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秦统一中国 期末试题分类选编2021-2022学年上学期河南省各地七年级历史(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秦统一中国 期末试题分类选编2021-2022学年上学期河南省各地七年级历史(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8-28 19:35: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9 秦统一中国
1.(2022·河南新乡·七年级期末)“在行政体制上,(秦始皇)废除地方分权的封建制……在地方建立直属中央的郡、县两级行政区划。起先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以后又增至四十余郡。”该材料反映出秦朝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2.(2022·河南周口·七年级期末)“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歌颂了嬴政哪些方面的功绩
A.灭六国,统一天下 B.统一货币、度量衡
C.推行郡县制 D.修筑万里长城
3.(2022·河南·驻马店市第二初级中学七年级期末)《史记》记载,秦始皇在咸阳坑儒和赵高以“谋反”罪审讯李斯时,都有御史大夫参加。这是因为秦朝的御史大夫( )
A.掌管军队 B.分管行政 C.负责监察政府官员 D.总揽全国一切大权
4.(2022·河南周口·七年级期末)根据《秦律杂抄》记载:官员听皇帝的命令时,如果不下地站立,就要违则罚出两副盔甲,并且撤职,永不再用。这样的惩罚措施,旨在
A.保持秦军战斗力 B.加强皇帝对将领的控制
C.维护君主的权威 D.禁锢人民的思想和言论
5.(2022·河南南阳·七年级期末)秦始皇所创造的事业,不仅为中国设立了以后版图的基本框架,也为中国的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础。秦始皇开创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王位世袭制 C.郡县制 D.中央集权制
6.(2022·河南周口·七年级期末)秦统一后,李斯等人制定文字,主要采用古文,力求笔画简洁。制定出的文字是( )
A.甲骨文 B.金文 C.大篆 D.小篆
7.(2022·河南三门峡·七年级期末)秦朝,一位前往陇西郡做生意的商人携带的货币是
A. 刀形币 B. 秦半两
C. 铲形币 D. 蚁鼻钱
8.(2022·河南驻马店·七年级期末)为了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顺畅沟通,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 )
A.统一车轨 B.统一文字为小篆
C.统一文字为隶书 D.北筑长城
9.(2022·河南安阳·七年级期末)“孟姜女哭长城”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爱情故事之一,传说孟姜女的丈夫在结婚第三天被秦抓去修筑长城后累死,孟姜女在长城上哭了三天三夜,无法在众多尸骨中找到丈夫,突然长城的一段倒塌,露出孟姜女丈夫的尸骨。秦长城的起止地点是( )
A.临洮-北京 B.东海-陇西 C.临洮-函谷关 D.临洮-辽东
10.(2022·河南信阳·七年级期末)下图是一位同学复习中国古代史时绘制的秦朝“疆域四至”示意图,其中①处为( )
A.南海 B.台湾岛 C.贵州 D.黄海
11.(2022·河南南阳·七年级期末)《帝国的终结》是一部迄今为止易中天先生最看重的作品,深刻探究了中国帝国制度形成和灭亡的原因。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
A.统一度量衡、货币 B.焚书坑儒
C.统一文字 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度
12.(2022·河南新乡·七年级期末)战国时期连年战争严重阻碍了各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给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灾难影响了社会稳定和发展。材料强调秦统一的
A.目的 B.背景 C.过程 D.影响
13.(2022·河南商丘·七年级期末)“统一”一直是中国人不懈的追求,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制国家是 ( )
A.夏朝 B.周朝 C.秦国 D.秦朝
14.(2022·河南·二七区十四中七年级期末)秦统一六国之后,丞相王绾建议承袭西周以来的分封制度,廷尉李斯认为:周文武王所封子弟同姓甚众……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对于李斯的建议,秦始皇当即予以肯定。于是全国推行
A.皇帝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世袭制
15.(2022·河南周口·七年级期末)某同学利用如下图所示的行政系统简表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研究的主题应该是( )
