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青铜器与甲骨文
1.(2022·河北保定·七年级期末)文字是承载历史的符号,通过“甲骨卜辞”可以了解到( )
A.夏朝的历史 B.商朝的历史 C.秦朝的历史 D.汉朝的历史
2.(2022·河北张家口·七年级期末)在我国古代早期历史上,商代影响深远。对下列有关图片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一表明商朝青铜铸造水平高
B.图二说明商朝已有了比较成熟的文字
C.商朝的建立标志我国早期国家产生
D.图三与商王盘庚迁都密切相关
3.(2022·河北邯郸·七年级期末)下面的这幅图片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它是( )
A.四羊方尊 B.司母戊鼎 C.利簋 D.毛公鼎
4.(2022·河北邯郸·七年级期末)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并在2002年1月18日,被国家文物局作为国家一级文物列入《首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目录》,它铸造于(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5.(2022·河北保定·七年级期末)由甲骨文发展而来的汉字,不仅是一种传情达意的工具,还是联结和维系中华民族的根。观察下面有关甲骨文的图示,从中可以提取到的信息是
A.记录中华文明的起源
B.具备汉字的构成方法,是比较成熟的文字
C.了解商周时期的历史
D.是世界上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6.(2022·河北邢台·七年级期末)文物是了解历史的重要史料。下列文物中有助于了解商朝历史的是( )
A.
B.
C.
D.
7.(2022·河北秦皇岛·七年级期末)目前所知,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是( )
A.铭文 B.甲骨文 C.小篆 D.隶书
8.(2022·河北秦皇岛·七年级期末)观察如图,对其中文字叙述正确的是
A.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文字 B.体现了最原始的造字法
C.发现地集中在长江流域 D.主要记载了夏朝的历史
9.(2022·河北石家庄·七年级期末)下面关于甲骨文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商朝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 ②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③甲骨文内容是研究商朝历史的重要资料 ④甲骨文开始于夏朝,兴盛于商朝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2022·河北承德·七年级期末)某次考古发现大量的铜器、玉器、石器。而最著名的当属大量刻有文字的甲骨,这次考古现场可能是在
A.北京人遗址 B.河姆渡遗址 C.半坡遗址 D.商代殷墟
11.(2022·河北保定·七年级期末)如图,某同学参观国家博物馆,该馆的镇馆之宝:一件出土于河南安阳武官村的堪称现存世界上最大的古青铜礼器深深吸引了他。根据所学的历史知识,判断此文物可能是
A.B. C. D.
12.(2022·河北唐山·七年级期末)出土于陕西临潼的文物西周青铜利簋,腹内有4行33字(如图),记载了“武王伐纣”的经过。下面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A.此文物证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西周开始的
B.此文物可以用来研究商朝时期青铜器的铸造技术
C.此文物对研究商周历史具有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
D.此文物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最大的青铜器
13.(2022·河北保定·七年级期末)鼎和簋是周朝重要的青铜礼器。周礼规定,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用七鼎六簋,卿大夫用五鼎四簋。以上材料最能说明周朝( )
A.青铜器种类多
B.青铜器已成为日常生活用品
C.礼乐制度完备
D.礼器数量反映了严格等级界限
14.(2022·河北唐山·七年级期末)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下图片所示文物透露出来的相关历史信息是
A.原始居民的生活
B.商周的青铜文明
C.春秋战国的纷争
D.秦汉时期大一统
15.(2022·河北唐山·七年级期末)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如图所示文物,我们可以了解哪一时期的历史?( )
A.夏朝 B.商朝 C.秦朝 D.西汉
16.(2022·河北·威县第五中学七年级期末)青铜器中一些用于祭祀和宴饮的器物,被赋予特殊的意义,成为礼制的体现,这就是所谓“藏礼于器”,故“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藏礼于器的“礼”体现了什么
A.青铜器是一种礼器 B.青铜器的制作工艺十分成熟
C.古时奢靡之风盛行 D.森严的等级差别
17.(2022·河北唐山·七年级期末)新冠肺炎病毒阻击战中的钟南山院士,人们称他是医界泰斗、是杏林良心、是镇国之宝。在此之前享有“镇国之宝”美誉,并且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铜器,它是( )
A.四羊方尊 B.毛公鼎 C.司母戊鼎 D.商鞅方升
18.(2022·河北石家庄·七年级期末)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下列文物能代表我国古代青铜器高超制作工艺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②④
19.(2022·河北承德·七年级期末)中国文字博物馆是以文字为主题,集文字保护、陈列展示和科学研究功能为一体的国家级博物馆你认为他应该建在( )
A.山东曲阜 B.北京周口店 C.四川成都 D.河南安阳
20.(2022·河北唐山·七年级期末)如下图,殷墟出土的牛骨刻辞上有关于商王武王的卜问、乘车狩猎等160多个文字的记载。这种了解商代历史最直接、最重要的文字是( )
A.符号 B.甲骨文 C.铭文 D.小篆
