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1.(2022·河南周口·九年级期末)“城市中,手工业者、商人成为城市居民,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受到王室、教会的特许状和城市法的保护;13、14世纪,英、法等国的市民阶层作为第三等级,出席国王召集的会议。”材料说明城市居民
A.地位得到了提高 B.居住环境得到改善
C.饮食质量得到改善 D.经济得到了发展
2.(2022·河南南阳·九年级期末)从14-16世纪西欧经济社会发展图示中得出的信息最准确的是
A.动力技术的起步是由于社会化工的扩大 B.手工工场推动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C.商品经济的发展是手工工场产生的前提 D.资本主义萌芽必然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
3.(2022·河南南阳·九年级期末)有学者在描述中世纪时说:“城市兴起的过程中,我们第一次在欧洲历史上书写‘平民的传记’,一个新社会集团出现了。”这个“新社会集团”指的是
A.农民阶级
B.封建贵族阶层
C.市民阶层
D.工业无产阶级
4.(2022·河南南阳·九年级期末)城市多兴起在封建主的领地上,因而受到领主的盘剥。城市必须向领主交纳实物和货币,服劳役或军役,还要缴纳各种苛捐杂税。城市居民采取各种方式反抗,争取城市的自由和自治。常用的手段是( )
①农民暴动②武力斗争③金钱赎买④逃离该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5.(2022·河南郑州·九年级期末)中世纪后期一些富裕的农民通过多种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实行新的生产经营方式,这里的“新的生产经营方式”指的是( )
A.亲自耕种土地 B.开设手工工场 C.建立租地农场 D.建立庄园经济
6.(2022·河南焦作·九年级期末)11-13世纪,西欧城市兴起,西欧的城市如法兰克福、伦敦、威尼斯、热那亚、巴黎、佛罗伦萨等都是这一时期兴起的。西欧城市兴起最伟大的意义是
A.彻底瓦解了西欧的封建制度 B.城市自治得以普遍实现
C.基督教会和等级制度日趋完善 D.为西欧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7.(2022·河南鹤壁·九年级期末)中世纪法王腓力二世先后对41个旧城和43个新城颁发特许证,追认它们的特权,准许它们成立自治的公社。这说明中世纪城市
A.都是国家的政治经济中心 B.只能通过赎买获得自治权
C.已完全摆脱封建领主控制 D.取得了一定的自由与特权
8.(2022·河南平顶山·九年级期末)中世纪城市兴起后,具有越来越多的新品质。至少包括新的经济理念、新的经济方式、新的社会力量、新的文化教育、自由平等观念和新的政治形式等方面。材料主要反映了中世纪城市
A.已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B.盛行自由平等观念
C.孕育了近代文明因素 D.资产阶级力量强大
9.(2022·河南·郑州市金水区新奇初级中学九年级期末)下图为小刚同学在单元复习时确定的复习内容。据此可知,这个单元的主题是( )
A.古代亚非文明 B.古代欧洲文明 C.封建时代的欧洲 D.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10.(2022·河南驻马店·九年级期末)学完《第五单元 走向近代》后,某同学制作了思维导图(下图)其中“?”处是
A.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萌芽和发展 B.庄园经济的发展
C.封君封臣制度的建立 D.基督教的兴起和传播
11.(2022·河南鹤壁·九年级期末)“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之中,或者把天地抱在怀里。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祈求的一切。”该言论出现的社会根源是( )
A.封建专制统治的弱化 B.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C.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D.人文主义思想的普及
12.(2022·河南周口·九年级期末)“中世纪晚期,西欧少数商人占据着生产资料,他们向乡村手工业者提供原料,甚至生产工具,并预付部分工资,最后收回制成的产品.并投放到市场上出售”。材料反映了
