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人教A版(2019)必修一3.4 力的合成和分解 同步课时训练(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人教A版(2019)必修一3.4 力的合成和分解 同步课时训练(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8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8-28 17:44: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4 力的合成和分解 同步课时训练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共32分)
1、(4分)大小分别为和9N的三个力合成,其合力F大小的范围为( )
A. B. C. D.
2、(4分)如图所示,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一个斜向上的拉力作用,但物体仍保持静止状态,现将F分解为水平向右的力和竖直向上的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是物体对水平面的摩擦力
B.与水平面给物体的静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C.是水平面对物体的支持力
D.与物体的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3、(4分)在做“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的实验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时,两细绳之间的夹角必须为90°,以便求出合力的大小
B.若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拉时合力F的图示,与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时拉力的图示不完全重合,说明力的合成不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C.在同一探究实验过程中,结点O的位置允许变动
D.在实验中,应该使拉力沿弹簧的轴线方向,橡皮条、弹簧测力计和细绳套位于与纸面平行的同一平面内
4、(4分)在做“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的实验时,先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再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两次必须使橡皮条结点到达同一位置,这样是为了( )
A.便于测量力的大小 B.使两次产生相同的效果
C.使两次有不同的作用点 D.便于画出分力的方向
5、(4分)一平面内有三个大小相等的共点力,如图甲、乙、丙所示,各图的合力大小分别记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B. C. D.
6、(4分)一物体受到三个共面共点力的作用,三力的矢量关系如图所示(小方格边长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力的合力有最大值,方向不确定
B.三力的合力有唯一值,方向与同向
C.三力的合力有唯一值,方向与同向
D.由题给条件无法求合力大小
7、(4分)如图所示,一辆小汽车停在斜坡上,关于小汽车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受重力和支持力 B.只受重力和摩擦力
C.受重力、支持力和沿斜面下滑的力 D.受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
8、(4分)如图,在一个平面内将力F(大小已知)分解为两个分力和,和F的夹角θ小于90°,则关于分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时,肯定有两个解 B.当时,肯定有两个解
C.当时,有唯一一个解 D.当时,无解
二、多选题(共24分)
9、(6分)如图所示是骨折病人的牵引装置示意图,绳子一端固定,绕过定滑轮和动滑轮后挂着一个重物,与动滑轮相连的帆布带拉着病人的脚,整个装置在同一个竖直平面内。为了使脚所受到的拉力增大,可采取的方法是( )
A.只增加绳子的长度 B.只增加重物的质量
C.只将病人脚向左移动远离定滑轮 D.只将病人脚向右移动靠近定滑轮
10、(6分)若两个力的夹角为,且α保持不变,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个力都增大,合力一定减小 B.两个力都增大,合力一定增大
C.两个力都增大,合力可能减小 D.两个力都增大,合力可能大小不变
11、(6分)如图所示,物体放在粗糙的斜面上静止不动,斜面的倾角为θ,把斜面上物体所受的重力G分解为两个分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重力G分解为两个分力是根据重力的实际作用效果进行分解
B.是斜面受到的压力
C.是斜面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下滑的力
D.两个分力大小分别为:和
12、(6分)引体向上是中学生正常开展的一项体育活动.如图所示为某运动员在单杠上处于静止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每个手臂的拉力都等于人体重力的一半
B.两手臂拉单杠的力的合力方向向上
C.运动员两手之间的距离再小些,平衡时运动员手臂的拉力会变小
D.运动员两手臂间的距离越大,手与单杠间的摩擦力就越大
三、计算题(共28分)
13、(14分)如图甲所示,轻杆可绕B点自由转动,另一端O点用细绳拉住,细绳一端固定在左侧墙壁上,质量为m的重物用细绳悬挂在轻杆的O点,与轻杆的夹角.乙图中水平轻杆一端固定在竖直墙壁上,另一端O装有小滑轮,用一根绳跨过滑轮后悬挂一质量为m的重物,图中,求:
(1)甲、乙两图中细绳的拉力大小;
(2)甲图中轻杆受到的弹力大小;
(3)乙图中轻杆对滑轮的作用力大小.
14、(14分)如图所示,建筑工地上某人正在用图示装置缓慢拉升质量为的重物,在某一时刻,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与绳恰好垂直.已知此人不存在翻转可能,故可将他视为质点.已知人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并视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则:
(1)此时绳的拉力为多大;
(2)此人的质量m至少要为多大.
