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夏商周的更替
1.(2022·河北保定·七年级期末)《礼记》记载:“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这种“天下为家”的局面是在下列哪个事件之后出现的( )
A.禹传子启 B.商汤灭夏 C.盘庚迁殷 D.武王伐纣
2.(2022·河北石家庄·七年级期末)以身作则,公而忘私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中国历史上禹曾经为治理黄河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后来他又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这个王朝是
A.夏朝
B.商朝
C.两周
D.秦朝
3.(2022·河北唐山·七年级期末)如下表为我国历史上某个朝代的历史简表。据表中内容判断叙述的朝代是( )
朝代名称 建立时间 开国君主 末代君主
约公元前1600年 汤 盘庚迁殷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4.(2022·河北承德·七年级期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决定,将中国安阳殷墟正式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该文化遗产对应的朝代是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5.(2022·河北邢台·七年级期末)如图的“利簋”是一件重要的历史文物,簋腹内底铸铭文4行33字如下: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阑师,赐有事利金,用作檀公宝尊彝。由此可见,这一文物可以用来印证
A.纣王残暴 B.武王伐纣 C.分封诸侯 D.武王问鼎
6.(2022·河北邯郸·七年级期末)下面是一位同学整理的知识卡片,由此可知他学习的内容是( )
周王:“授民授疆土”给诸侯,由他们去建立国家 诸侯:对周王承担镇守疆土、屏藩王室、缴纳贡物、朝觐述职、发兵从征等义务
A.禅让制 B.分封制 C.井田制 D.察举制
7.(2022·河北保定·七年级期末)(武王)“封功臣谋士,……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材料体现的是
A.周初分封 B.商鞅变法 C.秦设郡县 D.汉初分封
8.(2022·河北邯郸·七年级期末)下列朝代排序正确的是( )
A.夏-商-周 B.夏-周-商 C.商-夏-周 D.夏-周-商
9.(2022·河北唐山·七年级期末)古书《礼记·礼运》中记载:“当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大家共有的,选举贤能的人做首领,……这就是理想的大同社会。如今大道不再施行,天下为家……天子诸侯们的权力成了世袭的……”文中“天下为家”指的是( )
A.天下出现了很多国家 B.天下可以处处为家
C.天下成为大家的天下 D.天下成为一家的天下
10.(2022·河北承德·七年级期末)《礼记·礼运》中“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调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其中,“天下为家”所指的制度是(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郡县制 D.分封制
11.(2022·河北唐山·七年级期末)小明正在修补一本残旧的《中华上下五千年》,在书中有这么一段话:“禹死后,启继承父位,从此…制代替…制,公天下变成家天下。”你知道残缺部分是什么吗?( )
A.禅让制,选举制 B.世袭制,禅让制 C.禅让制,世袭制 D.选举制,禅让制
12.(2022·河北唐山·七年级期末)以身作则、公而忘私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中国历史上他曾经为治理黄河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后来他又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这个“他”是( )
A.黄帝 B.炎帝 C.大禹 D.蚩尤
13.(2022·河北秦皇岛·七年级期末)夏朝筑有以城墙和护城河作为防护的城堡和大型宫殿,并且组建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建立起国家政权机构。这标志着( )
A.中央集权制度建立起来 B.中国古代国家的形成
C.夏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
14.(2022·河北唐山·七年级期末)如果将夏桀、商纣和周厉王三人归为一类的话,其标准是
A.他们都轻徭薄赋,爱民如子 B.他们都以昏庸残暴统治著称
C.他们都重用人才,改革内政 D.他们都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
15.(2022·河北保定·七年级期末)夏商西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A.自然灾害严重,使社会经济遭到破坏 B.王朝后期国王昏庸残暴
C.爆发平民大起义 D.少数民族入侵
16.(2022·河北唐山·七年级期末)夏商周时期是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与发展的重要阶段。夏、商、周三朝的灭亡,给后任君主的主要启示是要
A.提倡改革 B.重视教育 C.发展经济 D.以民为本
