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洋务运动
1.(2022·河南三门峡·八年级期末)“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主张此观点的派别是( )
A.顽固派 B.洋务派
C.资产阶级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2.(2022·河南三门峡·八年级期末)2018年,我国第一艘国产航母进行海试,海防力量空前增强。我国海军近代化开始于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3.(2022·河南驻马店·八年级期末)洋务运动打出“求富”的旗号,创办的企业不包括( )
A.福州船政局
B.开平矿务局
C.上海机器织布局
D.湖北织布局
4.(2022·河南三门峡·八年级期末)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洋务派的活动不包括
A.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B.创办近代军用企业
C.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D.编练新式海军和陆军
5.(2022·河南·洛阳市第十八中学八年级期末)奕 曾写道:治国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为此,洋务派( )
A.创办军事工业 B.创办民用企业
C.兴办新式学校 D.建立近代海军
6.(2022·河南南阳·八年级期末)“甲午战争中国战败,证明自强运动那种表面化的近代化,无法使江河日下的统治获得新生。”其中,“表面化的近代化”是指洋务派学习西方仅局限于( )
A.技术层面 B.制度层面 C.文化层面 D.思想层面
7.(2022·河南·鹿邑县贾滩乡中心学校八年级期末)1889年,张之洞在《筹设炼铁厂折》中说:“近来各省虽间有制造等局,然所造皆系军火,于民间日用之物,尚属阙如。”他主张
A.创办民用工业
B.任用维新人士
C.实行三民主义
D.宣传民主科学
8.(2022·河南漯河·八年级期末)观察下图,由此判断“沪局”
A.引进了西方先进器物 B.是最大的民用企业
C.达到了“自强”的目的 D.是最大的军事企业
9.(2022·河南鹤壁·八年级期末)洋务运动时李鸿章说:“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下列史实能映证这一思想的是
A.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B.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C.创办京师大学堂
D.创办轮船招商局
10.(2022·河南郑州·八年级期末)中国的近代化开始于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的性质是( )
A.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B.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C.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D.农民阶级的反封建斗争
11.(2022·河南漯河·八年级期末)曾国藩、李鸿章认为太平天国借用了西洋技法,因而需要“借洋兵助剿”,在中央的奕 等人也力主改变国策,向西方学长技。材料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
A.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B.客观上激发了洋务运动
C.改变了中国人的革命思想 D.开启了中国近代化历程
12.(2022·河南·郑州市第三中学八年级期末)19世纪中期,清政府面临太平天国和英法联军的双重威胁,在内外交困中,决定首先把太平天国和捻军镇压下去,再设法抵御外国侵略。为此,它开始实行“自强新政”,这主要反映了洋务运动( )
A.是求强求富的运动
B.维护清政府的统治
C.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的入侵
D.是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发生
13.(2022·河南漯河·八年级期末)“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材料中“购买外洋器物”的根本目的是:( )
A.维护清朝统治 B.发展军事工业
C.发展民用企业 D.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14.(2022·河南·郑州中原一中实验学校八年级期末)“从1865-1895年,中国都市的风貌因大量机械化工厂的开设而改变了,这些工厂都为中国人所有,但都依赖外国的设计并使用引进的技术。”材料表述的社会背景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运动 C.五四运动 D.太平天国运动
15.(2022·河南鹤壁·八年级期末)随着洋务运动的推进,需要解决资金、原料和运输问题,洋务派认识到,国家 “必先求富而后能强” 。下列属于洋务派将这一认识付诸实践的是
A.开设江南制造总局 B.创建福州船政局 C.成立轮船招商局 D.筹建新式海陆军
16.(2022·河南·巩义市第四高级中学八年级期末)“欲自强,必先裕饷(有资金),欲浚(疏通)饷源,莫如振兴商务。”为此,洋务派创办了
A.安庆内军械所 B.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C.轮船招商局 D.福州船政局
17.(2022·河南南阳·八年级期末)某校八年级(1)班历史学习小组收集了下列一组图片。适合作为这组图片标题的是
A.“自强”求富” B.“民主”科学” C.“实业救国” D.“三民主义”
18.(2022·河南驻马店·八年级期末)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开启中国历史上的近代化进程的事件是
A.禁烟运动 B.鸦片战争 C.太平天国运动 D.洋务运动
19.(2022·河南南阳·八年级期末)据记载,开平矿务局开采的煤炭就在天津市场销售,把日本的煤炭挤出了天津市场。这表明洋务运动一定程度上
A.增强了清朝军事力量 B.抵御了列强经济上的侵略
C.推动了工商业的繁荣 D.根除了外国侵略者的势力
20.(2022·河南信阳·八年级期末)1875年,中国近代第一批海军留学生出国时曾宣言:“此去西洋,应深知中国自强之计,舍此无所他求。背负国家之未来,取尽洋人之科学。赴七万里长途,别祖国父母之邦,奋然无悔。”可见,他们当时出国留学的最终目的是( )
A.游历西洋 B.兴办洋务 C.学习科技 D.救国图强
21.(2022·河南南阳·八年级期末)下图是小曾同学在学习了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某次地主阶级自救运动后,绘制的一幅漫画。该漫画( )
A.反映了民族意识的空前觉醒 B.揭示了洋务运动的失败原因
C.肯定了戊戌变法的进步意义 D.讽刺了晚清官员的盲目排外
22.(2022·河南信阳·八年级期末)陈旭麓在《中国近代史十五讲》中提到:张之洞为了使汉阳铁厂放在他的湖广总督府鼻子底下,厂址选在地势低洼,离煤铁资源很远的地方,仅垫高铺平就花去三十多万两银子,资金超出计划,只好一再追加。这反映出洋务派
A.办军事企业缺乏经验 B.对企业管理封建落后
C.办企业是为中饱私囊 D.办企业资金严重匮乏
23.(2022·河南·郑州一中国际航空港实验学校八年级期末)陈旭麓说:“(洋务运动)并不是以新物取代旧物,而是在旧物边上别置一新物,可以称为布新而不除旧。”“不除旧”的后果是( )
