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中国共产党诞生 期末试题分类选编2021-2022学年上学期河南省各地八年级历史(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中国共产党诞生 期末试题分类选编2021-2022学年上学期河南省各地八年级历史(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8-29 08:21: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14 中国共产党诞生
1.(2022·河南鹤壁·八年级期末)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 )
A.建立民主主义共和国 B.推翻资产阶级专政
C.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D.深入宣传马克思主义
2.(2022·河南安阳·八年级期末)下图是郑州网红打卡地,为了纪念京汉铁路大罢工中牺牲的烈士、发扬革命传统而修建的,京汉铁路大罢工的时间是
A.1922年2月 B.1923年2月 C.1923年9月 D.1923年7月
3.(2022·河南·鹿邑县贾滩乡中心学校八年级期末)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集中力量领导全国工人运动。其中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顶峰的事件是( )
A.辛亥革命
B.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C.五四运动
D.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4.(2022·河南南阳·八年级期末)在一个中国共产党党史展览中,展出了一幅示意图(下图)这一展品揭示了
A.中国共产党诞生的阶级基础 B.中共一大的胜利召开
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D.中国共产党成立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5.(2022·河南·朱口一中八年级期末)1922年初到1923年春,全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共举行大小罢工100多次,当时工人运动的领导机构是
A.中央局 B.兴中会 C.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 D.中国同盟会
6.(2022·河南周口·八年级期末)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和现代工业的发展,中国产生了无产阶级,而且在不断发展壮大,到1919年,产业工人已经发展到200万人左右.材料论述了中共诞生的
A.干部基础 B.经济基础
C.阶级基础 D.思想基础
7.(2022·河南洛阳·八年级期末)上海的这次会议除遭到暗探和巡捕的骚扰外,在当时的社会上并没有引起太多的注意。但是,一个新的革命火种已在沉沉黑夜的中国大地上点燃起来了。这次会议(  )
A.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促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C.提出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
D.推动了北伐战争的胜利
8.(2022·河南南阳·八年级期末)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国民党一大
9.(2022·河南平顶山·八年级期末)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遭到北洋军阀的残酷镇压,全国工人运动转入低潮。对此,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发表文告称:“劳动者能有武器,岂能任他们如此杀戮?”这表明,年幼的中国共产党已经认识到(  )
A.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B.军阀是革命的主要对象
C.“工农武装割据”的重要性 D.掌握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
10.(2022·河南郑州·八年级期末)1919年后,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团体,较有影响力的包括李大钊在北京成立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陈独秀在上海成立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周恩来在天津成立的觉悟社等。上述团体的成立,主要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
A.思想基础 B.组织基础 C.阶级基础 D.群众基础
11.(2022·河南郑州·八年级期末)陈独秀曾说,“中共一大时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下列选项中对“脚踏实地”理解正确的是( )
A.确立了实现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 B.成立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
C.制定了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 D.正式决定与国民党合作
12.(2022·河南信阳·八年级期末)1921年7月,中共“一大”召开,在这次会议上确定党成立以后的中心工作是
①推翻资产阶级政权 ②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③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A.①② B.③ C.② D.②③
13.(2022·河南南阳·八年级期末)下图人物中,在中华大地上第一次高高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 )