17.(2022·河北邢台·七年级期末)识读地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图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哪一时期的社会状况
A.商朝 B.西周 C.战国 D.春秋
18.(2022·河北沧州·七年级期末)揭示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史实与结果的因果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大禹治水——商朝建立 B.桀统治残暴——商朝灭亡
C.牧野决战——周武王建立周朝 D.“国人暴动”——西周灭亡
19.(2022·河北张家口·七年级期末)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朝代更替,江山改名换姓,是常有的事。下列历史事件中,导致王朝更替的是
A.涿鹿之战
B.盘庚迁殷
C.国人暴动
D.牧野之战
20.(2022·河北沧州·七年级期末)河北省有《燕赵都市报》,山东省有《齐鲁晚报》,山西省有《三晋都市报》,这些报纸中的“燕赵”“齐鲁”“晋”,与我国古代哪一制度有直接关系(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21.(2022·河北·威县第五中学七年级期末)下侧图片反映了周朝创制的某种制度,对其认识错误的是
A.分封制的对象以分封王室贵族为主 B.该制度从根本上导致了周王朝的崩溃
C.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 D.分封制扩大了周王朝的统治范围
22.(2022·河北承德·七年级期末)如果诸侯不履行自己的义务,或超越周王赋予他们的特权,周王可以削减或废除给他们的封地和爵禄,甚至消灭他们。以上解读源于(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宗法制 D.分封制
23.(2022·河北保定·七年级期末)西周时期封邦建国,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社会等级制度。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
A.割据称雄,争夺霸主 B.奖励军功,授爵赐土
C.讨伐商纣,建立政权 D.稳定统治,巩固疆土
24.(2022·河北邯郸·七年级期末)据《史记》记载:周武王封尚父于齐,封弟周公旦于鲁,封召公奭于燕。这一记载反映西周实行了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刺史制度
25.(2022·河北唐山·七年级期末)统治者为稳定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封成王弟叔虞于晋,封功臣姜尚于齐,封殷商后代徽子于宋……。上述材料中的现象出现于
A.夏朝 B.西周 C.商朝 D.秦朝
26.(2022·河北石家庄·七年级期末)《商书洛诰篇》载周公教成王说,你得用心考察众诸侯谁纳贡,谁不纳贡。纳贡的如果礼貌不好,即侮慢王朝,等于不贡。诸侯不贡天子,庶民也不贡诸侯,政治就乱了。《史记》又记载“幽王为烽火大鼓,有寇至举烽火,诸侯悉至……”,以上两则材料反映诸侯要对周天子承担哪些义务
A.服役和纳贡
B.服役和朝拜周王
C.服役和带兵勤王
D.纳贡和带兵勤王
27.(2022·河北唐山·七年级期末)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周代的诸侯,有王室的家属、商之子孙,和现有各部落国家的首长。他们按国之大小,理论上以五等面积,封为五级。这些诸侯各按所封地距国王都城的距离而有不同的功能和义务。”材料不能说明
A.周朝实行分封制
B.分封对象包括亲属、殷商遗民等
C.分封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D.诸侯拥有不同的权利和义务
28.(2022·河北石家庄·七年级期末)山西省有《三晋都市报》,山东省有《齐鲁晚报》,河北省有《燕赵都市报》。这些报纸的命名与我国古代的哪一制度有关(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科举制
29.(2022·河北石家庄·七年级期末)司马迁在《史记 夏本纪》中记载:“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以天下授益……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材料反映了( )
A.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B.禹是夏的开国君主
C.启是夏朝的第二位君主 D.夏朝开始实行了分封制
30.(2022·河北石家庄·七年级期末)“反戈一击”与历史上著名的“牧野之战”有关。此战役中商朝战败的主要原因是( )
A.商王残暴无道,不得民心 B.商朝军队数量少
C.周文王重用贤能,国力强大 D.少数民族大戍进攻
31.(2022·河北石家庄·七年级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远古时代生产力极为落后,人类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共同劳动、平均分配食物才能生活下去,因此,人们需要用“这种公正的方式”,选举出让大家信服的人当首领,以带领大家抵御外来的侵袭,进行生产劳动和平均分配食物。
材料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这种公正的方式”是指哪种制度?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制度的开始?
(3)材料三的图片反映了西周的什么制度?
