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期末试题分类选编2021-2022学年上学期河北省各地八年级历史(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期末试题分类选编2021-2022学年上学期河北省各地八年级历史(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8-29 07:57: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1.(2022·河北沧州·八年级期末)袁世凯死后,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下列各派军阀及头目对应正确的是
A.直系军阀——段祺瑞 B.滇系军阀——冯国璋
C.皖系军阀——唐继尧 D.奉系军阀——张作霖
2.(2022·河北唐山·八年级期末)“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两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在孙中山这篇《讨袁檄文》号召下,1915年底,蔡锷在云南宣告独立,起兵北上讨袁,史称
A.黄花岗起义 B.武昌起义 C.护国战争 D.北伐战争
3.(2022·河北邯郸·八年级期末)电影《让子弹飞》中,男主角张麻子自称曾是蔡锷将军的部下,下列选项中是蔡锷将军功绩的是( )
A.领导武昌起义 B.拥护维新变法 C.就任临时大总统 D.组织护国军讨袁
4.(2022·河北保定·八年级期末)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其中直系军阀控制的区域是( )
A.广东、广西两省 B.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省
C.云南、贵州两省 D.江苏、江西、湖北等省
5.(2022·河北石家庄·八年级期末)《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期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这一时局出现在
A.春秋战国时期
B.晚清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6.(2022·河北邢台·八年级期末)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卖国复辟全国共讨 B.护国军战斗力强
C.帝国主义不再支持 D.内部分裂军心分散
7.(2022·河北保定·八年级期末)史学家常把1916年至1927年称为中华民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其主要依据是这一时期
A.帝制复辟 B.军阀混战
C.瓜分狂潮 D.太平天国运动
8.(2022·河北保定·八年级期末)某学生阅读了《北洋军阀统治初期的一组数据》,他提出了四个观点,说法准确的是
农户 减少1500多万户
耕地 减少2600多万亩
荒地 增加4900多万亩
军费 增加5000多万元
A.民不聊生的最主要原因是自然灾害频发
B.中国军队的近代化程度提高
C.袁世凯去世,军阀混战的局面结束
D.生产和人口减少与军阀混战有关系
9.(2022·河北沧州·八年级期末)1915年,美国人古德诺发表了《共亦与君主论》,宣称共和政体不适宜中国,鼓吹在中国恢复君主制。下列人物最有可能赞赏其言论的是
A.宋教仁
B.孙中山
C.袁世凯
D.陈独秀
10.(2022·河北邯郸·八年级期末)著名史学家唐德刚在《民国前十年》中说:“袁世凯那台滑稽戏的演出,也是靠个班底的。他老人家晚年,班底里的主要配角,一个个各唱其戏,他这个袁兰芳只好唱个独角戏,就卖不了票了。”上述材料反映出袁世凯复辟帝制导致其(  )
A.众叛亲离陷于孤立 B.遭到帝国主义强烈反对
C.被迫向革命党屈服 D.成为帝国主义的代理人
11.(2022·河北石家庄·八年级期末)孙中山在一篇宣言中写道。“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一人冠冕”是指( )
A.张勋复辟 B.袁世凯称帝 C.蒋介石任总统 D.溥仪称帝
12.(2022·河北秦皇岛·八年级期末)据统计,1912-1928年,全国有1300多个大小军阀,一共发动了140次以上的省内及省际战争;1916—1928年,总统、执政、大元帅多次更换,内阁总理的更换更加频繁,12年中就有38届内阁,最短的两届只有6天。这反映了北洋时期
①深受一战的影响 ②军阀割据和混战 ③政治上剧烈动荡 ④完善了共和制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3.(2022·河北廊坊·八年级期末)列强恐怕再次革命妨碍商业活动,贷款给袁世凯的国家例如日本等更不想袁世凯失败,加上欧洲亦有动荡,因此,并不支持革命军。这说明二次革命失败的原因是( )
A.西方国家的贸易封锁 B.列强支持袁世凯
C.革命党内部分化 D.北洋军阀势力强大
14.(2022·河北邢台·八年级期末)下列不属于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战争共同点的是( )
A.都没有改变社会性质 B.矛头都指向北洋军阀
C.都是武装斗争 D.都是孙中山号召或领导
15.(2022·河北保定·八年级期末)为维护共和制度,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同全国人民一道,与北洋军阀政府展开了不懈的斗争。这里的“斗争”包括( )
①辛亥革命 ②二次革命 ③护国战争 ④北伐战争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6.(2022·河北唐山·八年级期末)小唐同学在整理档案时,摘抄如下案件资料。这一案件
时间:1913年3月20日 被害人:宋教仁 经过:被害人于上海火车站遭暴徒枪击,之后不治身亡 涉案人:袁世凯亲信及本人
A.标志着辛亥革命的失败 B.反映袁世凯建立独裁统治的野心
C.说明袁世凯复辟了帝制 D.导致了军阀割据混战局面的出现
17.(2022·河北邯郸·八年级期末)造成下表项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项目 时 间 变 化
农户 1914~1918年 减少1500多万户
耕地 1914~1918年 减少2600多万亩
荒地 1914~1918年 增加4900多万亩
军费 1916~1918年 增加5000多万元
A.府院之争 B.军阀纷争 C.列强侵略 D.农民战争
18.(2022·河北沧州·八年级期末)史学家常把1916年至1927年成为中华民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其主要依据是这一时期
A.帝制复辟
B.军阀混战
C.日本侵华
D.东北易帜
19.(2022·河北邯郸·八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第十九条十一、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