A. B.
C. D.
14.(2022·河南南阳·八年级期末)中国历史选择了这个特别的日子,鲜红的党旗自从在十三个人身后飘起时,中国命运的希望一日比一日红火。下列史实与这个特别的日子相关的是( )
A.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B.制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C.选举毛泽东为党的中央局书记 D.确立了党的革命统一战线政策
15.(2022·河南南阳·八年级期末)如果把“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归纳在一个学习主题中,这个主题应该是(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D.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6.(2022·河南南阳·八年级期末)烟雨楼旁有条红船。2017年10月31日,习总书记伫立船旁感慨:“小小红船承载千钧,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跨世纪航程。”话中体现的民族精神是( )
A.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 B.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C.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为政风范 D.奋不顾身,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
17.(2022·河南南阳·八年级期末)202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纪念日。某班同学要设计“中国共产党成立背景”的主题黑板报,下列选项可作为板报内容的有( )
①十月革命的胜利和共产国际的帮助 ②中国工人阶级队伍发展壮大
③国民党的大力支持 ④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⑤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
18.(2022·河南驻马店·八年级期末)鲁迅先生曾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有这样的咏赞:“她是远方地平线上已经看得见桅杆的那一艘轮船,是挣脱母腹的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是林中的响箭,是报春的惊雷。”这说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A.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在社会上引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D.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9.(2022·河南南阳·八年级期末)为庆祝建党100周年,有关部门启动 “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主题采访活动。该活动寻找红船精神发祥地应是
A.南京、广州 B.北京、上海 C.上海、嘉兴 D.武汉、广州
20.(2022·河南信阳·八年级期末)上海党的一大会址和嘉兴南湖红船,是中国共产党梦想起航的地方。她一经成立,就旗帜鲜明地确定了自己最终的奋斗目标。该目标是( )
A.推翻帝国主义 B.打倒北洋军阀 C.实现共产主义 D.完成民主革命
21.(2022·河南洛阳·八年级期末)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遭到北洋军阀的残酷镇压,全国工人运动转入低潮。对此,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发表文告称:“劳动者能有武器,岂能任他们如此杀戮 ”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
A.建立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B.打击封建军阀的紧迫性
C.实行战略转移的可能性 D.发起武装斗争的必要性
22.(2022·河南南阳·八年级期末)《百年中国》解说词讲道:“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并非世纪起点的标志,却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形成这种观点的依据是
A.中共一大召开,中国共产党诞生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B.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中共七大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抗战后的奋斗方向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23.(2022·河南南阳·八年级期末)在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和推动下,从1922年初到1923年春,全国爆发的罢工斗争有100多次。参加的人数达30万以上。由此可见当时的中国共产党的中心工作是
A.发展党的组织 B.解决农民问题 C.领导工人运动 D.开展思想解放运动
24.(2022·河南商丘·八年级期末)某班开展历史知识竞猜活动,有一谜语的谜面上有“南湖游船、开天辟地、焕然一新”等词,它的谜底是( )
A.五四爱国运动 B.中国共产党成立
C.红军长征胜利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5.(2022·河南周口·八年级期末)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1921年,中国迎来的“曙光”是指( )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五四运动的爆发
C.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D.中华民国的成立
26.(2022·河南三门峡·八年级期末)它是中国最早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无产阶级在这里首先登上历史舞台,中国共产党也从这里开始踏上革命征程。它是( )
A.上海 B.北京 C.南京 D.武汉
27.(2022·河南·鹿邑县贾滩乡中心学校八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早由学生、工人、市民掀起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与……相结合,使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具备了阶级基础和理论基础。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
材料二:诞生于南湖游船//犹如天际升起的朝阳/历经沧桑的祖国/如同沉睡的雄狮/在您耀眼的光芒下/猛然睁开了双眼……您用超常的智慧/挽狂澜,拯万民,定国运……
--歌曲《党在我心中》
(1)结合所学知识,请写出五四运动爆发的时间和地点。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青年学生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存在怎样的关系?
(3)根据材料二,你如何理解这首歌曲中“历经沧桑的祖国……在您耀眼的光芒下,猛然睁开了双眼”?
28.(2022·河南南阳·八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孙中山先生最大的特点是热爱祖国,一生追求实现民族独立和发展振兴的理想,对此矢志不移、无比坚定。孙中山先生说:“做人的最大事情是什么呢?就是要知道怎么样爱国。”他总是以“爱国若命”“一息尚存,不忘救国”等鞭策自己。
材料二 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力量高举起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足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五四运动时,面对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一批爱国青年挺身而出,全国民众奋起抗争,誓言“国土不可断送、人民不可低头”,奏响了浩气长存的爱国主义壮歌。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三: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个党纲,写明:⑴本党定名为……;⑵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支援工人阶级,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分消灭为止;⑶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⑷消灭资本家私有制,……归社会公有。
——《中共中央文件选编》
(1)材料一认为孙中山一生追求实现的理想是什么?为了实现这一理想,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通过哪一斗争推翻了清朝统治?