参考答案:
1.A
【解析】
天下为家原指将君位传给儿子,把国家当作一家所私有,后泛指处处可以成家,不固定居住在一个地方。开始于禹传位给自己的儿子启。所以答案选A。
2.A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中国历史上,相传禹带领人民治理洪水,在外多年,三过家门而不入,这反映了禹持之以恒的优秀品质。禹因为治水有功,被推举为部落联盟的首领。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A项符合题意;B项是汤建立的;C项两周中的西周是周武王建立的,东周是周平王建立的;D项是秦王嬴政建立的。由此可知BCD三项与题干“禹”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故选A。
3.B
【解析】
根据题干给出建立时间人物等信息可知这是商朝历史。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战胜桀,建立商朝,因为水患和政治动乱,商朝曾几次迁都,一直到商王盘庚迁都到殷,都城才稳定下来,后人又称商朝为殷朝,B项正确;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由禹建立,排除A项;西周在公元前1046年建立,排除C项;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将都城迁到洛邑,史称东周,排除D项。故选B项。
4.B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中国安阳殷墟是商代文化遗址,正式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故B符合题意,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
5.B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武王征商……”,这是说武王伐纣,商灭周建,故B符合题意,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
本题以古文为切入点,考查武王伐纣。抓住古文中的关键词“武王征商……”。
6.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管理辽阔的疆域,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分封制的主要内容是周天子将土地和人民赐给亲属和功臣,分封他们为诸侯,称为“授民授疆土”;诸侯为周王镇守疆土,缴纳贡赋,随周王出征作战。B项符合题意;禅让制,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推选首领的制度,排除A项;井田制,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出现于商朝,到西周时已发展很成熟,排除C项; 察举制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它的确立时间是汉武帝时期,排除D项。故选B项。
7.A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武王”可知,指的是西周时期的周武王,“封功臣谋士”说明了分封“功臣”的举措。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是分封制。B项是战国时期秦国的改革;C项是秦朝实行的制度;D项是汉朝实行的制度。故选A。
8.A
【解析】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约公元前1600年,汤灭夏,建立商朝。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取得牧野之战胜利,商朝灭亡,周朝建立,定都镐京。朝代排序正确的是夏-商-周,A项正确;商朝早于周朝,排除BD项;夏朝早于商朝,排除C项。故选A项。
9.D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现在大道没有了,天下为家”,是指禹死后,儿子启继承了禹的位置,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故D正确,ABC错误。综上故选D。
10.B
【解析】
“天下为家”反映了我国古代的世袭制,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一夏朝,禹死后,启继承父位。从此,“世袭制” 代替“禅让制”,“公天下” 变成了“家天下”,故排除A,B项正确;郡县制是秦朝推广的地方管理制度,西周盛行的分封制是一种地方管理制度,排除CD。故选B项。
11.B
【解析】
根据材料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禹死后,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王位,从此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公天下变为了家天下,B项正确;综合上述分析可排除ACD项。故选B项。
12.C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中国历史上,相传禹带领人民治理洪水,在外多年,三过家门而不入,这反映了禹持之以恒的优秀品质。禹因为治水有功,被推举为部落联盟的首领。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C项正确;黄帝、炎帝是部落首领,没有建立王朝,排除AB项;蚩尤没有建立王朝,排除D项。故选C项。
13.B
【解析】
依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为加强统治,夏朝修筑了城堡、宫殿,建立了政府机构,组建军队,并制订了刑法,设置监狱。夏朝的国家机构,是奴隶主阶级压迫平民和奴隶的工具,所以B项符合题意;AD项是指秦朝,C项表述不正确。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14.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夏桀在位时期国力衰弱,不修德行,统治残暴,用武力伤害百姓,引起了民众的反抗。商纣是商朝的最后一个王,他对外征伐耗费国力,同时修建豪华工地,对百姓周收繁重的赋税,还是用酷刑陷害人民。周幽王统治时期,朝政腐败,社会矛盾激化。因此三者都是以昏庸残暴统治著称。B正确;AC违背史实,AC错误;三者都是王朝的灭国之君,D错误。综上故选B。
15.B
【解析】
夏的末代君主桀建了许多豪华宫室,无休止的征发百姓,强迫他们服劳役,民怨沸腾,最终商汤灭亡夏朝,商的末代君主商纣修筑豪华宫殿园林,施用炮烙酷刑,镇压人民,最终周武王伐纣灭商,西周后期周幽王沉湎酒色,不理国事,在位期间各种社会矛盾急剧尖锐化,政局不稳,最终致使西周灭亡,由此可见夏商西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是都是因为暴政而走向灭亡,B项正确,排除A项;商汤灭夏、武王伐纣属于奴隶主贵族领导的推翻暴君的斗争,不属于平民大起义,排除C项;西周灭亡与少数民族入侵有关,但是与夏商灭亡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16.D
【解析】
据所学知识,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因为出现了暴君,他们的残暴统治,激起人民的反抗。这对今后治国理政的启示是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爱护人民,实行仁政。因此夏、商、西周三朝灭亡有着大体相同的原因,给后世君主的主要启示是以民为本,D项正确;提倡改革、重视教育与夏、商、周三朝的灭亡无关,AB项错误;发展经济不是夏、商、周三朝的灭亡的共同原因,C项错误。故选D项。
17.B
【解析】
根据图片中的“镐京”,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掉商朝,建立西周,定都镐京,图片反映的是西周时期的社会状况,B项正确;AC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项。
18.C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牧野之战也就是武王伐纣决胜之战,最终周武王拿下了胜利,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周朝,故C正确;大禹治水发生在远古时代,故A错误;桀统治残暴导致夏朝灭亡,故B错误;犬戎攻破镐京,幽王被杀,西周灭亡,故D错误。综上故选C。
