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中国共产党诞生 期末试题分类选编2021-2022学年上学期河北省各地八年级历史(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中国共产党诞生 期末试题分类选编2021-2022学年上学期河北省各地八年级历史(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8-29 08:15: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14 中国共产党诞生
1.(2022·河北唐山·八年级期末)1921年7月底,与会代表由李达夫人王会悟做向导,从上海乘火车转移到嘉兴,再从狮子汇渡口登上渡船到湖心岛,最后转登王会悟预订的游船。这里所说的会议
A.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促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C.提出了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 D.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
2.(2022·河北廊坊·八年级期末)从1922年初到1923年春,全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共举行大小罢工100多次,参加人数达30万以上。推动以上情形出现的因素是( )
A.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设立
B.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
C.北伐战争的开展
D.抗日战争的爆发
3.(2022·河北唐山·八年级期末)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党的奋斗目标是( )
A.领导工人运动
B.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C.建立民主共和国
D.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4.(2022·河北保定·八年级期末)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国民党一大
5.(2022·河北邯郸·八年级期末)鲁迅先生曾这样咏赞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它是远方地平线上已经看得见桅杆的那一航轮船,是挣脱母腹的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是林中的响箭,是报春的惊雷。”中共的诞生( )
A.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B.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D.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6.(2022·河北廊坊·八年级期末)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思想基础是( )
A.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B.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先后建立起来
C.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D.五四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7.(2022·河北石家庄·八年级期末)下图是中国共产党一大会址之一的嘉兴南湖的游船,所以中共一大的精神被称为“红船精神”,下面是对“红船精神”的叙述正确的是:
A.开天辟地、敢为人先 B.实事求是、敢闯新路
C.不畏艰险、艰苦奋斗 D.永不停步,将革命进行到底
8.(2022·河北保定·八年级期末)对联是民族文化的结晶,蕴含着丰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时代气息。下图所示对联纪念的是
A.新文化运动兴起 B.五四运动的爆发
C.中国共产党成立 D.北伐战争的胜利
9.(2022·河北保定·八年级期末)这些人信奉马克思主义,主张对外反抗西方列强,对内反对封建军阀,他们采取俄国布尔什维主义的活动方式,秘密组织政党。1921年,他们创立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这些人”的主要代表是( )
A.曾国藩 李鸿章 B.康有为 梁启超
C.孙中山 黄兴 D.陈独秀 李大钊
10.(2022·河北保定·八年级期末)下列选项属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背景的有
①十月革命的影响
②中国工人阶级队伍发展壮大
③北伐战争的胜利
④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1.(2022·河北沧州·八年级期末)“这是一声砸向旧世界的锤头撞击,和着十月革命的惊天霹雳。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的红船发力,锻造出一个民族驶向复兴彼岸的航迹。”与材料描述有关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12.(2022·河北张家口·八年级期末)上海中共一大会址最恰当和形象的比喻为
A.“军旗升起的地方” B.“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C.共和国的摇篮 D.“转折之城,会议之都”
13.(2022·河北承德·八年级期末)某班开展历史知识竞猜活动,有一谜语的谜面上有“南湖游船、开天辟地、焕然一新”等词,它的谜底是( )
A.五四爱国运动 B.中国共产党成立
C.红军长征胜利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4.(2022·河北沧州·八年级期末)信息:创办《新青年》,发起了新文化运动;五四期间,在北京领导学生斗争;中共一大上,被选为中央局书记。该信息指的是( )
A.李大钊 B.陈独秀 C.胡适 D.毛泽东
15.(2022·河北保定·八年级期末)从1922年1月开始,到1923年2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掀起了第一次运动的高潮,爆发的罢工达100多次,参加人数达30万以上。使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达到顶峰的大罢工是