A.夏朝实行王位世袭制 B.西周推行分封制
C.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D.西汉强化监察制度
16.(2022·河南开封·七年级期末)一位历史学家说,秦始皇的残酷无道达到离奇的境界;可是他统一中国的工作,用长远的眼光设计,又用精到的手腕完成。以下史实能支持后一种观点的是( )
①实行郡县制
②建造阿房宫
③统一度量衡
④修建骊山陵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7.(2022·河南郑州·七年级期末)秦统一全国后,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郡县长官由朝廷直接任免。这说明秦朝
A.延续分封制度
B.增强地方势力
C.恢复社会经济
D.实行中央集权
18.(2022·河南洛阳·七年级期末)下图反映出秦朝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层层分封,权位世袭
B.中央集权,皇权至上
C.权分三省,制约平衡
D.重文轻武,削弱相权
19.(2022·河南驻马店·七年级期末)假如你穿越到秦朝,在中央协助皇帝处理全国行政事务,你的职务应该是
A.郡守 B.太尉 C.丞相 D.御史大夫
20.(2022·河南平顶山·七年级期末)秦朝时,蜀郡(现今四川地区一带)郡守产生的方式是( )
A.世袭继承
B.皇帝任命
C.地方推荐
D.考试选拔
21.(2022·河南商丘·七年级期末)“李斯上奏皇帝,建议废除六国旧制,以铢、两、斤、钧、石为单位,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三十斤为一钧,四钧为一石,并固定下来。”这体现了秦朝( )
A.统一文字 B.统一度量衡
C.统一车轨 D.统一货币
22.(2022·河南南阳·七年级期末)假如你是秦朝的一位高官,可能涉及到的事情有( )
①经常直言进谏,反对秦始皇的命令 ②乘坐统一标准车轨的车
③负责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 ④被秦始皇任命为郡守
⑤被派到北方负责监督修筑长城
A.①②③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23.(2022·河南·平舆六中七年级期末)秦统一后,规定以秦制为基础,统一度量衡制度,所有度量衡用器由国家统一监制。统一度量衡的根本出发点在于……( )
A.消除六国遗迹 B.方便商品流通
C.强化地方统治 D.巩固国家统一
24.(2022·河南·郑州中原一中实验学校七年级期末)《易中天中华史:秦并天下》中写道:“这实在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它不但普及了文化,也延续了文明。”文中提到的“功德无量的事”是
A.秦灭六国 B.统一货币 C.统一文字 D.焚书坑儒
25.(2022·河南郑州·七年级期末)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二十八年(前219),秦始皇东巡,“上泰山,……刻所立石,其辞曰:皇帝临位,作制明法,臣下修饬。二十有六年,初并天下,同不宾服。亲巡远方黎民,登兹泰山,周览东极”。由于石碑历经风雨沧桑,其上文字已无法辨认,后人在泰山脚下立无字碑纪念(如图),如能把秦始皇当年刻石复原,石碑上的文字应该是( )
A.甲骨文 B.小篆 C.楷书 D.行书
26.(2022·河南驻马店·七年级期末)秦统一时,面临着“田畴异亩,车途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局面。 这种局面
A.不利于维护和巩固大一统 B.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有利于经济的交流与发展 D.反映了全面推行郡县制的影响
27.(2022·河南驻马店·七年级期末)我国幅员辽阔,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方言,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从未间断,形成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这得益于( )
A.秦朝疆域辽阔 B.秦朝统一货币 C.秦朝统一文字 D.秦朝统一度量衡
28.(2022·河南安阳·七年级期末)材料一“昔者,禹之湮洪水、决江河而通四夷九州也,名山三百,三过家门而不入”。
材料二政治权利由传“贤”变成传“子”,“公天下”变成“家天下”。
材料三“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材料四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下设县。
材料五
(1)材料一中的人物通过我国古代哪一项民主制度成为联盟部族首领的?他得到民众爱戴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制度?这个制度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周实行的什么制度?