(2)材料二中习近平深刻阐释的“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中的地位。
(3)材料三中的“大会”宣告哪一政党诞生? 它的诞生有什么历史意义?
29.(2022·河南南阳·八年级期末)阅读材料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迫压,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陈独秀
材料二:5月4日下午,北京大学等13所大专院校的3000多名爱国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他们高呼“外争国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等口号……学生的爱国行动得到各界人士的同情和支持……这是真正伟大的历史转折点。
——《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看图回答问题。
(1)材料一指的事件是什么?
(2)材料二中“学生的爱国行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3)与材料三图一相关的事件是什么?这一事件有什么重大意义?
(4)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此次大事确定的这一政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党的中心工作是什么?
30.(2022·河南·洛阳市第十八中学八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和仁人志士进行了一系列挽救国家危亡的斗争……19世纪末20世纪初,改良派和革命派发起的政治运动都归于失败,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没有改变。
材料二:运动中,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自6月5日起的几天内,上海就有六七万工人举行声援学生的罢工。随后,北京、汉口、南京等地工人相继罢工,面对工人声援带来的强大压力,北洋政府不得不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曲汝霖、章宗祥、陆宗舆
材料三: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个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是推翻资本家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1)材料一中“归于失败”的政治运动有哪些?为什么说它们都归于失败?
(2)材料二所反映的政治运动是什么?运动中的主力是什么?
(3)材料二事件与材料三事件之间有什么联系?
31.(2022·河南南阳·八年级期末)请依据下面两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联系性)
32.(2022·河南信阳·八年级期末)下面两幅图片代表两件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请你以它们所弘扬的精神为主题,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联系性;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参考答案:
1.C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共一大确定的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C项正确;建立民主主义共和国与中共一大内容无关,排除A项;推翻资产阶级专政是一大制定的党纲的内容,属于奋斗目标,排除B项;深入宣传马克思主义也是一大内容,排除D项。故选C项。
2.B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二七纪念塔”是纪念1923年2月7日的京汉铁路大罢工被镇压而建立的,1923年2月的京汉铁路大罢工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行了顶峰,B项正确;其他时间均不符合史实,排除ACD项。故选B项。
3.D
【详解】1923 年 2 月,京汉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罢工工人成立京汉铁路总工会,号召工人“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D项正确;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排除A项;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不是工人运动,排除B项;五四运动是由学生、商人、工人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排除C项。故选D项。
4.A
【详解】根据图示内容可以看出。1894年到1920年,中国的工人数量越来越多,而中共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由此可知这一图示反映的是中共诞生的阶级基础,A项正确;中共一大在1921年才召开,此时中共才成立,排除BD项;图示内容无法体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排除C项。故选A项。
5.C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设立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集中领导全国的工人运动,C项正确;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大会成立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排除A项;兴中会是孙中山于1894年在檀香山创建的中国近代史第一个民主革命团体,排除B项;中国同盟会是由孙中山于1905年领导和组织的一个统一的全国性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排除D项。故选C项。
6.C
【详解】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到1919年,产业工人已经发展到200万人左右,所以材料论述了中共诞生的阶级基础,C项正确;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干部基础,排除A项;题干材料没有体现经济基础,排除B项;题干材料没有体现思想基础,排除D项。故选C项。
7.A
【详解】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由于遭到暗探和巡捕的骚扰,后来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举行。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A选项是正确的。
8.B
【详解】据所学知识,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重申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建设共产主义,同时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中国共产党就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B项正确;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制定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党纲,排除A项;1923年召开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三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讨论国共合作的问题,排除C项;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始,排除D项。故选B项。
9.D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劳动者能有武器,岂能任他们如此杀戮?”表明掌握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D项正确;题干没有提及革命统一战线和北伐目标,排除AB项;“工农武装割据”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开创的局面,排除C项。故选D项。
10.A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李大钊在北京成立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陈独秀在上海成立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周恩来在天津成立的觉悟社等团体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A项正确;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或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为党的诞生奠定了组织基础,排除B项;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以及工人运动的发展奠定了阶级基础,排除C项;题干没有体现群众基础,排除D项。故选A项。
11.C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中共一大提出要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目标,不符合当时国情。而到中共二大时,中共在对国情正确认识的基础上,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这体现了中共的“脚踏实地”,C项正确;中共一大明确了党的奋斗目标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选举产生了党的领导机构,不属于中共二大内容,排除AB项;中共三大通过了关于国共合作问题的决议,排除D项。故选C项。
12.B