A.香港海员大罢工 B.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C.开滦五矿工人大罢工 D.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16.(2022·河北邯郸·八年级期末)1922年1月到1923年2月,中国出现了工人运动的高潮,罢工斗争达100次以上,参加人数达30万人以上。促成这个高潮的直接原因是( )
A.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带来曙光 B.中国共产党以领导工人运动为中心工作
C.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陆续成立 D.工人运动遭到北洋军阀政府的血腥镇压
17.(2022·河北唐山·八年级期末)如图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党纲内容节选,内容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  )
(1)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支援工人阶级,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分消灭为止。 (2)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
A.奋斗目标 B.中心工作 C.组织机构 D.最低纲领
18.(2022·河北秦皇岛·八年级期末)以下内容是一位历史人物的部分经历,他是( )
时间 1919年 1920年 1924年
事件 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成立北京共产主义小组 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委会委员
A.洪秀全 B.梁启超 C.章炳麟 D.李大钊
19.(2022·河北保定·八年级期末)《百年中国》解说词中说:“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并非世纪起点的标志,却是一个全新的时代的开始。”这是因为1921年( )
A.爆发了五四运动 B.成立的中国共产党
C.发动辛亥革命 D.建立了中华民国
20.(2022·河北张家口·八年级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历史文化景点——北大红楼,是旅游者追捧的网红“打卡”地。
1916年,北京大学红楼始建。 1917年始,蔡元培主持北京大学,聘陈独秀为文科学长。 1918年初,李大钊在北京大学红楼创建了马克思主义研究小组。 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学生从红楼出发前往天安门举行示威、游行。 1920年3月,在李大钊的指导下,邓中夏、高君宇等19人在北京大学红楼秘密成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又称“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10月,在北京大学红楼一层东南角的李大钊办公室,李大钊、张申府、张国焘三人秘密成立北京共产党小组。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北大红楼与哪些重大历史事件相关。这些历史事件反映了当时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的共同使命是什么?
(2)据材料、问题和所学知识,概括上述重大历史事件的影响。
21.(2022·河北唐山·八年级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8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的姊妹刊物《每周评论》。从这以后,新文化知识分子由批判封建旧传统等一般宣传,开始转向宣传现实的政治斗争,把民主与科学思想同时事政治结合起来。
(1)据材料一陈独秀等知识分子思想宣传的内容有了什么新变化?
材料二五四运动后,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在中国第一次系统、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相关团体,较有影响力的包括李大钊在北京成立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陈独秀在上海成立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周恩来在天津成立的觉悟社等。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主要方式。
材料三大会于 1921年召开,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党纲,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大会还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成立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次会议?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次会议的重大历史意义。
材料四以五四爱国运动为起点,马克思列宁主义开始在中国大地上以波澜壮阔的规模广泛传播,已经有那么多先进分子奔集到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到了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时候。
(4)根据材料四,概括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关系。
22.(2022·河北保定·八年级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19世纪中叶的外国在华企业中,随后又出现在19世纪60年代清朝官办的企业和70年代兴起民族资本企业中。……到1914年,增加到100万以上。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已达200万以上。
——《中国共产党历史》
材料二:新文化运动和学生爱国运动是互为因果的。新文化运动使青年们认真考虑……以什么思想来救中国。……经过五四运动,介绍、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材料三:6月3日,北洋军阀政府大规模逮捕学生,激起了民众的强烈义愤,工人、商人也参加到示威群众中来。……广大的工人阶级参加了五四运动,并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1)材料一认为,中国无产阶级最早产生于何时?从1914年到1919年,其人数有何新变化?
(2)根据材料二,归纳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3)综合三则材料,归纳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有哪些?