(4)材料四反映了秦统一六国后在地方推行什么制度?
(5)读材料五,如果让你为下学期确定一位班长,你会借鉴原始社会末期哪个推举领导人的办法,请结合现在班级实际情况,大胆说一说你的想法。
29.(2022·河南焦作·七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废、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三》
材料二 秦统一后,国土辽阔,最初设置36郡……后来随着疆域的开拓,又设……41郡,郡下设县……秦县的数量大约有一千个。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1)材料一中的“商君”是谁?根据材料概括变法的措施(至少三点)。
(2)椒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实行的地方政治制度是什么?这一开创性的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
30.(2022·河南周口·七年级期末)中华民族具有反对分裂、维护统一的光荣传统。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走向统一】
材料一:
春秋形势图 战国形势图 秦朝形势图
(1)以上图示反映了从春秋到秦朝国家的状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回答秦统一的历史意义?
【巩固统一】
材料二:秦统一后,经过两次廷辩,秦始皇决定将全国分为36郡,后增至40余郡,郡下设县。
——《中国历史》
(2)写出材料二中秦朝在地方行政制度上的创新举措。结合所学指出这一制度对后世的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秦朝在经济和文化方面巩固统一的措施?
【维护统一】
材料三:孙中山先生说过“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台独”分裂是祖国统一的最大障碍,是民族复兴的严重隐患。……祖国统一的历史任务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
——节选自习近平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4)综合以上分析并结合习书记的讲话,分析当前维护国家统一的必要性是什么?为此我们中学生可以做些什么?
31.(2022·河南·濮阳市油田第八中学七年级期末)“有比较才有新认识”,用比较的方法研究历史是学习历史的重要门径之一。制度创新是中华民族文化绵延五千年的重要保障。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如下图。
材料二:中央对地方实行严格管理,国家官员在君主面前,永远只能处于被管理被驱策的地位,决不能按自己的意图或根据客观条件运用独立的治理权。——摘自《中国政治制度史》
(1)图一反映了西周时期管理地方的什么政治制度?西周初年实行这一政治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这一制度在春秋战国时期发生了什么变化?
(2)图二反映了秦朝时期管理地方的什么制度?这一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有什么重大影响?
(3)图一、图二及材料二反映了西周到秦朝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关系有什么变化
32.(2022·河南平顶山·七年级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上:皇帝)。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史记 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中国历史自有其与其他国家民族不同之特殊性,而最显见者却在政治上……能创建优良的政治制度来完成其大一统之局面,且能维持此大一统之局面历数千年之久而不败。这是中国历史之结晶品,是中国历史之无上成绩。
﹣﹣钱穆《如何研究中国政治史》
(1)据材料一,秦朝政治制度有怎样的特点?哪些史实可以证明?
(2)材料二所说的优良政治制度指什么?始创于哪一朝代?该制度的理论基础出自百家争鸣的哪一学派?
(3)综上所述,你认为优良的政治制度在当时有哪些优势?
