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期末试题分类选编2021-2022学年上学期河北省各地七年级历史(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期末试题分类选编2021-2022学年上学期河北省各地七年级历史(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8-28 22:50: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15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1.(2022·河北沧州·七年级期末)战国时期,诸子各派外出游说、讲学时,随身携带的各种著作和典籍往往要用车来搬运,很不方便。后来促使这一现象发生变化的发明是
A.造纸术 B.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
2.(2022·河北保定·七年级期末)日本有蔡伦宫,法国有蔡伦博物馆……。蔡伦受到世界如此尊敬,是因为
A.发明了印刷术 B.改进了造纸术
C.发明了火药 D.制成了罗盘针
3.(2022·河北保定·七年级期末)东汉末年,征战不断、瘟疫肆虐。当时有位医生几乎是凭借一人之力阻止了瘟疫的蔓延。他还创作了一部巨著,成为中医的必备之作。该医生
A.擅长针灸、开刀等外科手术 B.编制了医学体操“五禽戏”
C.研制成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 D.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
4.(2022·河北承德·七年级期末)西汉时已经有麻纸、絮纸。东汉蔡伦使用树皮、破布、旧渔网等生活中的废旧或廉价材料,大大拓展了造纸的原料来源,使大规模造纸成为可能。材料说明蔡伦
A.改进造纸原料 B.发明造纸工艺
C.改变书写方式 D.传播造纸技术
5.(2022·河北石家庄·七年级期末)蔡伦被誉为“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人类有史以来最佳发明家”之一,是因为他( )
A.修万里长城 B.改进了造纸术 C.发明了“麻沸散” D.发明了火药
6.(2022·河北沧州·七年级期末)“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元兴元年”所属的朝代是( )
A.西周 B.东周 C.西汉 D.东汉
7.(2022·河北唐山·七年级期末)关于秦汉时期的科学技术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西汉前期我国发明了造纸术,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B.东汉时期的张仲景著有《本草纲目》,后世尊称他为“医圣”
C.东汉时期的华佗制成的 “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
D.东汉时期的数学著作《九章算术》记载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学运算方法
8.(2022·河北保定·七年级期末)作为中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的《神农本草经》一直被历代医学家所珍视,是重要的医学瑰宝。在医学界同样影响深远,被誉为“医圣”的是
A.李时珍 B.扁鹊 C.华佗 D.张仲景
9.(2022·河北邢台·七年级期末)发明“麻沸散”、创编“五禽戏”的名医是( )
A.刘徽 B.华佗 C.张仲景 D.扁鹊
10.(2022·河北秦皇岛·七年级期末)中学生丁忞和丁澄为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与探究”活动开展了历史考察,他俩考察了下列四大建筑,其中属佛教建筑的是
A.陕西韩城太史祠 B.河南洛阳白马寺 C.四川成都青城山 D.福建泉州老君像
11.(2022·河北·邢台市开元中学七年级期末)“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是司马迁编撰《史记》的宗旨,这部史书记述历史的起止时间是
A.黄帝—汉武帝
B.黄帝—汉高祖
C.西汉—东汉
D.战国—五代
12.(2022·河北唐山·七年级期末)下列史实在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中可以了解到的是( )
①商鞅变法 ②秦始皇统一文字 ③蔡伦改进造纸术 ④赤壁之战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3.(2022·河北承德·七年级期末)下面对于两汉时期科技和文化的描述,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选正确的这一项( )
项目 描述
A 造纸术 东汉宦官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B 医学 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华佗被称为医圣
C 史学 司马迁写的《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D 宗教 道教是从西方传入中国的,佛教是中国本土产生的
A.A B.B C.C D.D
14.(2022·河北邯郸·七年级期末)被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
A.《史记》 B.《尚书》 C.《春秋》 D.《道德经》
15.(2022·河北承德·七年级期末)某同学在历史课上表演司马迁,下列属于他的台词应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富贵不能浮,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C.兼相爱,交相利 D.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16.(2022·河北承德·七年级期末)为东汉以后书法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物质条件的是( )
A.文字的统一 B.人们对书法美的不懈追求
C.造纸术的发明 D.统治者崇尚汉族文化
17.(2022·河北唐山·七年级期末)环境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资源的回收和再利用。下列体现了“变废为宝”的环保理念是( )
A.“麻沸散” B.造纸术 C.“五禽戏” D.针灸
18.(2022·河北保定·七年级期末)某班同学为体验我国古代一项伟大发明的工艺流程,进行了以下实践活动。这项发明
A.对作战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
