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PDF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PDF版,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28 14:01: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语文园地五(第五单元测试)不含作文
基础知识(33 分)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上“√”(3分)
狭.窄(jiá xiá) 分杈.(cà chà) 摄.取(shè niè)
勉强.(qiǎng qiáng) 驯.良(shùn xùn) 矫.健(jiāo jiǎo)
二、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加点字的读音是错误的,圈出来并在后面括号里改正
(2分)
1.拍摄.(shè) 治疗.(liáo) 飘浮.(fū) 歇.凉(xiē) ( )
2.估.(gǔ)计 繁殖.(zhí) 翘.(qiào)起 苔藓.(xiǎn) ( )
3.板栗.(lì) 编扎.(zhā) 煤炭.(tàn) 狭.(xiá)窄 ( )
4.船舵.(tuó) 树杈.(chà) 宽敞.(chǎng) 矫.(jiǎo)健 ( )
三、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1分)
A、 为难 萝筐 恩惠 偶尔 寸草不生
B、 铿锵 杀菌 收获 爱慕 日夜不停
C、 韵味 警觉 茅停 缠绕 端端正正
D、 欣赏 温润 治疗 咂嘴 连崩带跑
四、下列词语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1 分)
A、 吸收热量 动作敏捷 叫声响亮 体形细长
B、 凝成水滴 四肢轻快 面容清秀 捕捉鸟雀
C、 美丽世界 讨人喜欢 强烈月光 晴朗夏夜
五、请按要求写出反义词和近义词(2分)
反义词:强烈( ) 密切( ) 乖巧( ) 矫健( )
近义词:估计( ) 预防( ) 躲藏( ) 宽敞( )
六、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1 分)
A、在这场演讲比赛中,有一位选手引经据典,口.若.悬.河.,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教育部门及各级学校立下海.誓.山.盟.,严打网络乱象,还青少年一个清朗的网络空间。 C、听完
演讲,张华由衷地说:“王老师,久闻您的大名,今天听到您这么精彩的演讲,我们真是三.生.有.幸.!”
D、他们兄妹的感情好得不得了,简直是形.影.不.离.。
七、判断下列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8分)
A、打比方 B、列数字 C、作比较 D、举例子 E、分类别
①不少人看到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 )
②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
③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五千多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 )( )
④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 )( )
⑤一类是须鲸,没有牙齿; 一类是齿鲸,有锋利的牙齿。( )
⑥灰尘颗粒的直径一般在万分之一到百万分之一毫米之间。( )
⑦世界上最具特色的城市绿色围墙建筑,首推巴西的“植物墙”。( )
⑧针鼹其速度之快,不要说刺猬、野兔不及,就是现代人的工具甚至机器也未必能赶上它。( )
⑨大熊猫像一颗璀璨的东方明珠,给这些国家的动物园增添了华夏异彩。( )
⑩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
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 )
(11)把各种盐类加在一起,占死海全部海水的 23%—25%。( )
(12)风沙的进攻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可以称为游击战;一种可以称为“阵地战”。( )
(13)石拱桥,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
(14)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 )
(15)街上的声音为 40 分贝时,传到房间里就只剩下 12 分贝了。( )
(16)噪音像一个来无影去无踪的“隐身人”。( )
(17)有一种虎鲸胃口大得令人惊骇,有时它竟能一次吞下 60 头海狗幼仔。( )
八、对下面事物的特点,用不同的说明方法来说明,不恰当的是( )(1 分)
今天的风很大。
A.今天的风很大,风速达到了七十千米每小时。
B.今天的风很大,风速比一般的猎狗奔跑时的速度还要快。
C.今天的风很大,像妈妈的手抚摸过我们的脸一样。
D.今天的风很大,把路边的大树都刮倒了。
九、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3分)
1.没有太阳,难道会有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晴朗的
夏夜,松鼠像飞鸟一样灵活地在树枝上跳来跳去。(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松鼠》这篇课文的作者是法国的布封写的。(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按要求写句子(3分)
(1)使用相同的说明方法,使表达更具体。
例: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十吨重的鲸,约十八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这是一棵巨
大的松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不同的说明方法来说明下列句子中事物的特征。 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石拱桥。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下面这段说明性文字有 3处语病,请按要求进行修改(3分)
①鸵鸟分散于非洲和阿拉伯半岛,主要生活在沙漠地区。
②鸵鸟的双翅已经退化,不会飞翔,但在顺风及拐弯奔跑时,双翅展开,起着像帆一样的作用,能