33.(2022·河南商丘·七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天降大任促统一】
材料一
材料二 秦王嬴政任用许多能干的人……李斯原来是楚国一个小吏,被秦王拜为客卿。……王翦是秦国名将,嬴政因为未采纳王翦的意见,用人失当,伐楚失败,就亲自赶到王翦家,当面检讨,再三请求他率兵伐楚。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王实现“威征六国,一统天下”的具体原因。
【创新制度固统一】
材料三
材料四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
——《史记·秦始皇本纪》
(2)根据材料三、四和所学知识,完成下表中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项目
政治
经济
文化
【泽被后世倡统一】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秦朝的统一在中国历史发展上的作用。
34.(2022·河南周口·七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根据先秦文献,自夏启始,废禅让,家天下。以后的中国历史就主要围绕着一个中央王朝展开了。……为了区分前后,我们找到了一个可以和王朝时代“对仗”的说法——“古国时代”。……以良渚的大规模社会整合为代表的时段,即公元前3000-前2300年,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将之称为古国时代的早期阶段。
——《“古国时代”》
材料二 他最基本的功绩之一是文化建设,他大力推行的“书同文”政策,结束了春秋战国500多年来“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历史。国家意志和统一文化,凝成了天下归一的相同文化心理和共同思想基础。
——《汉字的力量》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家天下”与哪一制度的确立有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书同文”政策具体指的是什么?根据材料二,概括该政策的影响。
(3)综上所述,归纳中华文明的发展特征。
35.(2022·河南郑州·七年级期末)对于秦始皇嬴政,伟大的毛主席曾经对他做出,让人心悦诚服的评价:我们应该讲句公道话。秦始皇比孔子伟大的多,可是被人骂了几千年。为什么毛主席认为秦始皇比孔子伟大的多,可是被人骂了几千年?请你用历史书中的相关史实论证毛主席的观点。(要求:题目自拟,结论和史实相符,史实准确无误,语言规范,字数不少于80字。)
参考答案:
1.D
【解析】此题考查郡县制的相关知识点。根据所学知识,秦朝统一后,经过激烈的争论,秦始皇最终采纳李斯的建议,实行新的政治制度。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分天下为36郡,郡下设县,郡县长官都由皇帝直接任免。这样皇帝就把地方军政大权牢牢地抓在自己手中,大大强化了中央集权。郡县制的推行,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后世的很多朝代都沿用。选项中D符合题意,故选D。
2.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六国。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故“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歌颂了嬴政灭六国,统一天下的功绩。BCD不符合题文的“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故选A。
3.C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秦朝御史大夫掌管监察事务,监察百官,C项正确;掌管军队名义上是太尉,但太尉是虚设,军队大权实际上由皇帝掌握,排除A项,分管行政的是丞相,排除B项;总揽全国一切大权是皇帝,排除D项;故选C项。
4.C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官员听皇帝命令时要下地站立,否则就要被处罚、撤职,永不录用,这体现了君主的权威,C项正确;站立听皇帝命令与保持战斗力无关,A项错误;题干强调的是君臣等级高下,体现皇帝至高无上,不是为了加强对将领的控制,B项错误;同样,更是与禁锢人们的思想和言论毫不相干,D项错误。故选C。
5.D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可知,秦朝建立后,秦始皇开创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即中央层级的皇帝制度、中央政府的三公和地方政府的郡县制,为中国设立了以后版图的基本框架,也为中国的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础,故D符合题意;尧舜禹时期实行禅让制,A排除;夏朝开创了世袭制,故B排除;秦朝推行郡县制,但郡县制在秦始皇之前已经存在,C排除。故选择D。
6.D
【解析】考查点:秦朝文字。解题思路:战国时,七国的文字书写各异。秦统一后,李斯等人制定文字,主要采用古文,力求笔画简洁,制定出的文字是小篆,故D符合题意;甲骨文是商代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排除A;金文是铸造在殷商与周朝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排除B;大篆是西周晚期普遍采用的字体,排除C。故选D。
7.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秦朝时统一了货币,以秦国时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为标准货币,B项正确;刀形币、铲形币和蚁鼻钱为战国时期的货币,排除ACD项。故选B项。
8.B
【解析】依据题干的材料信息“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顺畅沟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齐国的文字书写各异,秦始皇统一文字为小篆,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顺畅沟通,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播,B符合题意;AD小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C项说法错误,排除;故选B。
9.D
【解析】为了抵御匈奴的进攻,秦朝修筑了长城。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D项正确;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排除ABC项。故选D项。
10.A
【解析】根据图片可知,方框内应该填写秦朝疆域的南至。根据所学可知,秦朝的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A项正确;“台湾岛、贵州、黄海”都不是秦朝疆域的南端,排除BCD项。故选A项。
11.D