B.发展中医学的治疗理论
C.促进了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D.推动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19.(2022·河北邢台·七年级期末)秦汉时期科技发展在世界上遥遥领先,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下列属于秦汉时期科技和文化成就的有
①《史记》 ②《水经注》 ③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 ④全身麻醉手术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022·河北保定·七年级期末)秦汉时期科技文化迅速发展的原因是:①国家的统一 ②生产的发展 ③各民族之间的交往 ④科技成就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1.(2022·河北秦皇岛·七年级期末)中医中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我国历史上曾经涌现出很多医术高明,品德高尚的医学家。以下属于东汉医学家张仲景的成就是
A.首创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
B.擅长开刀等外科手术
C.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
D.编制医学体操“五禽戏”
22.(2022·河北保定·七年级期末)2021年5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南南阳的张仲景祠,指出:中医药学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张仲景的主要成就是
A.发明“麻沸散”,创编“五禽戏”
B.总结了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
C.编写药物学巨典《本草纲目》
D.著有《伤寒杂病论》,提出“治未病”理论
23.(2022·河北张家口·七年级期末)中国古代医术,亦称“仁术”,医学家在行医过程中也常以“仁”的道德标准作为行医准则,有“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之说。这反映了古代中国医术( )
A.重在教化生病人的心理 B.浸润了儒家文化的价值观
C.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 D.受到封建伦理道德的约束
24.(2022·河北保定·七年级期末)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明成果。下列我国古代科技文化领域的杰出人物与其成就的搭配不正确的是
A.司马迁——《史记》 B.王羲之——《兰亭集序》
C.华佗——《伤寒杂病论》 D.宋应星——《天工开物》
25.(2022·河北张家口·七年级期末)最近,惠州某学校开展“本草中国”主题综合实践活动,掀起了对中国古代医学学习的高潮。中国古代擅长针灸并能实施外科手术的名医是( )
A.嫘祖 B.黄帝 C.孙思邈 D.华佗
26.(2022·河北·邢台市开元中学七年级期末)在进行七年级历史知识比赛时,文明同学由于紧张,说错了一句话。这一句应该是下面 的
A.我崇拜西汉的汉武帝,他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
B.《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的作者是东晋大画家顾恺之
C.我们今天在做外科手术时能避免疼痛,要特别感谢张仲景的“麻沸散”
D.成语草木皆兵和淝水之战有关
27.(2022·河北·威县第五中学七年级期末)2015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说,“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通过继承发扬,一定会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从而造福人类。”以下关于中医的认识正确的是
A.《黄帝内经》为中医临床理论体系奠基 B.扁鹊发明了“麻沸散”
C.张仲景被誉为“医圣” D.华佗著有《伤寒杂病论》
28.(2022·河北保定·七年级期末)洛阳白马寺的十八罗汉像、西安大慈恩寺的大雁塔、敦煌莫高窟的飞天壁画等等都是佛教艺术文化乃至中华艺术文化的珍宝。这说明( )
A.佛教进入中国自西向东传播 B.佛教的文化主导了中国文化
C.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D.佛教的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
29.(2022·河北秦皇岛·七年级期末)青虚山位于唐县城西北35公里处,因“四时之气清而煦,界入虚无,超然物外”而得名,是著名的道教名山。追根溯源,关于道教兴起时间和人物搭配正确的是
A.西汉时期;董仲舒、葛洪 B.东汉末年;张角、张陵
C.东汉时期;张衡、张角 D.西汉末年;葛洪、张陵
30.(2022·河北石家庄·七年级期末)电视剧《西游记》中,孙悟空踢翻了“太上老君”的炼丹炉。“太上老君”是哪一宗教中的人物
A.佛教
B.道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31.(2022·河北张家口·七年级期末)据《史记 太史公自序》记载,司马迁为了完成父亲的遗业,大量阅读朝廷史官记载,还到各处实地探访考察,搜集遗闻,辨别真伪,最终写成了不朽名著《史记》。由此可见司马迁(  )
A.侧重史书记载 B.注重史料考证
C.注重史学文学价值 D.秉承朝廷旨意著史
32.(2022·河北石家庄·七年级期末)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开创了“论从史出”的治史方法,第一次以纪传体通史的体例叙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3000多年的历史,完成了一部不朽的史学名著。这部史学名著是( )
A.《汉书》 B.《后汉书》 C.《三国志》 D.《史记》
33.(2022·河北唐山·七年级期末)司马迁的《史记》体例完备、史料翔实、叙事简洁、文笔生动,成为后世编写史书的典范,这部史书可以作为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下列历史事实能在《史记》中查到的是( )
A.武王伐纣 B.蔡伦改进造纸术 C.西晋统一全国 D.华佗发明“麻沸散”
34.(2022·河北唐山·七年级期末)下列人物,查找《史记》没有其内容的是( )。
A.陈胜 B.刘邦
C.汉武帝 D.诸葛亮
35.(2022·河北张家口·七年级期末)下列史实,可以通过下图所示著作了解的有
