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素养导向的单元逆向设计——以统编语文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为例

文档属性

名称 基于素养导向的单元逆向设计——以统编语文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为例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28 18:12: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基于素养导向的单元逆向设计
——以统编语文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为例
时代发展对创新人才的需求,使教学需要从“教为中心”转为“学为中心”,从“知识立意”转为“素养导向”。2022年新发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在语文核心素养下进行语文教学实践活动。那么素养导向的语文学习任务该怎样设计呢?
2022版的《新课标》明确提出,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核心内容,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为主线,以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设计学习任务群。2022版的《新课标》又提出:“课堂教学评价是过程性评价的主渠道。教师应该树立“教学评一体化”的意识,科学选择评价方式,合理使用评价工具,妥善运用评价语言……
在小组合作汇报展示过程中,教师应提前设计评价量表,告知评价标准,引导学生合理使用评价工具,形成评价结果……”
可见“教——学——评”一体化是推进课堂改革、课堂研究、课堂实践的新方向,要使“教——学——评”达成一致,我尝试进行了单元逆向设计,也就是在设计学什么,怎么学之前,先根据目标设想学生的目标表现结果,再进行教与学活动的安排。分三个步骤与要点:确定单元核心目标、设计单元核心目标达成的证据、设计单元各阶段的学与教活动。下面以统编语文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为例来谈谈基于素养导向的单元逆向设计。
一、多元解读,确定单元大概念与核心目标
1.双线统整,确定单元大概念
关注人文主题
本单元课文围绕“保护环境”这个专题编排了《古诗三首》(刘禹锡的《浪淘沙》,杜牧的《江南春》,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只有一个地球》《三黑和土地》《青山不老》四篇课文,口语交际是《意见不同怎么办》,习作是《学写倡议书》,《语文园地》“交流平台”是怎样阅读古诗词,“词句段运用”第一项是抓关键句把握观点。人文主题为“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从人文主题在单元中的横向关联来看,四篇课文以不同的文体,从古今不同阶段,展现了环境与人的关系。《古诗三首》描绘了祖国的山河之美,《只有一个地球》聚焦了地球的现状,《三黑和土地》《青山不老》聚焦了家园与环境的守卫者。
人文主题在教材编排的纵向关联,见表一: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主题 上册:自然 大自然的秘密 祖国河山 我与自然 自然之美 万物有灵 触摸自然 保护环境
下:夏天 春天
从人文主题在教材编排的纵向关联,可见低年级教材引导学生感受自然,中年级则聚焦热爱自然,高年级逐步走向保护自然。
(2)关注语文要素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以及“学写倡议书”。《只有一个地球》有三个关键句,“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是《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的关键句,也是文章的主要观点。《三黑和土地》没有关键句,就只能从文中一些写 “三黑热爱土地”的行为态度的句子来体会出文章的观点。
再者关联四篇课文课后习题和课前提示,见表二与表三:
(表二)
(表三)
从二与表三可以发现本单元围绕主要观点,从理解观点逐步走向表达观点,语文要素的落实在每篇课文既有内在联系,又有不同的侧重点,它由浅入深,方法由精读课文的学习到略读课文的迁移运用。
再看语文素在教材中的纵向关联,其实关键句并非首次接触,见表四:
(表四)
基于以上,提出本单元双线大概念,人文主题大概念和语文要素大概念。人文主题大概念——人与自然息息相关,人的行为最终会影响自己的生存;语文要素新概念——阅读时,抓住关键句可以把握文章主要观点,表达时,关键句可以使观点更清晰,逻辑更严谨。本单元双线大概念可以引领学生在“我与自然”的关系中看待环境问题,用行动守护家园;以关键句为桥梁,抓住关键信息来理解他人的主要观点,同时也学会表达宣传自己的观点,真正地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沟通能力。
2.立足学生需求,确定单元核心目标
(1)依托新课程标准
2022版的《新课标》第三学段“阅读与鉴赏”要求中提到“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从课标要求看,“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的训练,属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这一要求的范畴。“抓关键句”是“把握文章主要观点,深入体会思想感情”的一种方法。
(2)关注学生生长点
六年级的学生对环境问题的现状有一定的认知,能够找出自然段的关键句,能借助书信理解倡议书的格式,这也是学生的立足点。但是没有把环境放在一个更大的系统中去感受,如环境古今变化、守护家园中人的坚守与努力;对于“关键句”到“文章主要观点”的实现路径尚不清晰,对倡议书的内容及结构要求不了解,这就是学生在本单元双线大概念引领下的学习生长点。
综合以上,设置本单元核心目标为:
能够正确读写14个生字,会写词语表中的20个词语。
2.通过抓关键句的方法,提炼整合信息,把握课文的主要观点,发展思维 及逻辑能力。
3.在古今环境对比中,在人与自然关系的思索中,感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获得情感的审美体验。
4.针对具体环境问题,写出表述清晰且言辞恰当的倡议书,发展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
二、学为中心,设计单元核心目标达成的证据
《理解力培养与课程设计:一种基于教学和评价的新实践》(美国)提出:“预期的学习结果、学习成绩、教与学行为之间的有机关联会使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这也正是逆向设计要实现的目的。”因此,进行单元逆向设计的第二要点就是要设想单元核心目标达成的证据,也就是设想学生达成了本单元的核心目标,会有怎样的结果表现,需要设计表现性任务、设计任务完成表现特征的评价标准。
