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普罗米修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斯、惨”等 11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还、脏”,会写“悲、惨”等 14 个生字,会写“人间、悲惨”等 15 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讲述普罗米修斯“盗”火的故事。
3.能和同学交流故事中最触动自己的情节,体悟普罗米修斯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为人类造福的崇高品质。
4.对比古希腊和古中国取火的异同,了解取火神话。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讲述普罗米修斯“盗”火的故事。
教学难点:
能和同学交流故事中最触动自己的情节,体悟普罗米修斯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为人类造福的崇高品质。
教学过程:
板块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出示本课教学目标。
师:同学们,前面几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女娲补天》,感受到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的神奇。在遥远的古希腊,同样拥有着璀璨的古代文化,今天就让我们认识一下古希腊神话中那个创造了人类,给人类带来了火,还教会了他们许多知识和技能,他就是:普罗米修斯。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板块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课前,让大家完成了《预学单》,我们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
2.课件出示词语:悲惨违抗愤怒惩罚吩咐饶恕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前后两字为近义词)。师:你还能说出几个这样的词语吗?
3.师:其实除了这些词语比较难读外,你会发现这篇文章中众神的名字也很拗口。谁能说一说这个故事中写了哪几个神吗?课件出示神的名字(点名读,领读)
师:你想知道他们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吗?回顾单元教学目标:这个单元中,我们一个重要的语文要素就是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从而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朗读课文,试着按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先找生说一部分,再引导学生尝试说整个故事内容。)
起因:世界上原本是没有火的,人们生活非常悲惨。
经过:普罗米修斯“盗”取火种,受到严厉惩罚。
结果:大力神赫拉克勒斯解救了普罗米修斯。
板块三:品读文本,感悟人物形象
1.师:同学们,通过理清故事脉络我们发现故事是因火而起的。(板书:因火而起),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那段没有火的日子。(点名找出相关文字)ppt 出示:很久很久以前,地面上没有火,人们只好吃生的东西,在无边的黑暗中度过一个又一个长夜。师小结:你能用一个词来说一说这是一段怎样的日子吗?因为没有火人们只能在无边的黑暗中度过,因为没有火人们只有吃生的食物,因为没有火人们看不见世界上美丽的一切。同学们,这便是没火的日子。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受齐读。
2.师:看到这一切,有一位天神心生苦痛,决心要帮助人类。火种借来了,光明降临了,这又是怎样的一种日子?ppt 出示:自从有了火,人类就开始用它烧熟食物,驱寒取暖,并用火来驱赶危害人类安全的猛兽......
师:此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呢?引导学生体会有了火之后人们生活的变化。
师:这一切都要感谢一个人,他就是:普罗米修斯。可是,当人们生活在光明与幸福中时,有人却不高兴了。他是谁呢?
师:宙斯气到什么程度?你从哪里读出来的?
指导学生朗读,体会宙斯的气急败坏。(师范读)
3.小组合作:默读 6 到 8 段,画出描写最严厉惩罚的句子,哪些地方触动了你呢 可以在书本上做下批注,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意见。出示合作要求:先成员发言,组长点评;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进行发言。
(1)找小组汇报第一次惩罚。预设:学生会抓住“既不能动弹,也不能睡觉”“日夜遭受”“风吹雨淋”来体会 。师:可是即便如此痛苦,“普罗米修斯就是不向宙斯屈服。”
(2)找小组汇报第二次最严厉的惩罚,汇报后集体交流。
师:英雄总是和苦难伴随在一起,接下来还有怎样最严厉的惩罚?
集体交流:孩子们,那凶恶的鹫鹰在啄食的不是他的皮肤,不是他的肌肉,甚至不是他的骨头,而是他的肝脏啊!那是一个人身上最疼痛的地方啊!同学们,这样的啄食是一天两天吗?是一年两年吗......
师生配合读:当太阳的第一缕光线照到高加索山上的时候,那只凶恶的鹫鹰又来了,读......