四、实验题(共16分)
15(本题 16 分)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中,某同学使用了图甲所示的原理图,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和为细绳套。
(1)图乙是根据正确实验作出的图像,其中F与两力中,方向一定沿方向的是_______(填“F”或“”)。
(2)在某次实验中,其中一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该示数为______N。
(3)本实验中,下列方法或操作正确的有______。
A.两个分力间的夹角必须为
B.两个分力间的夹角应尽可能小一些
C.图甲中的细绳要尽量短一些
D.读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测力计的刻度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
2、答案:B
解析:
3、答案:D
解析:两细绳之间的夹角适中即可,夹角不为90°时合力也可以通过平行四边形定则得出,故A错误;力的合成一定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如果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拉时合力F的图示与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时拉力的图示不完全重合,是误差导致的,故B错误;同一探究实验过程中,结点O的位置不能变动,需要控制力的作用效果相同,故C错误;在实验中,应使拉力沿弹簧的轴线方向,橡皮条、弹簧测力计和细绳套位于与纸面平行的同一平面,故D正确。
4、答案:B
解析:两次必须使橡皮条结点到达同一位置,是为了使两次(用两个与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产生相同的作用效果,而不是为了容易测量分力的方向和大小,故选B。
5、答案:C
解析:把题图甲的力合成,如图所示,
,题图乙中合力大小,题图丙的三个力互成120°角,任何两个力的合力大小都与第三个力等大反向,故合力为零,选项C正确。
6、答案:B
解析:先以力和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其合力与同向共线,大小,如图所示,
再与求合力,可得,选项B正确。
7、答案:D
解析:小汽车停在斜坡上,受到重力、斜坡对汽车的支持力和摩擦力三个力的作用。故选D。
8、答案:A
解析:已知合力大小及方向、一个分力的方向,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如图所示,
当时,一定有两个解;当时,可能有一个解;当时,无解,故选A。
9、答案:BC
解析:设脚所受的拉力为F,绳子的拉力为T,则有,只增加绳子的长度,重物质量不变,绳子的拉力T不变,由力的平衡条件可知θ角不变,拉力F不变,选项A错误;只增加重物的质量,绳子拉力T增大,脚所受拉力F增大,选项B正确;只将病人脚向左移动远离定滑轮,可知θ角变小,绳子的拉力T不变,则由可知脚所受拉力F增大,选项C正确;只将病人脚向右移动靠近定滑轮,可知θ角变大,绳子的拉力T不变,则由可知脚所受拉力F减小,选项D错误。
10、答案:CD
解析:为了方便比较,以两力作用点O为圆心,以的合力F的大小为半径画圆,从图(a)、(b)、(c)中可以看出:当增大到增大到时,合力与F相比大小可能减小、不变或增大,选项C、D正确。
11、答案:AD
解析:将重力G分解为两个分力是根据重力的实际作用效果进行分解,选项A正确;是重力沿垂直斜面方向的分力,与压力是不同性质的力,只能说的大小等于斜面受到的压力的大小,选项B错误;是重力沿斜面方向向下的分力,不是斜面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下滑的力,选项C错误;两个分力大小分别为,选项D正确。
12、答案:CD
解析:当两个手臂平行时,每个手臂的拉力才都等于人体重力的一半,故A错误;两手臂拉单杠的力都斜向下,故合力向下,等于重力,故B错误;运动员处于静止状态,合外力等于零,设手臂与竖直方向夹角θ,则,运动员两手之间的距离减小,θ减小,T减小,即运动员手臂的拉力会变小,故C正确;对每只手,水平方向:,则运动员两手臂间的距离越大,θ越大,T越大,f越大,即手与单杠间的摩擦力就越大,选项D正确;故选CD.
13、答案:(1)
(2)
(3)
解析:(1)题图甲中,对O点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根据平衡条件得.
题图乙中,对O点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根据平衡条件得.
(2)由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可知,题图甲中杆受到弹力大小.
(3)题乙图中,轻杆对滑轮的作用力的大小等于图中两段绳中拉力的合力大小,因为拉力和的夹角为120°,则由力的合成得.
14、答案:(1)1600 N
(2)120 kg
解析:(1)对O点进行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
由平衡条件可知的合力与重物的重力等大反向,由力的合成可知,.
(2)对人进行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由平衡条件可知,水平方向的合力为零,竖直方向的合力为零,,由题意,人刚要滑动时有,联立解得.
15、
(1)答案:
解析:由题图乙可知,F是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的理论值,是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沿方向拉橡皮筋作出的实际值,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方向一定沿方向的是。
(2)答案:2.50
解析:由读数规则可知,该示数为2.50N。
(3)答案:D
解析:AB.两个分力的夹角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太大会导致合力很小,带来的测量误差较大,太小则作平行四边形时,相对误差大,实验是通过力的图示来比较理论上的合力与实际合力的大小与方向,不是通过计算法比较,所以夹角不必为90°,故AB错误;
C.为了准确记下拉力的方向,细绳应适当长些,故C错误;
D.读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故D正确。
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