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辛亥革命 期末试题分类选编2021-2022学年上学期河南省各地八年级历史(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辛亥革命 期末试题分类选编2021-2022学年上学期河南省各地八年级历史(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4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8-29 07:52: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9 辛亥革命
1.(2022·河南·洛阳市第十八中学八年级期末)1911年10月10日,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发动起义。次日,起义军攻克总督衙门,成立湖北军政府,改国号为中华民国。这次起义是
A.萍浏醴起义 B.安庆起义 C.“黄花岗起义” D.武昌起义
2.(2022·河南·朱口一中八年级期末)“壮哉!武昌首义,一枪打翻封建帝制。”这副对联中的“武昌首义”发生在
A.1898年 B.1927年 C.1919年 D.1911年
3.(2022·河南三门峡·八年级期末)某地拟建辛亥革命纪念馆,以纪念辛亥年间首次成功的反清武装起义等事件。这一地点应该是( )
A.广州 B.南京 C.武昌 D.日本东京
4.(2022·河南·鹿邑县贾滩乡中心学校八年级期末)1905年10月20日一份报纸的发刊词上写道:“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下列关于这一报纸表述正确的是
A.创办于戊戌变法期间 B.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
C.创办于新文化运动期间 D.宣传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5.(2022·河南南阳·八年级期末)从1911年12月10日起,《民立报》连载了钱病鹤所绘纪事画《血战画史》,下图《举义》刻画了革命军攻占湖广总督督署的情景。这次“举义”是( )
A.保路运动 B.南昌起义 C.黄花岗起义 D.武昌起义
6.(2022·河南信阳·八年级期末)观察下图,图中所示起义的重大历史意义是
A.成立了湖北军政府
B.这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C.起义的领导人是孙中山
D.使腐朽的清王朝逐步走向灭亡
7.(2022·河南·郑州中原一中实验学校八年级期末)孙中山在1904年写道:“满清政府可以比作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构已从根本上彻底地腐朽了……必须以一个新的、开明的、进步的政府来代替旧政府。”这体现了孙中山正在形成的革命思想是( )
A.实业救国 B.创立民国 C.平均地权 D.联俄联共
8.(2022·河南南阳·八年级期末)面对中国被列强瓜分的危机,孙中山先生第一个响亮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发动一次次的武装起义,最终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开启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新篇章。材料表明孙中山( )
A.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B.彻底地废除了中国的封建制度
C.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D.领导的革命运动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性质
9.(2022·河南鹤壁·八年级期末)“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垫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缨,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这段材料中的“是役”指的是( )
A.萍浏醴起义 B.安庆起义 C.黄花岗起义 D.广西起义
10.(2022·河南信阳·八年级期末)下列对同盟会政治纲领与三民主义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①二者内容根本不同
②二者原则和实质是一样的
③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提出来的,与同盟会政治纲领并无关系
④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对同盟会政治纲领的进一步阐述与概括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2022·河南平顶山·八年级期末)在武昌起义爆发时,孙中山远在海外并未直接参与,但我们仍称他是辛亥革命的领导者,这是因为他早就为革命播下了火种。其中的“火种”是指( )
A.自强求富 B.变法图强 C.三民主义 D.民主科学
12.(2022·河南漯河·八年级期末)下侧是作家叶圣陶1911年日记的部分内容,这反映出
10月12日,课毕后阅报纸,见专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
14日,急阅报纸,见长沙、重庆均为革(命)党所据
26日,课毕后阅报纸,如南昌、西安亦已得手……广东亦有独立之说
A.辛亥革命的原因 B.辛亥革命的发展
C.辛亥革命的胜利 D.北伐战争的进程
13.(2022·河南安阳·八年级期末)2020年2月10日,习近平主席在对新冠肺炎防控一线调研时强调:“武汉是英雄的城市”。下列最能说明“武汉是英雄的城市”的史实是:( )
A.武昌起义 B.五四运动
C.武汉长江大桥的建成 D.秋收起义
14.(2022·河南·驻马店市第二初级中学八年级期末)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有“首义之城”的美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重镇。使武汉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如此重要地位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黄花岗起义 D.辛亥革命
15.(2022·河南·郑州中原一中实验学校八年级期末)1911年5月12日和16日,长沙海关税务司伟克非给总税务司安格联的信中写道:“毫无疑问,大多数老百姓是希望换个政府的。”“我看在不久的将来,一场革命是免不了的。”信中的这些信息能说明的历史现象是( )
A.清政府的洋务运动彻底失败 B.清朝顽固派反对维新变法
C.武昌起义前清朝的统治危机 D.清帝被迫发布了退位诏书
16.(2022·河南信阳·八年级期末)“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此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萍浏醴起义 B.武昌起义 C.黄花岗起义 D.浙皖起义