A.基督教的传播 B.手工工场的产生 C.新航路的开辟 D.工厂制度的确立
13.(2022·河南信阳·九年级期末)在租地农场,土地所有者出租土地,有的提供一部分经营资本,经济实力较强的实际经营者承租土地,提供种子、牲畜、农具和其余资本,使用少量的雇佣工人耕种土地,将产品推向市场。这表明租地农场的性质是( )
A.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B.中世纪西欧的庄园经济
C.商品化比较高的自然经济 D.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农业
14.(2022·河南郑州·九年级期末)“自治城市本身所获得的种种自由权和城市内部所建立起来的各种自治制度都构成了对封建制度的挑战。”材料表明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兴起( )
A.有利于欧洲社会的稳定 B.推动了欧洲社会的转型
C.使市民获得了自治权力 D.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15.(2022·河南周口·九年级期末)随着手工业的不断发展,13世纪,农村出现了分散的手工工场,后来,这种分散的手工工场逐渐趋向集中的手工工场。这种变化有利于( )
A.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 B.将产品推向市场
C.手工业者逐渐脱离农业生产 D.工人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
16.(2022·河南南阳·九年级期末)中世纪的一个西欧城市从英王亨利二世手里获得“特许状”,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与特权。这种“特许状”的颁发反映了( )
A.资产阶级完全掌握了城市的政权 B.封建割据势力的增强
C.城市要求与其经济实力相称的政治权利 D.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17.(2022·河南驻马店·九年级期末)《全球通史》记载:“西欧到14世纪,城市成为贸易中心,……佛罗伦萨市区有手工工场300家,年生产呢绒十万匹;1343年佛罗伦萨市中有九万余人,从事呢绒生产约三万人,占全城居民的三分之一。”材料说明这一时期的西欧( )
A.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B.开始了文艺复兴
C.完成了新航路开辟 D.垄断了东西方贸易
18.(2022·河南洛阳·九年级期末)构建知识结构图,能很好地从整体驾驭和把握所学知识。下面是一幅未完成的知识结构图.其中“?”处是
A.西欧城市的兴起 B.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C.西欧庄园的出现 D.生产组织形式资本主义化
19.(2022·河南南阳·九年级期末)“西欧到14世纪,城市成为贸易中心,……佛罗伦萨市区有手工工场300家,年生产呢绒十万匹;1343年佛罗伦萨市中有九万余人,从事呢绒生产约三万人,占全城居民的三分之一。”材料说明这一时期的西欧社会状况是
A.重商主义盛行 B.工业革命正在进行
C.完成了新航路开辟 D.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20.(2022·河南新乡·九年级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世纪早期农奴制度促进了西欧主要农业组织形式——采邑的发展。采邑是大型庄园,包括土地、草场等,以及束缚在土地上的农奴。由于地区性国家建立了越来越有效的政治组织,地方上的封君和封臣管理着政治和军事事务,这一体系一般被历史学家称为封建制度。
——据[美]杰里·本特利等《简明新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欧封建社会的主要特征。
材料二 13世纪的欧洲处于变革的阵痛之中,在经济上变得越来越商业化和工业化。工商业的兴起促进了城市生活的产生,新的城市生活又使中世纪社会产生了市民阶级,市民阶级公开提出政治代表权和在法律面前平等的要求,这些经济社会变革深刻地改变了欧洲的经济社会环境和社会结构。
——据[美]詹姆斯·W·汤普逊《中世纪晚期欧洲经济社会史》
(2)根据材料二,归纳13世纪欧洲“经济社会变革”的变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变革产生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从西欧中世纪发展历程中,你能得出什么规律性的认识?