参考答案:
1.A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1921年7月底”“从上海乘火车转移到嘉兴”“游船”这些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期间,因受到法租界运捕的干扰,遂转移到浙江省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以游客泛舟为掩护,继续进行,最终完成会议议程。因此材料体现的会议应是中共一大,该会议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选项A符合题意;1924年召开的国民党一大促成了第一次国共两党的合作,排除B项;中共二大提出了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排除C项;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排除D项。故此题选A。
2.A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设立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集中领导全国的工人运动,在党的组织和推动下,从1922年初到1923年春,全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共举行大小罢工100多次,参加人数达30万以上,故A符合题意;B项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是在1924年;C项北伐战争的开展是在1926年;D项抗日战争的爆发是在1931年。由此分析BCD不符合题干中“1922年初到1923年春”,故此题选A。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题干中的时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只有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是1921年创立的,它推动了题干材料中现象的出现。
3.D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通过了党的第一个纲领,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D项正确;领导工人运动是中共一大纲领确立的党的中心工作,排除A项;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和建立民主共和国,出自1922年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排除BC项。故选D项。
4.B
【解析】
据所学知识,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重申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建设共产主义,同时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中国共产党就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B项正确;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制定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党纲,排除A项;1923年召开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三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讨论国共合作的问题,排除C项;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始,排除D项。故选B项。
5.A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A符合题意;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排除 B;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排除C;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排除D;故选A。
6.D
【解析】
五四爱国运动促使新文化运动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主流,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D项正确;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为中国共产党建立奠定阶级基础,排除A项;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先后建立起来属于组织基础,排除B项;五四运动不属于中国共产党建立的思想基础,排除C项。故选D项。
7.A
【解析】
依据题干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一大会址之一的嘉兴南湖”,结合所学可知,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由于敌人的搜查,大会转移到浙江嘉兴的一条游船是举行。嘉兴南湖的这条游船见证了中国历史上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故A符合题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体现了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精神;红军长征体现了不畏艰险、艰苦奋斗、永不停步,将革命进行到底精神,故BCD选项排除。故选A。
8.C
【解析】
依据对联内容并结合所学可知,玉斧银镰开世界,红心赤手缔神州”讴歌党的丰功伟绩。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面目就为之一新了,故C正确;ABD与对联内容不符,故错误。综上故选C。
9.D
【解析】
根据所学和材料“信奉马克思主义”“1921年,他们创立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可知,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思想的主流,在陈独秀、李大钊等的影响下,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故D符合题意;A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主张“自强”“求富”,排除;B是戊戌变法的代表人物,主张维新变法,排除;选项C是辛亥革命的代表人物,主张是“三民主义”,排除。故选D。
10.B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北伐战争取得胜利是在1927年,因此③北伐战争的胜利不属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背景。①②④都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背景。故B符合题意;ACD表述错误,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
本题以中国共产党成立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11.A
【解析】
依据题干信息“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的红船发力,锻造出一个民族驶向复兴彼岸的航迹”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中共一大。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由于敌人的搜查,大会转移到浙江嘉兴的一条游船上举行。故A符合题意;中共二大、遵义会议、中共七大与题干无关,故B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
抓住题干关键词“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的红船发力”是解题的关键,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由于敌人的搜查,大会转移到浙江嘉兴的一条游船上举行。
12.B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上海中共一大会址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有关,中共一大上确立了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所以说一大会址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B项正确;军旗升起的地方”指的是南昌,1927年8月1日爆发的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排除A项;共和国的摇篮指的是瑞金,因为1931年冬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是共和国的雏形,排除C项;“转折之城,会议之都”是遵义,遵义会议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排除D项。故选B项。
13.B
【解析】
依据题干“南湖游船、开天辟地、焕然一新”等词,可知谜底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为了安全起见,会议的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举行,中共一大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是近代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从此有了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领导,革命面貌焕然一新,B正确;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A排除;1936年10月红军长征胜利结束,保存了革命的基干力量,粉碎了国民党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B排除;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宣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历史,实现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D排除。故选B。