A.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B.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D.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4.(2022·河南南阳·八年级期末)中国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指出,洋务派的事业在一定意义上超出了封建的范围,又有保卫封建的一面。这是因为洋务运动
A.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B.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抵抗列强侵略
C.推行维新变法,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D.创办近代民族工业,实现“实业教国”
25.(2022·河南南阳·八年级期末)李鸿章晚年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洋务运动没有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B.洋务运动治标不得力,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C.洋务运动完全因内部掣肘而失败
D.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6.(2022·河南周口·八年级期末)整场改革运动的实际主持人物是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几个主要省份的督抚,他们只 做些模仿西方船炮的技艺工作,缺乏必要的才识与魄力。该运动
A.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等一大批民用工业 B.根本目的是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C.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D.迈开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27.(2022·河南·郑州一中国际航空港实验学校八年级期末)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柳”是指
A.增强了封建统治的力量 B.引进西方技术
C.客观上促进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D.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28.(2022·河南南阳·八年级期末)阅读下面图示内容,你认为在K处应填写的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29.(2022·河南商丘·八年级期末)关于洋务运动评价正确的是( )
①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②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③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④是一次成功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0.(2022·河南许昌·八年级期末)陈旭麓说:“(洋务运动)并不是以新物取代旧物,而是在旧物边上别置一新物,可以称为布新而不除旧。”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新物”指西方的技术和设备 B.“旧物”指封建制度
C.“布新”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D.“布新”使中国实现了富国强兵
31.(2022·河南郑州·八年级期末)《层级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评论洋务运动时指出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强兵”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开始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近代化这辆列车。材料主要强调了( )
A.洋务派积极引进军事技术,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
B.洋务运动期间对封建制度的变革开启了近代化进程
C.洋务运动引进西方科技和军事技术,从而开启近代化历程
D.洋务派的最终目的是挽救并延续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32.(2022·河南洛阳·八年级期末)李侃在《中国近代史》上写道:洋务派在186以后创办的军事工业,都采用机器生产。尽管当时机械化的程度不高,但毕竟开始了近代工业大生产方式。无疑是一次重要的变革。材料说明了洋务运动
A.揭开中国近代史序幕 B.推翻了中国的封建制度
C.抵制外国资本主义入侵 D.开启近代工业发展历程
33.(2022·河南南阳·八年级期末)有人认为:“洋务运动未必是一场失败的运动,但是从成绩上分析不如日本这个优等生成绩好。”这句话强调洋务运动
A.没有使中国富强 B.目的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C.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 D.抵制了外来侵略
34.(2022·河南·郑州中原一中实验学校八年级期末)李鸿章在某次运动中创造了诸多“中国第一”的历史记录:第一家机器制造局、第一家机器织布局、第一家电报局、第一个海军基地、第一支远洋海军、第一支洋枪队洋炮队、第一家外文翻译馆、第一条铁路、第一批官派留学生,关于某运动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使中国从此走上富强的道路
B.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道路
C.在客观上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D.引进了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35.(2022·河南·郑州一中国际航空港实验学校八年级期末)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的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指的是( )
A.引进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
B.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
C.未对西方列强的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D.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36.(2022·河南平顶山·八年级期末)1872年,一位驻中国的外交官说:“中国正在迅速地成为一个令人生畏的对手;整个官僚阶级都决心恢复中国的国际地位;兵工厂和造船厂的产量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中国建造的军舰不久就将达到欧洲的最高水平。”这段话反映了( )