17.(2022·河南鹤壁·八年级期末)习总书记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指出,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之所以这样评价孙中山,是因为他领导的辛亥革命
A.宣告中国君主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的终结
B.开启了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近代化
C.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D.确立了民主共和制度,实现了民族独立
18.(2022·河南南阳·八年级期末)梁启超评价辛亥革命具有“空前绝后的大意义”。“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由此推论,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 )
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和自由权利
19.(2022·河南南阳·八年级期末)有人认为,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是革新道路上的“量变”,辛亥革命是个“飞跃”。这里的“飞跃”指的是辛亥革命( )
A.推翻了封建制度 B.推翻了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C.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D.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20.(2022·河南驻马店·八年级期末)学者徐中约曾写道:“它结束了长达两千余年的王朝时代,中国不再隶属于任何‘天子’或任何王朝,而归属于全体民众。”这里的“它”是指(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21.(2022·河南安阳·八年级期末)“中国历史上的多次革命,唯有辛亥革命在破旧与立新两方面,堪称历史性的首创之举。”辛亥革命在法制方面“立新”的是( )
A.创立了中华民国 B.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C.颁布了《中华民国约法》 D.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2.(2022·河南新乡·八年级期末)1911年10月10日,汉口租界内一家英文报纸《汉口日报》报道称:“由于昨日下午俄租界一枚炸弹的爆发,破获了此前未曾察觉的一个革命机关……”上述报道中的“革命机关”制造炸弹是为了发动( )
A.萍浏醴起义 B.安庆起义 C.黄花岗起义 D.武昌起义
23.(2022·河南驻马店·八年级期末)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指出,“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 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百年呼喊,彰显民族贵然血性; 百年奋斗,铸就民族不屈性格;百年山河,矗立不朽民族丰碑。”这里所说的“民族丰碑” 指的是
A.实现了民族独立 B.推翻了封建帝制 C.创办了近代教育 D.实现了国家统一
24.(2022·河南南阳·八年级期末)比较与归纳是历史学科的能力要求之一。下列选项中,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的共同点是
A.发生在19世纪 B.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
C.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D.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25.(2022·河南三门峡·八年级期末)“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言启迪后来人。”这副对联歌颂的是( )
A.谭嗣同 B.孙中山 C.左宗棠 D.鲁迅
26.(2022·河南·鹿邑县贾滩乡中心学校八年级期末)一场大的革命行动往往要有一定的时间来聚集能量,1894-1911年是辛亥革命能量聚集期。这股能量释放的结果是( )
A.满清王朝灭亡 B.二次革命爆发
C.护国战争爆发 D.洋务运动兴起
27.(2022·河南濮阳·八年级期末)1905年8月,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在成立大会上决定创办《民报》,作为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宣传的主要思想是( )
A.变法救国 B.民主科学 C.三民主义 D.扶清灭洋
28.(2022·河南洛阳·八年级期末)孙中山在同盟会的机关刊物的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此“机关刊物”是指( )
A《知新报》 B.《新青年》 C.《时务报》 D.《民报》
29.(2022·河南安阳·八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来,举国哗然。战争的失败和民族危机的危亡,激发了人们的民族意识,在最初的失望和震怒之后,“救亡图存”成为最高亢的呼声。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序幕。
材料二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名文,幼名帝象,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中国近代民族民主主义革命的开拓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三民主义的倡导者。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1911年10月10日,领导发动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25年在北京逝世。
(1)材料一中“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标志是什么事件的发生?当时用什么方法推动宣传变法思想?穿越时空,如果现在让你担任维新变法的宣传员,你会采用什么方式进行宣传?
(2)材料二中“中国同盟会”在什么地方成立的?成立时确定创办的刊物是什么?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写出具体内容)
(3)材料二中“1911年10月10日,孙中山领导发动辛亥革命”,革命的主要力量是哪些人?革命在哪里爆发?你认为辛亥革命最重要的成果是什么?