①秦始皇统一货币、文字
②汉武帝在长安举办太学
③蔡伦改进造纸技术
④孝文帝推行汉化措施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36.(2022·河北秦皇岛·七年级期末)“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下列人物中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
A.李冰 B.蔡伦 C.祖冲之 D.毕昇
37.(2022·河北邯郸·七年级期末)《史记》的记载是我们研究黄帝的重要资料。司马迁著《史记》时,游历各地,搜集民间关于黄帝的传说,考证文献记载,辨别文献真伪,编成黄帝的事迹列于本纪之首。这表明
A.《史记》中关于黄帝的记述具有唯一性
B.传说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历史真实
C.口头传说不足以印证历史
D.文献记载没有参考价值
38.(2022·河北秦皇岛·七年级期末)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勤劳、智慧、勇敢,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读图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图三
(1)图1史书的作者是谁?是按什么体例写成的?
(2)中医成为我国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利器”。图2医书的作者是谁?后世尊称他为什么?
(3)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文化遗产?
39.(2022·河北邢台·七年级期末)阅读下列和“纸”有关的图片资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如下图是考古学家在陕西县、甘肃天水和敦煌等地发现的西汉时期的麻纸,上面还有文字和地图,这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纸张。
材料二:“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材料三:造纸术外传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我们能获得哪些关于“纸”的历史信息。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推测材料中的“元兴”应该是哪个朝代的年号?“蔡侯”是谁?
(3)结合材料三,说明中国发明造纸术的意义。
40.(2022·河北保定·七年级期末)阅读表格,回答问题。
(1)根据所学知识填写表格空白部分。
历史人物 本人身份 所做贡献(或成就)
蔡伦 龙亭侯 A
张仲景 长沙太守 B
祖冲之 长水校尉 C
贾思勰 高阳郡太守 D
郦道元 治书侍御史 E
(2)根据以上人物的身份说明中国古代科技研究呈现怎样的特征?
41.(2022·河北唐山·七年级期末)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凭借着勤劳与智慧,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伟大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文字的发展】
材料一:
【思想的光辉】
材料二: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道释和谐共生……毫不夸张地说,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善,在艺术上有大类。
——《从优秀传统文化中级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医学的魅力】
材料三:张仲景从小怜悯百姓,萌发了学医救民的愿望。东汉末年,南阳地区接连发生瘟疫大流行,许多人丧生。对此,张仲景潜心研究伤寒病的诊治,将多年研究付诸实践,整理了辩证论治方法,写成了不朽之作,造福人民,被后世传颂。
(1)材料一中图一文字是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它被称为什么?图二是秦始皇颁行天下的统一文字,它的名称是什么?
(2)材料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的局面叫什么?请举出当时这一局面下涌现出来的杰出思想家(一例即可)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张仲景写成的“不朽之作”名称。说一说他被后世尊称为什么?
(4)综合以上探究,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42.(2022·河北唐山·七年级期末)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瑰宝,是5000多年文明的结晶,在全民健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是一位名医。他生活在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动荡的时代,战乱频频,瘟疫流行,他目睹百姓的痛苦,“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并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编写出著名的医疗;还提出了“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他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为中医药学著作。这部著作总结了各种疾病的症候,提出在诊断上要辩证分析病情,然后对症治药学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他被后世称为“医圣”。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材料一中“他”编写的著名医药学著作是什么?据材料一回答,这位名医提出了关于预防疾病的什么理论?
材料二:他是一位名医,擅长针灸和外科手术。他研制成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并在给患者服用麻沸散后,成功实施开腹手术,这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他还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活动姿态,创编了一套医学体操,帮助人们强身健体。
(2)材料二中的“他”是谁?他创编的医学体操的名称是什么?
