很好。
③ 要是我能停下来,坐着休息一会 儿,那一定会很好。
④ 要是我能躺下,那一定会很好。
(2)想一想,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 地板,它经过了一段怎样的历程?
种子一边想一边努力生长。
过了些日子,它匡画细细的根、茎和
两片小叶子,在阳光下。
一天,一个农夫背了锯子和斧 子来到树林里。这棵树的树叶向着农夫哗哗哗地拂动起来,农夫把树砍倒了。
农夫把树拖到自家院子里, 花了好些日子,做成了一辆手推车。
农夫把谷子、土
豆……还有调皮的儿子放
在手推车上,
推着车在山路
上跑起来的时候,手推车听到耳边呼呼的风声,真舒服。
手推车为农夫服务了很多年,它慢慢变老了,跑起来的时候,骨头会岐吱嘎嘎地响。“我能停下来,坐着休息会儿就好了,那一定会很好。”手推车一边 这么想着,一边费力地跑来跑去。
过了些日子,农夫和儿子一起把手推车拆了,用拆下来的旧木料做了把椅子。
木地板满意地
舒展着身子,
躺在
阳台上,阳光照在 身上,暖洋洋的, 舒服极
四、感悟升华
1 .为什么说"它觉得自己又变成了一棵树〃?
木地板觉得自己现在的状态和做一
棵树时一样:
能够舒展着身子,享受阳
光的照射,自由自在,舒服极了。
2 .从种子到木地板,
它经历了哪些变化
3 .从种子的经历中,
有理想、
你明白了什么
有志向。
写作手法
动作描写
含义:描写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动作,以表现人 物的性格、品质、身份、地位、处境、状态, 叫做动作描写。
运用:文中有多处动作描写,如:“紧紧地包
裹” “缩成一团” “钻出地面” “哗哗哗地拂动” “跑来跑去”等等,这些动作描写运用得恰
到好处,反映了人物的内心活动,揭示了人物的
II
格品质
课堂小结
从一颗种子到最后成为木地板,树经历 了站起来、跑起来、坐下来、躺下来的一生,这像不像人的一生?不管在哪个阶段, 树心里都充满着希望,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 面对生活,无私地、默默地奉献着。真是一
棵乐观向上、
不断追求的树啊
拓展延伸
和梦想有关的名言
梦想无论怎样模糊,总潜伏在我们心底,
使我们的心境永远得不到宁静,直到这些梦想
成为事实才止;像种子在地下一样,一定要萌 芽滋长,伸出地面来,寻找阳光。
林语堂
一个人要实现自己的梦想,最重要的是要 具备以下两个条件:勇气和行动。
俞敏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