参考答案:
1.D
【详解】武昌起义是指1911年10月10日在湖北武昌发生的一场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的兵变,材料描述的正式武昌起义,故D符合题意;萍浏醴起义发生在1906年,安庆起义发生在1907年, 黄花岗起义发生在1911年4月,排除ABC。故选D。
2.D
【详解】据“壮哉!武昌首义,一枪打翻封建帝制;伟哉天下响应,万众擎起民主共和。”可知,这幅对联中的“武昌首义”发生在1911年。1911年10月10日武昌首义,起义军当天占领武昌,12日,起义军完全控制武汉三镇,史称“武昌起义”。武昌起义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在武昌起影响下清朝统治土崩瓦解。D项正确;1898年戊戌变法,排除A项;1927年国民大革命失败,排除B项;1919年五四运动,排除C项。故选D项。
3.C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辛亥革命的相关知识,通过所学知识,我们知道:1911年,革命党人和起义军在武昌发动起义,并赢得了武昌起义的胜利,武昌起义也就是狭义上的辛亥革命,所以答案是C。
4.D
【详解】依据材料中的“三大主义”“民族、民权、民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三大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所以报纸内容宣传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ABC项与题意不符,D项符合题意,故选D。
5.D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揭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D项正确;保路运动为武昌起爆发创造了有利条件,南昌起义是反对国民党的统治,黄花岗起义推动了武昌起义的到来,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
6.D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图示起义武昌起义,武昌起义是辛亥革命的一部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D项正确;成立湖北军政府属于武昌起义后的革命形势的发展,排除A项;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是萍浏醴起义,排除B项;孙中山没有直接领导这场起义,且不属于起义的重大历史意义,排除C项。故选D项。
7.B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必须以一个新的、开明的、进步的政府来代替旧政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体现了孙中山正在形成的革命思想是创立民国 。B项符合题意;实业救国与张謇相关,排除A项;民生主义就是“平均地权”,即核定全国地价,国家根据核定地价征收地租税,同时逐步向地主收买土地,实现土地国有,解决贫富不均等问题,排除C项;1923年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着手改组国民党,在与中共代表和苏俄代表商讨中,逐渐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排除D项。故选B项。
8.A
【详解】根据“孙中山先生第一个响亮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开启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新篇章”可知,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A项正确;孙中山没有彻底地废除中国的封建制度,排除B项;材料强调孙中山“开启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新篇章”,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反帝反封建不彻底,排除D项。故选A项。
9.C
【详解】依据题干“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可知是指黄花岗起义,1911年4月,黄兴等革命党人在广州发动起义,但是因寡不敌众而失败,事后有人收殓七十二具烈士遗体葬于广州郊外的黄花岗,因此这次起义也称黄花岗起义,起义虽然失败,但是极大地冲击了清王朝的统治,推动了革命的进程,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揭开辛亥革命的序幕,革命最终推翻了清王朝统治和封建帝制,C正确;萍浏醴起义发生在1906年,安庆起义发生在1907年,广西起义发生在1907年,时间上都不符合题意,ABD排除。故选C。
10.C
【详解】三民主义从民族、民权和民生三个方面阐发了同盟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其中民族主义就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权主义就是“创立民国”,民生主义就是“平均地权”。故①③错误,②④正确。故选C;ABD不符合题意,排除。
11.C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孙中山提出了三民主义,成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所以孙中山为革命播下的火种指的是三民主义,故选C;自强求富是洋务派的口号,变法图强是维新派的口号,都不是革命的火种,排除AB;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也和革命的火种无关,排除D。故选C。
12.B
【详解】日记内容反映的是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辛亥革命)后,各地纷纷响应,是辛亥革命的发展,故选B;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已经爆发,日记内容不是辛亥革命的原因,排除A;辛亥革命胜利指推翻清王朝,结束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1926年北伐战争,排除D。
13.A
【详解】1911 年 10 月 10 日 ,革命党人在武昌起义,起义军占领楚望台和武昌城,起义后成立湖北军政府,选黎元洪为都督,此后,全国十几个省宣告独立。“武汉是英雄的城市”源于武昌起义,A项正确;五四运动主要在北京和上海,排除B项;武汉长江大桥的建成是建国后一五计划的成就,排除C项;秋收起义主要是攻打长沙,排除D项。故选A项。
14.D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武昌被起义军占领,随后,汉口汉阳的新军起义,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武汉因此享有辛亥革命“首义之城”的美誉,D项正确;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均与起义无关,排除A、B项;黄花岗起义发生在广州,排除C项。故选D项。
15.C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1911年5月12日和16日”,“毫无疑问,大多数老百姓是希望换个政府的。”“我看在不久的将来,一场革命是免不了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首先起义,武昌全城被起义军占领,随后,汉阳、汉口的新军起义响应,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因此信中的这些信息能说明的历史现象是“武昌起义前清朝的统治危机”。C项符合题意;甲午战争失败,标志洋务运动彻底失败,排除A项;维新变法在1898年戊戌政变后失败,排除B项;辛亥革命后,清帝被迫发布了退位诏书,排除D项。故选C项。
16.C
【详解】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黄花岗起义,上联歌颂七十二烈士满腔热血报效祖国英勇捐躯,下联描写四万万同胞对他们的深切悼念,C项正确;萍浏醴起义、武昌起义、浙皖起义不符合“七十二健儿”“黄花”,排除ABD项。故选C项。
17.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但封建思想还有残余。故A理解不正确,不符合题意;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政治的民主化,中国经济的近代化是洋务运动开启的,故B理解不正确,不符合题意;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中华民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故C理解正确,符合题意;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没有实现民族独立。故D理解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