21.(2022·河北沧州·七年级期末)考古学家们发掘了数以万计的甲骨片,甲骨上所记的都是占卜语言。凡祭祀、战争、风雨、天象、农业丰歌以及病疫等都是通过占卜向上天请命。这种文字最早可能出现在
A.夏朝 B.商朝 C.秦朝 D.晋朝
22.(2022·河北承德·七年级期末)2021年是小莹的本命年,妈妈给她买了一个刻有甲骨文“牛”字的项坠,甲骨文“牛”字的造字方法是( )
A.形声 B.假借 C.会意 D.象形
23.(2022·河北保定·七年级期末)夏、商、西周三代是中华文明的第一个高峰期,这一时期精神文明的表征是甲骨文的应用,物质文明的集中表现则是
A.打制石器 B.原始陶器 C.青铜铸造 D.瓷器烧制
24.(2022·河北石家庄·七年级期末)2021年4月,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遗址祭祀区新一轮考古出土的数百件瑰奇青铜文物初次亮相。下列成就与三星堆文化属于同一类别的是
A.司母戊鼎 B.造纸术 C.火药 D.指南针
25.(2022·河北沧州·七年级期末)中国已发现的古代的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是______。
参考答案:
1.B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因为甲骨文出现于商朝,因此,通过“甲骨卜辞”只能了解到商朝的历史,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B。
2.C
【解析】
根据图片可知,商朝之所以影响深远与图一的青铜器铸造技术,图二的甲骨文的发现有关,图三反映商朝建立后,多次迁都,最后商王盘庚将都城迁到了股,殷商由此得名,宫殿废墟也因此被称为殷墟。根据所学可知,在商朝建立前,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就已经建立,夏朝的建立标志我国早期国家产生,C项符合题意;“图一表明商朝青铜铸造水平高”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图二说明商朝已有了比较成熟的文字”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图三与商王盘庚迁都密切相关”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
3.B
【解析】
依据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朝的司母戊鼎戊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代表高度发达的商代青铜文化,B项符合题意;四羊方尊是商朝青铜器的精品,排除A项;利簋和毛公鼎不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排除CD项。故选B项。
4.B
【解析】
依据课本所学,商代后期,青铜铸造业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组织严密,分工细致,能够铸造出大型器物,大型的青铜器逐渐增多,如: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B项正确;司母戊鼎铸造于商朝,排除ACD项。故选B项。
5.B
【解析】
依据题干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老文字,题干图片表明甲骨文具备汉字的构成方法,是比较成熟的文字,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能从图片中看出来,不符合题意;故选B。
6.B
【解析】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因为受战乱、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商朝多次迁都,到商王盘庚迁到殷。因此商朝又叫殷朝。B项符合题意;原始社会的河姆渡原始居民已会制造陶器和玉器,黑陶器、猪纹陶钵等,排除A项;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实行变法,商鞅方升是变法时颁布的标准量器。排除B项;秦朝废除六国的货币,以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排除D项;故选择B。
“商朝历史”是解题的关键,甲骨文是商朝人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商朝因都城后迁到殷墟,因此商朝又叫殷朝。
7.B
【解析】
据所学可知,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故B符合题意;铭文、小篆、隶书均从甲骨文演化而来,故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
8.B
【解析】
根据图片,可知,图片中的文字是甲骨文的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骨文主要指中国商朝晚期王室用于占卜或者记事在龟甲或是兽骨契刻的文字,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由此可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等多种造字方法。象形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用图形、线条把物体的外形特征勾画出来;图片信息,反映了人的造字方法是象形。选项B符合题意;世界上公认最早的文字是出现在古代中东地区的楔形文字,A排除;甲骨文发现地集中在河南安阳一带,C排除;甲骨文主要记载了商朝的历史,D排除。故选B。
9.A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④甲骨文开始于夏朝,兴盛于商朝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由此可知,①②③均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10.D
【解析】
根据题干“最著名的当属大量刻有文字的甲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骨文是在商代殷墟中发现的,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11.B
【解析】
出土于安阳殷墟的司母戊鼎形制雄伟,气势宏大,纹饰华丽,是商王武丁的儿子为祭祀他的母亲而铸造的,是商代青铜器的代表作,也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故选B。
