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观潮》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观潮》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4.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28 19:25: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 《观潮》同步练习题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是( )
A.闷雷(mēn) 闷热(mèn) 风号浪吼(háo)
B.薄雾(báo) 颤动(chàn ) 山崩地裂(bèng)
C.大堤(dī) 屹立(yì) 踮着脚 (diǎn)
D.霎时(shà) 笼罩(lónɡ) 飞奔而来(bèn)
2.下列词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风号浪吼(号,号叫 ) B.横贯见面(贯,穿、通过)
C.漫天卷地(漫,满,遍布,充满) D.人声鼎沸(鼎,煮沸的水)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次实践活动,使我深受教育。
B.他对自己能否学好电脑,充满了信心。
C.人们看到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和声音。
D.为了避免今后不再犯类似的错误,我们正在总结经验。
二、填空题
4.看拼音,写词语。
guān cháo jù shuō kuān kuò fān gǔn
( ) ( ) ( ) ( )
dùn shí zhú jiàn yóu rú yú bō
( ) ( ) ( ) ( )
5.填空。
“鼎”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 ),再查( )画。“鼎”在词典中有以下解释:①古代煮东西用的器物,圆形,三足两耳,也有方形四足的。②借指王位、帝业。③锅。④大。⑤正当;正在。在“三足鼎立”中的意思应选( ),在“人声鼎沸”中应选( ),在“鼎力支持”中应选( )。
6.选词填空。
宽阔 宽广
(1)( )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
传来 飘来
(2)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 )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屹立 耸立
(3)人民英雄纪念碑( )在天安门广场。
7.比一比,再组词。
剧( ) 蹦( ) 昂( ) 余( )
据( ) 崩( ) 仰( ) 除( )
8.先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分类。
人( )人( ) ( )号( )吼
( )( )鼎沸 ( )( )浪静
山( )地( ) 漫( )卷( )
1.描写人多的词语:____、____。
2.描写潮水声音的词语:____、____。
3.描写潮水情状的词语:____、____。
9.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1.①宽阔的钱塘江出现在眼前。 ②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
认真读上面两句话,②与①有什么不同?②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
2.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
从第一句中的加点词语可以感受到_________,从第二句中的加点词语可以感受到_____,这两句话从侧面衬托出 ____。
10.请按照文中的描写,填一填钱塘江大潮到来时的样子。
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水天相接处出现__________________→白浪翻滚,形成__________________→浪潮逼近,犹如__________________,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表达
11.按要求写句子。
1.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
2.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改变语序,意思不变)
__________
3.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用上比喻的修辞手法)
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 , ,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 , 。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2.把选文补充完整。
13.完成填空,我可以。
(1)选文中与“好像”意思相近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中描写钱塘江大潮的声音的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按照__________的观察顺序描写了钱塘江大潮的形状和声音,从“从远处传来”“向我们移来”“_______”“________”这几个短语可以看出来。(找表示位置的词语。)
14.选择答案,我拿手。
(1)阅读选文第2自然段,下列说法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这段文字描写了大潮从近到远,奔腾西去的过程。
B.这段文字让我们感受到响声越来越大,潮头越来越高,声势越来越大。
C.这段文字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浪潮比作水墙和白色战马,将声音比作山崩地裂。
(2)下列对选文第2自然段最后一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句话运用了打比方的方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从远处观察到的钱塘江大潮的样子。
B.作者所描写的场景使人害怕,体现了从远处观察到的钱塘江大潮非凡的气势。
C.这句话写出了在近处观察到的钱塘江大潮的样子,用千万匹战马来形象地比喻大潮来到时的非凡气势,用山崩地裂的声音来形象地比喻大潮来临时的巨大声响。
参考答案:
1.C
2.D
3.A
4. 观潮 据说 宽阔 翻滚 顿时 逐渐 犹如 余波
5. 目 7 ① ③ ④
6. 宽阔 传来 屹立
7. 剧烈 蹦跳 昂首 多余 收据 崩塌 仰视 除非
8. 山 海 风 浪 人 声 风 平 崩 裂 天 地 人山人海 人声鼎沸 风号浪吼 山崩地裂 风平浪静 漫天卷地
9. 用“横卧”替换了“出现”。“横卧”一词写出了钱塘江的宽阔,又带有一种动感。 观潮的人很多 人们等待潮来时的心情很急切 钱塘江大潮的奇特、壮观
10. 一条白线 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1. 钱塘江大潮,难道自古以来不被称为天下奇观吗? 一年一度的观潮日是农历八月十八。 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轻纱似的薄雾。
12.逐渐拉长 变粗 横贯江面 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13. 犹如 如同 山崩地裂 由远及近 再近些 越来越近
14. A C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