第二十二条参议院议决事件,咨由临时大总统公布施行。
第二十三条临时大总统对于参议院议决事件,如否认时,得于咨达后十日内,声明理由,咨院复议。但参议院对于复议事件,如有到会参议员三分二以上仍执前议时,仍照第二十二条办理。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三 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袁世凯身败名裂,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这一事件反映了当时中国政治怎样的发展趋势
(2)根据材料二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限制临时大总统的权力的。针对这一情况,袁世凯为复辟帝制采取了什么措施
(3)材料三中迫使袁世凯“取消帝制”的是什么事件 据此说明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
参考答案:
1.D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奉系张作霖盘踞东北,D正确;段祺瑞为皖系军阀,排除A;冯国璋为直系军阀,排除B;唐继尧为滇系军阀,排除C。故选D。
2.C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1915年,袁世凯称帝,1915年底,蔡锷在云南宣告独立,起兵北上讨袁,史称护国战争,打碎了袁世凯的皇帝梦,故C符合题意;黄花岗起义推动了武昌起义 的爆发,故AB均不符合题意;北伐战争形式上统一的中国,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3.D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袁世凯在1915年底宣布复辟帝制,随后,蔡锷、李烈钧等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发,D项正确;AB项蔡锷没有参与,排除AB项;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排除C项。故选D项。
4.D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1916年,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其中直系军阀控制的区域是江苏、江西、湖北等省,D项正确;广东、广西两省当时由旧桂系控制, 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省由皖系控制, 云南、贵州两省当时由滇系控制, 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
5.D
【解析】
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这一时局出现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中国从此进入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1916年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内部的矛盾开始暴露出来,在帝国主义各国的分别收买和互相争夺下,分裂成几个派系,其中主要是直、皖、奉三系,军阀割据混战,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6.A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人民对封建君主制度已经深恶痛绝,认为那是历史的倒退,但袁世凯却冒天下之大不韪,复辟帝制,这是在开历史的倒车,逆历史潮流而动,违背民意,所以袁的帝制遭到群众性的反对,这是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根本原因,A项正确;护国军战斗力强,属于外部原因,不是根本原因,排除B项;袁世凯复辟帝制背后由帝国主义势力的支持,排除C项;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内部才分裂,军心分散,排除D项。故选A项。
7.B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袁世凯在1916年帝制复辟失败后去世,和题干材料中时间不符,故A错误;题干材料中描述1916年至1927年是中华民国最黑暗的时期是因为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群龙无首,陷入割据混战时期,故B正确;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C项不符合题意;太平天国运动的时间是1851-1864年,和题干材料中时间不符,故D错误;故选B。
8.D
【解析】
根据表格中的数字可以看到,北洋军阀政府统治时期农户、耕地在较少,荒地在大量增加,军费在大量增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现象反映出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军阀割据混战,战火不断,民不聊生。故D符合题意;ABC项表述与表格信息不符,故选D。
9.C
【解析】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袁世凯当上中华民国总统后想更进一步恢复帝制,成为皇帝。此时的总统顾问美国人古德诺发表了《共亦与君主论》,宣称共和政体不适宜中国,鼓吹在中国恢复君主制,为君主制制造舆论。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10.A
【解析】
由材料“袁世凯那台滑稽戏的演出,也是靠个班底的。他老人家晚年,班底里的主要配角,一个个各唱其戏,他这个袁兰芳只好唱个独角戏,就卖不了票了。”中的关键信息“他这个袁兰芳只好唱个独角戏”可知,袁世凯复辟帝制导致其众叛亲离陷于孤立。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1.B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孙中山反对袁世凯称帝,号召爱国豪杰共同奋起,维护共和制度,B项正确;张勋复辟是政治闹剧,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蒋介石任总统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溥仪称帝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B项。
12.C
【解析】