A.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刺激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B.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发展
C.洋务运动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D.中国的迅速强大引起了西方国家的敌视
37.(2022·河南洛阳·八年级期末)漫画针砭时弊,在一定程度上能揭示历史真相。下侧漫画反映的事件
A.践行“实业救国”政策
B.开启中国近代化道路
C.进行制度变革尝试
D.传播民主科学思想
38.(2022·河南南阳·八年级期末)有人说,洋务运动“一手欲取新器,一手仍握旧物”,“只想新其貌,不想新其心”。这里的“旧物”和“其心”分别是指
A.旧式武器和新式技术 B.旧的制度和新式武器
C.旧式武器和新的制度 D.封建纲常和社会制度
39.(2022·河南开封·八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鸿章兴办实业大事年表
1879年,中国第一条军用电报线架设。
1880年,中国北方最早的船舶修造厂—北洋水师大沽船坞建立。
1881年,中国第一家近代化煤矿—开平煤矿投产。
1882年,中国第一个海军基地建成。
1885年,中国第一所陆军军官学校—天津武备学堂开设。
1888年,中国第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北洋舰队成立。
材料二 李鸿章建立和发展近代军事工业,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列强对中国近代军事的垄断,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他还聘请外国军事科技人员、创办近代军事学堂及派遣留学生到国外学习先进的军事科学技术等。此外,他还建立了一支用西式装备武装起来的军队北洋水师,改变了清朝军队专恃刀弓矛箭、帆篷舟楫的落后状况。1874年台湾保卫战,中国军队坚守台湾八个月,迫使日本退兵;1876—1878年,收复新疆战争的胜利;1883—1885年,中法战争中,中国军队取得的镇南关大捷,也都得益于军事工业提供的新式武器。
(1)据材料一指出李鸿章发展实业的主要方向。
(2)据材料二,概括洋务派的军事建设产生的积极影响。
(3)李鸿章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据此,你认为其兴办洋务,最终没能实现富国强兵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1.B
【详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为了挽救清朝的统治,地主阶级洋务派提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于是他们掀起洋务运动。洋务派代表人物中央是奕 ,地方是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曾国藩。洋务运动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民用企业。故此题选择答案B。
2.A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洋务派们先后以“自强”和“求富”为口号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创办军事工业,如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局、福州船政局等;后期创办民用工业,如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洋务运动中,洋务派筹建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这是我国海军近代化的开始。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晚于洋务运动,不符合题干信息。故选A。
3.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提出“求富”的主张,开办一些近代民用企业,比如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选项BCD属于民用企业;而选项A. 福州船政局属于军事工业,这是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旗号时创办的企业,不符合题意;因此洋务运动打出“求富”的旗号,创办的企业不包括福州船政局;故选A。
4.A
【详解】从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创办近代军事工业。1866年,左宗棠成立福州船政局,开办船政学堂,派遣留学生到英国、法国深造。洋务派还编练新式海军和陆军。《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颁布的,与洋务派无关,A符合题意;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军事工业,B排除;洋务运动时期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C排除;洋务运动在军事方面编练新式海军和陆军,D排除。故选择A。
5.A
【详解】根据“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可知洋务派认为制造兵器应该排在第一位,所以洋务派创办了军事工业,A项正确;创办民用工业是为了满足求富的需要,排除B项;兴办新式学校和建立近代海军都不是满足制器的需要,排除CD项。故选A项。
6.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国家的近代生产方式,第一批近代企业在中国出现了;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员;在客观上对本国封建经济起到一定的解体作用,从而刺激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民用工业的兴办,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因此“表面化的近代化”是指洋务派学习西方仅局限于技术层面,即科学技术,不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选项A符合题意;制度层面与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相关,B排除;思想文化层面与新文化运动相关,CD排除。故选A。
7.A
【详解】题干的“民间日用之物,尚属阙如。”的大意是欠缺了本应具有的民间日用之物。由此可以看出,张之洞主张创办民用工业。故A符合题意;张之洞是洋务派的代表人,与任用维新人士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实行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张,与张之洞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与张之洞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8.A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洋务派官员以“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口号和以“自强”、“求富”为目的开展了洋务运动,由题干“赴美购买”“上海铁厂”“苏州洋炮”的信息可判断,“沪局” 引进了西方先进器物以求“自强”,故A正确;洋务运动创办的最大的民用工业是轮船招商局,创办的最大的军事工业是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故B、D错误;洋务运动最后以失败告终,未达到了“自强”的目的,故C错误。综上故选A。