43.(2022·河北邯郸·七年级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化符号】一:青铜器
(1)写出如上图所示青铜器的名称。
【文化符号】二:丝绸
“丝绸之路”开辟之后,中原的铁器、丝绸和养蚕、铸铁、穿井、造纸等技术逐渐传到了西域、中亚和西亚。西域、中亚和西亚的良种马、毛织品,植物如核桃、石榴、胡萝卜、大蒜、首蓿等也陆续传到中原。自汉至唐的近千年,“丝绸之路”一直是联结中国与中亚、西亚各国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据王家范、张耕华、陈江《大学中国史》
(2)结合所学知识,哪个历史事件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基础?汉朝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哪里?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丝绸之路的作用。
【文化符号】三:中医
两汉时代被称为中国医学体系的奠定和形成时期,这是因为中医史的三大医典,和三位师祖中的两位都出现在两汉时期。
(3)材料中“三位师祖中的两位”其中一位被后世称为“医圣”,请写出他的名字。
44.(2022·河北保定·七年级期末)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源泉,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寻根溯源一一吸取先哲智慧】
材料一: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道释和谐共生,毫不夸张地说,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善,在艺术上有大美。
——高文兵《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1)根据材料一,写出战国时期思想领域“熠熠生辉”局面的名称。结合孔子学院分布图和所学知识,概述其设立的意义。
【对话古人——领略古人风采】
材料二:
西汉初年中央和地方力量对比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戈强大,诸侯畏惧。
——《战国策 秦策一》
(2)根据上边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商君治奏”对秦国的发展产生的作用。
(3)上边材料反映出西汉初期中央面临什么问题?汉武帝采取什么措施解决这一问题?
【以古鉴今——弘扬丝路精神】
材料三:
张骞凿空建立了史诗般的功业……古代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
——《人民日报》
(4)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指出与“张骞凿空”相关的历史事件?并说出张骞凿空建立的“史诗般的功业”的主要历史事实。
【探访古迹一一领略浩然之气】
材料四:
图一 司马迁祠 图二 霍去病墓
(5)司马迁因仗义执言,避受酷刑,仍然发愤著书。根据图一,请写出司马迁所著不朽历史著作的名称及其体例。
(6)汉武帝智准备为霍去病修建一座豪华的府地。去病却断然绝,留下了“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的千古名句。根据图二,结合霍去病抗击匈奴的事迹,谈谈该名句体现的精神或情怀。
45.(2022·河北邯郸·七年级期末)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一:该著作继承了以往历史著作的传统,把几千年间零碎所乱的历史资料加以整理、审核,创造了纪传体的形式,成为一部不朽的史学著作,这部著作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材料二:二世元年七月,发间左通成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行乎!”
材料三:他的父亲在汉武帝时任太史令,掌管天文历法和国家典籍。在家庭的熏陶下,他从小勤奋好学,饱读书籍,青年时游历名山大川,实地考察风土人情,搜集历史资料。他立志继承父亲遗志,撰写史书。西汉前期《春秋》《尚书》等文化书籍不断积累并发展。他在主持文化典籍的整理工作中,得以阅读这类图书。到汉武帝时,中央集权的加强,使西汉进入了强盛时代。而文帝和景帝时期开明的统治措施一直延续下来,等到他陈述历史时,汉武帝没有干涉他,这也就让他敢于直言,如实记录历史上发生的事情,最终用十多年的时间写出了这部历史巨著。
——摘编自张大可《导读十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著作”的名称及作者。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该著作的编写体例是什么。
(2)据材料三,概括该著作得以成书的条件有哪些。
参考答案:
1.A
【解析】
纸发明以前,人们主要的书写工具是竹木简,竹木简比较笨重,携带非常不便,影响了文化的传播和交流。东汉时期,宦官蔡伦总结西汉以来的经验,用树皮、破布、麻头和旧渔网做原料,改进了造纸术,改变了过去用竹木简书写不方便携带的情况,A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2.B
【解析】
东汉的蔡伦改进了造纸术,所以选择B项,CDA错误。故选B。
3.D
【解析】
材料中“东汉末年”“中医必备”可知是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该著作奠定了中医理论和治病的原则。故D项正确A、B和C项均是华佗的医学成就。排除。故选D。
4.A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东汉蔡伦······,大大拓展了造纸的原料来源,使大规模造纸成为可能”可知,材料说明蔡伦改进造纸的原料来源,使大规模造纸成为可能,故选A项;根据题干材料“西汉时已经有麻纸、絮纸”可知,西汉时期,我国已经出现了纸。因此,蔡伦是改进而不是发明造纸术,排除B项;纸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改变了人类的书写方式,排除C项;题干材料没有涉及造纸术的传播,排除D项。
5.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得,东汉时期,宦官蔡伦总结西汉以来的经验,用树皮、破布、麻头和旧渔网做原料造纸,改进了造纸术。使得造纸原料容易找到,又很便宜,质量也提高了,从而使纸逐渐普遍使用,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蔡伦被誉为“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人类有史以来最佳发明家”之一,是因为他改进造纸术,B项正确;“修万里长城”不是蔡伦,排除A项;发明了“麻沸散”的认识华佗,排除C项;发明了火药的人不是蔡伦,排除D项。故选B项。
6.D
【解析】
据材料“蔡侯纸”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东汉时期的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利用树皮、麻头等材料职称是纸张,D项正确;西周时期纸张尚未产生,排除A项;东周时期尚未发明造纸术,排除B项;世界上现存最早的纸张是在甘肃天水放马滩西汉古墓发现,排除C项。故选D项。
7.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本草纲目》是明朝李时珍的药物学著作,B选项错误,符合题意;ACD选项表述符合史实,排除。