【详解】据所学知,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秘密召开,大会确定了党成立以后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会和领导工人运动,③正确,B项正确;中共一大确立的纲领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排除①②,排除ACD项。故选B项。
13.B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李大钊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的先驱,1918年接连发表《发呢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讴歌俄国十月革命,在中华大地上第一次高高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B项正确;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但不是第一个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人,排除A项;胡适、鲁迅与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史实无关,排除C、D项。故选B项。
14.A
【详解】根据题干“中国历史选择了这个特别的日子,放射出中国革命最初的曙光。鲜红的党旗自从在十三个人身后飘起时,中国命运的希望一日比一日红火……”所学知识可知,“可知这个特别的日子”指的是1921年7月,中共一大的召开。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共一大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故A项正确;中共二大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与中共一大无关,排除B项;中共一大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排除C项;决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是在中共三大上,排除D项。故选A项。
15.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促进思想解放,为五四运动做了思想上的准备;五四运动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工人阶级首次登上了历史舞台,在运动中起了主力军的作用,保证了运动的胜利,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诞生提供思想基础。因此这个主题应该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C项符合题意;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A项;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与“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没有联系,排除B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16.A
【详解】根据“小小红船承载千钧,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跨世纪航程。”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在遭遇危险后,中共一大转移到嘉兴南湖小船上进行,中国共产党诞生了,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小船承载的就是红船精神,它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A项正确;党的群众路线包含着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排除B项;焦裕 精神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排除C项;抗美援朝精神是奋不顾身、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排除D项。故选A项。
17.C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曙光,越来越多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关注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条件,五四运动的胜利发展,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阶级条件,1921年夏,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陈独秀在上海成立了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接着,北京、长沙、武昌等地先后建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党的早期组织的建立,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准备了组织条件,C①②④⑤正确;中国共产党成立没有得到国民党的大力支持,③错误,排除ABD项。故选C项。
18.A
【详解】根据材料“……是挣脱母腹的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是林中的响箭,是报春的惊雷”及所学可知,材料说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A项正确;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排除B项;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排除C项;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排除D项。故选A项。
19.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红船精神是红色革命精神之一 ,指的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其发祥地即是中共一大的召开地点---上海和嘉兴,C符合题意;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
20.C
【详解】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共的第一个党纲,确定了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C正确;1922年,中共二大在上海召开,确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提出在现阶段推翻帝国主义,打倒军阀,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ABD排除。故选C。
21.D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1923年工人运动转入低潮,中共发文“劳动者能有武器,岂能任他们如此杀戮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认为劳动者要是有武器,就不会任人屠杀,开始认识到要有自己的武装,故选D;A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B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战略转移是指红军长征,C错误。
22.A
【详解】据“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并非世纪起点的标志,却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可知,这是因为成立了中国共产党。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故选A;B是1935年,排除;C是1945年,排除;D是1978年,排除。
23.C
【详解】根据“从1922年初到1923年春,全国爆发的罢工斗争有100多次”可知,当时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这也是中共一大上的重要决议。C正确;ABD都不符合“罢工运动”这一主题。ABD错误。综上故选C。
24.B
【详解】依据题干“南湖游船、开天辟地、焕然一新”等词,可知谜底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为了安全起见,会议的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举行,中共一大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是近代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从此有了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领导,革命面貌焕然一新,B正确;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A排除;1936年10月红军长征胜利结束,保存了革命的基干力量,粉碎了国民党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B排除;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宣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历史,实现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D排除。故选B。
25.A