9.D
【详解】由题干信息“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可知,洋务派运动后期提出“求富”的口号,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轮船招商局是1872年李鸿章创办的民用工业,D项符合题意;AB是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军事工业,C京师大学堂是戊戌变法时期设立的。由此分析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理解题干的“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强调了“求富”重要性,结合洋务运动的内容回答即可,注意区分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10.B
【详解】洋务运动的背景是内忧外患,洋务运动是封建统治者为了挽救统治危机进行的自救运动,B项正确;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洋务派掀起的自救运动,排除ACD项。故选B项。
11.B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曾国藩等人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发现需要借助西方先进军事武器,而中央奕等人也转变了思想,要向西方学习,从而引发了洋务运动,因此选B项;A项的结论并没有在材料中体现,故排除;材料并没有提到革命思想的转变,故排除C项;开启中国近代化历程的事件是洋务运动,D说法错误,故排除。
12.D
【详解】根据“清政府面临太平天国和英法联军的双重威胁,在内外交困中,……它开始实行‘自强新政’”可知洋务运动是内忧外患下发生的,D项正确;材料主要反映了洋务运动爆发的背景,没有体现它的性质、目的和影响,排除ABC项。故选D项。
13.A
【详解】依据题干“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等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作者代表洋务派官员的观点,主张学习西方科学军事技术,对内可镇压人民反抗,对外可抵制外国侵略,从而维护清朝封建统治,因此维护清朝统治是“购买外洋器物”的根本目的,A正确;发展军事工业、发展民用工业、引进西方先进技术都是购买或制造“外洋器物”的表现,不是根本目的,BCD排除。故选A。
14.A
【详解】依据“从1865-1895年,中国都市的风貌因大量机械化工厂的开设而改变了,这些工厂都为中国人所有,但都依赖外国的设计并使用引进的技术。”可知表述的社会背景是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清政府内部以曾国藩、李鸿章等人为代表的洋务派发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洋务运动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民用工业,开始了中国的近代化,A正确;戊戌变法发生在1898年,主张改变政治制度,变封建君主专制为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度,但是变法很快归于失败,B排除;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C排除;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1851~1864年,是农民阶级的反封建反侵略斗争,D排除。故选A。
15.C
【详解】根据题干“必先求富而后能强”结合所学知识,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了一些民用企业,其中比较重要的有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C正确;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 是洋务派在“自强”口号下创办的军事工业,排除AB;筹建新式海陆军体现的是自强,排除D。故选C。
16.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19世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发展近代军事工业,先后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在继续发展军事工业的同时,又提出“求富”的主张,开办一些近代民用企业,以辅助军事工业,其中比较重要的有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材料中“欲浚(疏通)饷源,莫如振兴商务。”指的是兴办民用工业,C项正确;ABD项都是军事工业,排除ABD项。故选C项。
17.A
【详解】根据图片“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汉阳铁厂都”都与洋务运动有关。自强求富是洋务运动的口号,A项正确;“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排除B项;“实业救国”张謇提出的口号,排除C项;“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口号,排除D项。故选A项。
18.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洋务派起初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又提出“求富”的口号,创办民用工业。洋务运动开启了这个近代化,D项正确;禁烟运动是林则徐领导的反侵略的爱国运动,排除A项;鸦片战争是英国发动的一次侵华战争,排除B项;太平天国运动是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排除C项。故选D项。
19.B
【详解】本题材料侧重于说明开平矿务局创办后对于日本煤炭业在天津势力的打击,说明了近代洋务企业对于抵抗外来资本入侵的积极作用。A选项中增强军事力量与题意无关,故排除;C选项推动了工商业的繁荣,题目中只说了对于抵御列强经济侵略而没有详细说明对于中国工商业的推动作用,C选项为过度解读故予以排除;D项,“根除了”表述过于绝对化。
故正确答案为B。
20.D
【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最终目的”“此去西洋,应深知中国自强之计,舍此无所他求……背负国家之未来……”可知,中国近代第一批海军留学生出国留学的最终目是挽救国家危亡,故D符合题意;游历西洋、兴办洋务、学习科技,这些均是手段,通过这些手段,最终还是挽救国家危亡,故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
21.B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图片反映的是洋务运动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不改变封建专制制度,治标不治本,导致洋务运动失败的史实,B符合题意;ACD项与材料反映的洋务运动无关,排除。故选择B。