19.D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商朝末年,商纣王残暴,人民奋起反抗,周武王联合一些弱小诸侯国进攻商纣,在牧野之战中商朝灭亡,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黄帝部族联合炎帝部族,与蚩尤所进行的一场大战,不涉及朝代更替;盘庚迁殷是国王的迁都,与题意不符;国人暴动是平民的暴动,与题意不符。所以ABC项均不符合题意,D项符合题意,故选D。
20.C
【解析】
根据材料可得出“燕赵”“齐鲁”“晋”是周朝的诸侯国,与周朝的分封制有关,C项正确;禅让制在尧舜时期,排除A项;世袭制从夏朝开始,排除B项;秦朝建立郡县制,排除D项。故选C项。
21.B
【解析】
从图中的内容可以看出,指的是周代的分封制,根据所学,分封制是指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但需要向周王进纳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目的是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分封制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但并不是周王朝崩溃的根本原因,B项错误,符合题意;AC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项。
22.D
【解析】
材料信息“如果诸侯不履行自己的义务,或超越周王赋予他们的特权,周王可以削减或废除给他们的封地和爵禄,甚至消灭他们”,反映的是分封制下诸侯应该项周天子履行义务,不然会受到惩罚,故D项正确;禅让制是尧舜禹时期民主推荐首领的制度,排除A项;世袭制指君主死后把王位传给自己子孙的制度,排除B项;宗法制是王族贵族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以便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
23.D
【解析】
根据材料“西周时期封邦建国,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社会等级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所述的是西周的分封制,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故选项D符合题意;“割据称雄,争夺霸主”是西周后期王室衰微的结果,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奖励军功,授爵赐土”是商鞅变法的措施,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讨伐商纣,建立政权”是西周的建立,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24.B
【解析】
根据材料“周武王封尚父于齐,封弟周公旦于鲁,封召公奭于燕。”,结合所学可知,“齐、鲁和燕”是西周的诸侯国,这反映了西周实行分封制,故B符合题意;禅让制是指统治者把部落首领之位让给有才华,有能力的人,让更贤能的人统治国家。与题干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郡县制,是中国古代继宗法血缘分封制度之后出现的以郡统县的两级地方管理行政制度(类似于现在的行政区划),几乎盛行整个封建时代。与题干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刺史制度是汉武帝在秦御史监郡和汉初丞相史出刺基础上的独创,是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产物。与题干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5.B
【解析】
依据题干信息“统治者为稳定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封成王弟叔虞于晋,封功臣姜尚于齐,封殷商后代徽子于宋……”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西周实行的分封制,故B符合题意;ACD与题干无关,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
26.D
【解析】
根据所学和据题干“考察众诸侯谁纳贡,谁不纳贡。纳贡的如果礼貌不好,即侮慢王朝,等于不贡。诸侯不贡天子,庶民也不贡诸侯,政治就乱了”“幽王为烽火大鼓,有寇至举烽火,诸侯悉至……”可知,诸侯要对周天子承担的义务是纳贡和带兵勤王,故D符合题意。《商书洛诰篇》陈述的是纳贡而不是服役,故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
27.C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周代的诸侯,有王室的家属、商之子孙,和现有各部落国家的首长。这些诸侯各按所封地距国王都城的距离而有不同的功能和义务”,由此判断与西周的分封制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对象包括亲属、殷商遗民等,诸侯拥有不同的权利和义务;选项ABD符合题干内容;而题干内容没有反映分封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因题干此材料不能说明的是选项C,ABD三项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故选C。
28.C
【解析】
根据题干《三晋都市报》、《齐鲁晚报》、《燕赵都市报》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周天子实行分封制。今山西地区被分封的主要诸侯国为晋国,今山东地区被分封的诸侯国主要有齐国、鲁国。今河北地区被分封的诸侯国主要有燕国、赵国,因此报纸的命名与分封制有关,所以C项正确;禅让制是原始社会末期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与报纸名称无关,排除A项;世袭制是中国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君主继承王位的方式,与报纸名称无关,排除B项;科举制是中国封建社会选拔人才的方式,与报纸名称无关,排除D项。故选C。
29.A
【解析】
根据“及禹崩,虽授益……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可知,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天子之位,标志着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故选A;BC项表述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分封制的信息,排除D。
30.A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朝君主商纣王统治骄奢无度,残暴无情,不顾人们的死活,只顾自己享乐,昏庸残暴,最终激起了人们的反抗,在牧野之战中,他不得人心,军队临阵倒戈,最终失败,所以答案选择A。
31.(1)禅让制
(2)世袭制
(3)分封制
【解析】
(1)
根据材料一“远古时代生产力极为落后,人类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共同劳动、平均分配食物才能生活下去,因此,人们需要用‘这种公正的方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相传黄帝之后的尧、舜、禹时期,他们根据才德采用推举的办法选出部落联盟的首领,这种方法在历史上称作“禅让”。因此“这种公正的方式”是指禅让制。
(2)
根据材料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禹死后,儿子启继承了禹的位置,从夏朝开始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因此材料反映了世袭制的开始。
(3)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初年,周王为了巩固政治形势,巩固疆土,根据血缘关系的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从而确立了周王朝的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社会等社会等级制度分封制。因此图片反映了西周的分封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