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28 21:12: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检测卷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谪守(zhé) 伛偻(lǚ)  野蔌(sù) 浩浩汤汤(tānɡ)
B.投箸(zhù) 怒号(háo) 毳衣(cuì) 樯倾楫摧(qiáng)
C.阴翳(yì) 沆砀(dàng) 忧谗(chán) 拏一小舟(lá)
D.绮户(yǐ) 薄暮(bó) 宫阙 què 琼楼玉宇(qióng)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3分)
A.锦鳞  繁阴  政通人和   横无际崖
B.皓月 岐路 朝晖夕阴 心旷神怡
C.波澜 苍颜 泉香酒洌 觥筹交触
D.林霏 婵娟 静影沉壁 波澜不惊
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3分)
A.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B.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C.属予作文以记之 D.玉盘珍羞直万钱
4.下列朗读节奏划分不当的一项是( )(3分)
A.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B.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C.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D.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5.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无误的一项是 (  )(3分)
A.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谥号文正,有《范文正公集》传世,《岳阳楼记》是他的名篇。他和欧阳修、苏轼都属于“唐宋八大家”。
B.“谪守”是指因罪贬官流放,出任外官;“迁客”指被降职到外地的官员;“骚人”得名于《离骚》,称屈原或《楚辞》的作者,后来泛指文人。
C.苏轼,字子由,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
D.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近体诗又分为律诗和绝句。李白的《行路难》(其一)是一首古体诗;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一首律诗,共八句,两句为一联,这四联依次是首联、颈联、颔联和尾联。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一个有教养的人,必定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
B.读苏轼的《水调歌头》,只有理解了作品的内容,走进了诗人心灵,才能读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C.我们不能把课堂上的认真听讲、合作交流作为衡量一个学生品德好坏的标准。
D.《中华文明之美》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自开播以来深受观众喜爱的原因是其新颖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造成的。
7.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中国人深知“独行快,众行远”的道理。
②立己达人,兼善天下
③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一个更加开放的中国,将同世界形成更加良性的互动,带来更加进步和繁荣的中国和世界”。
④中国人历来重信践诺,与中国打交道,只会收获合作共赢的友谊与实实在在的利益
⑤中国愿意和其他国家分享发展机遇,也欢迎别国搭乘中国发展的列车。
A.③①④②⑤ B.②①⑤④③ C.③②①④⑤ D.②④①⑤③
8.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谪,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即滕子京降职到岳州做知州。
B.《岳阳楼记》《醉翁亭记》这两篇名文的作者分别是范仲淹、柳宗元,他们都是宋代文学家。
C.《湖心亭看雪》选自《陶庵梦忆》,作者是张岱,他是明末清初文学家。
D.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一生写诗很多,人称“诗仙”,《行路难》和《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都是他的作品。
二、名著导读( 6分 )
1.艾青,原名( ),号( ),浙江金华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
2.艾青第一次用“艾青”这一笔名发表的长诗是《   》。
3.艾青的长诗《向太阳》《   》,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   ”的歌手。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艾青作品的一项是 ( )(3分)
A.《光的赞歌》 B.《黎明的通知》 C.《礁石与灯标》 D.《鱼化石》
三、诗词默写填空(12分)
(1)露从今夜白,_________________。(杜甫《月夜忆舍弟》)
(2)________________,湘水无情吊岂知?(《长沙过贾谊宅》)
(3)《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写获罪之快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温庭筠《商山早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诗人因思入梦,眼前的“客行”与心中的“故乡”交织叠加,虚实相映,意蕴丰富。
(5)李白的《行路难(其一)》中写饯别的饭食价值不菲而作者心中烦闷难以下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比喻自然和社会发展中,没落的事物终被新事物所代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古诗,回答问题。(16分)
(一) 行路难·其一
作者: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这首古诗主要抒发了诗人在政治上遭遇挫折后的愤激之情,但诗人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
B.诗歌以叙事开篇,第一、二句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三、四句急转直下,“停杯投箸”“拔剑四顾”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抑郁和苦闷。
C.第五、六句用“冰塞川”“雪满山”比喻仕途的艰难,形象化的语言中蕴含无限的失意;第七、八句诗人巧用吕尚和伊尹的典故,进一步抒发了政治失意的悲愤之情。
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诗人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总有一天会乘长风破万里浪,冲开险阻,到达理想彼岸,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
2.诗歌用“________”和“_______”作喻,说明诗人的仕途之路受到阻塞,其济世安民的理想无法实现。(2分)
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常用作毕业赠言,请说说理由。(3分)