参考答案:
1.A
【详解】题干材料描述的内容是随着城市的兴起,市民阶层发展壮大,得到了更多的权利,地位得到了提高,A符合题意;BCD三项的内容与题干的内容无关,不符合题意;故选A。
2.C
【详解】观察题干图片可知,商品经济的发展是手工工场产生的前提,C符合题意。题干反映动力技术的进步促进社会分工的扩大,A不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手工工场推动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B不符合题意。题干没有体现资本主义萌芽必然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D不符合题意。所以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3.C
【详解】根据课本所学,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级形成了。它进一步分化手工业和商银行家等等。富裕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早期资产阶级,他们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因此,这个“新社会集团”指的是市民阶层。ABD和题文材料无关,不符合题意,故选C。
4.D
【详解】根据所学可得出,西欧的城市在不断的斗争中逐步获得了一定的自治权,其主要方式是武力斗争和金钱赎买,故②③D项正确;①④都不是其方式,排除ABC。
5.C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中世纪后期一些富裕的农民通过多种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实行新的生产经营方式,这里的“新的生产经营方式”指的是建立租地农场。在租地农场,土地所有者出租土地,有的提供一部分经营资本;租地农场主承租土地,提供种子、牲畜、农具和其余资本,使用雇佣工人来耕种土地,这种新的生产关系是资本主义性质生产关系。故C符合题意;亲自耕种土地不符合史实,故A不合题意;开设手工工场、建立庄园经济不属于“新的生产经营方式”,故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6.D
【详解】从10世纪起,西欧开始恢复起来,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旧的城市开始复苏,新的城市不断产生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市民阶级逐漸形成。城市手工业者和商人不断分化,出现了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等,他们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西欧城市兴起为西欧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这是西欧城市兴起最伟大的意义。D项正确;彻底瓦解了西欧的封建制度的说法错误,排除A项;城市自治得以普遍实现、基督教会和等级制度日趋完善与城市兴起不符。排除BC项。故选D项。
7.D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0世纪由于生产力的发展,西欧开始出现作为手工业和商业的中心的城市,西欧城市不断发展,城市的发展要求与其经济实力相称的政治权利,13世纪,西欧许多城市取得了某种程度的自由与特权,成为自由城市。城市取得自由和自治权的形式,是从国王或领主手里取得一种证书。这种证书就是“特许状”。题干信息“中世纪法王腓力二世先后对41个旧城和43个新城颁发特许证,追认它们的特权,准许它们成立自治的公社”说明中世纪城市取得了一定的自由与特权,D项正确;ABC三项的说法都是错误的,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项。
8.C
【详解】依据题干材料“至少包括新的经济理念、新的经济方式、新的社会力量、新的文化教育、自由平等观念和新的政治形式等方面”的信息可知,中世纪城市兴起后,出现了新的品质和新的观念,这说明中世纪城市孕育了近代文明因素,C项正确;ABD三项的说法不符合中世纪城市的社会特征,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
9.C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法兰克王国时期欧洲出现了封君封臣制度,结合“西欧庄园”“中世纪”等信息可知这个单元的主题应该是封建时代的欧洲,而不是古代的欧洲文明,C项正确,排除B项;图示内容只体现了欧洲文明,没有体现亚非文明,和亚洲国家无关,排除AD项。故选C项。
10.A
【详解】根据材料思维导图中“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资本主义的发展”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在走向近代的过程中,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萌芽和发展,推动了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进而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所以“?”处应是“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萌芽和发展”,A项正确;庄园经济、封君封臣制度出现在欧洲中世纪,排除B、C项;基督教兴起于公元1世纪的罗马帝国时期,排除D项。故选A项。
11.B
【详解】依据材料“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可以看出强调人的价值和作用,追求现世幸福,这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内容,结合所学可知,其根源是资本主义发展,B项正确;封建专制统治的弱化是启蒙运动的背景,排除A项;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是文艺复兴的影响,排除C项;人文主义思想的普及是文艺复兴的内容,不是原因,排除 D项。 故选B项。
12.B
【详解】根据题干“他们向乡村手工业者提供原料,甚至生产工具,并预付部分工资,最后收回制成的产品,并投放到市场上出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材料是雇佣劳动的表现,反映了手工工场的产生。13世纪,手工业分工细化,小型手工作坊得到发展。为了缴纳封建赋税,农民在家里用自己的生产工具为商人从事手工生产,农村出现了分散的手工工场。后来,这种分散的手工工场逐渐转向集中的手工工场,B项正确;题干材料反映的是新的生产方式的出现,不是指基督教的传播和新航路的开辟,排除AC项;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与题干“中世纪晚期”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13.D
