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3.9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辛亥革命
1.(2022·河北·邢台市开元中学八年级期末)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三民主义是指( )
①民族②民主③民权④民生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2022·河北保定·八年级期末)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口口口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一生以革命为任,立志救国救民,为中华民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口口”指的是
A.康有为 B.孙中山 C.陈独秀 D.李大钊
3.(2022·河北石家庄·八年级期末)1910年春,华侨陈嘉庚加入某革命组织时宣誓:“福建省同安县人陈嘉庚,当天发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他加入的是
A.兴中会 B.中国同盟会 C.中国共产党 D.中国国民党
4.(2022·河北保定·八年级期末)孙中山在中国同盟会的机关刊物的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此"机关刊物"指的是( )
A.《国闻报》 B.《新青年》 C.《时务报》 D.《民报》
5.(2022·河北保定·八年级期末)庚子和辛丑之交,是一个历史阶段的结束和另一个历史阶段的开始。它意味着旧式的民族反抗和斗争难以改变中国的命运,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自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材料中“新的阶段”出现的新变化是( )
A.勇于反抗侵略 B.兴办近代工业 C.尝试政治变革 D.进行民主革命
6.(2022·河北·邢台市开元中学八年级期末)2020年,面对疫情,钟南山接受采访时说:武汉是能够过关的,武汉本来就是一个英雄的城市!下列能证明武汉是“一个英雄的城市”结论的是
A.安庆起义 B.武昌起义 C.黄花岗起义 D.萍浏醴起义
7.(2022·河北沧州·八年级期末)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A.中国同盟会 B.光复会 C.华兴会 D.兴中会
8.(2022·河北沧州·八年级期末)孙中山先生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2021年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55周年。下列历史事件不属于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的是( )
A.百日维新 B.建立兴中会
C.建立中国同盟会 D.筹划领导广西起义
9.(2022·河北邯郸·八年级期末)报刊的出现是近代中国社会进步的体现。有关下列报纸说法正确的是
A.都高举民主科学两大旗帜 B.都宣传民主共和思想
C.都促进了近代中国思想解放 D.都主张维新变法改良
10.(2022·河北邯郸·八年级期末)“在孙中山推动下,1905年8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骨干聚集日本东京,成立了统一的革命组织……以《民报》作为机关刊物,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成立了。”材料记述了
A.中国同盟会成立的背景 B.中国同盟会成立的过程
C.中国国民党成立的过程 D.中国国民党成立的影响
11.(2022·河北唐山·八年级期末)“他早年从医人转向医国,从要求改革到投身革命,推翻清朝统治,成为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材料中的“他”是( )
A.林则徐 B.孙中山 C.胡适 D.叶挺
12.(2022·河北秦皇岛·八年级期末)如图是同盟会的政治纲领,在《民报》发刊词中被阐发为“三民主义”。其中“平均地权”是指(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主主义
13.(2022·河北唐山·八年级期末)1905年8月,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在成立大会上决定创办《民报》,作为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宣传的主要思想是( )
A.变法救国 B.民主科学 C.三民主义 D.扶清灭洋
14.(2022·河北沧州·八年级期末)《孙中山选集》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该表述阐述的是( )
A.黄花岗起义的原因 B.黄花岗起义的意义
C.安庆起义的原因 D.安庆起义的意义
15.(2022·河北邯郸·八年级期末)“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材料说明了黄花岗起义的历史意义是
A.为武昌起义的胜利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B.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
C.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同盟会的声望由此大震
D.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16.(2022·河北秦皇岛·八年级期末)下图是作家叶圣陶1911年日记的部分内容,这反映出( )
A.辛亥革命的原因 B.辛亥革命的发展 C.辛亥革命的胜利 D.北伐战争的进程
17.(2022·河北沧州·八年级期末)孙中山在评价某历史事件时说,“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此历史事件指的是
A.萍浏醴起义 B.安庆起义 C.黄花岗起义 D.广西起义
18.(2022·河北张家口·八年级期末)“第二天,工程营首先占领军械库,各军士兵纷起响应,湖北革命党人显示了他们的首创精神。“材料描述的是
A.萍浏醴起义 B.黄花岗起义 C.武昌起义 D.南昌起义
19.(2022·河北石家庄·八年级期末)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欺凌,中国近代化探索艰难起步,曲折前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李鸿章
材料二:那个烦闷的夏天,又一次见证了旧制度的腐朽刽子手挥刀砍下了六颗爱国者的头颅,也砍断了所有试图通过改良实现救国自强的人们的幻想。谭嗣同从容赴死,他认为国家不昌盛是因为还没有人为变法救国而流血。……被扼杀了,但“六君子”的鲜血没有白流。
——《复兴之路》
材料三: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
(1)根据材料一回答,李鸿章等人的探索被称为什么?
