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综合素质评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综合素质评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28 12:15: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 综合素质评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第1部分 第2部分 第3部分 总分
得分
第1部分 积累与运用(36分)
1.根据语境,读拼音,写词语。(4分)
他从小xiōng huái(    )远大理想,立志努力学习,长大后bào xiào(    )祖国,现在他是一名jié chū(    )的外交官,受到人们的chēng zàn(    )。
2.“赉”的意思与(  )有关。(2分)
A.来往 B.地点
C.钱财 D.大米
3.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秦军(qín) 惩罚(chéng) B.出征(zhēn) 纠缠(chán)
C.出塞(sài) 崛起(jué) D.淮南(huái) 妄想(wàng)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清淅 催促 B.报负 指望
C.严肃 表情 D.训斥 份量
5.将加点字的正确意思填入括号中。(4分)
【顾】A. 看。 B.拜访。 C.照管,注意。
(1)周恩来和同学一路上左顾右盼,忽然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  )
(2)父母去世后,奶奶担负起照顾她的责任。(  )
6.下列词语中“将”的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2分)
A.将来 B.将士
C.将军 D.即将
7.“他们______身处异国他乡,______忘不了自己是一名中国人。”句中横线处填入的关联词最恰当的是(  )。(2分)
A.即使……也…… B.不仅……而且……
C.不是……而是…… D.既……又……
8.下列词语与所形容的人物对应错误的是(  )。(2分)
A.精忠报国 岳飞 B.铁面无私 包拯
C.视死如归 孔子 D.志存高远 周恩来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2分)
A.《凉州词》《出塞》都是边塞诗。
B.“斩钉截铁”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C.《夏日绝句》赞美了李清照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表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
D.周恩来耳闻目睹了“中华不振”,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
10.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4分)
(1)校园里种植着茂密的花园。
(2)我们一定要改进错误,做个好孩子。
11.根据所学知识填空。(10分)
(1)但使龙城飞将在,__________________。(2分)
(2)___________________,死亦为鬼雄。(2分)
(3)《别董大》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作者对友人的鼓励与劝慰,成为千古名句。(4分)
(4)“有志者当效此生”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第2部分 阅读与欣赏(34分)
(一)人类的保健卫士(15分)
当你望着那无边无际、郁郁葱葱的森林,心中的热爱之情就会油然而生。为什么人们都喜爱森林呢?如果说啄木鸟是树木的保卫者,青蛙是农作物的卫兵,那么,我要说,森林就是人类的保健卫士。
森林对人类的贡献是很大的。当你走进森林,就会感到这里空气清新,它使你忘记忧愁,精神振奋。为什么在森林里会有这种感觉呢?原来它是一座氧气制造工厂,也是二氧化碳的巨大消耗者。人们需要吸收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来到这座工厂你就会感到舒心、惬意。据测算,二百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只要一公顷的森林就能消耗,而一公顷的森林一天可造六七百千克的氧气,足够七八百人一天吸用。随着工业的发展,城市人口猛增,人们就会感到城市里噪音大。森林却又具有吸收噪音、减轻污染的作用,所以它又是净化城市的功臣。还有组成森林大家庭的兄弟姐妹们,也都有一技之长,它们都能放出植物杀菌素,杀死有害细菌和害虫。经人测验,一公顷柏树林一昼夜内可放出五十千克植物杀菌素,所以森林内的细菌就很少,一立方米空气的细菌含量最多也只有三四百个,少则五六十个,而空旷地方每立方米空气就有细菌三四万个。可见,森林卫士的本领还真大呢!
森林有这么多妙用,难怪城市里的人们都要邀请森林这个家庭的成员到街道旁、公园中、花圃里安家落户,美化我们的环境,陶冶我们的情操。让我们都来植树造林,迎接这人类的保健卫士到我们身边来安家落户吧!