8.D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东汉名医张仲景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写成了《伤寒杂病论》一书,张仲景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为中医药学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被后世称为“医圣”,D项正确;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为后世誉为药圣,排除A项;扁鹊是战国时期医学家,被尊为医祖,排除B项;华佗是东汉名医,发明麻沸散,创编五禽戏,被誉为“神医”,排除C项。故选D项。
9.B
【解析】
东汉末年的名医华佗,不仅擅长用针灸、汤药为人治病,而且能实施外科手术。他发明了“麻沸散”,让病人和酒服下,失去知觉,然后进行各种手术。华佗还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活动姿态,创编出了“五禽戏”,帮助人们强健身体。B项正确;刘徽、张仲景、扁鹊与题干的“麻沸散、五禽戏”无关,排除ACD项。故选B项。
10.B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时期,曾派使臣去大月氏,用白马驼载佛经和释迦牟尼像,到达洛阳,东汉在此修建白马寺迎候。A项是纪念司马迁的;C项是道教圣地;D项也属于道教的文化。故选B。
11.A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史记》是西汉司马迁所著的历史巨著,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对《史记》的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2.A
【解析】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①商鞅变法发生于战国时期。②秦始皇统一文字发生于秦朝时期。③蔡伦改进造纸术发生于东汉时期。④赤壁之战发生于东汉末年。所以从《史记》中可以了解到的应该是①②,而非③④,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项。
13.C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司马迁写的《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故C符合题意;东汉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术,而非发明造纸术,故A不符合题意;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的张仲景,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确立了辨证论治原则,这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因此他被被后人尊称为“医圣”,故B不符合题意; 佛教是从西方传入中国的,道教是中国本土产生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4.A
【解析】
由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的史学家司马迁所写的《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实,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A项正确;《尚书》、《春秋》是儒家经典,不是纪传体通史,排除B项、C项;《道德经》是道家经典,不是纪传体通史,排除D项。故选A项。
15.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出自司马迁的《报任安书》,D项正确;“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孔子有关,排除A项;“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与孟子有关,排除B项;“兼相爱,交相利”与墨子有关,排除C项。故选D项。
16.C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蔡伦改造纸术、用树皮、麻头、破布、渔网等造成便于书写的纸,人称“蔡侯纸”,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变革。故为东汉末年书法成为一种艺术提供物质条件的是造纸术。故选项C符合题意;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统一文字,以小篆为通用文字。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从古至今人们对书法美都在不懈追求,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统治者崇尚汉族文化包含的内容很多,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17.B
【解析】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东汉时,宦官蔡伦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工艺。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植物纤维为原料造纸。“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属于玖资源、垃圾的回收再利用。造纸术的发明,体现了“变废为宝”的环保理念,提高了纸的质量。B正确;“麻沸散”利用的原料不是利用废弃物发明,A排除;“五禽戏”是模仿虎、鹿、熊、猿、鸟等活动姿态创编的一套体操,与健身有关,与环保无关,C排除;针灸是治病的方法,与“变废为宝”的环保理念无关,D排除;故选B。
18.D
【解析】
材料反映的造纸术的工艺流程,造纸术推动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故选D;火药的发明对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与造纸术无关,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造纸术,B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B;指南针促进了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不符合题意,排除C。
19.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①符合题意;早在西汉前期,我国就有了纸,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③符合题意;华佗是东汉著名医学家,精通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尤其擅长外科手术,制成全身麻醉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④符合题意;C项正确。北魏郦道元所著的《水经注》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②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
20.A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秦汉时期科技文化迅速发展的原因是:国家的统一、生产的发展、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因此①②③符合题意,A项正确;秦汉时期科技成就并没有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排除含有④的BCD项。故选A项。