12.C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史料分为文字史料、实物史料、口头史料等类型。其中实物史料是指历史遗留下来的各种遗迹、遗址、出土文物等;文字史料指人物传记、史书、报刊等;就史料的真实性和史学研究而言价值最大的是文物。利簋可作为研究当时历史的一手资料。故C符合题意;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老文字,是目前我们能见到的最早的成熟汉字,主要指中国商朝晚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是中国及东亚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商代文字的一种载体。甲骨文,是中华道统的文字之一。故A不符合题意;此文物可以用来研究西周而非商朝时期青铜器的铸造技术,故B不符合题意;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3.D
【解析】
依据所学和“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用七鼎六簋,卿大夫用五鼎四簋”可知,夏商周时期,青铜器由酒器为主变为以礼器为主,由食器发展为礼器,成为王公贵族象征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代表性器物(或数量多少是区分贵族等级的标志)。故材料说明礼器数量反映了严格等级界限。故D项符合题意;青铜器种类多,青铜器已成为日常生活用品,礼乐制度完备,都不能说明周朝的社会等级制度,故ABC不符合题意。所以本题应选D。
14.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后母戊大方鼎。原器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出土,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所以答案选B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灿烂的青铜文明。
15.B
【解析】
右图的甲骨文是商朝人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左图的司母戊鼎是商朝青铜器的代表作,所以通过图中文物我们可以了解商朝的历史,故B项正确;夏朝早于商朝,秦朝和西汉晚于商朝,排除ACD。故选B项。
16.D
【解析】
依据题干“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可知,藏礼于器的“礼”体现了森严的等级差别,D项正确;青铜器是一种礼器不是题干主要表达的意思,排除A项;青铜器的制作工艺十分成熟、古时奢靡之风盛行在题干中都没有体现,排除BC项。故选D项。
17.C
【解析】
结所学知识可知,司母戊鼎出土于黄河流域的河南安阳,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反映了中国青铜铸造的超高工艺和艺术水平,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C项正确;四羊方尊造型奇特,排除A项;毛公鼎与“镇国之宝”称号不符,排除B项;商鞅方升与“迄今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铜器”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18.C
【解析】
据材料可知,青瓷莲花尊是瓷器,不属于青铜器,故①不符合题意司母戊鼎是商朝青铜器中的精品,②符合题意;利簋是古代盛饭的青铜容器, ③符合题意;兵马俑属于陶器,④不符题意;故选C项;排除A、B、D项。
19.D
【解析】
根据题干“以文字为主题,集文字保护、陈列展示和科学研究功能为一体”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是汉字的早期形式,也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在河南安阳出土,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择D。
20.B
【解析】
题文中“牛骨”“商王”已经暗示,图片所指的是商朝的甲骨文。故选B。
21.B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商朝的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甲骨上所记的都是占卜语言,B项正确;目前考古发掘尚无夏朝文字的资料,排除A项;秦朝、晋朝出现在商朝之后,排除C、D项。故选B项。
22.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骨文“牛”字的形取自于牛头的正面,上端“U”形曲线像牛的双角,下端两斜线像牛的双耳,因此甲骨文“牛”字的造字方法是象形。 D项正确。形声、假借、会意,与甲骨文“牛”字的造字方法不符,排除ABC项。故选D项。
23.C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夏、商、西周时期物质文明的集中表现是青铜铸造业的发达,青铜器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制作工艺高超,被誉为青铜时代,C正确,D排除;打制石器、原始陶器是在原始社会时期,AB排除。故选C。
24.A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后母戊鼎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该文物充分说明商代后期的青铜铸造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组织严密,分工细致,足以代表高度发达的商代青铜文化,A正确;造纸术、火药及指南针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与三星堆文化不属于同一类,BCD排除。故选A。
25.甲骨文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最早在龙骨上发现,是汉字的早期形式,有时候也被认为是汉字的书体之一,也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的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