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同步课堂系列1.2.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备课件 )(共4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同步课堂系列1.2.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备课件 )(共4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8-29 19:43: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0张PPT)
七年级上册生物同步课堂
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举例说出影响生物生活的生态因数;
2.举例说明生物之间有密切联系;
3.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会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学习目标
01
知识梳理
02
一、影响生物生存的生态因数
二、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三、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四、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态因素
非生物因素
温度

阳光
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1、什么叫做生态因素?
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2、环境中有哪些因素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举例说明。
一、影响生物生存的生态因数
喜阳植物(向日葵)
喜阴植物(三七)
夜行性动物
说明了——对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影响

说明了——对植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影响
温度

说明了——对植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影响
观察图片,分析影响小麦生活存的非生物因素有那些?
1、想一想:影响小麦生活的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有哪些?(书P13图书1—12)
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温度、土等。
生物因素:捕食、竞争、合作、寄生等。
2、小麦的正常生长需要怎样的环境条件?
阳光、水、空气、营养物质、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其它生物等。
二、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生物科学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现在一起来开启我的探究实验之旅……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和交流
试验: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
以鼠妇为例,探究:
鼠妇又称“潮虫”,在南方也叫“西瓜虫”,属甲壳动物。它的身体为长椭圆形,略呈扁平,灰褐色或黑色。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很快就爬走了。为什么呢?
根据鼠妇的生活环境,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1、提出问题
光对鼠妇生活有什么影响呢?
2、作出假设
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鼠妇适宜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
3、制定计划
①实验思路:设计阴暗和明亮两种不同但是相通的环境,各放入等量的鼠妇若干只,过一段时间看哪边的鼠妇多。
阴暗
(湿土)
明亮
(湿土)
5
5
②材料用具:
10只鼠妇(或其它?)
湿土
铁(纸、塑料)盒
纸板
玻璃板
③方法步骤:
全班分成12个小组;
把鼠妇放进盒子中,静置2分钟
每分钟统计一次干湿土中的鼠妇数目,记录于表格中(共十次)
2

钟 3


4
分钟
5
分钟
6
分钟
7
分钟
8
分钟
9
分钟
10分钟 11
分钟





观察
记录数据
4、实施计划
2
分钟 3
分钟
4
分钟
5
分钟
6
分钟
7
分钟
8
分钟
9
分钟
10
分钟
11
分钟
平均值
光 5 2 2 1 2 2 3 1 2 0 2
暗 5 8 8 9 8 8 7 9 8 10 8
5、得出结论
___环境的鼠妇要多一些,说明光对鼠妇有影响,而且假设是____的。
可能结论:
①如果_____环境的鼠妇要多一些,说明光对鼠妇有影响,而且假设是___的。
②如果阴暗和明亮环境鼠妇数目多次统计都是____,说明光对鼠妇_____影响。
6、表达和交流
知识回顾: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二、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三、制定计划:确定实验探究方案
四、实施计划:实验探究,获得实验数据
五、得出结论:分析实验数据,获得结论
六、表达与交流
一、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设计对照实验时,应遵循的原则是 :
1、对照原则:包括实验组和对照组
2、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都相同
3、实验中只有一个变量
.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探究温度对金鱼呼吸频率的影响
变量
不同条件
相同条件

温度,土壤,鼠妇的数量,大小,湿度
水质,金鱼,鱼缸,计数时间
有光
无光
较高水温
较低水温
温度
三、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捕食 关系
请同学们欣赏图片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说的是什么生物现象。
蝠鲼与鮣鱼
小丑鱼与海葵
蚂蚁与植物
植物与根瘤菌
合作关系
竞争 关系
肠道里的蛔虫
菟丝子缠在其他植物上
寄生 关系
捕食关系
共生关系
竞争关系
寄生关系
生物与生物之间:
1、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断( )环境,也( )和( )着环境。
2、生物的适应性是( )的
3、生物适应环境与生物影响环境一样吗?( )
4、你能各举一个生物适应环境与生物影响环境的例子吗?
适应
影响
改变
普遍存在
不一样
沙漠中生活的骆驼刺
树林中的空气新鲜
四、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荒漠中的植物——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以吸收深入地下的水分来适应荒漠环境。
在炎热缺水的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尿液非常少,当体温升高到46℃时才会出汗。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
“大树底下好乘凉”夏日炎炎,大树周围的空气却格外的湿润凉爽。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夏天的雷鸟
夏天,雷鸟羽毛的颜色和斑纹与周围的岩石很接近。
冬天的雷鸟
冬天雷鸟换上与冰雪一致的白色羽毛。
耐干旱的仙人掌
仙人掌的叶特化为刺,茎变为适合储水的掌状。这些特点使仙人掌适合生活在干旱的沙漠。
湿度不同的土壤中,植物根系的大小和密度有所不同。
旗形树
在多风的地区,树木形成旗形树的特殊形态。
拟态
兰花螳螂
兰花螳螂象一朵花。
秋末,树叶纷纷落叶
松树生活在干旱环境中
过度放牧会使草场退化 生物适应环境
走在树下比在烈热下凉爽
蚯蚓生活的地方,土壤疏松
雷鸟在冬天羽毛是白色的 生物影响环境
鱼生活在水中
树林中的空气湿度较大
本课小结
03
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一、生态因数
1.影响生物生存的生态因数
2.生物因数对生物的影响
3.非生物因数对生物的影响
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