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古代日本 期末试题分类选编2021-2022学年上学期河南省各地九年级历史(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古代日本 期末试题分类选编2021-2022学年上学期河南省各地九年级历史(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8-29 07:58: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 古代日本
1.(2022·河南周口·九年级期末)日本在中古时期经历了很长时间的“以华为师”阶段,其中又以唐代为最盛,这一时期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这一历史事件( )
A.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B.开启了日本近代化进程
C.使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 D.是为了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2.(2022·河南·安阳市第五中学九年级期末)“地方上设国、郡、里三级;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农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这些举措的目的是(  )
A.仿效唐朝制度 B.强化中央集权
C.削弱幕府统治 D.打击武士阶层
3.(2022·河南平顶山·九年级期末)646年,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建立以天皇为核心的封建国家,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材料表明“大化改新”重点学习唐朝的( )
A.科举制度 B.租庸调制 C.中央集权制 D.均田制
4.(2022·河南开封·九年级期末)大和的世袭贵族占有大量的土地,奴隶及地位近似奴隶的部民,他们之间不断争战,使矛盾日益尖锐,而部民也不断反抗。此时中国唐朝的统治兴盛极大刺激了大和统治者,于是天皇决心改革。材料反映了
A.大化改新的背景 B.大化改新的内容 C.大化改新的性质 D.大化改新的影响
5.(2022·河南南阳·九年级期末)“在整个7—8世纪,大和政府向大唐朝廷派出一系列的使节并改组政府……结果深刻地影响了日本社会的每一个方面。”材料中的“深刻地影响”主要是指( )
A.严重削弱了天皇的权力 B.使日本跨入了封建社会
C.加强了世袭贵族的地位 D.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6.(2022·河南南阳·九年级期末)有日本学者认为,大化改新最大的成功就是促进了新的生产关系,即封建制生产关系的确立与发展,有了这层关系,日本才能迅速成为东亚强国。材料说明日本大化改新
A.改变了日本的社会性质 B.吸收了大量的外来文化
C.稳定了日本的社会秩序 D.维护了日本天皇的权益
7.(2022·河南鹤壁·九年级期末)“大化改新使日本社会的阶级关系发生变化……天皇成为最高的土地所有者……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得到提高。”这说明( )
A.农民是这次改革的最大受益者
B.改革促进了日本的社会进步
C.改革使日本成为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D.改革大大提高了天皇的权力
8.(2022·河南南阳·九年级期末)孝德天皇即位后,定年号为大化,颁布改新诏书,吸收中国唐朝政治经济制度,实行改革。这一“改革”
A.确立土地私有制
B.使日本成为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
C.提倡“文明开化”
D.使日本进入近700年幕府统治时期
9.(2022·河南驻马店·九年级期末)2019年的日本新年号出自于日本传统古籍《万叶集》中的“初春令月,气淑风和”,不过从“大化”开始,日本共有247个年号出自中国古籍。大化年间,通过学习中国的文化与典章制度,日本发生的实质性变化是
A.天皇从此掌握了国家实权,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B.缓和了各种矛盾,稳定了政局
C.全面引进了中国先进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
D.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
10.(2022·河南濮阳·九年级期末)日本大化改新使日本发生的实质性变化是
A.天皇掌握实权
B.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
C.缓和了矛盾,稳定了政局
D.引进了中国的先进制度
11.(2022·河南·郑州外国语中学九年级期末)7世纪中期,日本在地方设置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员治理;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统一赋税。这一措施( )
A.使日本基础实现统一 B.加强了中央集权
C.导致幕府统治的出现 D.致使天皇大权旁落
12.(2022·河南新乡·九年级期末)公元六七世纪,面对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大和国皇室和一些曾经在中国留学的贵族改革派,主张效仿邻国制度进行全面改革,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拥立孝德天皇颁诏推行
A.大化改新 B.种姓制度 C.明治维新 D.幕府统治
13.(2022·河南南阳·九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646年元旦,新政权以唐代律令制度为蓝本,参酌日本旧习,发“改新之诏”全面向唐朝学习。701年又发布了《大宝律令》,使改革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改革的纲领在实施中也不断完善和修改,最后完成了以开元盛世的唐朝为楷模的天皇制国家的理想。改新解放了生产力,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国家的统一,是日本进入封建社会的起点。
材料二: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创办了一系列官营企业。1880年,政府又下令将这些官营企业转让给大资本家。与此同时,政府利用国家资金,创办千住呢绒厂等一批近代化的“模范工厂”,以推动私人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在“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的口号下,日本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但同时也伴有浓厚的封建性与侵略扩张性。
材料三:1868年至1893年日本吸收西方工业文明的第一个25年过程中,日本对外战争不断,从一场小型战争走向另一场小型战争,这些战争以独特的方式哺育了日本新文明,在第二个25年中(1894-1919),几场大型战争刺激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恶性发展,于是终于在第三个25年中(1920-1945)发动了超大型的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从而导致了日本文明的覆灭。
(1)据材料一概括这次“改革”的特点及对日本社会产生的影响?
(2)据材料二概括日本工业发展的特点?