21.C
【解析】
依据课本所学,张仲景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他广泛收集医方,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这部著作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为中医药学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C项符合题意;东汉末年的另一位名医华佗,擅长针灸、开刀等外科手术;发明了麻沸散用于外科手术的麻醉药,同时还编制了医学体操“五禽戏”,以强身健体。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
题干中“东汉医学家张仲景”是解题的关键。他最大的成就就是写成了《伤寒杂病论》一书,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在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论》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其所确立的六经辨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这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广泛受到医学生和临床大夫的重视。
22.D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张仲景,汉代医圣,著有《伤寒杂病论》,提出“治未病”理论,故D符合题意;华佗主要成就是发明“麻沸散”,创编“五禽戏”,扁鹊总结了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李时珍编写药物学巨典《本草纲目》,故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
23.B
【解析】
依据材料“中国古代医术,亦称‘仁术’,医学家在行医过程中也常以‘仁’的道德标准作为行医准则”“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可知,反映了行医中注重德行,这包含着孔子的“仁爱”思想,浸润了儒家文化的价值观,所以B项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CD三项均与题干信息主旨不符,排除。故选B。
24.C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张仲景是东汉末年的名医,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写成了《伤寒杂病论》。故《伤寒杂病论》对应的是张仲景,不是华佗,C符合题意;ABD人物与其成就搭配都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故选C。
25.D
【解析】
东汉名医华佗创编的医疗体操五禽戏。他还发明麻沸散,擅长针灸和实施外科手术,被后世称为“神医”,D符合题意;嫘祖是发明缫丝,A排除;黄帝建造宫室等,B排除;孙思邈著《千金方》,与“擅长针灸并能实施外科手术”不符,C排除。故选择D。
26.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麻沸散”是华佗的医学成就,而非张仲景,因此C项错误,符合题意;汉武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A项排除;《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是顾恺之的作品,B项排除;草木皆兵、风声鹤唳均出自淝水之战,D项排除。故选C。
27.C
【解析】
根据所学,张仲景被称为(医圣),写有《伤寒杂病论》,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C项正确,排除D项;《黄帝内经》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成型于汉代,与临床医学无关,排除A项;华佗有神医之称。发明“麻沸散”、创编“五禽戏”,擅长针灸、汤药和实施外科手术。排除B项。故选C项。
28.D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十八罗汉像、大雁塔、飞天壁画等佛教的文物珍宝说明了佛教丰富了中国文化,在社会、思想、文学以及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D符合题意;ABC三项均与题干内容无关,不符合题意;故选D。
29.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东汉末年,张陵创立“五斗米道”,张角创立“太平道”,标志着最初道教组织的出现和形成,B项正确;董仲舒是儒家代表人物,与道教兴起无关,排除A项;张衡是东汉时期的发明家、天文学家,与道家兴起无关,排除C项;道教兴起于东汉末年,而葛洪是东晋时期道教理论家,对道教神仙理论进行了改造,排除D项。故选B项。
30.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东汉时期,在民间兴起,创始人之一叫张陵。道教尊老子为教主,称他为“太上老君”,主张修身养性,炼制丹药,以求得道成仙,这迎合了统治者追求长生不老的欲望,所以答案选B。
31.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司马迁一方面阅读朝廷金匮石室之书,获得史料,一方面还到各处实地探访,搜集遗闻,以补充史料之不足,使史料和考察结果相互印证,具有史料考证意识,B项正确;AC材料中并为反映出来,排除;司马迁是私人著史,不是秉承朝廷旨意。所以答案选B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 统一国家的建立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32.D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著作《史记》叙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3000多年的历史,完成了一部不朽的史学名著,D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
33.A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史记》记载的是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武王伐纣在这一段历史时期内,可以查阅,A项正确;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东汉时期,没有在《史记》记载内容内,排除B项;西晋统一全国结束三国分裂局面,排除C项;华佗发明“麻沸散”在东汉时期,排除D项。故选A项。
34.D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该书记事上起传说的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诸葛亮属于三国时期的人物,不能在《史记》中查到,故选D。
本题考查学生对西汉时期司马迁的《史记》所涉及的时间范围的识记,掌握《史记》的时间,范围、历史地位和历史作用。
35.A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史记》,二十四史之一,最初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这其中就包括秦始皇统一货币、文字和汉武帝在长安举办太学,A项正确;蔡伦改进造纸技术是在东汉,北魏孝文帝改革是在北朝,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
