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数据、信息与知识说课课件 2022—2023学年人教_ 中图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1 数据、信息与知识说课课件 2022—2023学年人教_ 中图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2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中图版(2019)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2-08-28 18:33: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数据、信息和知识


01
说教材
02
说学生
03
说教学目标
04
说重难点
05
说教学方法
06
说教学过程
01
说教材
所用教材
《信息技术必修一:数据与计算》
高中信息技术——中国地图出版社
说教材
讲述
内容
第一章第一节 1.1数据、信息与知识
本课的主要内容为:理解数据和信息的概念,了解数据、信息和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认识数据、信息和知识的重要价值。
说教材
课标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必修模块1《数据与计算》中,将“数据与信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
作用
地位
本节作为全章的开篇,旨在引导学生对数据和信息有个总体的了解,为后续章节的学习打下基础。其中,数据是本章的重点概念,也是全书的核心概念,更是学生后续学习的重要起点和基础。
说教材
02
说学生
对策
高一年级学生在初中学习过一些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对信息的概念、特征及作用有一定认识,但对数据的含义、数据与信息的关系、数据的应用价值还不太了解。
为了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课前会组织学生填写“学生情况调查表”了解学生对于数据、信息和知识了解的基本情况。
学生
状况
学情分析
03
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情感目标
理解数据、信息的概念,认识数据、信息与知识的相互关系。
通过师生交互,整理学习内容,建构知识体系。
通过身边的案例,感受数据和信息在学习、生活及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培养信息意识及信息社会责任感。
教学目标
04
说重难点
01
02
数据、信息与知识的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
数据与信息的概念及相互关系,数据的概念与特征。
教学重点
教学重、难点
05
说教学方法
直观演示法
讲授法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思考讨论
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
教学方法
06
说教学过程
导入
设计意图
提出问题,PPT上的呈现的数字表示的含义?
让学生观看这几个数字来源的一个视频(关于世界GDP排名变化),引导学生发表对中国GDP数据变化的看法并思考从视频中得到了哪些有价值的信息?
导入问题把学生直接带入到本课的知识情境中,观看视频激起学生的兴趣,从没有意义的数据到有意义的数据的认识过程,让学生对数据与信息有一定的概念。
新课讲授
数据、信息和知识
(1)提出问题:从学生已有的“信息”概念入手,这里着重讲解香农对信息的定义。
(2)自主学习:找出“化验单”其中的数据、信息和知识。
(3)师生讨论:学习和生活中,有没有接触到能够说明从数据可以获取信息,再转化为知识的类似例子?
新课讲授
设计意图
让学生从总体上把握数据、信息和知识的关系,也为下一环节数据的学习做铺垫。从学生已知的信息概念入手比较顺利。先让学生把握信息的本质内容,信息的载体是数据。然后在通过血液化验单,让学生再次区分数据和信息,并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
新课讲授
数据的概念及特征
(1)教师讲授:讲解数据的概念。
(2)师生讨论:针对PPT给出的数据的实例(邮政编码,商品二维码,身份证、车牌号)展开讨论,分析数据描述的事物、承载的信息、采用的工具以及相应的数据类型加深对数据定义的理解。
新课讲授
数据的概念及特征
(3)小组合作探究:按照“学生体质数据表”收集小组同学或更多同学的体质数据,参考《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查阅相应内容,完成表格,讨论数据的特征。
学号 体重(千克) 身高(米) 体重指数BMI 体重等级
新课讲授
设计意图
通过讨论、分析生活中常见的数据实例,结合信息讲解数据概念,更有助于学生理解。数据的集合特征从数据的概念中可以推论,数据的可处理特征则通过体质数据的计算来说明,体质数据的计算能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体重状况,让学生有意识的改善自己的身体状况。
新课讲授
课后思考
体质数据反映了健康状况。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数据?它们反映了什么信息?起到了什么作用呢?留给学生课后思考,下节课一起分享“身边的数据”。
本节课,学习了数据、信息和知识的含义及相互关系,理解了数据的概念及其特征。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反思
教材当中是有一个项目的整体设计的,本课当中并没有体现,学生合作探究活动设计的较少。
演示完毕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