据材料“1912-1928年,全国有1300多个大小军阀,一共发动了140次以上的省内及省际战争;1916—1928年,总统、执政、大元帅多次更换,内阁总理的更换更加频繁……”可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政局动荡,政权更迭频繁,但其与一战(1914----1918年)无直接关系,①错误;据材料“1912-1928年,全国有1300多个大小军阀,一共发动了140次以上的省内及省际战争;……”可知,军阀割据和混战,②正确;据材料“1916—1928年,总统、执政、大元帅多次更换,内阁总理的更换更加频繁……”可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政局动荡,政权更迭频繁,③正确;材料未涉及完善共和制度,④错误。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
13.B
【解析】
据“列强恐怕再次革命妨碍商业活动,贷款给袁世凯的国家例如日本等更不想袁世凯失败,加上欧洲亦有动荡,因此,并不支持革命军”可知,这说明二次革命失败的原因是列强支持袁世凯,B项正确;材料中提到列强恐怕再次革命妨碍商业活动,欧洲有动荡,没有说西方国家的贸易封锁,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革命党的信息,排除C项;材料说明了列强不支持革命军,没有体现北洋军阀势力强大,排除D项。故选B项。
14.B
【解析】
据所学知,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战争都是武装斗争、都是孙中山号召或领导、都没有改变社会性质。辛亥革命的矛头不是指向北洋军阀。B项正确;A、C和D项都属于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战争共同点,排除A、C和D项。故选B项。
15.D
【解析】
袁世凯上台后,一再破坏责任内阁制,甚至公然复辟帝制,为了维护共和制度,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与北洋军阀进行的斗争有二次革命、护国运动,②③符合题意;辛亥革命时还没有建立共和制度,北伐战争时孙中山已经逝世,①④错误。D项正确;ABC项不符题意,排除。故选D项。
16.B
【解析】
由材料"宋教仁""不治身亡"等信息可知,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宋教仁被刺案,当时宋教仁主持对国民党的改组工作,并在国会选举中取得成功,这对袁世凯独裁统治产生了一定的威胁,故遭到袁世凯亲信暗杀,因此宋教仁被刺案充分反映了袁世凯建立独裁统治的野心,B项符合题意;宋教仁被刺案是二次革命的导火索,而不是辛亥革命终结的标志,排除A;袁世凯复辟帝制发生于1915年,这与材料的时间信息不符,排除C;由宋教仁案引发的二次革命并未让袁世凯下台,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还未形成,排除D.
17.B
【解析】
根据图中数据可知,农户和耕地面积在1914年到1918年大幅度减少,荒地面积增加,军费开支巨大,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和军阀纷争有关。北洋军阀的割据局面给中国带来巨大影响,破坏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土地荒芜,故B项正确;北洋时期的府院之争有两次,一次是黎元洪总统和段祺瑞总理之争,另一次是冯国璋总统与段祺瑞总理之争,A项和材料没有直接的联系,故A项错误;1914年到1918年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故C项错误;1914年到1918年没有出现农民战争,故D项错误。综上故选B。
18.B
【解析】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1916年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之后死去,北洋军阀分裂,中国进入军阀混战时期。1926年,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进行了北伐战争。1927年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军阀割据的混战局面基本结束。B项符合题意;A项不合题意;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失败,开始侵华。C项不合题意;1927年张学良东北易帜,标志着国民党形式上统一了中国。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
19.(1)辛亥革命。从专制到民主的发展趋势。
(2)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任,可指定继承人。
(3)护国战争。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解析】
(1)
观察材料一“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反映了中华民国的建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中华民国的建立反映了当时中国政治从专制到民主的发展趋势。
(2)
据材料二“第十九条十一、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第二十二条参议院议决事件,咨由临时大总统公布施行。第二十三条临时大总统对于参议院议决事件,如否认时,得于咨达后十日内,声明理由,咨院复议。但参议院对于复议事件,如有到会参议员三分二以上仍执前议时,仍照第二十二条办理。”可知,参议院在符合规定的前提下,有弹劾总统,否定总统决定的权力。针对这一情况,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废除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了《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为总统制;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任,可指定继承人。
(3)
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三“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袁世凯身败名裂,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可知,迫使袁世凯“取消帝制”的是护国战争。1915年底,袁世凯准备元旦登基,复辟帝制。孙中山发表了《讨袁宣言》,号召人民起来打倒中华民国的叛徒袁世凯,维护共和制度。南方将领唐继尧、蔡锷、李烈钧等在云南宣布独立,并且出兵讨袁,护国战争爆发。1916年3月,袁世凯在众叛亲离之下被迫宣布取消帝制。6月,袁世凯在绝望中死去,护国战争结束。这说明辛亥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