(3)据材料三回答,导致日本文明覆灭的方式是什么?结合所学说明材料二与材料三之间的联系。
参考答案:
1.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从此,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A项正确;明治维新开启了日本近代化进程,镰仓幕府使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与题干“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不符,排除BC项;大化改新是为了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排除D项。故选A项。
2.B
【详解】据材料“地方上设国、郡、里三级;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农民,每隔六年授出一次”可知,材料反映了大化改新。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有: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统一赋税。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故举措的目的是强化中央集权。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3.C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建立以天皇为核心的封建国家,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化改新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故C正确;科举制、租庸调制、均田制与题干信息无关,故A、B、D错误。综上故选C。
4.A
【详解】根据题干“大和的世袭贵族占有大量土地、奴隶以及地位近似奴隶的部民,他们之间不断争战使矛盾日益尖锐,而部民也不断反抗。此时中国唐朝的统治兴盛极大刺激了大和统治者,于是天皇决心改革。”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材料描述的是日本大化改新前国内情况和中国唐朝的情况,是大化改新的背景,A项正确;题干材料未对大化改新的内容、性质、影响进行描述,排除BCD。故选A项。
5.B
【详解】根据“在整个7—8世纪,大和政府向大唐朝廷派出一系列的使节并改组政府”可知这反映的是日本效仿中国唐朝进行改革,即大化改新,大化改新使日本跨入了封建社会,B项正确;大化改新加强了天皇的权力,打破了世袭贵族的地位,排除AC项;当时还没有产生资本主义,排除D项。故选B项。
6.A
【详解】根据所学,646年日本推行大化改新,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因此改变了日本的社会性质,A项正确;根据“大化改新最大的成功就是促进了新的生产关系,即封建制生产关系的确立与发展”可得出材料强调的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变革,而不是吸收外来文化、稳定社会秩序及维护天皇的利益,排除BCD项。故选A项。
7.B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大化改新使日本社会的阶级关系发生变化……天皇成为最高的土地所有者……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得到提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颁给公民,六年一颁,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统一赋税。因此材料说明改革促进了社会进步。B项符合题意。农民是这次改革的最大受益者,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改革使日本成为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提高了天皇的权力,题干内容都没有体现,排除CD项。故选B项。
8.B
【详解】646 年,日本孝德天皇开始改革,史称“大化改新”。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故B符合题意;确立土地私有制、提倡“文明开化”属于明治维新时期改革措施,排除A和C;12世纪晚期,日本进入近700年幕府统治时期。排除D。故选B。
9.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10.B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7世纪中期,孝德天皇仿效隋唐制度,颁布改新诏书,进行大化改新,通过改革,在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经济上把贵族土地收归国有等,大化改新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故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此题选B。
【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实质性变化”是解题的关键,大化改新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11.B
【详解】7世纪中期,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日本在地方设置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员治理;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统一赋税。这一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日本基本实现统一,排除A项;材料信息与幕府无关,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天皇的权力被削弱,排除D项。故选B项。
12.A
【详解】由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题干反映的是在遣唐使的推动下,日本孝德天皇开始仿照唐朝制度,实行大化改新,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所以A项正确;种姓制度是曾经在古印度流行的一种社会等级制度,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明治维新发生在19世纪,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幕府统治建立于12世纪晚期,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13.(1)特点:依据本国国情并学习唐朝制度;通过立法巩固改革成果;改革不断完善等。影响:解放了生产力,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国家统一,使日本进入封建社会。
(2)政府主导;引进西方技术;发展近代工业。
(3)发动战争(发动了超大型的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等)。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日本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意思对即可)
【分析】(1)
特点:据材料“646年元旦,新政权以唐代律令制度为蓝本,参酌日本旧习,发‘改新之诏’全面向唐朝学习”可知,日本依据本国国情发“改新之诏”,并全面学习唐朝制度;据材料“701年又发布了《大宝律令》,使改革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改革的纲领在实施中也不断完善和修改,最后完成了以开元盛世的唐朝为楷模的天皇制国家的理想”可知,日本通过立法巩固改革成果;据材料“改革的纲领在实施中也不断完善和修改,最后完成了以开元盛世的唐朝为楷模的天皇制国家的理想”可知,改革的纲领在实施中不断完善等。
影响:据材料可知,大化改新解放了生产力,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国家统一,使日本进入封建社会。
(2)
据材料“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创办了一系列官营企业。1880年,政府又下令将这些官营企业转让给大资本家”可知,明治维新中日本采取政府主导;引进西方技术;据材料“府利用国家资金,创办千住呢绒厂等一批近代化的‘模范工厂‘,以推动私人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可知,通过政府示范引导、发展近代工业。
(3)
方式:据材料“……于是终于在第三个25年中(1920-1945)发动了超大型的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从而导致了日本文明的覆灭。”可知,日本在亚洲发动了侵略中国为代表的战争,最终导致文明覆灭(发动了超大型的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等)。
联系:据材料“日本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但同时也伴有浓厚的封建性与侵略扩张性”可知,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据材料“1868年至1893年日本吸收西方工业文明的第一个25年过程中,日本对外战争不断,从一场小型战争走向另一场小型战争,这些战争以独特的方式哺育了日本新文明”可知,日本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意思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