22.B
【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张之洞为了使汉阳铁厂放在他的湖广总督府鼻子底下……”可知,这说明洋务派对企业的管理不符合现代工厂制度原则,管理方式封建落后,故B符合题意;洋务派办军事企业采用的是封建社会的管理经验,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是在说管理方式,没有涉及中饱私囊,故C不符合题意;材料是说办企业因方式不对浪费资金严重,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3.A
【详解】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洋务运动“不除旧”是指其单纯学习西方科学技术而不变革落后的封建制度,治标不治本,最终洋务运动失败,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A项正确;洋务运动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属于其“布新”(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的作用,排除BC项;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鸦片战争的后果,排除D项。故选A项。
24.A
【详解】19 世纪 60 年代--90 年代,清政府中洋务派掀起了一场洋务运动,这场运动的目的是利用西方先进的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因此可以说“一定意义上超出了封建的范围,又有保卫封建的一面”,A项正确;洋务运动的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统治,排除B项;推行维新变法,建立君主立宪政体是维新派的主张,排除C项;“实业教国”是晚清民族资本家提出的救国方案,排除D项。故选A项。
25.B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可知,此内容体现了洋务运动只学习西方科技,没有学习西方制度,治标不得力,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故B符合题意;洋务运动没有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洋务运动完全因内部掣肘而失败表述错误,故AC不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故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
26.D
【详解】依据题干“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外交困,为了维护清朝统治,实现富国强兵,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领导了洋务运动,这一事件,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D项正确;洋务运动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等一大批军事工业,A项说法错误,排除A项;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实现富国强兵,B项说法也是错误的,排除B项;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C项说法错误,排除C项。故选D项。
27.C
【详解】根据材料“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并结合所学可知,洋务运动,引进西方科学技术的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但洋务运动客观上也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出现新的经济因素和阶级力量,因而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C项正确;洋务运动没有增强封建统治的力量,排除A项;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属于“花”,排除B项;洋务运动最终以失败告终,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排除D项。故选C项。
28.A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的刺激下,在太平天国运动的压力下,洋务派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起,兴办洋务运动,中国民族工业产生,中国的近代化开始了,A项正确;戊戌变法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排除B项;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进一步发展,排除CD两项。故选A项。
29.A
【详解】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它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①②③正确;洋务运动没有使清政府走上富强道路,不是一场成功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④错误。A项正确;BCD项不符题意,排除。故选A项。
30.D
【详解】据所学知识,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朝内外交困。为了维护清朝统治,以恭亲王奕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布新”是指洋务运动只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不除旧是指不改变封建制度,“不除旧”的后果是没有使中国实现了富国强兵之路,因此ABC项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排除ABC项;D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项。
31.C
【详解】根据材料中关键信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结合所学可知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的科技和军事科技,创办一批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故选C;洋务运动以破产而告终,没有实现富国强兵,A错误;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科技,而不谋求政治制度的变革,B错误;洋务运动在1895年就失败,不能说延续清王朝的封建统治,D错误。
32.D