依据单元文本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整合单元内容,我设计了一个具有驱动力的单元大任务——制作“爱护环境,保护地球”宣传手册。
1.设计单元核心表现性任务
赏古代地球之美(2课时) 任务一:收集与环境有关的诗句,完成“古诗中的环境之美”主题诗画。
探今天地球之貌(2课时) 任务二:探究当今环境问题,拟写保护地球宣传标语
寻守护家园之人(2课时) 任务三:寻找身边像西北边防老人与三黑一样默默守卫家园的人,设计人物宣传海报
书保护地球之书(2课时) 任务四:为保护环境写一份倡议书
展宣传手册之果(2课时) 任务五:宣传手册展
(表五)
设计评价标准
单元核心目标 达成评价标准
1.能够正确读写14个生字,会写词语表中的20个词语。 1.1能准确无误认读生字,词语,发音标准,字正腔圆。 1.2准确听写词语,书写正确、规范。
2.通过抓关键句的方法,提炼整合信息,把握课文的主要观点,发展思维及逻辑能力。 2.1朗读课文,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 2.2能够抓住关键句,明白如何将课文的主要观点一步步说清楚。 2.3能够抓住关键句,理解课文的深层内涵。 2.4能够抓住关键句,形成自己的观点。
3.在古今环境对比中,在人与自然关系的思索中,感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获得情感的审美体验。 3.1能对比古今环境,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明白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4.针对具体环境问题,写出表述清晰且言辞恰当的倡议书,发展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 4.1能够针对具体环境问题写出自己的观点,发出倡议。
(表六)
表现性任务——写保护地球宣传标语评价标准
评价类别 评价星级 特色加星级
针对性 设计的宣传语聚焦具体问题,具有针对性 宣传语有一定针对性 没有具体的指向性与针对性 能合理改写或仿写学过的名言、诗句,在诗句中抓住关键事物来表达意思与情感。
语言形式 语言简洁凝练,整齐有美感,句式较为简洁凝练,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 句式较为简洁凝练,但有个别词语读起来不够顺口 句式较乱,语言啰嗦,没有宣传性
语言内容与修辞 能借助一定的修辞手法,语言生动、触动人心 有修辞的运用,但没有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和触动 语言苍白无力,内容无法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表七)
表现性任务——写倡议书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 评价结果
格式 格式正确,字迹规范
内容 清楚明白,有条理
正文 建议切实可行
呼吁有说服力
(表八)
三、任务驱动,建构单元学与教活动
单元核心目标和大任务不仅是课时目标和任务的拼接,内部还要有逻辑链条。单元各阶段学与教的活动设计要指向单元核心目标和大任务,同时在每一项活动中知识和信息的获取、能力的提升、思维的发展,核心素养的达成要自然地发生,不能被忽略。因此,要紧紧围绕单元大任务——制作“爱护环境,保护地球”宣传手册建构各阶段的学与教活动。
在单元大任务——制作“爱护环境,保护地球”宣传手册的任务驱动之下分为五个板块,每个板块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分板块重新整合了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中,并且设计了相应的表现性任务以及实践性作业。通过外显的项目任务链来承载本单元的文本内容,落实本单元的核心目标和语文素养发展,具体见表九。
大任务 子任务 表现性任务 整合单元内容 实践性作业
单 元 核心 任 务: 制作 “爱护 环境, 保护 地球” 宣传 手册 赏古代地球之美(2课时) 任务一:收集与环境有关的诗句,完成“古诗中的环境之美”主题诗画。 《古诗三首》 交流平台 收集与环境有关的古诗句
探今天地球之貌(2课时) 任务二:探究当今环境问题,拟写保护地球宣传标语 课文《只有一个地球》 词句段运用 提炼宣传标语的观点
寻守护家园之人(2课时) 任务三:寻找身边像西北边防老人与三黑一样默默守卫家园的人,设计人物宣传海报 课文《青山不老》《三黑和土地》 搜集守护家园人物事迹
书保护地球之书(2课时) 任务四:为保护环境写一份倡议书 单元习作“写倡议书” 调研与分析家乡环境问题
展宣传手册之果(2课时) 任务五:宣传手册展 整合口语交际 发放与宣传倡议书
(表九)
整体建构单元学教活动之后,还要细化每个课时的设计。课时设计要着力于转变教学设计的样式,凸显学习活动的真实开展与学习结果的多向交流展示互动。如板块二“探今天地球之貌”——课文《只有一个地球》的设计:
第二板块:探今天地球之貌——只有一个地球(第2课时)
核心 任务 结合地球现状分析,针对环境问题,拟写一条“保护地球”宣传标语。
核心目标 能够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 明晰课文各部分间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能说出课文表达了怎样的观点,是怎样一步步说明这个观点的。(重点) 3.写有针对性、生动、有号召力的“保护地球”宣传标语,助力单元习作倡议书的书写,感悟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重要意义。(难点)
目标实现与本单元的联系 本课是在总课时学习里的第4课时,紧扣单元语文要素,助力学生从理解课文观点走向表达自己的观点。从内容和结构上助力本单元习作倡议书的完成,拟写宣传语可以改写成倡议书的主要观点;理清课文逻辑关系 为倡议书提供结构帮助。
学习活动设计 环节一:出示提纲,回顾所学
环节二:圈画批注,深入品读课文 学习活动:为什么我们要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在朗读中感受地球的美丽与渺小。 关联生活,补充材料数据数据,感受自然资源有限。 关联所学《宇宙生命之谜》,深化理解目前人类还无法移居别的星球。
环节三:借助思维图,探究文章逻辑
环节四:把握观点,拟写宣传语
环节五:总结方法,助力写倡议书
总之,单元逆向设计通过情境任务驱动将核心素养和单元内容进行深度关联,使“教——学——评”达成一致,同时统筹单元内外、课内与课外的学习过程,让学生更深入地学习,更好地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目前,关于“基于素养导向的单元逆向设计”的一些思考都是我非常初步的探索,肯定有不对的地方,也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希望在未来可以多跟老师们进行交流,在大单元设计上有更成熟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