14.B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该为《新青年》),发起了新文化运动;在五四运动中,陈独秀起了领导作用;1921年,中共一大上,陈独秀被选为中央局书记,B项正确;李大钊与创办《新青年》无关,且未被选为中央局书记,排除A项;胡适与中共一大无关,排除C项;毛泽东不是《新青年》的创始人,也未被选为中央局书记,排除D项。故选B项。
15.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罢工工人成立京汉铁路总工会,号召工人“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罢工遭到帝国主义和直系军阀吴佩孚的血镇压。此后,全国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顶峰的是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D项正确;香港海员大罢工表明工人运动从经济斗争发展成为政治斗争,排除A项;安源路矿罢工的胜利,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排除B项;开滦五矿工人反帝大罢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中北方最著名的罢工,排除C项。故选D项。
16.B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按照中共一大确立的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的中心任务,设立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集中领导工人运动。1922年到1923年,中国出现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B项正确;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带来曙光与材料反映的内容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项;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排除C项;工人运动遭到北洋军阀政府的血腥镇压不是工人运动出现高潮的直接原因,排除D项。故选B项。
17.A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举行,后又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游船。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党纲。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选举党的中央机构:中央局,陈独秀当选为中央局书记。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辞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所以中国共产党第个党纲内容节选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A项符合题意;材料没体现党的中心工作、组织机构、最低纲领,排除BCD项。故选A项。
18.D
【解析】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李大钊1920年在北京成立共产主义小组,于1919年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D项正确;洪秀全是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人,排除A项;梁启超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排除B项;章炳麟是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者,排除C项。故选D项。
19.B
【解析】
依据题文所给提示信息:“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并非世纪起点的标志,却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因为1921年成立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近代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
20.(1)历史事件: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使命:挽救民族危亡,复兴中华民族。
(2)影响:中国革命进入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解析】
(1)据材料“1917年始,蔡元培主持北京大学,聘陈独秀为文科学长”可知与新文化运动有关,蔡元培主持北京大学期间,提倡“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并聘请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陈独秀等人到北大任教,使得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据“1918年初,李大钊在北京大学红楼创建了马克思主义研究小组”可知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有关,十月革命后,李大钊率先在中国举起社会主义的大旗,宣扬马克思主义;据“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学生从红楼出发前往天安门举行示威、游行”可知与五四运动有关,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学生发起了五四爱国运动;据“10月,在北京大学红楼一层东南角的李大钊办公室,李大钊、张申府、张国焘三人秘密成立北京共产党小组”可知与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有关,共产党小组的成立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提供了组织基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历史事件都反映了先进知识分子对于救亡图存道路的探索,其共同使命是挽救民族危亡,复兴中华民族。
(2)据材料、问题和所学知识,概括上述重大历史事件的影响是推动中国革命进入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以及马克思主义运动的传播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做了思想准备;五四运动显示了无产阶级的巨大力量,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创造了组织条件等。
21.(1)增加了现实政治的宣传。(符合题意的其它答案也可)
(2)主要方式:发表文章;建立团体等。
(3)会议:中国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或中共一大)。意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或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诞生)。
(4)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建立做了思想上的准备。
【解析】
(1)
根据材料可知,“新文化知识分子由批判封建旧传统等一般宣传,开始转向宣传现实的政治斗争,把民主与科学思想同时事政治结合起来。”说明从一般宣传转向现实的政治斗争宣传。
(2)
根据材料可知,“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在中国第一次系统、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说明传播方式是发表文章;“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相关团体”说明传播方式是建立团体;根据所学可知,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展现出巨大的力量,所以还注重在工人阶级中宣传马克思主义,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创办报刊杂志,宣传马克思主义等。
(3)
根据材料可知,“大会于 1921年召开,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党纲”指的是1921年7月召开的中共一大或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根据大会的内容可知,中共一大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4)
根据材料可知,“已经有那么多先进分子奔集到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到了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时候。”说明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建立做了思想上的准备。
22.(1)19世纪中叶;从100万增加到200万人。
(2)解放了青年们的思想;启发了青年们探索救国真理;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任选两点即可,意思相近亦可4分)
(3)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解析】
(1)
根据“在19世纪中叶的外国在华企业中”得出19世纪中叶;根据“到1914年,增加到100万以上。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已达200万以上”得出从100万增加到200万人。
(2)
根据“新文化运动使青年们认真考虑”,分析得出解放了青年们的思想;根据“以什么思想来救中国”得出启发了青年们探索救国真理;根据“介绍、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得出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3)
根据“广大的工人阶级参加了五四运动,并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得出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根据“介绍、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得出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