【详解】根据“实际经营者承租土地,提供种子、牲畜、农具和其余资本,使用少量的雇佣工人耕种土地,将产品推向市场”概括可知,租地农场面向市场,同时具有雇佣关系。这些特点说明租地农场是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农业。D正确;小农经济是自给自足,不具备雇佣关系。A错误;西周庄园经济也是自给自足的。B错误;自然经济是以家庭为单位、生产资料个体所有制为基础,完全或主要依靠自己劳动,满足自身消费为主的小规模农业经济。与雇佣工人耕种不符合。C错误。综上故选D。
14.B
【详解】依据材料“自治城市本身所获得的种种自由权和城市内部所建立起来的各种自治制度都构成了对封建制度的挑战。”分析可知,材料表明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兴起推动了欧洲社会的转型,在由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转型,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有利于欧洲社会的稳定”,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使市民获得了自治权力”,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排除D项。故选B项。
15.D
【详解】随着手工业的不断发展,分散的手工工场逐渐转向集中的手工工场。商人不仅向工人提供原料,而且还提供统一的生产工具,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故D项符合题意;生产技术的进步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途径,分散的手工工场逐渐趋向集中的手工工场,与提高劳动生产率关系不大,排除A项;分散的手工工场逐渐趋向集中的手工工场,与“将产品推向市场”“手工业者逐渐脱离农业生产”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C项。故选D项。
16.C
【详解】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0世纪由于生产力的发展,西欧开始出现作为手工业和商业的中心的城市,西欧城市不断发展,城市的发展要求与其经济实力相称的政治权利,13世纪,西欧许多城市取得了某种程度的自由与特权,成为自由城市。城市取得自由和自治权的形式,是从国王或领主手里取得一种证书。这种证书就是“特许状”。故C正确;中世纪西欧还是封建社会,资产阶级不可能掌握城市权利,故排除A项;“特许状”与封建割据势力无关,故排除B项;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是在17世纪,时间不符,故排除D项。故选C。
17.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约在14世纪末,最早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和威尼斯等城市出现了手工工场。16世纪,手工工场迅速发展,在西欧各国流行,英国成为手工工场最兴盛的地区。资本主义萌芽出现。“西欧到14世纪,城市成为贸易中心,……佛罗伦萨市区有手工工场300家,年生产呢绒十万匹;1343年佛罗伦萨市中有九万余人,从事呢绒生产约三万人,占全城居民的三分之一。”可知,材料说明这一时期的西欧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选项A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文艺复兴运动,故排除B项;16世纪完成了新航路开辟,时间不符,故排除C项;奥斯曼土耳其垄断了东西方贸易,故排除D项。故选A。
18.D
【详解】随着经济的发展,14世纪中叶以后,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农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他们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这一时期,手工业也不断发展,农村出现了分散的手工工场。后来,这种分散的手工工场逐漸转向集中的手工工场。商人不仅向雇佣工人提供原料,而且还提供统一的生产工具,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出现,说明西欧生产组织资本主义化,故选D;西欧城市的兴起开始于10世纪,与材料时间不符,A错误;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是17世纪,与材料信息不符,B错误;9世纪欧洲出现庄园,与材料信息不符,C错误。
19.D
【详解】依据题干“西欧到14世纪,城市成为贸易中心,……佛罗伦萨市区有手工工场300家,年生产呢绒十万匹;1343年佛罗伦萨市中有九万余人,从事呢绒生产约三万人,占全城居民的三分之一。”结合课本所学,14-16世纪,伴随着西欧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出现,西欧社会产生了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作为新的阶级力量,西欧迎来了近代文明的曙光。约在14世纪未,最早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和威尼斯等城市出现了手工工场。16世纪,手工工场迅速发展,在西欧各国流行,英国成为手工工场最兴盛的地区,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故材料说明这一时期的西欧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D正确;材料强调了商业的发展,但不能体现“重商主义盛行”,A排除;工业革命是从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上半期,B排除;16世纪完成了新航路的开辟,C排除;故选D。
20.(1)庄园制度或农奴制度。封君封臣制度。
(2)表现:工商业兴起;城市生活产生;市民阶级形成并提出政治要求。影响:改变了欧洲的经济社会环境和社会结构,冲击封建统治,促进资本主义兴起;推动欧洲由中世纪向近代转型等
(3)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变革;历史在传承中发展等。
【详解】(1)根据“中世纪早期农奴制度促进了西欧主要农业组织形式——采邑的发展”得出庄园制度;根据“由于地区性国家建立了越来越有效的政治组织,地方上的封君和封臣管理着政治和军事事务,这一体系一般被历史学家称为封建制度”得出封君封臣制度。
(2)表现:根据“在经济上变得越来越商业化和工业化。工商业的兴起促进了城市生活的产生,新的城市生活又使中世纪社会产生了市民阶级,市民阶级公开提出政治代表权和在法律面前平等的要求”得出工商业兴起;城市生活产生;市民阶级形成并提出政治要求。影响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主要是改变了欧洲的经济社会环境和社会结构,冲击封建统治,促进资本主义兴起;推动欧洲由中世纪向近代转型等。
(3)综合材料内容和所学可知,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变革;历史在传承中发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