(2)材料二所述的是哪一次救国运动?
(3)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旗帜,材料三中的哪句话是三民主义中“民权主义”的体现?
参考答案:
1.B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孙中山先生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和民生三大主义,即题干中的①③④,B项符合题意;民主不是三民主义的内容,A项中含有②民主,A项排除;同理,C项和D项中也都还有②民主,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
2.B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的开拓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创始人,三民主义的倡导者,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推翻了封建帝制,故B符合题意;康有为、陈独秀、李大钊与题干信息无关,故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
3.B
【解析】
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于日本东京,其纲领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由材料“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可知华侨陈嘉庚加入的是中国同盟会,故B项正确;1894年成立的兴中会的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排除A项;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是反帝、反封建,实现新民主主义,排除C项;中国国民党的纲领分三民主义和五权宪法两部分,排除D项。故选B项。
4.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D项正确;严复在天津创办《国闻报》,成为北方宣传维新思想的重要阵地,排除A项;《新青年》是陈独秀宣传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排除B项;《时务报》是戊戌维新时期宣传维新思想最有力、影响最广的刊物,排除C项。故选D。
5.D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庚子和辛丑之交”指的是1900年到1901年。此时,清政府已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挽救民族危亡,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始进行推翻清政府的民主革命。“新的阶段”出现的新变化是指进行民主革命,故选D;勇于反抗侵略、兴办近代工业的洋务运动、尝试政治变革的戊戌变法都不是新变化,因此ABC不符合题意,排除。
6.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首先起义;10月11日,起义军成立湖北军政府,黎元洪为都督。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11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宜布独立,支持革命;由于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B项符合题意;1907年夏,徐锡麟在安庆发动起义,与清军激战四小时后失败,徐锡麟死难,排除A项;1911年4月27日(农历3月29日),黄兴提前发动广州起义,终因众寡悬殊,起义失败,牺牲的七十二名烈士葬于黄花岗,称作“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此次起义因此又称黄花岗起义,排除C项;1906年冬,同盟会会员刘道一、蔡绍南在萍乡、浏阳、醴陵发动武装起义,一个多月后失败;萍浏醴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排除D项。故选B项。
7.A
【解析】
1905年8月,孙中山联合华兴会、光复会和兴中会的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这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后来孙中山在《民报》的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A项正确;BCD项是革命团体,排除BCD项。故选A项。
8.A
【解析】
1894年,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组织了革命团体兴中会,1905年,孙中山联合各革命团体,团结革命力量建立了中国同盟会,在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民报》的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筹划领导广西起义,百日维新与孙中山无关,A项符合题意;综合上述分析可知,BCD项都是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排除BCD项。故选A项。
9.C
【解析】
依据课本所学,为了集中革命力量,1905 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大会决定创办《民报》,作为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报刊,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时务报》、《国闻报》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创办的报纸,用来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由此可知三种报纸都促进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C项符合题意;D项不合题意;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高举民主科学两大旗帜,掀起新文化运动。A项不合题意;《民报》宣传民主共和思想,指导辛亥革命。B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
10.B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中国同盟会,亦为中国革命同盟会,是清朝末年,由孙中山领导和组织的一个统一的全国性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以《二十世纪之支那》杂志作为同盟会的机关报,后改名为《民报》 。结合材料信息可知材料记述了中国同盟会成立的过程,故选项B符合题意;中国同盟会成立的背景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进一步激化;民族危机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产生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等,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中国国民党的前身最早为成立于1894年11月24日的兴中会,而后依次被改组为中国同盟会、中国国民党及中华革命党,1919年10月10日经孙中山改组后改为现名。故选项C、D均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11.B