保持平衡,又能借助强劲风力,加快提高奔跑速度。
③研究人员经过发现并观察,鸵鸟并不会把头藏进沙里。
十二、按课文内容填空(4分)
《松鼠》这篇课文的作者是_______国著名作家_______。文章主要从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等方面向读者介绍了松鼠的可爱。
地球上的______和______都是太阳送来的。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______。
十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鲸》是一篇常识性说明文,从文中我们知道鲸虽然生活在海洋里,但并不是鱼类。
B、《太阳》是一篇科普性说明文,只采用了列数字和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介绍了和太阳相关的一
些知识,说明太阳和人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C、《松鼠》是一篇文艺性说明文,语言准确简练,描写生动传神,介绍了松鼠漂亮的外形、驯良
的习性和乖巧的行为,表达了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D、《风向袋的制作》这篇说明文主要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地介绍了风向袋的制作过程。
大综合(12 分)
十三、常识判断(3分)
1. 超声波是人们受到蝙蝠的启发而发现的。( )
2.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是铜。( )
3.被西方称为“物理学之父”,并提出了“只要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动地球”的名言的物理
学家是( )。
A. 亚里士多德 B. 阿基米德 C.伽利略 D.开普勒
十四、材料分析(9分)
竹炭包说明书
【产品特点】竹炭能有效________空气,防腐除臭,________湿度,同时还有________负离子和
远红外线、________电磁波的功能,是家居生活必备之选。
拆开外包装将本品置于汽车、居室、柜子、冰箱等处。每个独立空间(1 平方米以内)用 200 克竹
炭包一包。
①本产品无须洗涤,使用 1~2个月后,放在阳光下晾晒两个小时,即可恢复原有功能。②一般
开封使用一年时间的竹炭包最好处理掉,这样更健康。处理可以是烧掉或是回收到垃圾站,还可以埋
入泥土,改善土壤活性。
阅读后回答以下问题:
1.请把以下四个词语填入第一个语段的横线上。
释放 调节 屏蔽 净化
2.根据该说明书判断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不管多大的空间,只要放上一包竹炭包就可以防腐除臭。( )
(2)用一两个月后的竹炭包清洗晒干后仍可以防腐除臭。( )
(3)废弃的竹炭包既可以当垃圾回收,也可以埋入土壤再利用。( )
3、本说明书从产品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介绍了该竹炭包。
习作例文(11 分)
(一)课内阅读。
片段
不少人看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目前已知最大的
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我国发现过一头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
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
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
鲸生活在海洋里,因为体形像鱼,许多人管它叫鲸鱼。其实它不属于鱼类,而是哺乳动物。在很
远的古代,鲸的祖先跟牛羊的祖先一样,生活在陆地上。后来环境发生了变化,鲸的祖先生活在靠近
陆地的浅海里。又经过了很长很长的年代,它们的前肢和尾巴渐渐变成了鳍,后肢完全退化了,整个
身子成了鱼的样子,适应了海洋的生活。
鲸的种类很多,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须鲸,没有牙齿;一类是齿鲸,有锋利的牙齿。
鲸的身子这么大,它们吃什么呢?须鲸主要吃虾和小鱼。它们在海洋里游的时候,张着大嘴,把
许多小鱼小虾连同海水一齐吸进嘴里,然后闭上嘴,把海水从须板中间滤出来,把小鱼小虾吞进肚子
里,一顿就可以吃两千多公斤。齿鲸主要吃大鱼和海兽。它们遇到大鱼和海兽,就凶猛地扑上去,用
锋利的牙齿咬住,很快就吃掉。有一种号称“海中之虎”的虎鲸,常常好几十头结成一群,围住一头
三十多吨重的长须鲸,几个小时就能把它吃光。 鲸跟牛羊一样用肺呼吸,这也说明它不属于鱼类。
鲸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呼气的时候浮出海面,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
一样;等肺里吸足了气,再潜入水中。鲸隔一定的时间必须呼吸一次。不同种类的鲸,喷出的气形成
的水柱也不一样:须鲸的水柱是垂直的,又细又高;齿鲸的水柱是倾斜的,又粗又矮。有经验的人根
据水柱的形状,就可以判断鲸的种类和大小。
鲸每天都要睡觉。睡觉的时候,总是几头聚在一起,它们通常会找一个比较安全的地方,头朝里,
尾巴向外,围成一圈,静静地浮在海面上。如果听到什么声响,它们立即四散游开。
鲸是胎生的,幼鲸靠吃母鲸的奶长大。这些特征也说明鲸是哺乳动物。长须鲸刚生下来就有十多
米长,七千公斤重,一天能长三十公斤到五十公斤,两三年就可以长成大鲸。鲸的寿命很长,一般可
以活几十年到一百年。
阅读后回答以下问题:
1、全文从鲸的 、 、 、 四个方面来介绍鲸,鲸是哺乳动物的原因
有: 。(3分)
2、读下面的句子,指出它们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5 分)
(1)鲸的种类很多,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须鲸,没有牙齿;一类是齿鲸,有锋利的牙
齿。( )
(2)不少人看到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 )
(3)有一种号称“海中之虎”的虎鲸,常常好几十头结成一群,围住一头三十多吨重的长须鲸,几
个小时就能把它吃光。( )( )
(4)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 )
3、读句子,说说加点词语的作用。(3 分)
(1)须鲸主.要.吃虾和小鱼。
(2)鲸隔一定的时间必.须.呼吸一次。
(3)鲸每天都要睡觉,睡觉的时候,总.是.几头聚在一起。
阅读理解
现代文阅读
月亮
中秋赏月,忽有友人相问:“月亮生于何年,来自何方?”