【详解】试题分析: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共“一大”有关知识的的识记。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只游船上举行。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故选A。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26.A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842年8月签订的《南京条约》中规定: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说明上海是最早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中,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无产阶级在这里首先登上历史舞台; 1921年7月,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踏上了革命征程。A项正确,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
27.(1)时间:1919年;地点:北京。
(2)作用:青年学生在五四运动中起了先锋作用。关系:因果关系。
(3)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就有了坚定的领导者和正确的方向,有了完整的革命纲领和新的指导思想,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详解】(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爆发的时间是1919年5月4日,地点是北京。
(2)根据材料一的“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早由学生、工人、市民掀起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青年学生在五四运动中起了先锋作用。根据材料一的“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早由学生、工人、市民掀起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与……相结合,使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具备了阶级基础和理论基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存在因果关系。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就有了坚定的领导者和正确的方向,有了完整的革命纲领和新的指导思想,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因此说“历经沧桑的祖国……在您耀眼的光芒下,猛然睁开了双眼”。
28.(1)实现民族独立和发展振兴; 辛亥革命。
(2)核心:爱国主义;地位: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或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3)政党:中国共产党;意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解析】(1)
根据材料一“孙中山先生最大的特点是热爱祖国,一生追求实现民族独立和发展振兴的理想,对此矢志不移、无比坚定”结合所学可知认为孙中山一生追求实现的理想是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发展振兴这一理想,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通过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
(2)
核心:根据材料二“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结合所学可知“五四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中的地位是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
根据材料三“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个党纲”结合所学可知“大会”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可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进行回答。
29.(1)新文化运动;
(2)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3)中共一大召开或中国共产党成立;意义:中国共产党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或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均可。
(4)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党的中心工作: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
【分析】(1)
事件:根据材料“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陈独秀”及所学可得出,材料指的是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
(2)
原因:根据材料“……外争国权……”及所学可得出,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伟大的五四运动。
(3)
事件:根据材料及所学可得出,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成立。
意义:根据所学可得出,可以从中国共产党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等角度作答。
(4)
奋斗目标:根据所学可得出,大会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党的中心工作:根据所学可得出,大会确定了党的中心工作是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
30.(1)运动:戊戌变法(百日维新),辛亥革命。理由:没有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或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2)五四运动。工人阶级或无产阶级。
(3)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详解】(1)根据“改良派和革命派发起的政治运动都归于失败,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没有改变”可知归于失败的运动包括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理由是它们都没有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2)根据“面对工人声援带来的强大压力,北洋政府不得不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可知材料二反映的是五四运动。五四运动中的主力是工人阶级。
(3)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31.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工人运动发展
1921年七月中国共产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掀起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顶峰。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详解】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并从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拟定具体的论题,再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材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及其领导的工人运动,答题时选择自己熟悉的角度,如选择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工人运动发展,结合所学近代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工人运动的发展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实分析论证。最后小结,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32.示例:革命精神薪火相传
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爱国革命运动、社会革命运动、思想启蒙运动。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南湖红船上诞生。五四精神和“红船精神”源于历史,是中国革命的宝贵财富,新时代的中学生,要将这些宝贵财富薪火相传,永远铭记。
【详解】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并从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拟定具体的论题,再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材料图片分别反映了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解答时选择自己熟悉的角度,可以选择二者的不同及对中国革命的影响等角度,结合相关史实分析回答。如:题目:革命精神薪火相传 论述: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爱国革命运动、社会革命运动、思想启蒙运动。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南湖红船上诞生。五四精神和“红船精神”源于历史,是中国革命的宝贵财富,新时代的中学生,要将这些宝贵财富薪火相传,永远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