【解析】
根据“成为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根据所学可知,孙中山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B项正确;林则徐是地主阶级抵抗派,维护清朝统治,排除A项;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1915年开始新文化运动,而清朝1912年已经被推翻,排除C项;叶挺不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排除D项。故选B项。
12.C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孙中山在《民报》的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其中“平均地权”即民生主义,即实现土地国有,解决贫富不均等问题,C项正确;民族主义指的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排除A项;民权主义指的是创立民国,排除B项;三民主义中没有民主主义,排除D项。故选C项。
13.C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1905年8月,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在成立大会上决定创办《民报》,作为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宣传的主要思想是三民主义,故选C;A是戊戌变法思想,排除;B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排除;D是义和团运动的口号,排除。
14.B
【解析】
根据材料“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可知,孙中山这段话反映的是黄花岗起义的意义,孙中山认为黄花岗起义是与武昌起义的历史功绩是一样的。1911年4月革命党人在广州举行黄花岗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加快了中国推翻清政府封建统治的进程,掀起了全国反封建的热潮,其伟大历史意义和功绩是不可磨灭的,故B正确,A错误;安庆起义规模和影响都不如黄花岗起义,故C、D错误。综上故选B。
15.A
【解析】
根据“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可得出黄花岗起义虽然失败了,但为武昌起义的胜利奠定了一定的基础,A项正确;B项是同盟会的成立,排除B项;萍浏醴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同盟会的声望由此大震,排除C项;戊戌变法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A项。
16.B
【解析】
根据题干“作家叶圣陶1911年日记的部分内容”可的日记内容反映的是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辛亥革命)后,各地纷纷响应,是辛亥革命的发展,B项正确;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已经爆发,日记内容不是辛亥革命的原因,排除A项;辛亥革命胜利指推翻清王朝,结束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排除C项;排除;1926年北伐战争,排除D项。故选B项。
17.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出自孙中山《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大意是:这次战役的价值,简直使天地为之震惊,使鬼神为之哭泣。它将同武昌革命的战役一样永垂不朽。1911年,黄兴提前发动广州起义,终因众寡悬殊,起义失败。牺牲的七十二名烈士葬于黄花岗,称作“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这次起义又名黄花岗起义。故C符合题意;萍浏醴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排除A;安庆起义失败后,徐锡麟遇难。排除B;1907年,孙中山、黄兴筹划领导广西起义,起义军奋战七昼夜,最终失败。排除D。故选C。
18.C
【解析】
根据材料“占领军械库,湖北革命党人显示了他们的首创精神”,结合所学可知,武昌起义的主导者就是湖北革命党人,起义后各地纷纷响应,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故C符合题意;萍浏醴起义是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中国同盟会领导下的江西萍乡、湖南浏阳、醴陵地区会党和矿工发动的反清武装起义,是中国同盟会成立后第一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与湖北革命党人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1911年4月27日下午5时30分,黄兴率130余名敢死队员直扑两广总督署,发动了中国同盟会的第十次武装起义广州起义。即黄花岗起义,敢死队突入总督署,总督张鸣岐逃走,起义军焚毁总督署后,在东辕门外与水师提督李准派来弹压起义的北洋军短兵相接。起义军浴血奋战,终因寡不敌众而不幸失败。未涉及占领军械库,故B不符合题意;南昌起义指在1927年8月1日中共联合国民党左派,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9.(1)洋务运动。
(2)戊戌变法。
(3)体现“民权主义”的是材料三中“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一句。
【解析】
(1)
根据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的是学习西方技术的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晚清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挽救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
(2)
根据材料“也砍断了所有试图通过改良实现救国自强的人们的幻想。谭嗣同从容赴死,他认为国家不昌盛是因为还没有人为变法救国而流血。……被扼杀了,但“六君子”的鲜血没有白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所述的是戊戌变法,是晚清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谭嗣同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33岁,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3)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因此材料三中的“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是三民主义中“民权主义”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