18.A
【详解】依据题干“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的信息可知,第一点指的是民族意识增强,第二点指的是民主意识增强,只有A项符合题意; B、C和D项只是说了民主方面,均不全面,排除;故选A。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学生正确理解“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的含义,结合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解答问题,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理解能力和扎实的基本功。
19.C
【详解】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是革新道路上的“量变”,辛亥革命是个“飞跃”,其中“量变”是指由洋务运动原来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来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到戊戌变法主张学习西方通过改革,废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而“飞跃”指的是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故答案选C。
20.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21.D
【详解】据所学知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宣告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材料信息,“中国历史上的多次革命,唯有辛亥革命在破旧与立新两方面,堪称历史性的首创之举。”辛亥革命创举表现在创立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辛亥革命在法制方面“立新”的是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项符合题意;排除AB项;袁世凯颁布了《中华民国约法》,排除C项。故选D项。
22.D
【详解】依据“1911年10月10日”“汉口”可知与武昌起义有关,1911年10月10日,湖北新军革命士兵发动武昌起义,武汉三镇光复,武昌起义揭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D项正确;萍浏醴起义发生1906年,安庆起义发生在1907年,黄花岗起义发生在1911年4月,排除ABC项。故选D项。
23.B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1911年,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结束了清朝的统治,使民主共和深入人心,B项正确;毛泽东领导中国新民主义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建立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排除A项;创办了近代教育不是孙中山的功绩,排除C项;国家至今还没有完全实现统一,排除D项。故选B项。
24.D
【详解】戊戌变法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的传播,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而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干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都有利于社会的进步,是两者的共同点,符合题意。故选D;戊戌变法发生在1898年,属于19世纪,辛亥革命发生在1911年,属于20世纪初,不是两者的共同点,A错误;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的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辛亥革命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不是两者的共同点,B错误;戊戌变法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的传播,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而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干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C不是两者的共同点,排除。
25.B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可知,这副对联歌颂的是孙中山。孙中山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B项正确;谭嗣同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排除A项;左宗棠收复了新疆,排除C项;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排除D项。故选B项。
26.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A项正确;二次革命和护国战争是为了维护辛亥革命的成果,排除BC项;洋务运动兴起时间是19世纪60年代,排除D项。故选A项。
27.C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05年8月,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在成立大会上决定创办《民报》,作为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宣传的主要思想是三民主义,故选C;A是戊戌变法思想,排除;B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排除;D是义和团运动的口号,排除。
28.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D项符合题意;《知新报》是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在澳门创办的刊物,出版时间较长、影响力较大,是维新派在华南地区重要的宣传阵地,排除A项;《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刊物,排除B项;《时务报》是清末维新派的报刊,排除C项。故选D项。
29.(1)公车上书 创办报刊杂志 第三问有理即可
(2)日本东京 《民报》 民族民权民生
(3)新军 (湖北新军) 武昌 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结束;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主义革命;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任意一点即可)
【解析】(1)
根据材料,“救亡图存”成为最高亢的呼声,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序幕,并结合所学知识,是 公车上书。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人士在各地建立学会,创办报刊杂志,宣传变法,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还可以通过演讲的方式宣传维新思想。
(2)
根据所学知识,为了集中革命力量,建立统一的革命主张,1905年8月,孙中山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的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大会决定创办《民报》,作为同盟会的机关报。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3)
根据所学知识,1911年湖北革命组织文学社与共进会,在同盟会推动下,积极谋划起义,起义的主要力量是湖北新军中倾向革命的士兵。10月10人,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首先起义,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支持革命,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结束;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主义革命;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