【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洋务派都采用机器生产。尽管当时机械化的程度不高,但毕竟开始了近代工业大生产方式”可知:材料说明了洋务运动开启近代工业发展历程,故D符合题意。鸦片战争揭开中国近代史序幕;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洋务运动兴办的民用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抵制外国资本主义入侵,故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
33.C
【详解】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材料强调的是洋务运动对于近代化的影响,C项正确;材料不是说明洋务运动没有促使中国走向富强,排除A项;材料分析的是洋务运动对近代化的影响,不是说明洋务运动的目的,排除B项;材料也没有分析洋务运动对于抵制外来侵略的作用,排除D项。故选C项。
34.A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李鸿章在某次运动中创造了诸多‘中国第一’的历史记录”,可知与洋务运动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洋务派在中央以恭亲王奕 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为代表掀起了一场所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它虽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但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在客观上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因此表述不正确的是“使中国从此走上富强的道路”。A项符合题意;BCD项关于洋务运动的表述都是正确的,但是不符合题意。故选A项。
35.D
【详解】根据材料“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的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是“师夷长技”,引进了西方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和生产方式,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才,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出现了;不管是军事还是民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D项正确;洋务运动只学科学技术,并未引进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排除A项;“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概括不全,排除B项;洋务运动对西方列强的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排除C项。故选D项。
36.B
【详解】由“中国正在迅速地成为一个令人生畏的对手;整个官僚阶级都决心恢复中国的国际地位;兵工厂和造船厂的产量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中国建造的军舰不久就将达到欧洲的最高水平。”可以看出,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军事力量的增强,兵工厂和造船厂的产量令人惊讶,中国建造的军舰不久就将达到欧洲的最高水平。反映的是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发展。B项正确;甲午战争失败是1895年,排除A项;B项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C项;1872年的中国没有迅速强大,排除D项。故选B项。
37.B
【详解】根据漫画信息“有了洋枪洋炮就可以自强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漫画反映的事件是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故B符合题意;践行“实业救国”政策的是张謇,故A不符合题意;进行制度变革尝试的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故C不符合题意;传播民主科学思想的是新文化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38.D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是一场学习西方的技术和器物的自救运动,洋务派李鸿章等想通过学习西方的练兵方法来维护清政府的统治,维护封建制度,故“握旧物”的“旧物”指封建纲常。洋务运动的目的是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维护封清政府的统治,不想改变社会制度,故“新其心”的“其心”指的是原有的社会制度。故D符合题意;“旧物”指封建纲常,排除AC;“其心”指的是原有的社会制度,排除B;故选D。
39.(1)兴办近代民用企业;建立新式海陆军;兴办新式教育。
(2)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列强对中国近代军事的垄断,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技与军事技术,培养了一批近代军事科技人才;提升了近代我国的国防和军事实力;对抵御西方列强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3)仅仅学习西方科技,而不谋求政治制度的变革。
【详解】(1)依据材料一“中国第一家近代化煤矿—开平煤矿投产‘的信息可知,李鸿章发展实业的主要方向是兴办近代民用企业;依据材料一”中国第一个海军基地建成’的信息可知,李鸿章发展实业的主要方向是建立新式海陆军;依据材料一“中国第一所陆军军官学校—天津武备学堂开设‘的信息可知,李鸿章发展实业的主要方向是兴办新式教育。
(2)依据材料二”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列强对中国近代军事的垄断,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可知,洋务派的军事建设产生的积极影响是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列强对中国近代军事的垄断,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依据材料二“他还聘请外国军事科技人员、创办近代军事学堂及派遣留学生到国外学习先进的军事科学技术等。此外,他还建立了一支用西式装备武装起来的军队北洋水师,改变了清朝军队专恃刀弓矛箭、帆篷舟楫的落后状况”的信息可知,洋务派的军事建设产生的积极影响是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技与军事技术,培养了一批近代军事科技人才;提升了近代我国的国防和军事实力;依据材料二“1874年台湾保卫战,中国军队坚守台湾八个月,迫使日本退兵;1876—1878年,收复新疆战争的胜利;1883—1885年,中法战争中,中国军队取得的镇南关大捷,也都得益于军事工业提供的新式武器”的信息可知,洋务派的军事建设产生的积极影响是对抵御西方列强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我认为其兴办洋务,最终没能实现富国强兵的原因是仅仅学习西方科技,而不谋求政治制度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