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工具与技术》(测试卷)六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一件工具只有一种使用方法
B.不同的工具可以有不同的使用技术
C.同一个任务中只能使用一个技术
D.工具的使用不需要技术的支持
2.取出比较完整的核桃仁,下列工具最适合的是( )。
A.羊角锤 B.核桃夹 C.木棍
3.羊角锤满足人们日常生活中的( )需求。
A.起钉子 B.钉钉子 C.既能起钉子又能钉钉子
4.在设计鸡蛋包装盒时,最该考虑的因素是( )。
A.外形美观 B.缓冲防撞 C.装置容量 D.设备重量
5.以下哪个物品的发明最不可能是来自然界的启示?( )
A.尼龙搭扣 B.雷达 C.手机 D.直升机
6.下列关于工具和技术的关系描述错误的是( )。
A.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使用技术 B.同一任务中只会用到一种技术
C.不同工具优劣不同,因此工具是可以改进的
7.默然看到有租借自行车的地方,关于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车把手在使用时利用了滑轮原理
B.刹车把在刹车时利用了杠杆原理
C.螺丝钉上的螺纹是斜面的变形
8.杠杆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简单机械,下列哪种杠杆类工具在使用时是不省力的?( )
A.核桃夹 B.筷子 C.撬棍 D.指甲钳
9.我们在制作地球海报收集资料时,下列不能作为资料的来源的是( )。
A.科幻电影 B.自己拍摄的照片 C.正规的网络资源
10.下列装置中,没有利用滑轮的是( )。
A.旗杆 B.窗帘 C.推土机 D.吊车
11.客户想给长期坐在办公桌前、少走动的亲人送个礼物,作为设计师的你,你觉得以下哪个礼物最合适?( )
A.跑步机 B.定时运动提醒手表
C.钢笔 D.防辐射服
12.《墨经》最早记述了秤的杠杆原理。图中“标”“本”表示力臂,“权”、“重”表示力,以下说法符合杠杆平衡原理的是( )。
A.“权”小于“重”时,A端一定上扬
B.“权”小于“重“时,“标”一定小于“本”
C.增大“重”时,应把“权”向A端移
D.增大“重”时,应换用更小的“权”
二、填空题
13.杠杆的三个关键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取核桃仁最合适的工具是_______,不但省时省力,而且果肉较为完整。
15.如图,用弹簧秤分别沿A、B两个面拉动同一物体至相同高度(A、B两个面的光滑程度等情况一样),弹簧秤在( )面拉动时读数要大些。
16.( )螺丝钉往木头里拧时省力。
17.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使用______。
18.杠杆好比是人类功能强大的机械手臂,有的像撬棍那样增大了力的______,有的像打捞网那样扩展了力的________,有的像锄头那样改变了________。
19.斜面的作用是( )。
20.搬运工人往高处运重物时,常常斜搭一块木板,用木板把重物推上去,这是利用了斜面可以___________的道理。
三、判断题
21.刀、斧、刨、劈的刃都是斜面。( )
22.指甲钳的弧形刀口剪起指甲来特别方便。( )
23.用铡刀切草,用剪刀剪布,都是杠杆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 )
24.理发师用的剪刀刀头长而手柄短是为了省力。( )
25.常见的水龙头旋转把手,打开它取水时,它实际上是滑轮。( )
四、综合题
26.利用杠杆尺,研究使用杠杆是否省力
图1,当支点到力点距离________支点到重点距离时,________。
图2,当支点到力点距离________支点到重点距离时,________。
图3,当支点到力点距离________支点到重点距离时,________。
27.我是小小电报员
发电报最早用的是“莫尔斯电码”。它是1844年由美国的一位画家莫尔斯设计出的著名且简单的电码。
如果要传递汉字,双方得准备一个译码本,用不同的数字代表汉字。比如:我们的译码本
我 玩 去 家 学 你 习 上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同学们,现在请你用上面的“我们的译码本”来相互收发“电报”吧!
A.将“我去上学”转换成数字就是:10121714
B.请将数字“101215131416”转换成汉字是:_____。
小科和妈妈两个人玩跷跷板(如图甲所示)。请回答下列小题:
28.跳跳板运用的简单机械原理是( )。
A.轮轴 B.斜面 C.杠杆
29.如果把妈妈的位置看成是阻力点、哪么小明的位置是( )。
A.支点 B.用力点 C.阻力点
30.现在跷跷板处于水平平衡状态,小科想要把跷跷板压下去,应该让( )。
A.妈妈离支点更近些 B.小明离支点更近些 C.妈妈离支点更远些
31.如果妈妈的重量是小明的两倍、妈妈坐的位置离支点的距离是30厘米,小明坐的位置离支点的距离至少为多少时才能把跷跷板压下去( )。
A.30厘米 B.60厘米 C.90厘米
32.如图所示,用两根蜡烛和一个支架做了一个“跷跷板”,两根蜡烛由于燃烧使其重量减轻的速度相同。2分钟后,发生的变化是( )。
A.长蜡烛的一端升高,短蜡烛的一端下降
B.短蜡烛的一端升高,长蜡烛的一端下降
C.两根蜡烛保持原位置不动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B
3.C
4.B
5.C
6.B
7.A
8.B
9.A
10.C
11.B
12.C
13. 用力点 支点 阻力点
14.核桃夹
15.B
16.B
17.技术
18. 作用效果 作用范围 作用方向
19.省力
20.省力
21.√
22.√
23.√
24.×
25.×
26. 小于 杠杆费力 等于 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大于 杠杆省力
27.我去你家学习
28.C
29.B
30.A
31.B
32.B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