【解析】根据题干“从政治上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实现国家统一,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对后世的政治制度影响深远,D项正确;“统一度量衡和货币”属于经济方面,排除A项;“焚书坑儒”属于思想方面,排除B项;“统一文字”属于文化方面,排除C项。故选D项。
12.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由于战国时期连年战争严重阻碍了各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给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灾难影响了社会稳定和发展,战乱严重影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得秦的统一显得十分必要,所以材料强调的是秦统一的背景,B符合题意;ACD排除。故本题选B。
13.D
【解析】据所学知识,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秦始皇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也是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D项正确;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A项错误;周朝是奴隶制国家,B项错误;秦国是战国七雄之一,C项错误。故选D项。
14.C
【解析】根据材料“周文武王所封子弟同姓甚众……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对于李斯的建议,秦始皇当即予以肯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废除分封制。秦始皇时期废除分封制,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C项正确,排除B项;皇帝制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A项;夏朝时期开始实行世袭制,材料没有涉及,排除D项。故选C项。
15.C
【解析】详解
根据图示及所学可知,秦始皇确立了皇帝制度,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实行郡县制,属于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C项正确;A、B、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
16.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实行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实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维护了国家的统一,①③符合题意,B项符合题意;②建造阿房宫和④修建骊山陵是秦始皇暴政的体现,不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17.D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把全国分为36郡,后来增至40多郡,郡的行政长官称郡守;在郡下设县,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郡的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县以下又设乡、亭、里等基层社会组织。这样,皇帝和朝廷就牢牢地控制了全国各地的权力,这说明秦朝实行中央集权,D项符合题意;A项是秦朝时废除了分封制,B项是抑制了地方势力,C项是属于经济方面,与题干无关。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18.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统一后,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主要包括皇帝制度、中央官制和郡县制,其中以皇帝制为核心,其突出特点是皇权至上、皇位世袭、皇帝独尊。图示揭示了这一特点,皇帝高高在上,地方权力集中于中央,中央权力集中于皇帝手中。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19.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秦朝统一以后,为了适应新的统一形势,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皇帝是最高统治者,总揽全国的军政大权,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由此可知,我的职务应该是丞相,ABD三项的职位不是管行政的职位,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20.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统一全国后,为加强封建统治,巩固统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政治: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秦朝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在地方建立了郡、县二级行政机构,由皇帝派官吏治理。ACD不符合当时秦朝的政治特点,因此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1.B
【解析】根据材料“李斯上奏皇帝,建议废除六国旧制,以铢、两、斤、钧、石为单位,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三十斤为一钧,四钧为一石,并固定下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李斯建议的是重量单位的设置,反映了秦朝统一六国后的统一度量衡,B项正确;秦朝统一文字为小篆,排除A项;材料没有长度单位的描述,与统一车轨不符,排除C项;秦朝统一货币为半两钱,排除D项。故选B项。
22.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时期统一车轨,乘坐统一标准车轨的车,负责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有可能涉及到,②③符合题意;秦朝时期在地方实行郡县制,被秦始皇任命为郡守有可能涉及到,④符合题意;秦始皇时期修建长城,被派到北方负责监督修筑长城有可能涉及到,⑤符合题意;能经常直言进谏出现在唐太宗时期,①不符合题意。所以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
23.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秦统一后,为巩固国家统一,规定以秦制为基础,统一度量衡制度,所有度量衡用器由国家统一监制,D项正确;消除六国遗迹、 方便商品流通是重要原因,郡县制是为了强化地方统治 ,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
24.C
【解析】根据“它不但普及了文化,也延续了文明”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符合这一描述的是统一文字,C项正确;秦灭六国、统一货币和普及文化不符,排除AB项;焚书坑儒是摧残了文化,排除D项。故选C项。