12.人类的保健卫士是(  )。(3分)
A.青蛙 B.森林
C.农作物 D.啄木鸟
13.人们吸收的气体是(  )。(3分)
A.氧气 B.氮气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碳
14.文中画线部分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3分)
A.作比较 打比方 B.打比方 列数字
C.列数字 举例子 D.作比较 列数字
15.文中“组成森林大家庭的兄弟姐妹们”指的是(  )。(3分)
A.细菌 B.柏树
C.杀菌素 D.各种树木
16.文章从哪几个方面具体说明“森林对人类的贡献是很大的”?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读书不忘救国(19分)
苏步青是我国蜚声海内外的杰出数学家。初中的时候,苏步青凭着自己的天资聪明、勤学好问,成绩一直非常好,但对数学还没什么兴趣,因为他觉得数学太简单,一学就懂。在浙江省立第十中学念初三时,学校来了一位教数学的老师,听说这位老师很出众,所以苏步青稍微提起了一点兴趣。
上课铃响了,从门外走进一个身材瘦高、穿白色西装的年轻人,他的脸色很白,棱角很分明,眉宇间透着一股英气。这样年轻还穿西装的老师真是罕见,一进门便引起班里的一片哗然。走上讲台,杨老师表现得很镇静,把课本向桌上一放,说了声:“同学们,我姓杨,今天我们不讲课本,要讲国家!”他讲话的声音不算大,但每个字都像晶亮的子弹射进每个人的心房。于是下面又是一阵骚动,没精打采的苏步青也打起了精神。杨老师接着说:“当今世界,弱肉强食,世界列强倚仗船坚炮利,都想蚕食瓜分中国。中华亡国灭种的危险迫在眉睫,振兴科学,发展实业,救亡图存,在此一举。国家的兴衰,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该负起应有的责任。”他旁征博引,随后又讲述了数学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巨大作用,“为了救亡图存,必须振兴科学。数学是科学的开路先锋,为了发展科学,必须学好数学……”
这一堂课使苏步青明白了数学的真正意义和自己身上肩负的历史责任,就是这节课影响了他一生的道路,把他引入了神秘的数学王国。
从那以后,在杨老师的影响下,苏步青的兴趣从文学转向了数学,并从此立下了“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座右铭。功夫不负有心人,苏步青在数学上渐渐地崭露头角。
17岁时,苏步青赴日留学,并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在那里,他如饥似渴地学习着。当日本一所大学准备聘他去任待遇优厚的副教授时,苏步青却决定回国,回到抚育他成长的祖国任教。回到浙江大学任教授的苏步青,生活十分艰苦。面对困境,苏步青的回答是:“吃苦算得了什么,我心甘情愿,因为我选择了一条正确的道路,这是一条爱国的光明之路啊!”
17.苏步青是一名(  )。(3分)
A.科学家 B.数学家
C.文学家 D.医学家
18.杨老师引起班里一片哗然的原因是(  )。(3分)
A.老师身材瘦高、穿白色西装
B.老师脸色很白,棱角很分明
C.老师眉宇间透着一股英气
D.年轻还穿西装的老师真是罕见
19.与文中“蜚声海内外”的意思不一样的词语是(  )。(3分)
A.名扬中外 B.中外驰名
C.举世闻名 D.鲜为人知
20.与文中画线部分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3分)
A.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D.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
21.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请简要概括。(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你觉得苏步青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本进行分析。(写出两点)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部分 表达与交流(30分)
23.父母是我们最亲近的人。请选择爸爸或妈妈,给他(她)写封信,把心中最想说的话告诉他(她)。
第七单元 综合素质评价
1.胸怀 报效 杰出 称赞
2.C 3.B 4.C
5.(1) A (2) C
6.B 7.A 8.C 9.C
10.(1) 校园里种植着茂密的。
(2) 我们一定要改错误,做个好孩子。
11.(1) 不教胡马度阴山
(2) 生当作人杰
(3)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4) 有志向的人应当向这位学生(周恩来) 学习
12.B 13.A 
14.D 15.D
16.示例:①制造氧气,吸收二氧化碳;②吸收噪音、减轻污染;③放出植物杀菌素,杀死有害细菌和害虫。
17.B 18.D 
19.D 20.B
21.苏步青受数学老师杨老师的启发,立下了“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志向,并为此发奋学习数学。在日留学后放弃优厚的待遇回国任教,把自己的学术成果无私地奉献给了祖国的教育事业。
22.①苏步青听了杨老师的课能明白学数学的真正意义和自己肩负的历史责任,说明他天资聪明、有责任心;②苏步青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如饥似渴地学习着,可以看出他勤奋好学;③他毅然决然地推辞待遇优厚的日本大学副教授,说明他不受诱惑,坚持本心;④苏步青生活艰苦,但心甘情愿,说明他爱国敬业,不畏艰难。(结合文本,答出两点即可)
23.略。 [点拨] 写对格式,写清自己的感受,注意语句通顺,表达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