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教案)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教案)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2-08-28 21:21: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聆听《妈妈宝贝》,感受歌曲旋律的风格以及它所表达的不同的情感,并了解其演唱形式。
2. 进一步体验摇篮曲宁静舒缓的音乐特点,能用慢速、深情、轻柔的歌声演唱《唱给妈妈的摇篮曲》,并能根据歌词内容有表情地表演歌曲。
3. 通过学习、聆听、演唱妈妈的歌,感受歌曲的情境,唤起情感的共鸣,引发加深学生对父母的挚爱之情,并懂得要回报父母。
【教学重点】
1. 感受音乐的内容,用深情、轻柔的情绪演唱歌曲。
2.对学生进行爱心、亲情教育,使之感悟爱、理解爱、体验爱。
【教学难点】
3~5度的跳进,一字多音的准确演唱。
【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等。
【教学过程】
一、聆听《妈妈宝贝》
1.谈话:同学们,你们爱自己的妈妈吗?
2.欣赏视频《妈妈宝贝》
3.听后交流: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分析歌曲内容,速度,情绪,演唱形式。
4.点题。这首歌的歌名叫做《妈妈宝贝》。
听到歌曲的速度和情绪是怎样的?歌曲有几种演唱形式?(中速。歌曲的情绪是活泼可爱的。采用了女声和童声两种演唱形式。)
5.请同学们跟着音乐,带着对妈妈的爱我们来跟唱一遍。
6.交流:妈妈平时在生活中是如何关心、爱护自己的。
7.在音乐中写卡片《妈妈我想对你说......》
8.小结,感情升华。妈妈对我们的爱却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我们该怎样来回报?怎样来感恩?怎样来报答他们给我们的爱呢?让我们来听一首歌,看看歌曲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二、学唱歌曲《唱给妈妈的摇篮曲》
1.初听歌曲范唱。
2.听后引导学生讲述歌曲故事情节。
3.再听歌曲,说说这首歌曲中谁感到了幸福?是谁在唱?唱给谁听?歌曲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4.妈妈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付出了爱与艰辛。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唱给妈妈的摇篮曲》。5.有感情地读歌词。
6.用“呣”,跟着优美的音乐轻柔地、有感情哼唱歌曲。
7.小声跟唱歌曲第一段。
三.处理歌曲。
(设计意图:从老师身上学会处理歌曲的方法)
1.通过提问来分段解决、处理情绪。
(1)教师带领学生演唱第一段。注意:妈妈屋里静悄悄这句的演唱。
(2)心里充满对妈妈的爱来学习第二段。
(3)内心带着心疼的感觉来学习第三段。
(4)分析“呣”在歌曲中的作用是什么?
2.合作表演。
(1)请两位同学演唱一二段,同学们用哼鸣伴奏,第三段集体演唱。再请两位同学扮演歌中角色,一个同学把你心中的话用手中的笔描绘出来。
四、创编《唱给爸爸的摇篮曲》
师:爸爸也是同样爱着我们的,我们把歌声带给同样爱着我们的爸爸吧,我们应该以同样的情绪来演唱。
五、感情升华
1.讲述汶川地地震手机妈妈的故事。
2.老师唱《母亲》片段。
3.利用母亲节和自己妈妈生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六、小结我们的音乐课就要结束了,但我们对父母的爱却是无止境的,让我们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回报我们的父母吧!
《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教学反思
母爱始终是人类永恒的主题,通过聆听和演唱本课的两首作品,让学生体会妈妈对孩子无私的爱以及孩子对母亲的怀念、感激之情,激发学生爱妈妈、爱长辈、爱祖国的感情。在设计本课教学环节时,我以《新课程改革标准》的理念为原则,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基点,让学生通过感受、模仿、体验、实践等一系列的音乐活动进行学习,从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审美、感受及创编能力。在整节课中,注重对学生的情感启发培养,浓浓的母子、母女情这一主题始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通过音乐的感受和体验,对歌词中关键词的模仿,再加上看照片、送祝福等音乐活动的实践,来体验小朋友们爱妈妈的真挚情感,让学生在歌曲中既得到情感陶冶,也在从中学会如何去爱自己的父母,了解父母的辛苦。教学中,始终以审美为核心,以互动为手段,注重学生的参与,不断的激发学生的兴趣,以情感人,让每个人都获得美的享受。每个孩子都是妈妈的宝贝,为了突显此主题,我首先让孩子们聆听《妈妈宝贝》,从中感受孩子对妈妈的爱,并让孩子们跟着歌曲范唱,模唱歌曲,最终达到独立演唱此歌曲。然后进行歌曲《唱给妈妈的摇篮曲》的学唱,为了启发学生对妈妈的关爱,对妈妈的深情,我先用多媒体播放 FLASH展示妈妈因为在辛苦工作在桌子睡着了的情景,给学生以视觉冲击!接着再播放录音,视觉和听觉的交替的展现,引发学生由表象进入形象思维。在进行教学时要把握歌曲深情、轻柔、宁静的基本情绪,多媒体再次展示:布满星星的夜空,我给妈妈披花袄情境,讲解歌曲中的结束句,虽然只有一个字,是用哼鸣来演唱的,但是简单的一个字,却包含着我们对妈妈深深的感情,因为我们对妈妈的爱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经过画面的展示和老师的启发,学生情弦被拨动了,想象的大门也随之打开,眼前不由自主浮现妈妈工作的辛劳和平时对我们的种种关爱。合理的想象不仅渲染了歌曲的情境,表达了歌曲的情感,而且使学生对歌曲的艺术性、思想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因此,在演唱时,学生能用轻柔的歌声完美地唱出对妈妈的一片挚爱与真情。歌曲学会后,我让学生自由组成小家庭来表演情景剧,并配以图画表达对妈妈的爱,使学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最后,我加入了汶川地震中手机妈妈的故事,在叙述这个故事时,我特别注意了语音语调,尽可能做到声情并茂。形象的画面和真实感人的故事情节,感动着所有的孩子,有些孩子眼里已经闪着泪花......学生深深感受到了父母对孩子这种无私而伟大的爱,从而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感情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
此时,老师唱起《母亲》这首歌,让学生在深深的回忆中体会妈妈的爱,我想,此时歌声背后的力量,是任何语言都达不到的,让音乐将这份爱扩大、升华!而课堂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比如在创编活动时,有的同学比较内向,参与不够积极,教师应多给予他们鼓励,使他们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是我们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应着意关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