25.B
【解析】依据题干“如能把秦始皇当年刻石复原”,结合课本所学可知,战国时,七国的文字书写各异。秦始皇为消除文字上的差异,命丞相李斯等人统一文字,制定笔画规整的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故秦始皇当年刻的文字应该是小篆。B正确;商周时期实行甲骨文,A排除;曹魏时期钟繇独创楷书书法,C排除;魏晋时期,行书开始流行,D排除;故选B。
26.A
【解析】题干信息体现的是秦统一前或春秋战国时期,车轨、文字、货币、度量衡不统一的局面,这些局面不利于维护和巩固大一统,A符合题意;BCD项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故选择A。
27.C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为消除战国齐国文字的差异,统一文字,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C项符合题意;题干反映的秦朝的措施,形成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A项不合题意;秦朝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是经济方面的措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BD两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
28.(1)禅让制 一心为公(符合题意即可)
(2)世袭制 启继承父位或禹传子表述清楚即可
(3)分封制
(4)郡县制
(5)符合题意即可
【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尧舜禹时期,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是禅让制。材料一中的禹通过禅让制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材料一的“三过家门而不入”体现出禹得到民众爱戴的原因是刻苦耐劳,一心为公。
(2)依据材料二的“‘公天下’变成‘家天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标志着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标志着“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3)依据材料三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反映了周实行的分封制。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西周实行分封制。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分封制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
(4)依据材料四的“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下设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四反映了秦统一六国后在地方推行郡县制。秦朝在地方推行郡县制,郡下设县。
(5)本题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确定一位班长,可以借鉴禅让制,民主推选。同学们民主选举德才兼备之人担任班长,会促进班集体的健康发展。
29.(1)商鞅措施:统一度量衡废除井田制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等。
(2)郡县制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解析】(1)
依据材料一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战国时期,秦国的秦孝公即位以后,决心图强改革,便下令招贤,商鞅自魏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使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集权国家。故问题一:材料一中的“商君”是商鞅。问题二:依据材料一信息“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废、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可知,”商鞅变法的措施有:统一度量衡,废除井田制,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等。
(2)
问题一:依据材料二信息“ 秦统一后,国土辽阔,最初设置36郡”“秦县的数量大约有一千个”并结合所学可知,秦始皇在地方实行郡县制,最初将全国分为三十六个郡,郡县长官由中央直接任命。问题二:依据所学可知,秦始皇创立郡县制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30.(1)从分裂到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2)郡县制,开创了此后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3)统一度量衡(或货币)、统一文字。
(4)统一是历史的趋势,完成国家统一大业有利于实现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坚决反对“台独”,与“台独”行为作斗争;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等。
【分析】(1)
春秋形势图、战国形势图、秦朝形势图,反映了从春秋战国的分裂到秦朝的统一;意义:可以从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等分析秦统一的历史意义。
(2)
秦朝统一全国后,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影响:根据“对后世的影响”,联系所学郡县制的影响,可从开创了此后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总结回答。
(3)
结合所学可知,秦朝还统一了度量衡、货币和文字。
(4)
①必要性:根据“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分裂是祖国统一的最大障碍,是民族复兴的严重隐患”,可以概括得出统一是历史的趋势,完成国家统一大业有利于实现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②根据“‘台独’分裂是祖国统一的最大障碍,是民族复兴的严重隐”,分析得出坚决反对“台独”,与“台独”行为作斗争;还可以从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等总结回答。
31.(1)分封制;目的: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不再听从天子命令,争霸、兼并战争不断,分封制逐渐崩溃、瓦解。
(2)郡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3)中央对地方的权力控制加强了。