在天文学上,这个问题称为“月球的起源”。其答案虽然至今尚付阙如,但是天文学家们却根据
众多的天文观测事实,对月球的身份作了合乎逻辑的推测。总的说来,大致有三种可能:月球若不是
地球的妻子,那便是地球的姐妹,或者是地球的女儿。
你看,月球的平均密度是每立方厘米 3、34 克,只相当于地球密度的 3/5,而且两者的化学成
分又大不相同;因此情况很可能是这样:当 46 亿年以前我们这个太阳系从一大团星云物质脱胎而出
时,月球和地球分别处在相去甚远的不同部位,它们各由当地的不同物质所形成。另一方面,月球的
平均密度又与小行星乃至陨星的密度十分相近。所以,它原先很可能是一颗小行星,在它围绕太阳运
行的过程中一度接近地球,并为后者的引力所俘获,而成为地球的卫星。这种学说称为“俘获说”,
倘若情况果真如此,那么,将地球与月球比作邂逅相遇遂成天作之合的夫妻,岂不是再妙不过了吗?
但是,地球的直径只是月球直径的 3、7倍,相去并不悬殊;况且,迄今为止人们所知的小行星
无一例外都比月球小得多;所以,像地球这么一颗并不很大的行星,要俘获一颗像月球这么大的小行
星亦实非易事。于是,有一部分天文学家认为:在太阳系形成之际,地球和 (月球 月亮 )
由同一块尘埃云凝聚而成。它们的平均密度和化学成分之所以不同,乃是由于原始星云中的金属成分
在行星形成之前已先行凝聚成团。地球形成的时候,一开始便以大团的铁作为核心,并在其外围吸积
了许多密度较小的石物质。月球的形成稍晚于地球,它由地球周围残余的非金属物质聚集而成,因而
密度较小。这种学说称为“同源说”。如此看来, (月球 月亮 )岂不就是地球的妹妹?
最后一种推测更具有戏剧性:在 40 多亿年前,太阳系形成之初,地球、月球原为一体。当时地
球处于高温熔融状态,自转很快;天长日久,便从其赤道区飞出一大块物质,形成了月球。太平洋便
是月球分裂出去的残迹。你看,月亮岂不又成了地球的女儿?不过,这种理论却面临着许多难题,比
方说,它有一个必然的推论,即月球的位置应该处在地球的赤道面上,而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现在,
赞成这种"分裂说"的人已经比较少了。
可爱的月亮啊,你究竟是谁?你尽可以讳莫如深,人类却总有一天会掀开你的神秘面纱,把你的
真相查个水落石出!
阅读后回答以下问题: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 分)
(1)邂逅:
(2)讳莫如深:
(3)迄今为止:
(4)无一例外:
2、用“√”为横线选择正确的词语。(1 分)
3、文章为什么用“中秋赏月”开头?选出说法不合适的一项。( )(1 分)
A、引出话题 B、说明“地球起源”这个科研课题提出的缘由
C、使文章语言生动活泼 D、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4、如果把第一段中画线句“月球若不是地球的妻子,那便是地球的姐妹,或者是地球的女儿。”的
意思改为“月亮肯定是地球的女儿”,那么这句话中的三个关联词语要怎样改动?(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关于“月球的起源”的三种学说分别是什么? (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说月球
是地球的姐妹的理由是什么?请用文中的一句话回答。(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它原先很可能是一颗小行星”中的”可能”为什么不能删去?(1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第四段推测月球是从地球赤道区飞出去的一大块物质,主要有两个理由,从原文中找出来。(2
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对最后一段在表达上的作用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1 分)
A.与开头呼应 B.归结全文
C.用拟人化手法表达了人类揭开月球起源之谜的信心与决心。
D.运用反问,表达了人类想要弄清月球“身份”的强烈愿望。
10、本文结尾段语言活泼、风趣、巧妙、含蓄,用一句朴素简洁的话,把这一段表达的意思直接说出
来。(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