36.B
【解析】
依据材料“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的信息,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时期的蔡伦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为原料造纸,改进了造纸术,促成这一变化;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解题的关键是学生掌握造纸术的相关知识,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原材料廉价易得,便于推广。造纸术的改进为人类提供了书写的材料,便利了文化知识的保存和传播,至今依然影响着人类的社会。
37.B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史记》是司马迁考证文献记载,辨别文献真伪而撰写的。虽然搜集民间关于黄帝的传说,可见传说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历史真实。故B项符合题意。ACD项不符合题意。故应选B。
38.(1)司马迁;纪传体通史。
(2)张仲景;“医圣”
(3)要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对于传统文化,既要去其糟粕,又要取其精华(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
根据“《史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实,是后世编写史书的范例。史料翔实,文笔生动,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2)
根据“《伤寒杂病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张仲景结合前人经验与自己的临床实践,写成的医学著作是《伤寒杂病论》,后世尊称他为医圣。
(3)
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如:要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对于传统文化,既要去其糟粕,又要取其精华。
39.(1)西汉时,我国已经有了造纸技术;麻纸质地粗糙,使用不便,说明当时造纸工艺不先进;我们可利用纸上的文字和地图进行历史研究。(一点即可)
(2)东汉 蔡伦
(3)意义: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都是从我国辗转流传过去的。造纸术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
【解析】
(1)根据材料一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们能获得哪些关于“纸”的历史信息是西汉时,我国已经有了造纸技术;麻纸质地粗糙,使用不便,说明当时造纸工艺不先进;我们可利用纸上的文字和地图进行历史研究。
(2)依据材料二“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元兴”应该是东汉的年号;“蔡侯”是蔡伦。
(3)结合材料三的图片信息可知,中国发明造纸术的意义是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都是从我国辗转流传过去的。造纸术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
40.(1)A改进造纸术; B著《伤寒杂病论》;
C比较精确的求得圆周率;D著《齐民要术》;
E著《水经注》;
(2)官员是科技研究的重要力量。(大意相同即可)
【解析】
(1)
根据所学,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张仲景被称为(医圣),写有《伤寒杂病论》,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南朝的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他制定出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还擅长机械制造,指南车、千里船等。《齐民要术》是北朝时期贾思勰写的,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北魏的郦道元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地理学家,他的《水经注》是一部综合性地理学专著。
(2)
从表格中他们的身份可概括得出官员是科技研究的重要力量。
41.(1)甲骨文 小篆
(2)百家争鸣 庄子、荀子、墨子、韩非(任何一例即可)
(3)《伤寒杂病论》 医圣
(4)积极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树立保护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意识。”
“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尽自己的力量保护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对于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解析】
(1)
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文字是甲骨文,甲骨文是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它被称为甲骨文,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根据图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二反映的是小篆,秦朝时期统一文字为小篆。
(2)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争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的不同学派称为诸子百家。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庄子,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荀子,墨家的创始人是墨子,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韩非等。
(3)
张仲景从小怜悯百姓,萌发了学医救民的愿望。东汉末年南阳地区接连发生瘟疫大流行,许多人丧生。对此,张仲景潜心研究伤寒病的诊治,将多年研究付诸实践,整理了辨证论治方法,写成了名为《伤寒杂病论》的不朽之作。张仲景被后世尊称为“医圣”。
(4)
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如:积极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树立保护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意识。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尽自己的力量保护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等。
42.(1)《伤寒杂病论》;“治未病”。
(2)华佗;“五禽戏”。
【解析】
(1)