(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4. 下列关于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中,作者概括叙写自己被贬多年的遭遇:“凄凉地”一词饱含无限艰辛,“弃置身”言明自己被放逐。尾联点明酬答之意,回应首联,扣住诗题,既有对友人的感谢之情,也表达了共勉之意。
B.颔联中,作者使用了“闻笛赋”“烂柯人”两个典故,写出了自己遭贬归来之后的感慨:物是人非,恍若隔世。
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联中“沉舟”与“病树”形成对比,“千帆”与“万木”形成对比。这一千古名句体现了诗人乐观的精神,蕴含着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哲理。
D.全诗感情真挚,沉郁中见豪气,奔放中有哲思,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5.这是一首酬答赠言诗,是刘禹锡和____________(填姓名)扬州相会时所作。(2分)
6.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为人所称赞。试分别从诗人的思想感情和蕴含的哲理两个角度,说一说你的理解。(3分)
五、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8分)
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
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
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
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
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
(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
(2)前人之述备矣( )
(3)薄暮冥冥 ( )
(4)去国怀乡( )
2. 翻译下列句子。(8分)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3. 文章三、四两段文字都是先写景,后写迁客骚人触景而生的情。作者写迁客骚人悲
喜之情的目的是什么?(3分)
4. 《岳阳楼记》千古传唱,主要源于文中闪耀的思想光芒。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
对文中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题目。(18分)
(甲)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选自《醉翁亭记》)
(乙)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岳阳楼记》)
1.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4分)
(1)阴翳:________ (2)太守谓谁:________
(3)予尝求古仁人之心:________ (4)然则何时而乐耶: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8分)
①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古仁人”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滕子京也有这样的胸襟吗 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3分)
4..请说说欧阳修《醉翁亭记》“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中的“乐”与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的“乐”的相同点,以及这种思想在当今社会的积极意义。(3分)
六、作文(60分)
1.请以“面对考验”为题目作文。
2.请以“我的青春里有 ”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把题目补充完整,可以写你的经历,也可以写你的感悟、认识。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诗歌除外)。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
(4)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试卷第1页,共3页
答案
一、1.B. 2.C.3.B.4.C.5.B A项,范仲淹不属于“唐宋八大家”。B项,正确。C项,苏轼,字子瞻。D项,律诗的四联依次是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6.A.7.B
8.答案:B
解析:《醉翁亭记》的作者是欧阳修。
二、1、蒋正涵、海澄 2、大堰河——我的保姆 3、 火把 、太阳与火把
4.C 【解析】C项,《礁石与灯标》是舒婷的诗。
三、(1)月是故乡明
(2)汉文有道恩犹薄
(3)一封朝奏九重天 夕贬潮州路八千
(4)因思杜陵梦 凫雁满回塘
(5)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
(6)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四、1.C [解析]诗人借用吕尚和伊尹的典故,表达了希望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和任用以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的思想感情。
2. 冰塞川 雪满山
3此句用典,表达了乐观进取、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意在告诫人们,即使处于低潮也不应该放弃理想、信念,只要坚持,机遇总会有的,理想一定会有实现的时候。
4.C 可先理解题干,找准答题方向,再定位信息分析概括,从而作出正确判断。C项,根据诗句内容可判断应是“沉舟”对“千帆”,“病树”对“万木”。
5.白居易
6.【答案示例】 思想感情:此联表现了诗人身经危难,仍保持坚定的意志和积极乐观的精神。(或虽身经危难却不消极气馁,而是保持积极进取的乐观精神和百折不回的坚强毅力。)
哲理:这句话告诉人们,旧事物必将消逝,新事物必将发展起来,社会在前进,前景无限美好。(如回答“包含着新陈代谢的规律”亦可)
五、
(一)1. (1)特指官吏降职,外调(2)完全(3)迫近(4)国都
2. 翻译略
3. 与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做对比。或突出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4. 围绕“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忧民忧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回答即可。
(二)1. 遮盖 为,是 曾经 如此……那么
2.翻译略
3.有。“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体现了滕子京虽遭遇贬谪,却没有因此沉沦,而是积极理政,政绩显著,所以他做到了“不以己悲”。
4.相同点:两篇散文都是借触景生情来抒发自己的抱负和情怀,都表述了自己虽遭贬谪却仍怀济世安民、与民同乐的高尚情怀。
他们这种不以自己的进退得失为念,而“与民同乐”思想对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只有心为民所系,关注民生才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