(3)漫长的岁月,无尽的折磨,尽管如此,普罗米修斯就是不向宙斯屈服。所以他才坚定的说:(引读)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
师: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普罗米修斯?(点名回答)
4.师:终于有一天,在赫拉克勒斯的帮助下,这位敢于从天上拿取火种的英雄,终于获得了自由。齐读!经过是悲壮的,但是结局却是美好的。这就是神话的魅力。
5.师生配乐合作朗读:《普罗米修斯赞歌》
板块四:布置作业,对比阅读
师:课后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 53 页《燧人取火》,说一说这两篇文章有哪些异同点?参照:
相同点:
(1)体裁相同,都是神话故事,都是取火神话。
不同点:
(1)情节不同。在《普罗米修斯》中,是天神普罗米修斯“盗”取了火种给人类,结果遭到宙斯的严厉惩罚,被锁在悬崖上受尽苦难;《燧人取火》中,是一个叫燧人的圣人,漫游到燧明国,看到一种鸟用嘴啄木,出现火光,于是领悟了钻木取火的道理。
(2)主题不同:《普罗米修斯》赞扬了为人类造福的伟大精神。
《燧木取火》是对人类最初征服火的赞颂。
《普罗米修斯》评测练习
积累与运用:
一、读词语:
悲惨 违抗 愤怒 惩罚 吩咐 饶恕
谈谈你的发现,并尝试说出几个这样的词语。
二、找出文章中众神的名字并正确朗读。
阅读与理解:
一、朗读课文,试着按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二、小组合作:默读 6到 8段,画出描写宙斯对普罗米修斯最严厉惩罚的句子,说说哪些地方触动了你呢 可以在书本上做下批注,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意见。
拓展与延伸:
一、师生配乐合作朗读英国作家米莱的《普罗米修斯赞歌》,进一步感受普罗米修斯为民造福、不屈不挠的精神。
二、课后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 53页《燧人取火》,说一说这两篇文章有哪些异同点?
《普罗米修斯》教学反思
《普罗米修斯》这篇课文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根据古希腊神话故事改编。本文主要写了普罗米修斯为了解除人类没有火种的困苦,不惜触犯天规,勇敢地“盗”取火种,从而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智慧。为此他与宙斯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本文颂扬了普罗米修斯不畏强暴,为民造福不惜牺牲一切的伟大精神。回顾本节课,既有成功,又有不足。成功之处:
一、能紧紧围绕单元语文要素展开教学本单元的单元语文要素需要学生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本课的教学目标也要求学生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讲一讲普罗米修斯“盗”火的故事。因此,在初读课文后,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时,我先点名让学生们分别说一说起因是什么,经过是什么,结果又是什么。再让学生们把起因、经过、结果连起来讲述一下普罗米修斯“盗”火的故事。最后尝试能不借助课文和课件把故事讲完整。这样难度层层递进,让学生也能逐步提升。确实也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读中感受人物形象
1.出示文中描写没有火的生活和有火后的生活的句子,引导学生朗读这两部分,在读中感悟没有火的时候人们生活的悲惨,有了火之后人们生活的幸福。边读边想象火的重要性,也能读中感悟普罗米修斯牺牲自己、造福人类的品质。在此部分的学习中,学生们能够结合文本展开想象,跟着老师的思路,逐步地体会人物的形象。
2.在学习普罗米修斯面对火神赫淮斯托斯的劝说,坚定的回答时。让学生们通过“关键词重点读”的方法,感受普罗米修斯的坚定和无悔,体会普罗米修斯的不屈不挠。
3.另外,在学习普罗米修斯两次惩罚时,让学生们读中感悟惩罚的残酷,读中感悟普罗米修斯承受的痛苦之深。读中想象当时的场景,说说自己的所听、所想、所感。这样普罗米修斯的形象就更加饱满了。最后我和学生配乐合作朗读英国诗人雪莱的《普罗米修斯赞歌》,这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把整堂课推向了高潮。
不足之处:
其实课堂很多地方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找,自己体会。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这种能力应该具备的,要充分相信学生。在课堂中我的语言较多,并且存在部分课堂教学用语也没有体现学生主体的地位。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限制了孩子们的表现,这在以后的教学中是需要改进的。在“感受普罗米修斯第二次所承受的痛苦”这一部分的教学时,应该留给学生们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先让孩子们自己去体会普罗米修斯的痛苦,再给予学生自主讨论的时间。学生们间的沟通可激起思维的火花,培养孩子们的合作学习精神,通过头脑风暴能更好的促进学生们对文本的理解。相信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加以小结,普罗米修斯不折不挠的形象更会深深铭记于每个孩子心中。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加以改进,学生能做的事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去做,让自己的课堂真正做到生本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