【解析】(1)
根据图一可知,西周版图内的晋国、宋国、鲁国、齐国、燕国等是西周时期分封的宗亲、功臣和先代贵族建立的诸侯国,所以西周管理地方的制度是分封制。根据所学可知,分封诸侯的目的是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由于诸侯国具有较大的独立性,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势力强大,不再听从天子命令,分封制逐渐崩溃、瓦解,诸侯国之间争霸、兼并战争不断。
(2)
根据图二可知,秦朝地方上设置了许多郡县,这是秦朝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上推进的郡县制。郡县制的影响分为对秦朝和对后世的影响,对秦朝来说,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对厚实的意义在于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3)
从分封制中央对地方控制较弱到秦朝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可知,中央牢牢地控制了地方的权力。
32.(1)特点: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史实:中央的行政、军事、监察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地方权力也由皇帝和朝廷掌控。
(2)中央集权制度;秦朝;法家。
(3)优势: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避免地方割据,国家分裂;有利于国家统一;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符合题意任意一点即可)
【解析】(1)据材料一“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上:皇帝)。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可知,秦朝政治制度有的特点是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秦统一后建立了一整套中央集权的制度。秦朝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权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在地方上,秦朝实行郡县制,全国分为36郡,后增至40多郡,郡的行政长官称郡守;在郡下设县,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郡县的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所说的优良政治制度指中央集权制度,该制度始创于秦朝,该制度的理论基础出自百家争鸣的法家学派。
(3)综上所述,我认为优良的政治制度在当时的优势有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避免地方割据,国家分裂;有利于国家统一;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等。
33.(1)原因:人民渴望安定的生活,统一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力超过东方六国,具备统一六国的条件;秦王赢政的雄才大略和善于用人。
(2)政治:建立君主专政中央集权制度;经济:统一货币、度量衡及车辆和道路的宽窄;文化:统一文字。
(3)作用:结束分裂完成统一;创立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被沿用两千多年,影响深远;采取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使统一逐渐成为中国历史的主流;治理边疆,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解析】(1)
根据材料一“商鞅变法”结合所学可从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力超过东方六国,具备统一六国的条件,回答原因,根据材料二“李斯原来是楚国一个小吏,被秦王拜为客卿。……王翦是秦国名将,嬴政因为未采纳王翦的意见,用人失当,伐楚失败,就亲自赶到王翦家,当面检讨,再三请求他率兵伐楚”可知秦王赢政的雄才大略和善于用人。另外根据所学还可从人民渴望安定的生活,统一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等方面来回答秦王实现“威征六国,一统天下”的原因。
(2)
政治:根据材料三“中央官职为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地方上实行郡县制”结合所学可知政治上表现为建立君主专政中央集权制度;根据材料四“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结合所学可知经济政策为统一货币、度量衡及车辆和道路的宽窄;文化上为统一文字。
(3)
根据材料三、四结合所学可从结束分裂完成统一、创立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被沿用两千多年,影响深远;采取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使统一逐渐成为中国历史的主流;治理边疆,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来回答秦朝的统一在中国历史发展上的作用。
34.(1)世袭制的确立。
(2)秦朝统一文字为小篆;结束了春秋战国500多年来“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历史。国家意志和统一文化,凝成了天下归一的相同文化心理和共同思想基础。
(3)多元一体、源远流长。
【分析】(1)
大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王位,废除禅让制,世袭制确立,出现家天下的局面。
(2)
秦朝秦始皇统一全国文字为小篆;影响:根据“结束了春秋战国500多年来‘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历史”得出结束了春秋战国500多年来“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历史;根据“国家意志和统一文化,凝成了天下归一的相同文化心理和共同思想基础”得出国家意志和统一文化,凝成了天下归一的相同文化心理和共同思想基础。
(3)
综合材料和所学可知,中华文明的发展特征有多元一体、源远流长。
35.示例:观点:秦始皇比孔子伟大的多
论证:秦始皇是第一个把中国统一起来的人物。不但政治上统一了中国,而且统一了中国的文字、中国各种制度,如度量衡,有些制度后来一直沿用下来。中国过去的封建君主还没有第二个超过他的。
【解析】根据“秦始皇比孔子伟大的多,可是被人骂了几千年”可知毛主席认为秦始皇比孔子厉害的多。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秦始皇是第一个把中国统一起来的人物。不但政治上统一了中国,而且统一了中国的文字、中国各种制度,如度量衡,有些制度后来一直沿用下来。中国过去的封建君主还没有第二个超过他的。所以说秦始皇比孔子伟大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