根据材料一“他是一位名医。……还提出了“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他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他被后世称为‘医圣’。”结合所学知识,东汉名医张仲景,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编著了《伤寒杂病论》一书,还提出“治未病”理论,提出预防疾病,张仲景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为中华医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被后世称为“医圣”。故材料一的“他”是张仲景,编写的著名医药学著作使《伤寒杂病论》。根据材料一“他是一位名医。……还提出了‘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可得出,张仲景提出的关于预防疾病的“治未病”的理论。
(2)
根据材料二“他是一位名医,擅长针灸和外科手术。他研制成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他还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活动姿态,创编了一套医学体操,帮助人们强身健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描述的是东汉名医华佗。华佗研制出“麻沸散”。他模仿虎、鹿、熊、猿、鸟五中动物的活动姿态,编写的医学体操是“五禽戏”。
43.(1)司母戊鼎(后母戊鼎)。
(2)张骞出使西域。长安。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意思相近即可)
(3)张仲景。
【解析】
(1)根据“迄今世界出土最重的青铜器”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件青铜器的名称是司母戊鼎。
(2)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张骞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汉朝丝绸之路的起点是长安。根据“自汉至唐的近千年,‘丝绸之路’一直是联结中国与中亚、西亚各国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3)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医圣”指的是东汉名医张仲景。
44.(1)百家争鸣。意义:有利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有利于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和人类文明的发展。(意思对即可)
(2)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3)诸侯国势力的发展,严重威胁到中央政权的统治;推恩令。
(4)历史事件:张骞通西域。历史事实: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为丝绸之路的开创造了条件。
(5)名称:《史记》。体例或特点: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6)精神或情怀:表达了霍去病把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的精神;为了国家的安危,心系边疆,舍身忘家的家国情怀。
【解析】
(1)
第一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思想界出现了“百家争鸣”局面。第二问:读图可知,孔子学院分布在各大洲,设立孔子学院有利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有利于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和人类文明的发展。
(2)
根据“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戈强大,诸侯畏惧”概括可知,商鞅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3)
第一问:读《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图可知,封国无论是从控制的人口数量上还是从封国辖郡数量上都要超过了中国。换言之,地方势大,威胁了中央。第二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采用推恩令处理王国问题,使诸侯王从此一蹶不振,中央大大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4)
第一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张骞凿空”指的是张骞出使西域。“凿空"是指张骞出使西域是中国有记载以来的第一次中外交流。第二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张骞出使西域直接促进了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
(5)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司马迁是西汉著名历史学家,他著有《史记》。《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6)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卫青、霍去病率兵与匈奴进行了三次大战。匈奴受到重创,被迫迁徙漠北。在漠北战役中,霍去病挥师北进,追击匈奴兵,最终取得胜利。匈奴经过漠北战役的沉重打击,再无力与西汉对抗,部分匈奴人开始西迁。“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反映出了霍去病以国家为重的历史担当,为了国家和边疆安宁,舍身忘家的爱国情怀。
45.(1)《史记》司马迁。保存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开创了纪传体史书体例。(答出其中一点即可)
(2)司马迁具有的优良品质;西汉前期文化的发展;司马迁具有的便利条件;西汉时期国力的强盛;汉武帝的开明政治等。(答出其中四点,意思相近即可)
【解析】
(1)据材料一的“这部著作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著作”的名称是《史记》。《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依据材料一的“该著作继承了以往历史著作的传统,把几千年间零碎所乱的历史资料加以整理、审核,创造了纪传体的形式,成为一部不朽的史学著作”可知《史记》保存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开创了纪传体史书体例。
(2)据材料三的“他的父亲在汉武帝时任太史令,掌管天文历法和国家典籍。在家庭的熏陶下,他从小勤奋好学,饱读书籍,青年时游历名山大川,实地考察风土人情,搜集历史资料。他立志继承父亲遗志,撰写史书。”可以概括出《史记》得以成书的条件有:司马迁具有的优良品质;据材料三的“西汉前期《春秋》《尚书》等文化书籍不断积累并发展。”可以概括出《史记》得以成书的条件有:西汉前期文化的发展;据材料三的“他在主持文化典籍的整理工作中,得以阅读这类图书。”可以概括出《史记》得以成书的条件有:司马迁具有的便利条件;据材料三的“到汉武帝时,中央集权的加强,使西汉进入了强盛时代。等到他陈述历史时,汉武帝没有干涉他,这也就让他敢于直言,如实记录历史上发生的事情”可以概括出《史记》得以成书的条件有:西汉时期国力的强盛;汉武帝的开明政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